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死囚写遗书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作协会员到监狱囚犯
  死刑犯的最后一夜如何度过?有人整夜唱歌,有人想吃酸菜鱼,有人吹嘘做过的“大事”,有人说“来生做好人”……其中许多人人生最后的秘密都说给了一个人——欢镜听。
  欢镜听生于重庆市永川县一户农家。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苦,白天胸前挂个补满补丁的书包,身后背个猪草背篓,夜晚还要肩挑箩筐到江津火车站捡煤炭。苦难的生活中,他开始寻找希望的灯塔。捡煤炭之余,他经常倚在电线杆上,借助昏黄的路灯看书。
  那是欢镜听童年生活里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怀着对文学的向往,他结识了在火车站附近开书店的伯伯,一来二去,成了店里免费的“常驻客”。伯伯成了欢镜听走进文学殿堂的领路人,跟着他的脚步,欢镜听结识了莎士比亚、普希金、马克·吐温……在书里,欢镜听被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钟情那些美妙的诗句。13岁那年,他站在伯伯面前慎重表态:“将来我要当作家。”
  第二年,欢镜听到江津火车站做了挑夫,辛苦赚钱之余,开始了写作之路。16岁,他到建筑工地打小工,他把脑海里随时涌现的诗句和故事情节,用铁钉写到砖块上,下班后,再把这些砖块一块块搬回去,抄到本子上。三年下来,欢镜听写满了二十几个本子。
  17岁生日那天,欢镜听给《几江文艺月报》投了稿,忐忑之余,他收到了稿件录用通知和稿费。这给欢镜听带来莫大的动力,凭借辛勤写作,两年后,他加入了重庆作协,成为当时重庆最年轻的作协成员。21岁,他成为了四川省作协会员。
  正当文学创作走向高峰时,欢镜听踏上了下海从商的大船。经过几年打拼,他成为一家商业公司的总经理。26岁那年,欢镜听组建了家庭。
  仅仅四年后,因为4万元账目问题,欢镜听被公司告上法庭。1996年9月15日,欢镜听以侵占财产罪被判入狱,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狱中生活。
  为死囚写遗书
  服刑期间,欢镜听担任了犯人后勤组长。1997年7月的一天,欢镜听从管教那里接到为死囚写遗书的指令。“我第一感觉就是头皮发麻,继而是充斥在每个细胞中的害怕。”他硬着头皮踏進了死囚室。“没想到,我从此成为监区中死囚遗书的代写人。”
  重庆晚上雾气很重,欢镜听还记得,那天从大门外看进去,“雾气从铁窗里渗出来,觉得自己浑身发抖,背上冒冷汗”。他与死囚仅隔着一床被子的距离,因为害怕,他不敢说话,甚至没有勇气抬头面对那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只顾着一个劲地在纸上涂写。
  对方名叫艾强。一天晚上外出散步时,被一个误以为他是有钱老板的歹徒纠缠辱骂:“我以为你是个大老板,没想到是一条干滚龙(无赖)。”受到侮辱的艾强在当晚突然抢劫杀人。
  相比欢镜听的反应,艾强略显轻松,仿佛明天他只是去开启另一段旅程。他跟欢镜听开玩笑:“明天要杀头的是我,又不是你,你怕什么?”
  每一个生命面对死神的到来,表现都各不相同。“有大小便失禁的,有瘫在地上的,也有故作镇定的。”一个21岁的小伙子,提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要求:吃酸菜鱼。他口述遗书时的镇定,在酸菜鱼的催化下,最终化作一滩泪水。而女死刑犯唱出了知青时代的民歌,“少女的心,秋天的云,多少个忧愁苦闷的夜晚,多少个欢乐愉快的黎明。”
  但最震慑欢镜听灵魂的,还是偷钱资助贫困女大学生的王一。王一曾是一名小偷,“光顾”了穷得身上只有5角钱的女大学生珍珍后,心生怜悯并触发“侠义壮举”。当晚,他在一家火锅店用刀向服务员“借”了50元寄给珍珍,并在信封上歪歪扭扭地写了“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叮嘱之言。
  可当王一第二次在公交车上再次与珍珍相遇,并想把当天所得全部放进她口袋的时候,珍珍的一声“抓小偷”让王一遭到乘客的毒打。就是这个重大打击促使王一改行盗窃、抢劫,最终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王一临刑前没有一丝害怕和悔意,反而还念叨珍珍‘不知道她现在生活如何,是不是还像过去一样穷’。”听完王一的故事,欢镜听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
  欢镜听说:“尽管他们的人生,就是判决书上被判死刑的事实,但他们教会我敬畏生命。”
  用文字敬畏生命
  由于表现出色,欢镜听于1998年4月提前出狱。而早在入狱前,他的家庭就散了。“跨出监狱的大门,我就发誓,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他不顾往日朋友的讥讽,将别人的挖苦当作鞭策,一边靠稀饭咸菜度日,一边开始写死囚的故事。
  在江津市图书馆,欢镜听查阅到有关死囚的文章和书籍多如牛毛,但非常失望,“很多学者、作家本身就缺乏人文素养,不可能带着人道关怀,因此呈现的更多是案例,并且先入为主,把罪犯视作彻底的坏人。”欢镜听说,“我想写的是‘敬畏’——不是敬畏那些已经化成朽骨的死囚,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也就是说,活着让生命鲜活地存在下来,这是世界上最有尊严、最幸福无比的事情。我坚信,从新闻效应的角度讲,任何案例都会失效。然而,从生命角度讲,世上从来就没有过时的人性。”
  欢镜听一个月几乎不眠不休,长达21万字的《死囚档案》出炉,一上市就引起广泛关注。
  同年,《死囚档案》一举夺得第二届重庆市文学创作奖。随后,欢镜听的长篇纪实小说《官匪县太爷》、长篇小说《惊魂再现》等六部作品陆续在一年内完成创作并出版。2004年,他被江津市文化馆特招,成为公职文艺干部。
  2017年年底,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邀请欢镜听讲述了狱中经历,再次引起观众的热议,纪录片更是获得了9.3分的豆瓣评分。如今,那个曾经为死囚犯写遗书的小伙,已经变成了五十多岁的大叔,但他的作品更加有活力。2018年,他的诗歌《我发现自己坐在一片雪花上》获《星星》诗刊社举办的“郎酒杯”中国新诗大奖赛佳作奖。
  编辑 张秀格
其他文献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智慧,凝聚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观、社会观、人生观,融入在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每近春节,共同的渴望和期盼在空气中酝酿,年老的父母等待在外奋斗的儿女平安归家,恋家的游子已经规划好回家的行程。天南地北,千里万里,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相聚,团圆。跨山越海,风雨兼程,
期刊
作为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诗集,《一个农民的祖国》展示了一个农民诗人爱国、愛家的朴素情怀,艺术地折射出了可贵的农民梦、农村梦、中国梦。  写祖国家园的诗歌,很容易流于通俗的表象叙说。祖国是宏大的地理,家园是微小的地标,处理不好,抒情会变得空洞、苍白、乏力。要想出彩,就必须避开日常事物中司空见惯的情感堆砌、空洞抒怀、浅尝辄止,必须多角度、多维度地解开事物不为人知甚至不易被觉察到的另一面,或者说必须找到开
期刊
青年危机特指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通常自负、自我评价过高、以高标准规划生活,以至于梦想常被现实击碎,从而心情低落,甚至一蹶不振。如何度过这一阶段,有人调整自我,重新出发,也有人迷途难返,铤而走险。  无房无车,女友难寻  2012年10月的一天,刘浩和相恋半年的女友林莉发生了激烈争吵。林莉抱怨刘浩给她买的比亚迪轿车太掉价,刘浩辩解:“我一个家装设计师哪有那么大能耐
期刊
跟踪调查  来自江苏淮安的兄弟俩陈飞、陈然,于2012年在南京市做生意。2015年夏,兄弟俩打算扩张经营,看到一则店铺转让信息后,决定由弟弟陈然出面洽谈。  店面的产权人是南京市某学校。原合同规定,租期至2016年6月30日,期满后可续租,转租需经校方同意等条款。办理转让时,陈然要求与学校见面,前店主称学校后勤处主任是他哥们,已经打好招呼把店铺租给陈然,并当着陈然的面给后勤处主任打了电话。陈然信以
期刊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16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做了深入访谈。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阿炳的邻居许忆和,有与阿炳有着深厚交情的锡剧前辈艺人邹鹏……他们血肉丰满的感性回忆,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逼近于真实的盲人音乐家的肖像。  《2017语录》  《新周刊》杂志社主编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全面梳理2017年
期刊
城市安泰祥和,他心安然  “我亲爱的宝贝们,请原谅我陪伴你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职责所在,身不由己,然而爸爸对你们的爱从未减少。新年送你们一句话:世间从来没有徒劳的努力。新的一年,和爸爸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好吗?”——全先周  2018年年底,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全先周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过年期间的值班表排下来,作为连云港市赣榆区城管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他把阖家团聚的日子都让给了同事们。妻子是专卖店
期刊
励建安这个名字,在中国康复医学界大名鼎鼎,他是中国康复医学领域杰出的学科带头人,被誉为“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他曾颠覆伤筋动骨100天的常规,在足部骨折70天后重返马拉松跑道。两年时间里,他参加过国内9场全程马拉松赛和17场半程马拉松赛。  吃过的苦都是福  励建安笑着说:“很多人都说我的人生一帆风顺。其实谁都有低谷,关键是要用努力乐观的心态对待。这一点,父亲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让我明白,没有经历
期刊
夜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讲司马光,如饮一盏清茶,滋喉润心。  司马光,这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与那个砸缸的故事紧密相连。司马光砸缸,一砸千年响。编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这个有关勇气的故事,年复一年,教化不谙世事的孩子们。  翻检历史书页,不难发现,那个砸缸的小男孩很早就鲜活在世人的口耳相传中,存活在宋人的笔记里。《冷斋夜话》(宋·释惠洪著)第三卷“活人手段”一节,全景式记录了司马光砸缸,以及此事
期刊
保姆将1岁儿子抱走  1991年,家住重庆的朱晓娟生下儿子盼盼后,在当地劳务市场请来了保姆何小平。  一天,朱晓娟正在上班,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我中午准备去你家看孩子,可家里没人,邻居说一大早就看到保姆把孩子抱出门了。保姆房间里衣物都不见了,你快回来看看。”朱晓娟飞奔回家,只见到空空的房间。她赶紧通知了丈夫程小平。两人依照保姆当初登记的身份证地址去寻找,到了当地才發现,保姆的身份信息全是假的。 
期刊
追星少年成长记  周昆出生于山东青岛,对浩瀚的宇宙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1997年,还是初中生的周昆见证了日全食和海尔-波普彗星同现天宇的天文奇观。虽然未能前往最佳观测点黑龙江漠河,周昆还是全程追踪并详细记录了观测数据,发表在了国内知名的天文杂志上。  大学毕业后,周昆成为《青岛晚报》记者。神舟飞船、天宫系列的发射等,周昆几乎场场不落,乐此不疲地进行深度报道。2000年,他在工作之余建立了“天趣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