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办公室,同事们正在为家长告状的事情议论纷纷。
“现在的家长,有点胡搅蛮缠。”王彬老师愤愤不平。
“是啊,动不动就告状。昨天,我班就有家长直接找到校长那里去了。”胡娇显得有点无奈。
“这还不算啥,去年有人把我告到纪委,说我乱收费,哪有的事嘛!”汪颖颖拍了两下桌子。
“李老师,您班有家长告状吗?”梁妍冲着我问。
“没有啊!30多年来一直没有。”我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了。
如今,散见于报刊、网络的“校闹”“学闹”事件屡见不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正确。家长“鸣冤叫屈”,学校又指责家长“瞎胡闹”。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确实有自问的必要。
首先,你告过学生的状吗?学生总有犯错的时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究竟谁来解决?现实中,部分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动不动就找家长,学生不好好听课找家长,不完成作业找家长,打架斗殴找家长,家长和孩子都成了老师的出气筒。甚至,家长和孩子一起“受教育”。
其次,你冷落过孩子吗?孩子是一个个灵动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呵护,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有一个学生贪玩、好动,老师把他的座位调到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一时间,孩子上课无精打彩,成绩直线下滑,老师也不闻不问。家长知道这件事后,立马找到班主任说,孩子天生弱视,四方求医,毫无起色,配戴眼镜也无济于事,请求调换一下座位。班主任居然理直气壮地告诉家长,座位是按照学生的成绩优劣、习惯好坏编排的,制度不能破坏。孩子被这样冷落、边缘化,家长难道不能有想法吗?
再次,你在公共场合揭过学生的“丑”吗?孩子天真烂漫,有时干出一些“糗事”,诸如“早恋”、偷拿东西等,在所难免。可是,有的老师处理方式并不恰当:要求学生公开检讨,甚至让学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亮相出丑,并美其名曰“知羞而后改”。试想,当对孩子抱着莫大希望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示众”时,是什么滋味?
凡此种种,不难发现,班主任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细微之处的处理还是存在瑕疵的,值得深刻反思并加以改进。
1.学校与家长之间始终有一道透明的玻璃墙。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学校,但是家长对学校的相关信息却一无所知。比如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家长知道吗?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策略,家长了解吗?这些信息看似不需要家长了解,却有可能是触发矛盾的焦点,但往往被学校忽略。拆除玻璃墙,开门办学,则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配合学校。
2.班主任对学生缺少宽容心。孩子调皮捣蛋是常有的事,一旦学生“违纪”,就向家长“告状”,甚至将学生“示众”,这些举动都表明班主任缺乏宽容心。摒弃让孩子“出丑”的方法,和孩子私下沟通,也许就能把看似严重的问题解决。如此,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和压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3.时兴的QQ、微信替代了人与人的直接对话。诚然,QQ、微信等方式使交流更方便快捷,但在家校联系中一味地依赖这些方式,有可能造成信息不对称,得到的碎片化的信息有可能失真。同时,应该掌握信息发布的内容,比如个别学生的“不当行为”,不宜公开发布。家校联系,不能丢掉了传统的家访,家访可以面对面交流,这更有利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多一种途径,就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家校联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竭力避免家长告状的“风险”,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既然做了老师,就不可能避免与家长联系,就不可能没有矛盾。但需要的是细心,哪一个家长喜欢“向阳”,哪一个家长喜欢“躲阴”,哪一个家长“怕水”,都要看在眼里,烂熟于心。否则,纵有一副好心肠,也会招来被告状的窘境。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
“现在的家长,有点胡搅蛮缠。”王彬老师愤愤不平。
“是啊,动不动就告状。昨天,我班就有家长直接找到校长那里去了。”胡娇显得有点无奈。
“这还不算啥,去年有人把我告到纪委,说我乱收费,哪有的事嘛!”汪颖颖拍了两下桌子。
“李老师,您班有家长告状吗?”梁妍冲着我问。
“没有啊!30多年来一直没有。”我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了。
如今,散见于报刊、网络的“校闹”“学闹”事件屡见不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正确。家长“鸣冤叫屈”,学校又指责家长“瞎胡闹”。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确实有自问的必要。
首先,你告过学生的状吗?学生总有犯错的时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究竟谁来解决?现实中,部分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动不动就找家长,学生不好好听课找家长,不完成作业找家长,打架斗殴找家长,家长和孩子都成了老师的出气筒。甚至,家长和孩子一起“受教育”。
其次,你冷落过孩子吗?孩子是一个个灵动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呵护,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有一个学生贪玩、好动,老师把他的座位调到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一时间,孩子上课无精打彩,成绩直线下滑,老师也不闻不问。家长知道这件事后,立马找到班主任说,孩子天生弱视,四方求医,毫无起色,配戴眼镜也无济于事,请求调换一下座位。班主任居然理直气壮地告诉家长,座位是按照学生的成绩优劣、习惯好坏编排的,制度不能破坏。孩子被这样冷落、边缘化,家长难道不能有想法吗?
再次,你在公共场合揭过学生的“丑”吗?孩子天真烂漫,有时干出一些“糗事”,诸如“早恋”、偷拿东西等,在所难免。可是,有的老师处理方式并不恰当:要求学生公开检讨,甚至让学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亮相出丑,并美其名曰“知羞而后改”。试想,当对孩子抱着莫大希望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示众”时,是什么滋味?
凡此种种,不难发现,班主任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细微之处的处理还是存在瑕疵的,值得深刻反思并加以改进。
1.学校与家长之间始终有一道透明的玻璃墙。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学校,但是家长对学校的相关信息却一无所知。比如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家长知道吗?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策略,家长了解吗?这些信息看似不需要家长了解,却有可能是触发矛盾的焦点,但往往被学校忽略。拆除玻璃墙,开门办学,则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配合学校。
2.班主任对学生缺少宽容心。孩子调皮捣蛋是常有的事,一旦学生“违纪”,就向家长“告状”,甚至将学生“示众”,这些举动都表明班主任缺乏宽容心。摒弃让孩子“出丑”的方法,和孩子私下沟通,也许就能把看似严重的问题解决。如此,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和压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3.时兴的QQ、微信替代了人与人的直接对话。诚然,QQ、微信等方式使交流更方便快捷,但在家校联系中一味地依赖这些方式,有可能造成信息不对称,得到的碎片化的信息有可能失真。同时,应该掌握信息发布的内容,比如个别学生的“不当行为”,不宜公开发布。家校联系,不能丢掉了传统的家访,家访可以面对面交流,这更有利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多一种途径,就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家校联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竭力避免家长告状的“风险”,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既然做了老师,就不可能避免与家长联系,就不可能没有矛盾。但需要的是细心,哪一个家长喜欢“向阳”,哪一个家长喜欢“躲阴”,哪一个家长“怕水”,都要看在眼里,烂熟于心。否则,纵有一副好心肠,也会招来被告状的窘境。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