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光溫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日益加剧,防治迫在眉睫。针对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的新特点,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无公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152-02
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防治番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栽培丰产性的关键因素。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
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如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在许多温室、大棚内均成为主要病害,并有蔓延之势。
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重
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可调节范围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加重棚内湿度,客观上会促进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猖獗发生,成为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1]。自1994年以来,每年使日光温室番茄减产30%~50%,有的年份高达80%~90%。
1.3细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真菌类病害的防治,而使细菌病害、病毒病乘虚而入,逐步加重。如细菌性疮痂病、溃疡病、青枯病和软腐病等均呈加重趋势;病毒病也由主要危害叶片,转向危害果实。
1.4新病害不断出现
特殊的栽培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促成一些新病害相继出现,并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新的制约因素,如红粉病、圆纹病等均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1.5生理性病害复杂且危害严重
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等可调节范围有限,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条件,会造成棚内湿度大、地温偏低、通风不良等,从而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失调而表现出多种生理性病害,并加重生物性病害发生。例如低温障碍、生理性早衰、肥害、气害等。
2无公害防治措施
保护地番茄病害发生具有复发性和不确定性,任何一种病害一旦发生,则难于控制,应很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2]。
2.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抗病毒病的双抗2号、中蔬4号、强丰、早魁等;从荷兰引进的抗根结线虫病的GC779、W733等新品种。
(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3)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4)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培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5)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6)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去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的大田土。
(7)温室蔬菜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病虫害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危害的目的[2]。
2.2生物与生态防治
(1)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 kg掺细土50 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用药22.5 kg/hm2,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3]。
(2)生态防治。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基础上,夜间13~15 ℃,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3物理防治
(1)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铺4~6 cm麦草1 kg/m3,加石灰氮0.1 kg,深翻20 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 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 ℃,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4]。
(2)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 d,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 ℃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1 m3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 g、锯末4.5 g、敌敌畏烟剂1 g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烟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2~3 d,再整地定植。
2.4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病虫害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的种子或种子苗上,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杜绝部分病虫害的传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种。温汤浸种,蔬菜种子一般用50~60 ℃温水浸种5~15 min,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药剂处理,可采用0.1%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3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土壤消毒。播种或定植前,对温室土壤进行药剂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可预防或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危害。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下列任一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kg/hm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2.5 kg/hm2,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5 kg/hm2,5%辛硫磷颗粒剂22.5 kg/hm2, 3%米乐尔颗粒剂45~60 kg/hm2,5%涕灭威或铁灭克颗粒剂45~60 kg/hm2。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中。
(3)苗床消毒。可采用50%多灵菌可湿性粉剂、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10 g/m2与适量细干土混合均匀,取1/3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2/3撒于播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
3参考文献
[1] 王大伟,李毅,张明法,等.东海县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60,163.
[2] 王铁生.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1998(5):16.
[3] 王厚君,孙德宝.大棚番茄病害的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8):45.
[4] 刘艳岩,崔玉芹,宝林立.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新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08(2):47.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无公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152-02
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防治番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栽培丰产性的关键因素。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
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如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在许多温室、大棚内均成为主要病害,并有蔓延之势。
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重
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可调节范围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加重棚内湿度,客观上会促进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猖獗发生,成为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1]。自1994年以来,每年使日光温室番茄减产30%~50%,有的年份高达80%~90%。
1.3细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真菌类病害的防治,而使细菌病害、病毒病乘虚而入,逐步加重。如细菌性疮痂病、溃疡病、青枯病和软腐病等均呈加重趋势;病毒病也由主要危害叶片,转向危害果实。
1.4新病害不断出现
特殊的栽培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促成一些新病害相继出现,并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新的制约因素,如红粉病、圆纹病等均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1.5生理性病害复杂且危害严重
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等可调节范围有限,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条件,会造成棚内湿度大、地温偏低、通风不良等,从而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失调而表现出多种生理性病害,并加重生物性病害发生。例如低温障碍、生理性早衰、肥害、气害等。
2无公害防治措施
保护地番茄病害发生具有复发性和不确定性,任何一种病害一旦发生,则难于控制,应很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2]。
2.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抗病毒病的双抗2号、中蔬4号、强丰、早魁等;从荷兰引进的抗根结线虫病的GC779、W733等新品种。
(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3)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4)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培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5)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6)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去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的大田土。
(7)温室蔬菜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病虫害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危害的目的[2]。
2.2生物与生态防治
(1)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 kg掺细土50 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用药22.5 kg/hm2,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3]。
(2)生态防治。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基础上,夜间13~15 ℃,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3物理防治
(1)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铺4~6 cm麦草1 kg/m3,加石灰氮0.1 kg,深翻20 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 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 ℃,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4]。
(2)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 d,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 ℃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1 m3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 g、锯末4.5 g、敌敌畏烟剂1 g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烟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2~3 d,再整地定植。
2.4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病虫害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的种子或种子苗上,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杜绝部分病虫害的传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种。温汤浸种,蔬菜种子一般用50~60 ℃温水浸种5~15 min,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药剂处理,可采用0.1%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3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土壤消毒。播种或定植前,对温室土壤进行药剂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可预防或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危害。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下列任一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kg/hm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2.5 kg/hm2,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5 kg/hm2,5%辛硫磷颗粒剂22.5 kg/hm2, 3%米乐尔颗粒剂45~60 kg/hm2,5%涕灭威或铁灭克颗粒剂45~60 kg/hm2。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中。
(3)苗床消毒。可采用50%多灵菌可湿性粉剂、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10 g/m2与适量细干土混合均匀,取1/3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2/3撒于播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
3参考文献
[1] 王大伟,李毅,张明法,等.东海县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60,163.
[2] 王铁生.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1998(5):16.
[3] 王厚君,孙德宝.大棚番茄病害的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8):45.
[4] 刘艳岩,崔玉芹,宝林立.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新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