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包含了四种技能,分别是听、说、读、写,其中,前两种技能为语言输入,而后两种技能则是语言输出。初中生英语语言四种技能的培养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听、读为信息的理解;而说、写则为信息的表达,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是,在一些初中英语课堂当中,往往出现“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即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词汇与语法的输入,而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对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对语言的输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语能力。
一、 输入输出理论概述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监察理论”,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五项基本假说,而在这些假说当中,最为主要就是“输入假设”。Krashen认为: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可理解性输入”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条件。何为“可理解性输入”?即语言输入不可过于简单,又不可过于困难,而是应当比学习者已有的语言水平要高一些。所以,Krashen将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水平看作是“i”,而语言下一阶段的发展则看作是“i+1”。而要想语言输入具有有效性,那么就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可理解性、恰当性、充足的输入量以及非语法程序安排等。
“输入假设”认为语言的习得关键在于语言的输入,“输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认识过于片面。所以,Swain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输出假设”,这一假设指出单一的语言输入对习得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学习者应该运用语言,在语言的习得上语言输出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Swain指出:在语言的习得方面,输出假设具备三大作用,(1)注重功能,即学习者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可以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同时也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信息。(2)元语言功能,即学习者使用语言来对语言进行描述与分析。(3)检测假设功能,即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就是对该语言做出不同假设的一个过程,而对第二语言进行说写,就是对假设进行检测的最佳手段。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 重输入、轻输出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对语言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听、说、读、写)的培养,使这些技能互相促进,均衡发展,而仅仅关注一种能力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但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的重点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方面,而忽视了“写”等能力的培养。
2. 学习过程的认知出现误区
对学习过程的认知上,传统的观点是:语言输出,即说与写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对学生的“输入”,而忽视了“输出”。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步骤和内容一般是:讲解文章,进行课后词汇、语法的练习等,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学习过程,即语言的输出,给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3. 语言环境单一
单一的语言环境,以及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输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输出动力的产生。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唯一环境就是英语课堂,英语教材就是英语的主要来源。因此,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限制,教材内容的陈旧,以及在英语课堂上缺少交流与互动,这些情况都对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在动力极为不利。
三、 注重输出的复习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 复述
复述,是一种将朗读与回答问题相结合,发展出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学生在对英语材料进行复述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对材料信息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复述能够有效的巩固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而对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学生必须在了解文章思路、内容以及所包含主旨思想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归纳、调整,而这一过程原本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另外,一些复述还具备创造性,因此,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以下将以“When was it invented? ”一节为例,对复述进行说明。
通常情况下,复述有三种方式:(1)看图复述,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的插图,一幅插图就包含了文章中一段的内容。所以,根据插图就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2)列提纲复述,在对Paragraph 3展开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其将所要复述的文章内容列成提纲,之后依据提纲对文章展开复述。这主要是由于提纲能够反映文章的标题与段意。例如: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by.(James Naismith)
Dr Naismith to be played on.(created a game)(a hard wooden floor)
(3)依据问题复述。教师可以依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出来,之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例如教师可以提问:How many teams did Dr Naismith divide the men in his class?What’s the aim of the basketball?How to play basketball?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将Paragraph 4的内容复述出来了。
2. 仿写
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不但是阅读、理解的蓝本,同时还是写作的范本。以教材为依托展开仿写练习,能够将写作与阅读教学两者有机结合,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擅于运用教材的示范性,寻找其中精彩、优美的语言,对学生展开读写相结合的练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母语思维习惯的干扰,而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范例中找寻正确的表达形式,进而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并且在运用英语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组织的同时,实现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模仿写作,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英语文章的展开形式与结构,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通常情况下,仿写有四种形式,分别是:(1)仿写短语。(2)仿写句子,通过句子的仿写来掌握某一种句型。(3)模仿文章结构,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可以对其结构进行讲解,例如总分总,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该结构进行写作。(4)续写,在初中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常常会给人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综上,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输出活动,能够对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注重输出的复习模式,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语言的输出,强化复述与仿写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口语能力的提升。
一、 输入输出理论概述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监察理论”,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五项基本假说,而在这些假说当中,最为主要就是“输入假设”。Krashen认为: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可理解性输入”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条件。何为“可理解性输入”?即语言输入不可过于简单,又不可过于困难,而是应当比学习者已有的语言水平要高一些。所以,Krashen将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水平看作是“i”,而语言下一阶段的发展则看作是“i+1”。而要想语言输入具有有效性,那么就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可理解性、恰当性、充足的输入量以及非语法程序安排等。
“输入假设”认为语言的习得关键在于语言的输入,“输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认识过于片面。所以,Swain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输出假设”,这一假设指出单一的语言输入对习得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学习者应该运用语言,在语言的习得上语言输出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Swain指出:在语言的习得方面,输出假设具备三大作用,(1)注重功能,即学习者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可以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同时也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信息。(2)元语言功能,即学习者使用语言来对语言进行描述与分析。(3)检测假设功能,即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就是对该语言做出不同假设的一个过程,而对第二语言进行说写,就是对假设进行检测的最佳手段。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 重输入、轻输出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对语言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听、说、读、写)的培养,使这些技能互相促进,均衡发展,而仅仅关注一种能力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但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的重点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方面,而忽视了“写”等能力的培养。
2. 学习过程的认知出现误区
对学习过程的认知上,传统的观点是:语言输出,即说与写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对学生的“输入”,而忽视了“输出”。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步骤和内容一般是:讲解文章,进行课后词汇、语法的练习等,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学习过程,即语言的输出,给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3. 语言环境单一
单一的语言环境,以及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输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输出动力的产生。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唯一环境就是英语课堂,英语教材就是英语的主要来源。因此,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限制,教材内容的陈旧,以及在英语课堂上缺少交流与互动,这些情况都对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在动力极为不利。
三、 注重输出的复习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 复述
复述,是一种将朗读与回答问题相结合,发展出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学生在对英语材料进行复述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对材料信息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复述能够有效的巩固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而对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学生必须在了解文章思路、内容以及所包含主旨思想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归纳、调整,而这一过程原本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另外,一些复述还具备创造性,因此,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以下将以“When was it invented? ”一节为例,对复述进行说明。
通常情况下,复述有三种方式:(1)看图复述,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的插图,一幅插图就包含了文章中一段的内容。所以,根据插图就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2)列提纲复述,在对Paragraph 3展开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其将所要复述的文章内容列成提纲,之后依据提纲对文章展开复述。这主要是由于提纲能够反映文章的标题与段意。例如: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by.(James Naismith)
Dr Naismith to be played on.(created a game)(a hard wooden floor)
(3)依据问题复述。教师可以依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出来,之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例如教师可以提问:How many teams did Dr Naismith divide the men in his class?What’s the aim of the basketball?How to play basketball?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将Paragraph 4的内容复述出来了。
2. 仿写
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不但是阅读、理解的蓝本,同时还是写作的范本。以教材为依托展开仿写练习,能够将写作与阅读教学两者有机结合,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擅于运用教材的示范性,寻找其中精彩、优美的语言,对学生展开读写相结合的练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母语思维习惯的干扰,而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范例中找寻正确的表达形式,进而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并且在运用英语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组织的同时,实现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模仿写作,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英语文章的展开形式与结构,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通常情况下,仿写有四种形式,分别是:(1)仿写短语。(2)仿写句子,通过句子的仿写来掌握某一种句型。(3)模仿文章结构,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可以对其结构进行讲解,例如总分总,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该结构进行写作。(4)续写,在初中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常常会给人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综上,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输出活动,能够对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注重输出的复习模式,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语言的输出,强化复述与仿写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口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