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素质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新一轮高中课改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努力做到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互动,共同参与,创建和谐课堂;贴近生活,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
每一次课改都能引发教育界人士的讨论,有批评也有支持,孰是孰非,当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定夺。在教学中我们秉承着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一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的目标,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双基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结构,逐步树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三维为中心,以全面评价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我们感覺到现在的数学课堂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对数学新教材的认识
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课前提示(突出本节重点)、基本概念讲解、典型例题、思考、练习等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本设计和编排,使新的数学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本。
2.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本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本中特意设置了思考、练习等栏目。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 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
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 本套教材在课本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数学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对较抽象的数学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了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二、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
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新教材带来的突出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变化。从准备情况来看,教师现在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教学知识和方法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因此,必须争当新课程的研究者。许多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网络教育资源。为了讲好一节课,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计算机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些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从新课导入来看,引入形式丰富多彩。现在光是新课的导入就很精彩,除了复习旧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入外,很多课都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生活引入新知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用多媒体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性很强,课堂容量大。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既有小组讨论,又有抢答竞赛等形式,教师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了学生的活动中。
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让学生来讲例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感受与体会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笔者深切感受到了这么多的变化,教师已经认识到自己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主动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敢于向学校领导和教研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在平时不断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还写出了很好的论文。随着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建民 宋俊萍 浅谈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J].中学课程资源,2008,10。
[2]朱煜 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J].历史教学,2005,9。
[3]李锦泉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08,49。
[4]薛文叙《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5]林立军 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教育功能[J].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
每一次课改都能引发教育界人士的讨论,有批评也有支持,孰是孰非,当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定夺。在教学中我们秉承着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一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的目标,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双基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结构,逐步树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三维为中心,以全面评价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我们感覺到现在的数学课堂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对数学新教材的认识
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课前提示(突出本节重点)、基本概念讲解、典型例题、思考、练习等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本设计和编排,使新的数学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本。
2.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本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本中特意设置了思考、练习等栏目。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 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
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 本套教材在课本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数学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对较抽象的数学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了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二、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
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新教材带来的突出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变化。从准备情况来看,教师现在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教学知识和方法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因此,必须争当新课程的研究者。许多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网络教育资源。为了讲好一节课,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计算机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些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从新课导入来看,引入形式丰富多彩。现在光是新课的导入就很精彩,除了复习旧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入外,很多课都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生活引入新知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用多媒体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性很强,课堂容量大。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既有小组讨论,又有抢答竞赛等形式,教师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了学生的活动中。
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让学生来讲例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感受与体会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笔者深切感受到了这么多的变化,教师已经认识到自己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主动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敢于向学校领导和教研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在平时不断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还写出了很好的论文。随着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建民 宋俊萍 浅谈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J].中学课程资源,2008,10。
[2]朱煜 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J].历史教学,2005,9。
[3]李锦泉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08,49。
[4]薛文叙《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5]林立军 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教育功能[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