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开启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优化提问环节,一直是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不二法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教师问题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传统教学中,提问只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的问只局限于是什么、对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来寻找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表面看来是以问题推动了教学,体现了师生的互动,然而这种简单的互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更多参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没有真正发挥提问的功用。新课程改革对提问更为关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提问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思考价值,这非常重要。如果问题没有思考与探究的价值,就无法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就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要想真正发挥提问的最大功用,教师首先就要考虑问题本身的价值性。
(一)具有启发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只有具有启发性,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完成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学生理解困难处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夏感》一文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并思考:“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同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都积极发言,使得学生对夏天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直观的感受。在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看看作者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眼中的夏天有何异同。
(二)具有探索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问题也要具有探究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在对文章大意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这样的问题:“皇帝并没有穿衣服,为什么那些大人们都没有说破,而最后由一个孩子来说破呢?”这样的问题与文章主旨相结合,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再次认真地阅读文本,仔细思考,并和同学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从而使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的问题就非常具有探索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的提问只是围绕着标准答案来展开,这样的提问方式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束缚在条条框框里,使得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从教材中寻找所谓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如此封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套用思路,只会机械化、程序化地解决问题,而毫无创新可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通过设计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个性化,在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具有层次性
初中生因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不同,在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思维方式与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的教育不是将学生改造成工厂里生产的整齐零件,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问题,以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科学地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基于学生的不同基础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掌握。
二、讲究提问技巧
(一)提问的时机
提问过于频繁,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而失去了提问的作用;相反,问题过少,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开展探究。因此,我们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提问的频率与时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节课中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对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关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与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理解有难度、知识的重点等地方设计问题,可以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在课堂小结时总结性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对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处。
(二)充分思考
学习的结果重要,思考的过程更重要。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阅读文本与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往往是仓促回答,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是为了回答而回答,这样的提问也就失去了教学的价值,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成为了累赘。所以,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将学生思考与思维的全过程暴露出来,这样教师才能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思维习惯等,才能造就更多的课堂精彩,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生成中。
(三)必要的指导
教师不仅是问题的设计者,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指导者。学生受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必要的指导与鼓励,许多学生可能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勇气,会畏缩不前。相反,如果教师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就会使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切不可以旁观者自居,而是要与学生组成共同的学习体。当学生思维受阻、无法继续时,教师应运用类比、比较等具有过渡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完成探究学习。
总之,提问是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实践与探索,使问题成为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开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让问题大放异彩,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之花。
(责编 张翼翔)
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思考价值,这非常重要。如果问题没有思考与探究的价值,就无法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就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要想真正发挥提问的最大功用,教师首先就要考虑问题本身的价值性。
(一)具有启发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只有具有启发性,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完成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学生理解困难处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夏感》一文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并思考:“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同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都积极发言,使得学生对夏天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直观的感受。在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看看作者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眼中的夏天有何异同。
(二)具有探索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问题也要具有探究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在对文章大意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这样的问题:“皇帝并没有穿衣服,为什么那些大人们都没有说破,而最后由一个孩子来说破呢?”这样的问题与文章主旨相结合,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再次认真地阅读文本,仔细思考,并和同学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从而使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的问题就非常具有探索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的提问只是围绕着标准答案来展开,这样的提问方式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束缚在条条框框里,使得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从教材中寻找所谓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如此封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套用思路,只会机械化、程序化地解决问题,而毫无创新可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通过设计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个性化,在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具有层次性
初中生因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不同,在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思维方式与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的教育不是将学生改造成工厂里生产的整齐零件,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问题,以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科学地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基于学生的不同基础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掌握。
二、讲究提问技巧
(一)提问的时机
提问过于频繁,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而失去了提问的作用;相反,问题过少,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开展探究。因此,我们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提问的频率与时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节课中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对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关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与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理解有难度、知识的重点等地方设计问题,可以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在课堂小结时总结性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对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处。
(二)充分思考
学习的结果重要,思考的过程更重要。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阅读文本与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往往是仓促回答,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是为了回答而回答,这样的提问也就失去了教学的价值,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成为了累赘。所以,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将学生思考与思维的全过程暴露出来,这样教师才能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思维习惯等,才能造就更多的课堂精彩,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生成中。
(三)必要的指导
教师不仅是问题的设计者,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指导者。学生受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必要的指导与鼓励,许多学生可能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勇气,会畏缩不前。相反,如果教师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就会使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切不可以旁观者自居,而是要与学生组成共同的学习体。当学生思维受阻、无法继续时,教师应运用类比、比较等具有过渡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完成探究学习。
总之,提问是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实践与探索,使问题成为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开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让问题大放异彩,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之花。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