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影视艺术已十分成熟的当下,“镜头语言”成为“诗如画”的新内涵。莱辛的《拉奥孔》认为文学宜表现在时间中延续的事物,为诗词的镜头语言奠定了哲学基础。镜头语言在前媒介时期出现,根源于诗词家们的视觉经验、心理经验和语词的驾驭技巧。
关键词:诗如画;诗词鉴赏;镜头语言
除了雪月空明般的静美平和,唐宋诗词中更有云雷奋发、奔走流动,如电影镜头的篇什。诗词家们将独特的生活经验与非凡的创造力融合,将那些原本属于空间层面的美以“时间艺术”——语言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使“镜头语言”在白纸黑字间闪烁跳跃。
一、“诗如画”的古今内涵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如画”不单是王维诗画的艺术特征,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与美学的经典命题与内核。光辉灿烂的唐宋诗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蕴藉,营造出思与境偕、有无相成、虚实相生的美学境界,寥寥几字,却能唤出玲珑透彻、不可凑泊的悠远意境。
在动态画面未成为主要艺术形式的前媒介社会,“诗中有画”的“画”定不是今日随处可见的动态影像,而是意蕴丰厚、静美的传统绘画。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好一幅孤寂清绝的蓑翁寒钓图:诗中虽有鸟,但鸟踪已绝,尽管有人,但人迹已灭,能展现动作的均不在场,唯一老翁保持着静止的“不动之作”:钓,运动的只有寂息而落、悄然而融的江雪。动态因素被减至最低,给人的画面感极其强烈,竟似一幅冷色调山水画的剧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所营造出的空间无不是“诗如画”的最好注释。
但是,许多诗词家不满足于静美画面,而力求意境的流动、跳跃、飞腾:“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等,相比绘画,这些片段更像电影镜头。巴洛克时期,欧洲美术界也有过以静示动的追求,但局限性十分明显:动态生成需要时间维度的延伸,无论画师如何神妙,也只能在二维平面内腾挪乾坤、捕捉定格的一瞬,并需观者想象的填补才能实现。电影问世后,这种情况得到改观。电影在本质上属“时间艺术”,文学因时间的延续得以存在,自然也属“时间艺术”,以时间艺术表现动态画面自然天成,这也是“镜头语言”存在的根因。
莱辛在《拉奥孔》中指明,诗与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和形体为符号,宜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是空间艺术;诗以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宜表现在时间中延续的事物,是时间艺术。绘画作用于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人的美感,表现静态的美。诗作用于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表现动态的美。故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莱辛的目的是向“诗如画”的古典范式发起进攻,将文学从“高贵而单纯,静穆而伟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欲破而后立,观点不免激进,忽略了诗与美、画与真并非绝缘,但依然对我们理解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有极大启发。诗词无疑属时间艺术,更宜表现动态美,故那些镜头语言并非妙手偶得,而有着深刻的哲学依据。
如“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采取的视角极为奇特,犹如将摄像机架到了浩瀚遥远的外太空,反过来观照地球。沧海桑田、千年变幻真如走马灯般瞬息万变,竟让人产生“天上一日,人间十年”的错觉。其意境竟如好莱坞科幻大片一般,让人不得不叹服“诗鬼”的奇想;“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漫步游人的衣衫被长长的花枝牵住,竟似落花有衷情要向人倾诉;“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主人公痴痴地举起烛台靠近朝思夜想的意中人,犹在怀疑此刻真耶梦耶。这些镜头感十足的片段即便是案头读物,也使人如在观赏经典的电影桥段。
二、“镜头感”何以生成
电影是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按照逻辑,应是先有电影,后有摹仿电影的语言。张爱玲为人称道的镜头语言便是如此。那么在唐宋,诗词家们如何写下这些精彩绝伦的镜头语言呢?
首先,这关乎镜头的本质。照相与摄影都是模仿人类的眼睛而发明的,镜头即机械眼球,其捕捉到的画面与拍摄手法,皆来自人类的视觉经验。双眼是自然天成的镜头,人类由远到近,由局部到整体地观看事物,与镜头的摇动、平移并无二致。古人虽然不知电影镜头为何物,却有镜头意识。并非诗词模仿电影,而是电影模仿视觉,“镜头语言”建立在诗词家们细致独特的视觉体验上。如镜头切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时,自然的观察顺序大抵不过如此:骑马的是何人,此人的精神状态,此人的装束与跟随……镜头切换后,再由细部渐渐拉远,呈现出太守率众出猎的潇洒威风。电影在处理这样的场面时,也会有意模仿人类的视角进行创作(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即是明证)。再如鏡头摇动,镜头摇动基于人类视线的平移,是电影拍摄的一种常见手法。“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就是一个极好的特写镜头摇动:并州的刀子明亮如水,吴地的盐洁白胜雪,纤细的手指剖开新熟的甜橙。在温香暖软的闺房中,事物与人物一一出现在清真的镜头中。
其次,一些电影画面并不依赖视觉经验,如蒙太奇影像拼接。蒙太奇虽不依赖人眼,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呈现。诗词是作者文之神思时的产物,自然也带有蒙太奇、意识流的色彩。吴梦窗是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行家里手,“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等句堪称蒙太奇、意识流手法的典范。辛稼轩《贺新郎》中大量“人间离别”的典故运用,也带有浓厚的蒙太奇色彩。
再次,除了视觉经验与心理经验,语词驾驭技巧也是“镜头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如在静景中嵌入一个动词,往往能将诗境“带”动,画龙点睛,“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幽阶一夜苔生”的“生”等,多此一字,生意全出。一系列动词的连用,也会造成或顺流直下,或明快跳跃的流动感。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四个颜色字连用固然妙极,但仅使本诗成为鲜艳的画,“浮”与“拨”二字才赋予其跳动的生命;“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穿”“下”“向”串联出奔走流动的气势,使读者仿佛也在那条一日千里的船上,与老杜谈笑同行。
三、结语
媒介虽非艺术的决定要素,其演进也在启发着、更新着我们的感知方式。电影的出现使我们在古典文学中发现镜头美感,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诗词、电影镜头以及人类的感知方式无不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德]莱辛.拉奥孔[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
[2][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王兆鹏.吟赏烟霞:唐宋词名篇导读[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
关键词:诗如画;诗词鉴赏;镜头语言
除了雪月空明般的静美平和,唐宋诗词中更有云雷奋发、奔走流动,如电影镜头的篇什。诗词家们将独特的生活经验与非凡的创造力融合,将那些原本属于空间层面的美以“时间艺术”——语言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使“镜头语言”在白纸黑字间闪烁跳跃。
一、“诗如画”的古今内涵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如画”不单是王维诗画的艺术特征,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与美学的经典命题与内核。光辉灿烂的唐宋诗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蕴藉,营造出思与境偕、有无相成、虚实相生的美学境界,寥寥几字,却能唤出玲珑透彻、不可凑泊的悠远意境。
在动态画面未成为主要艺术形式的前媒介社会,“诗中有画”的“画”定不是今日随处可见的动态影像,而是意蕴丰厚、静美的传统绘画。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好一幅孤寂清绝的蓑翁寒钓图:诗中虽有鸟,但鸟踪已绝,尽管有人,但人迹已灭,能展现动作的均不在场,唯一老翁保持着静止的“不动之作”:钓,运动的只有寂息而落、悄然而融的江雪。动态因素被减至最低,给人的画面感极其强烈,竟似一幅冷色调山水画的剧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所营造出的空间无不是“诗如画”的最好注释。
但是,许多诗词家不满足于静美画面,而力求意境的流动、跳跃、飞腾:“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等,相比绘画,这些片段更像电影镜头。巴洛克时期,欧洲美术界也有过以静示动的追求,但局限性十分明显:动态生成需要时间维度的延伸,无论画师如何神妙,也只能在二维平面内腾挪乾坤、捕捉定格的一瞬,并需观者想象的填补才能实现。电影问世后,这种情况得到改观。电影在本质上属“时间艺术”,文学因时间的延续得以存在,自然也属“时间艺术”,以时间艺术表现动态画面自然天成,这也是“镜头语言”存在的根因。
莱辛在《拉奥孔》中指明,诗与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和形体为符号,宜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是空间艺术;诗以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宜表现在时间中延续的事物,是时间艺术。绘画作用于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人的美感,表现静态的美。诗作用于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表现动态的美。故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莱辛的目的是向“诗如画”的古典范式发起进攻,将文学从“高贵而单纯,静穆而伟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欲破而后立,观点不免激进,忽略了诗与美、画与真并非绝缘,但依然对我们理解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有极大启发。诗词无疑属时间艺术,更宜表现动态美,故那些镜头语言并非妙手偶得,而有着深刻的哲学依据。
如“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采取的视角极为奇特,犹如将摄像机架到了浩瀚遥远的外太空,反过来观照地球。沧海桑田、千年变幻真如走马灯般瞬息万变,竟让人产生“天上一日,人间十年”的错觉。其意境竟如好莱坞科幻大片一般,让人不得不叹服“诗鬼”的奇想;“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漫步游人的衣衫被长长的花枝牵住,竟似落花有衷情要向人倾诉;“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主人公痴痴地举起烛台靠近朝思夜想的意中人,犹在怀疑此刻真耶梦耶。这些镜头感十足的片段即便是案头读物,也使人如在观赏经典的电影桥段。
二、“镜头感”何以生成
电影是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按照逻辑,应是先有电影,后有摹仿电影的语言。张爱玲为人称道的镜头语言便是如此。那么在唐宋,诗词家们如何写下这些精彩绝伦的镜头语言呢?
首先,这关乎镜头的本质。照相与摄影都是模仿人类的眼睛而发明的,镜头即机械眼球,其捕捉到的画面与拍摄手法,皆来自人类的视觉经验。双眼是自然天成的镜头,人类由远到近,由局部到整体地观看事物,与镜头的摇动、平移并无二致。古人虽然不知电影镜头为何物,却有镜头意识。并非诗词模仿电影,而是电影模仿视觉,“镜头语言”建立在诗词家们细致独特的视觉体验上。如镜头切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时,自然的观察顺序大抵不过如此:骑马的是何人,此人的精神状态,此人的装束与跟随……镜头切换后,再由细部渐渐拉远,呈现出太守率众出猎的潇洒威风。电影在处理这样的场面时,也会有意模仿人类的视角进行创作(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即是明证)。再如鏡头摇动,镜头摇动基于人类视线的平移,是电影拍摄的一种常见手法。“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就是一个极好的特写镜头摇动:并州的刀子明亮如水,吴地的盐洁白胜雪,纤细的手指剖开新熟的甜橙。在温香暖软的闺房中,事物与人物一一出现在清真的镜头中。
其次,一些电影画面并不依赖视觉经验,如蒙太奇影像拼接。蒙太奇虽不依赖人眼,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呈现。诗词是作者文之神思时的产物,自然也带有蒙太奇、意识流的色彩。吴梦窗是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行家里手,“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等句堪称蒙太奇、意识流手法的典范。辛稼轩《贺新郎》中大量“人间离别”的典故运用,也带有浓厚的蒙太奇色彩。
再次,除了视觉经验与心理经验,语词驾驭技巧也是“镜头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如在静景中嵌入一个动词,往往能将诗境“带”动,画龙点睛,“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幽阶一夜苔生”的“生”等,多此一字,生意全出。一系列动词的连用,也会造成或顺流直下,或明快跳跃的流动感。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四个颜色字连用固然妙极,但仅使本诗成为鲜艳的画,“浮”与“拨”二字才赋予其跳动的生命;“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穿”“下”“向”串联出奔走流动的气势,使读者仿佛也在那条一日千里的船上,与老杜谈笑同行。
三、结语
媒介虽非艺术的决定要素,其演进也在启发着、更新着我们的感知方式。电影的出现使我们在古典文学中发现镜头美感,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诗词、电影镜头以及人类的感知方式无不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德]莱辛.拉奥孔[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
[2][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王兆鹏.吟赏烟霞:唐宋词名篇导读[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