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热点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35项竞赛列入其中。据了解,该名单将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去年白名单首次公布后,一些传统“杯赛”应声而倒,打着竞赛旗号设置的各种辅导班被釜底抽薪。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着力使竞赛与升学脱钩,2018年起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同时,教育部《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多维解读
1.动态监管,打破常规。在规范竞赛市场方面,中国教育主管部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但是长期以来不公正不公平的指责声不绝于耳。这一现象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只是落实在文件中,没有做到靠前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次把名录调整为每年公布一次,这种动态式管理打破常规,让那些投机取巧钻营牟利的人猝不及防。这个办法好,值得发扬。在动态中考察,在动态中修正,在动态中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和评判,这才是真正维护公平的姿态。
2.脱钩升学,回归素养。其实竞赛培训并没有错,让学有余力且天赋异禀的同学去参加更加深入的进修和深造,有利于其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找到定位,进而成为顶级专家和学者。但是把竞赛成绩直接和升学尤其是高考招生挂钩,其危害是灾难性的。家长、学校、培训机构各取所需、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搞竞赛抓竞赛,而忽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了基本的教学规律,受害的是众多智力平平没有潜质的普通学子。让各类竞赛与升学脱钩,才会回归平静,素养才不会因为功利化而变质。
3.遵循规律,净化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经典论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内驱力,不能忽视弱化;第二,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远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很显然,竞赛过热就是后者的集中体现。这种浮躁和冒进行为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所以既要鼓励教育形式体制创新,以激发教育的活力,又要净化教育环境,使之形成干净公平的教育生态。
青年视角
中小学生需不需要竞赛?答案是肯定的。组织竞赛的初衷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跑道”,让人才在你追我赶中冒出来。竞赛可以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抓手,也有利于不拘一格选人才。但曾几何时,各类名目的竞赛过多过滥。有的偏重经济利益,巧立名目乱收费;有的与升学择校相挂钩,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负担;有的成了指挥棒,导致超前学习、偏难怪题成风,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此次教育部公布的白名单,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必将助力竞赛回归育人初衷。
(作者:吴静美)
平心而论,我不反对各种竞赛。因为竞赛为我们创设了展示个人特长技能的舞台。这个舞台很重要,有了它,我们的技艺会得到他人的评判和认可,而不再是自娱自乐。可是如果真把竞赛的结果当作升学加分的依据,我是反对的。原因很简单,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特长如果作为升学的砝码就变味了,变相了,尤其是高考。因此,从选拔人才的角度看,这么做是基于偶然和特殊,是偏颇的。
(作者:牛菲菲)
何为兴趣?兴趣是一种自发的爱好,不是强逼的,也不是功利性的。如果兴趣已经不是学生的兴趣,而是家长的兴趣、社会的兴趣,那么这就是歪风邪气。所以孩子们进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新的压力接踵而至,并不亚于在学校的学习压力。这样的兴趣就算是学好了也不会成为孩子真正的兴趣,进而成为其终身的爱好和伴侣,只能是累赘。最悲哀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各种培训班是无限的,家长的期望也是无止境的。中小学生就这样被拖进了万丈深渊。所以这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救救孩子”,多么痛的领悟!
(作者:骆春雨)
时评频道
当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取消了高考竞赛加分项目,但是各类机构组织的中小学竞赛和培训依旧火爆,庞大的产业已经形成,各种负面效应也在凸显。中小学竞赛产业化乱象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对这一领域的规范治理亟待加强。治理中小学竞赛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参与。通过进一步加强竞赛培训市场的规范,让政策能真正落地,更要从源头上切断中小学竞赛产业化的利益链。家长也要端正心态,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9月7日)
就在半个多月前,上海市教委发布通知,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录取依据。紧接着,各民办学校发联合声明,表示招生时“不看竞赛证书”。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督促竞赛与升学脱钩,上海最近也出台了“禁赛令”,严禁各个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公立学校把竞赛证书作为招录依据。然而,家长们依然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其心态耐人寻味。
(摘自《北京晨报》2020年8月13日)
教师观点
让兴趣归位 让素养提升
很欣赏老一辈,他们大都多才多艺。追溯起来,他们生活的年代连基本的教育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有兴趣班、辅导站、工作室之类的地方去学习。这种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培养的、陪伴终身且乐此不疲的爱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兴趣。
放眼当下,各类兴趣班、培训机构满天飞,占据了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和周末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些以“兴趣”冠名的机构其实和“兴趣”无关。或者说,感“兴趣”的主要是家长,而不是学生这个应有的主体。很显然,学生的“兴趣”被升学加分绑架了。学音乐、学美术、学习学科奥赛、学习机器人操控,都是因为这些学好了可以加分,可以在名牌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选拔中有绝对领先的优势。总而言之,兴趣已经变味变质,沦为功利的跳板,沦为升学与考试的助推器。
呜呼哀哉!最可怜是学生,学校快节奏的学业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筋疲力尽,还不得不去培养兴趣,否则就out了。国家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多次下文助推减负,可是只要竞赛加分制度不废除,负担怎么能轻下来呢?这几年国家在治理竞赛乱象这一块花了大力气,包括这次推行的竞赛白名单一年一次的动态管理制度,都是很好的措施,相信能够起到猛药去沉疴的效果。
可是問题接踵而至,大家眼中的兴趣与新中国第八次课改主打两个主题——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有什么内在关联呢?综上可知,真正的兴趣是基于人的素养提升的技能和艺术。因此兴趣的培养和产生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自愿,二是终身受益。从这个层面分析,真正的兴趣与新课程的素养观是契合的。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两大主题不再是以传统教育培养选拔人才为旨归,而是以培养会学习会生存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这个顶层设计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是顺应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超前思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但有一点是不用质疑的,那就是这次改革让兴趣回归兴趣,让公民素养全面和谐动态地提升成为可能。仅此一点,本次声势浩大的教改就是对长期以来推行的精英教育理念拨乱反正。至此,我们算是找到了兴趣回归何处,即归于素养,归于人的全面和谐动态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可以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但绝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从宏观角度看,兴趣回归本位了,素养才能落实到实处。从长远的角度看,竞赛热及其相关的教育乱象只是小插曲,而不是教育本真。从微观角度看,动态的监管制度也会让乱象收敛直至消弭。
让我们抬头,长舒一口气,看看明天教育的晴空。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35项竞赛列入其中。据了解,该名单将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去年白名单首次公布后,一些传统“杯赛”应声而倒,打着竞赛旗号设置的各种辅导班被釜底抽薪。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着力使竞赛与升学脱钩,2018年起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同时,教育部《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多维解读
1.动态监管,打破常规。在规范竞赛市场方面,中国教育主管部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但是长期以来不公正不公平的指责声不绝于耳。这一现象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只是落实在文件中,没有做到靠前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次把名录调整为每年公布一次,这种动态式管理打破常规,让那些投机取巧钻营牟利的人猝不及防。这个办法好,值得发扬。在动态中考察,在动态中修正,在动态中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和评判,这才是真正维护公平的姿态。
2.脱钩升学,回归素养。其实竞赛培训并没有错,让学有余力且天赋异禀的同学去参加更加深入的进修和深造,有利于其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找到定位,进而成为顶级专家和学者。但是把竞赛成绩直接和升学尤其是高考招生挂钩,其危害是灾难性的。家长、学校、培训机构各取所需、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搞竞赛抓竞赛,而忽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了基本的教学规律,受害的是众多智力平平没有潜质的普通学子。让各类竞赛与升学脱钩,才会回归平静,素养才不会因为功利化而变质。
3.遵循规律,净化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经典论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内驱力,不能忽视弱化;第二,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远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很显然,竞赛过热就是后者的集中体现。这种浮躁和冒进行为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所以既要鼓励教育形式体制创新,以激发教育的活力,又要净化教育环境,使之形成干净公平的教育生态。
青年视角
中小学生需不需要竞赛?答案是肯定的。组织竞赛的初衷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跑道”,让人才在你追我赶中冒出来。竞赛可以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抓手,也有利于不拘一格选人才。但曾几何时,各类名目的竞赛过多过滥。有的偏重经济利益,巧立名目乱收费;有的与升学择校相挂钩,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负担;有的成了指挥棒,导致超前学习、偏难怪题成风,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此次教育部公布的白名单,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必将助力竞赛回归育人初衷。
(作者:吴静美)
平心而论,我不反对各种竞赛。因为竞赛为我们创设了展示个人特长技能的舞台。这个舞台很重要,有了它,我们的技艺会得到他人的评判和认可,而不再是自娱自乐。可是如果真把竞赛的结果当作升学加分的依据,我是反对的。原因很简单,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特长如果作为升学的砝码就变味了,变相了,尤其是高考。因此,从选拔人才的角度看,这么做是基于偶然和特殊,是偏颇的。
(作者:牛菲菲)
何为兴趣?兴趣是一种自发的爱好,不是强逼的,也不是功利性的。如果兴趣已经不是学生的兴趣,而是家长的兴趣、社会的兴趣,那么这就是歪风邪气。所以孩子们进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新的压力接踵而至,并不亚于在学校的学习压力。这样的兴趣就算是学好了也不会成为孩子真正的兴趣,进而成为其终身的爱好和伴侣,只能是累赘。最悲哀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各种培训班是无限的,家长的期望也是无止境的。中小学生就这样被拖进了万丈深渊。所以这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救救孩子”,多么痛的领悟!
(作者:骆春雨)
时评频道
当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取消了高考竞赛加分项目,但是各类机构组织的中小学竞赛和培训依旧火爆,庞大的产业已经形成,各种负面效应也在凸显。中小学竞赛产业化乱象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对这一领域的规范治理亟待加强。治理中小学竞赛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参与。通过进一步加强竞赛培训市场的规范,让政策能真正落地,更要从源头上切断中小学竞赛产业化的利益链。家长也要端正心态,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9月7日)
就在半个多月前,上海市教委发布通知,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录取依据。紧接着,各民办学校发联合声明,表示招生时“不看竞赛证书”。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督促竞赛与升学脱钩,上海最近也出台了“禁赛令”,严禁各个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公立学校把竞赛证书作为招录依据。然而,家长们依然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其心态耐人寻味。
(摘自《北京晨报》2020年8月13日)
教师观点
让兴趣归位 让素养提升
很欣赏老一辈,他们大都多才多艺。追溯起来,他们生活的年代连基本的教育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有兴趣班、辅导站、工作室之类的地方去学习。这种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培养的、陪伴终身且乐此不疲的爱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兴趣。
放眼当下,各类兴趣班、培训机构满天飞,占据了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和周末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些以“兴趣”冠名的机构其实和“兴趣”无关。或者说,感“兴趣”的主要是家长,而不是学生这个应有的主体。很显然,学生的“兴趣”被升学加分绑架了。学音乐、学美术、学习学科奥赛、学习机器人操控,都是因为这些学好了可以加分,可以在名牌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选拔中有绝对领先的优势。总而言之,兴趣已经变味变质,沦为功利的跳板,沦为升学与考试的助推器。
呜呼哀哉!最可怜是学生,学校快节奏的学业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筋疲力尽,还不得不去培养兴趣,否则就out了。国家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多次下文助推减负,可是只要竞赛加分制度不废除,负担怎么能轻下来呢?这几年国家在治理竞赛乱象这一块花了大力气,包括这次推行的竞赛白名单一年一次的动态管理制度,都是很好的措施,相信能够起到猛药去沉疴的效果。
可是問题接踵而至,大家眼中的兴趣与新中国第八次课改主打两个主题——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有什么内在关联呢?综上可知,真正的兴趣是基于人的素养提升的技能和艺术。因此兴趣的培养和产生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自愿,二是终身受益。从这个层面分析,真正的兴趣与新课程的素养观是契合的。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两大主题不再是以传统教育培养选拔人才为旨归,而是以培养会学习会生存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这个顶层设计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是顺应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超前思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但有一点是不用质疑的,那就是这次改革让兴趣回归兴趣,让公民素养全面和谐动态地提升成为可能。仅此一点,本次声势浩大的教改就是对长期以来推行的精英教育理念拨乱反正。至此,我们算是找到了兴趣回归何处,即归于素养,归于人的全面和谐动态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可以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但绝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从宏观角度看,兴趣回归本位了,素养才能落实到实处。从长远的角度看,竞赛热及其相关的教育乱象只是小插曲,而不是教育本真。从微观角度看,动态的监管制度也会让乱象收敛直至消弭。
让我们抬头,长舒一口气,看看明天教育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