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2
摘 要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学校内运动会举办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加强素质教育,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调查得知:平顶山市中学校内运动会千校一面,这与新时期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要求极不适应。如何使学生参与到运动会中,使之感受到参与学校运动会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摆在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责任。
关键词 平顶山 校内运动会 改革 创新
一、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学校领导应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认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7号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彻底摆脱轻体育的错误思想,体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走出单纯的田径竞技误区;改变传统的学校运动会往往是少数人的舞台,是体育尖子的“专利”,多数学生只能作壁上观的状况,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以及面对挫折、战胜自我的勇气,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完善人格的目的。
二、运动会指导思想要与新时期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
(一)新时期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好动,接受能力强,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没有吃苦精神,缺乏配合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二)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指导思想
中小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础,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增强中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其个性的最佳环节;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中学生生理的需求和精神娱乐的需要。因此,学校体育运动会应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育人”作为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贯穿于“学校运动会”的全过程。
(三)运动会田径项目的改革和创新
1.保留田径项目中学生喜欢的,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健身性和可观赏性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4x100米接力,这些项目感官刺激性较强,体现了人类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2.删除技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田径项目,如:跨栏、三级跳远等;增设一定比例的趣味性项目(娱乐性项目),如:2人三足跑、3-5人同舟共济向前进、袋鼠跳接力、1分钟捡珍珠等趣味项目。
3.增设其它综合性项目。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其他综合性活动。如:课外体育活动成果展、啦啦队表演赛、体育知识问答、各种才艺、表演等。
三、科学合理的报名办法是实现人人参与的关键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门别类的报名,即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参加竞技性项目;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参加集体性项目;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参加趣味性项目;身体条件、体育基础稍差的学生可当志愿者、啦啦队、搞后勤服务或参加其它综合性项目。为此,报名参赛办法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参赛一类项目,而且最多只能参加二项,每一项限报人数由原来的2—3人,增加为4—5人。这样的报名参赛办法使参赛人数大大增加,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报名办法是实现人人参与的关键。
四、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评价标准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突出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譬如,改进计分办法:只要是集体项目的比赛,视规模大小和难易程度,进行双倍或3倍的加分。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激情,激励全员参与,除设置团体奖外,个人项目设置单项奖,集体项目要设置集体奖,以及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进步奖,同时还可以以广播表扬、张贴喜报、学生学习成绩加分等形式进行奖励。
通过激励功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学生在胜利中体验征服之美、在失败中咀嚼悲壮之美。
五、加强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校内运动会有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勇敢顽强、虽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在比赛过程中,各种动作和技战术都是在瞬息万变的时空下,通过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的,而且要求跑似“脱兔”,跳似“猿猴”,展似“鹏飞”,停似“大象”。这些动作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它是现代社会对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校内运动会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发展人的自然属性,而且还要通过队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和相互配合,做任何事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必须发扬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善于与社会其他成员合作的观念。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基层中学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有效载体。然而,大多数中学的器材设施,与教育部办公厅教体艺厅(2004)6号文件《普通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其它体育活动的开展。针对中小学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确保体育经费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要认真执行《中学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加速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科学配置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体艺[2006]3号.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1):5-6.
[2] 李万来,等.竞技体育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 高志红,等.学校运动会面向全体学生的改革与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8(2):93.
[4] 徐兆静.田径运动会改革设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7(6):212.
[5] 洪卫星,郑艳芳.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利与弊[J].安徽体育科技.2008(2):118.
[6] 庞毓恩.学校运动会改革之我见[J].体育科技.2009.1(25):69-71.
[7] 杜芳,等.新形势下学校田径运动会初探[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98.
摘 要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学校内运动会举办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加强素质教育,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调查得知:平顶山市中学校内运动会千校一面,这与新时期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要求极不适应。如何使学生参与到运动会中,使之感受到参与学校运动会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摆在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责任。
关键词 平顶山 校内运动会 改革 创新
一、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学校领导应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认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7号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彻底摆脱轻体育的错误思想,体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走出单纯的田径竞技误区;改变传统的学校运动会往往是少数人的舞台,是体育尖子的“专利”,多数学生只能作壁上观的状况,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以及面对挫折、战胜自我的勇气,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完善人格的目的。
二、运动会指导思想要与新时期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
(一)新时期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好动,接受能力强,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没有吃苦精神,缺乏配合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二)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指导思想
中小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础,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增强中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其个性的最佳环节;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中学生生理的需求和精神娱乐的需要。因此,学校体育运动会应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育人”作为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贯穿于“学校运动会”的全过程。
(三)运动会田径项目的改革和创新
1.保留田径项目中学生喜欢的,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健身性和可观赏性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4x100米接力,这些项目感官刺激性较强,体现了人类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2.删除技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田径项目,如:跨栏、三级跳远等;增设一定比例的趣味性项目(娱乐性项目),如:2人三足跑、3-5人同舟共济向前进、袋鼠跳接力、1分钟捡珍珠等趣味项目。
3.增设其它综合性项目。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其他综合性活动。如:课外体育活动成果展、啦啦队表演赛、体育知识问答、各种才艺、表演等。
三、科学合理的报名办法是实现人人参与的关键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门别类的报名,即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参加竞技性项目;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参加集体性项目;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参加趣味性项目;身体条件、体育基础稍差的学生可当志愿者、啦啦队、搞后勤服务或参加其它综合性项目。为此,报名参赛办法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参赛一类项目,而且最多只能参加二项,每一项限报人数由原来的2—3人,增加为4—5人。这样的报名参赛办法使参赛人数大大增加,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报名办法是实现人人参与的关键。
四、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评价标准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突出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譬如,改进计分办法:只要是集体项目的比赛,视规模大小和难易程度,进行双倍或3倍的加分。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激情,激励全员参与,除设置团体奖外,个人项目设置单项奖,集体项目要设置集体奖,以及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进步奖,同时还可以以广播表扬、张贴喜报、学生学习成绩加分等形式进行奖励。
通过激励功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学生在胜利中体验征服之美、在失败中咀嚼悲壮之美。
五、加强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校内运动会有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勇敢顽强、虽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在比赛过程中,各种动作和技战术都是在瞬息万变的时空下,通过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的,而且要求跑似“脱兔”,跳似“猿猴”,展似“鹏飞”,停似“大象”。这些动作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它是现代社会对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校内运动会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发展人的自然属性,而且还要通过队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和相互配合,做任何事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必须发扬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善于与社会其他成员合作的观念。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基层中学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有效载体。然而,大多数中学的器材设施,与教育部办公厅教体艺厅(2004)6号文件《普通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其它体育活动的开展。针对中小学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确保体育经费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要认真执行《中学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加速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科学配置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体艺[2006]3号.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1):5-6.
[2] 李万来,等.竞技体育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 高志红,等.学校运动会面向全体学生的改革与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8(2):93.
[4] 徐兆静.田径运动会改革设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7(6):212.
[5] 洪卫星,郑艳芳.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利与弊[J].安徽体育科技.2008(2):118.
[6] 庞毓恩.学校运动会改革之我见[J].体育科技.2009.1(25):69-71.
[7] 杜芳,等.新形势下学校田径运动会初探[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