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16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既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一时还很难接受比较复杂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兴趣着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整体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一、趣味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科。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还不成熟、自我控制力也不强,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显得枯燥乏味,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教学“九九乘法表”时,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内涵,并初步创建乘法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无趣。如果教师无法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厌倦数学。而采用趣味教学法,教师在考虑学生心理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增加描述性语言,便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教学法下,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并提高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和自信心,让学生以积极快乐的心情去开展教学,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趣味教学法可给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知识,进行实践,在快乐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和发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往往无法得到保障。例如,一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难以接受教学新思想、新方法;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中往往存在功利主义的思想,一味追求成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2.小学数学教学忽略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与课下实践,加深对特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结合具体的事例,解释新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学生在接触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然而,有些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理論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数学中一味讲解理论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与实际生活的对接,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方法
1.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积极动手。
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通过任务和活动进行学习。小学生活精彩纷呈,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通过执行多项任务并结合数学练习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并享受学习过程。例如,学习三角形和多边形,可通过准备“块”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形状,学生通过使用‘块”更直观地观察到各种图形的形状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拼接三角形,得出内角和是180度,并将三角形按照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分别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这个简单有趣的作业中,学生有效地掌握和整合数学技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创建有趣和动态的数学课程,来提高数学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大胆创新,创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在尊重传统教学理念、课程规则、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与创新,将动态和创新元素融入课堂,供学生使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有趣和舒适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更加愿意学习。教师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爱好游戏的年龄特征,在开发课堂作业时增加针对小学生的有吸引力的游戏和家庭作业。例如,一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算法或计算规则,这些往往枯燥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小口诀或者小铃声来进行识记,学生在理解并应用算法和公式后,就会替换算法和公式。在留作业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改变传统的以写和背为主的作业方式,而是选择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做作业,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
3.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又能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随处可见,并且可以引导你的生活。不要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学习“小数点”的知识后,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超市查找各种产品的价格标签。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板上标记出所购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利用所学知识计算成本,并创建成本列表,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在生活中运用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小数点这一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解,从而明白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思考趣味教学的方法,并结合当前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实施趣味教学策略。要想开展有趣的数学课程,教师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创建有趣的教学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情况,来改进和规划他们的课程,为学生创造积极而有意义的有趣课程,让学生在舒适和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鲍佳.活动教学 趣味丛生——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6):74+76.
[2]张鑫.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3):101-103.
[3]许小红.小学数学趣味型作业的设计探研[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148-149.
[4]屠鹃.多点改变,多点收获——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160.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16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既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一时还很难接受比较复杂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兴趣着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整体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一、趣味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科。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还不成熟、自我控制力也不强,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显得枯燥乏味,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教学“九九乘法表”时,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内涵,并初步创建乘法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无趣。如果教师无法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厌倦数学。而采用趣味教学法,教师在考虑学生心理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增加描述性语言,便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教学法下,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并提高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和自信心,让学生以积极快乐的心情去开展教学,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趣味教学法可给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知识,进行实践,在快乐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和发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往往无法得到保障。例如,一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难以接受教学新思想、新方法;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中往往存在功利主义的思想,一味追求成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2.小学数学教学忽略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与课下实践,加深对特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结合具体的事例,解释新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学生在接触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然而,有些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理論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数学中一味讲解理论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与实际生活的对接,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方法
1.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积极动手。
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通过任务和活动进行学习。小学生活精彩纷呈,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通过执行多项任务并结合数学练习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并享受学习过程。例如,学习三角形和多边形,可通过准备“块”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形状,学生通过使用‘块”更直观地观察到各种图形的形状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拼接三角形,得出内角和是180度,并将三角形按照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分别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这个简单有趣的作业中,学生有效地掌握和整合数学技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创建有趣和动态的数学课程,来提高数学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大胆创新,创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在尊重传统教学理念、课程规则、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与创新,将动态和创新元素融入课堂,供学生使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有趣和舒适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更加愿意学习。教师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爱好游戏的年龄特征,在开发课堂作业时增加针对小学生的有吸引力的游戏和家庭作业。例如,一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算法或计算规则,这些往往枯燥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小口诀或者小铃声来进行识记,学生在理解并应用算法和公式后,就会替换算法和公式。在留作业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改变传统的以写和背为主的作业方式,而是选择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做作业,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
3.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又能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随处可见,并且可以引导你的生活。不要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学习“小数点”的知识后,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超市查找各种产品的价格标签。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板上标记出所购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利用所学知识计算成本,并创建成本列表,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在生活中运用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小数点这一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解,从而明白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思考趣味教学的方法,并结合当前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实施趣味教学策略。要想开展有趣的数学课程,教师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创建有趣的教学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情况,来改进和规划他们的课程,为学生创造积极而有意义的有趣课程,让学生在舒适和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鲍佳.活动教学 趣味丛生——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6):74+76.
[2]张鑫.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3):101-103.
[3]许小红.小学数学趣味型作业的设计探研[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148-149.
[4]屠鹃.多点改变,多点收获——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