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须对症施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盲区,也是摆在诸多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无法忽略的坎儿。作文教学难在何处,如何对症下药?本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尝试,提出来以供抛砖引玉。
  一、要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烦恼
  学生作文,首先难在素材缺乏,老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只好胡编乱造。这样勉强凑合出来的作文自然空洞乏味,无病呻吟。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缺乏生活的积累;二是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水平发展不平衡,说起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写起来却无从下笔。 针对这几个问题,我坚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坚持写日记能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训练书面表达能力。实际上很多教师都知道让学生写日记的意义,也要求学生写,但往往不注意提高学生兴趣,不注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觉得写日记是多余的负担而难以坚持,也就收效甚微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水平,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是尽量降低要求,放手让学生写。我对学生日记的要求只有一点:只要是写真人真事真心话就行,不用考虑字数的多少、布局与谋篇、开头与结尾等等。当找不到事情写,就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一写也行,就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记下来也行。这样就把影响学生书面表达的所有枷锁都去掉了,让学生觉得容易写,才能乐于写坚持写,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感的习惯。 二是认真“读”学生日记,把日记作为师生思想交流的一个平台。这里我提的是“读”而不是改,就是我一般不批改学生日记,往往是在学生日记上用三言两语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比如,当学生写的是自己在家做家务,我会写上“长大了!”;当学生写的是上课老师错怪自己,我会写上“老师也会犯错。”这样的“读”一定要坚持,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成长的关心,在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了。
  二、要解决学生“不会写作”的问题
  写日记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写作素材的问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要讲求技巧,进行大作文的系统训练指导,让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我在作文指导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抓好“仿写”,帮助学生轻松通过“入门关”。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能降低入门的难度。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仿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全篇,特别是仿写写作手法,仿写布局谋篇,让学生从对范文的仿写中学习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当然,“仿”不是生搬硬套,不能成了“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过多约束,而要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基于仿写而不囿于模仿。二是巧设文题,注意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把写作由老师“要我写”转变为学生“我要写”的主动愿望。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都要有一个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内容,精心设计作文题目。三是注意阅读与作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自己读书的点滴心得。这样,既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其作文能力。
  三、要解决学生“写得怎么样”的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改得费时费力,学生看的迷迷糊糊,确实是费力不讨好。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近几年的作文评改实践中,尝试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我认为师评的方法一是尽可能与学生面对面评阅,便于师生交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二是要及时,要赶在学生对作文构思还很清晰、创作激情还没消失前完成。而学生的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的能力。但我更重视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进行比较与鉴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监控与指导,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就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优生要多“挑刺”,对差生要多找“亮点”。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症”大致不外乎以上三点,只要应对得法,对症施药,学生作文能力必会有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转动设备填料,骨架油封类轴封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通过到炼厂对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制定了在轴或轴套上电镀锰铁合金和热喷涂硬质合金的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摘要】创新是我国民族的进步灵魂,是祖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建设创新型的战略决策下,国家高度重视对小学语文注入新活力的培养,要求从儿童抓起,在全面的义务素质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来阐述为小学语文注入创新活力的优点好处。  【关键词】创新活力;小学语文;构建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思维和行动的过程,丰富的知识是提供创新的前提
期刊
【摘要】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师应注重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力。立足学生主体,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索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课内外的衔接,通过开拓第二课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学位
数字印刷是当今印刷界的新宠,也是目前研究的前沿之一.印刷质量的控制是数字印刷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如何把握和控制数字印刷品质量的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研究数字印
【摘要】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始终把“读”放在首位,教学设计以“读”贯穿,教学过程以“读”来体现,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练,以读促思,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要搞好朗读,就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关键词】朗读;教学;首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始终把“读”放在首位,教学设计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