锂电池生产废水的治理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rgae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设计,在传统治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减少劳动强度,保证废水经过处理后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废水水量小,但污染物浓度极高。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以电解气浮+管式超滤+UASB池+MBR生物膜为主体的治理工艺。
  【关键词】电解;管式微滤;UASB;MBR
  生产废水的来源主要是:锂电池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和阴极生产中产生的清洗废水,废水量总量为2m3/h。
  新的化工原料有钴酸锂、NMP(甲基吡咯烷酮)、碳粉(C)、丙酮等。生产论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性成型—成品。
  1.前期准备
  1.1 水质测试报告
  1.2 化验室试验
  1.2.1 试验方案
  试验的目的是找出更优的预处理方法,去除色度及大量悬浮物。
  试验方法采用了混凝法和电解法,混凝法做了两次试验,混凝剂分别为碱铝与硫酸亚铁。混凝剂配制浓度为10%,另以浓度5%的片碱调节PH值,以浓度为0.5%的PAM为助凝剂。通过对不同PH值下混凝剂用量和混凝后的上清液进行检测判断哪一种混凝剂更适用。电解法做了三组试验,通过调节电解装置的电压和电流对废水进行试验,每種试验取最优的试验结果进行汇总,见表2。
  1.2.2 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有很好的效果,出水清澈,COD和BOD都有很高的去除率,但泥渣量比较大,出水后续处理系统难度仍然很大。
  采用电解试验机,在电压20V,电流60A的参数下,产渣量少,出水清澈,COD和BOD去除率高。所以确定采用电解作为预处理。
  2.工艺设计
  2.1 工艺流程图(如图1)
  2.2 构建筑物设计
  2.2.1 调节池
  2.2.3 管式微滤膜(DMF膜)
  2.2.4 UASB池
  UASB也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是一个无填料的空容器,内装一定数量的厌氧污泥,装置最大的特点是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专用的气——液——固分离系统(简称三相分离器),废水以一定流速自下部进入反应器通过污泥层向上流动。由此,料液与污泥菌体得以充分接触并进行生物降解,由于三相分离器的作用,使混合液中的污泥有沉淀分离与再絮凝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沉淀性能,在一定的水力负荷下,绝大部分污泥粒能保留在反应区内,使反应器具有足够的污泥量。
  设计UASB容积负荷N=4kgCOD/m2.d,COD去除率为90%。
  2.2.5 MBR生物膜池
  4.运行中存在问题
  4.1调试过程中,每天必须定时定量向废水中投加营养原料,磷肥和尿素。
  4.2电解设备每天在停止运行后须用清水进行冲洗,把附在电极板上的泥渣冲出,否则会影响电流和电压。
  5.结论
  针对本项目采取的设计工艺是切实可行的,在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检测数据与设计数据基本一致,最终出水远远低于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本项目的成功,解决了小水量、高浓度废水处理难的问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降低了管理人员劳动强度,保证了水质长期的稳定达标。
  但本项目也有不足之处,急需解决单位处理费用偏高和一次性投资成本偏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水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新理论/王宝贞,王琳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环境工程计算手册/[美]C.C.Lee主编;金燮,杨风林等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3]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例/王国华、任鹤云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
  [4] 废水处理工程/唐受印等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
  [5]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王绍文等编著。-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7。
  作者简介:
  江静杰,1971年出生,女,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毕业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PBL教学法在心血管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我院心血管病学的本科生中选取两个班,将这两个班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实验组
近年来在我国各高校学生患肺结核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学校暴发结核病疫情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学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松动手法结合物理因子治疗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对改善陈旧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疼痛及张口受限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病程超3个月的陈旧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