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MR T2W与T1W灌注对良恶性肌骨病变鉴别诊断的效果,评价MR T2W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4例良恶性肌骨病变先后行MR T1、T2W灌注,记录灌注曲线的形态、造影剂首过(FP)期信号最大增/降幅、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最大斜率和造影剂首过时间。将2种灌注的曲线各分4型,并分别对良恶性病灶SI-T曲线的形态、FP期信号增/降幅、SI-T曲线最大斜率和首过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ROC曲线法确定恶性诊断的阈值,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观察2种灌注方法显示的最高灌注区一致性程度。结果(1)T2W。Ⅰ型和Ⅳ型SI-T曲线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有一定参考价值,良恶性病变FP期信号最大降幅与SI-T曲线最大斜率及首过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T1W。Ⅰ型SI-T曲线多见于恶性病灶,Ⅲ型、Ⅳ型SI-T曲线多见于良性病灶;良性病变的FP期信号增幅均值为29.20%,恶性病变均值为73.92%(P<0.001);良性病变的SI-T曲线最大斜率均值为3.49,恶性病变均值为9.57(P<0.001)。(3)以首过增幅44.50%作为诊断恶性的界值,其敏感性为98.50%,特异性为86.70%,准确率为88.30%;以SI-T曲线最大斜率5.09作为恶性的界值,敏感性为96.20%,特异性为85.60%,准确率为86.17%。2种研究方法显示最高灌注区位于同一区域14例(14.90%),不同区域80例(85.10%)。结论T2W灌注扫描鉴别良恶性肌骨病变的价值不如T1W灌注。MRT1W和T2W灌注扫描FP期信号变化可能是Gd-DTPA在血管内和血管外间隙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