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对金华人民广场进行了空间和使用的分析,并以国外优秀广场为对照,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场所精神;建筑环境;环境经历
1. 引言
金华人民广场位于金华市中心,建成于2004年,广场周边是有许多商业建筑和写字楼,除北侧外三面被城市干道包围,面积4.6万平方米,是金华市中心重要地标和景观。但对市民而言,它是一个受人喜爱并乐于共享的公共空间吗?和西方很多优秀的城市广场相比,没有散发出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近几年,我国城市公共生活日益丰富,人们需要场所休息、聚集、交往,进行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但同时缺乏人情味的广场也日益泛滥,所以建筑现象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建筑现象学理论背景
2.1 建筑现象学概念
《现代建筑理论》一书中给出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狭义的特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琴·诺伯格·舒尔茨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
2.2 建筑现象学的发展。
建筑现象学的发展是基于胡塞尔现象学发展起来的,在胡塞尔的基础上发展成两块,一块是以思想作品为主,典型代表有海德格尔;另一块是以实践为主,如舒尔茨。
2.2.1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理论。
胡塞尔认为应当注意与建筑有关的现象和环境:地点、景观、视觉感。建筑的三维存在和人的五官感觉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人的感受接受的最后印象。
2.2.2 海德格尔的筑·居·思理论。
海德格尔的理论认为建筑是建造居住思想的现象系统。他对建筑现象学作了进一步解释:居住是人类思想中需要和平、清静的需求结果。因此,建筑应提供、支持这个思想的需求。
2.2.3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是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中的一重要概念,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舒尔茨一直在寻求被现代主义冷落、被人们遗忘的场所精神概念,并将场所置于空间之上,置于建筑研究之首。
3. 基于建筑现象学角度看待我国的城市广场
3.1 近年来我国城市广场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的加快。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广场的设计更多考虑景观功能、尺度过大、投资过高,形象工程迹象明显。
生搬硬套,与周边环境没有联系。“移植”、“嫁接”的痕迹明显。
功能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多种功能。
综合分析广场作为市民日常交往的地方,是人使用的场所,而绝非供于观赏的景观,建筑现象学力图更全面地从整体上认识人与世界、人与建筑之间的多重联系。
3.2 存在问题的原因。
金华人民广场是目前我国广场的一个缩影,城市的美化运动造成了许多这样的广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错位的理解广场在城市中所承担的功能定位。
建设步伐的加快使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些所为的广场很多只是政绩工程,行政色彩浓厚。
我国城市广场建设起步晚,与西方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肤浅的借鉴别人的东西,不伦不类的问题在所难免。
4. 基于建筑现象学角度分析金华人民广场
4.1 环境经历及其意义。
4.1.1 人民广场的整体构图。
从总体构图上来看,一条交通性道路将广场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由一个硬质广场和一个大的水体组成,空间尺度比较大,景观元素较多,例如文化盆景,景观照明灯,喷泉等;北部空间较小,主要是一个公厕和休息座椅,相对北部南部的绿化较多;出入口东南西北各有一个,整体结构比较清晰。
4.1.2 人民广场的周边环境。
广场的三面被城市道路包围,周边分布着恒大百货,金茂,银泰等大型商业和一条商业步行街,遗憾的是广场并没有和四周的环境有机的联系,与商业步行街的热闹景象相比,广场相对冷清了许多。进入广场的选择很多,但是通常都要穿越一条城市干道才能进入。
4.1.3 行进于广场的心理感受。
广场除少数个别角落外,大部分区域对市民的吸引性并不高,很多时候这个广场的存在只是两条交通干道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广场应有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1.4 广场及其环境存在的意义。
那么广场的作用究竟应该是什么?以罗马的西班牙大台阶为例:广场的风格为巴洛克式,广场和周围的建筑关系密切,它巧妙地解决了城市两个高差巨大的地形,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环境。这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地,同时又是居民喜欢停留的地方。可以发现广场的环境就是给人提供这样的一个空间,让人们进行交往。
4.2 场所精神。
4.2.1 场所精神的含义。
场所精神狭义解释是“基地”,广义解释为“土地”或“脉络”。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建筑现象学认为,场所是由建筑、环境以及在其中人的行为共同形成的。“场所精神”指某个空间应当有其特定的“气氛”,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4.2.2 场所精神的营造。
一个好的场所,它的精神层次是丰富的,能被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次的人所接受。如何营造,就要将场所的存在视觉化,分三个方面:知觉、交流、尺度。
知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等。一个场所尽管它客观存在,但需要人去主观的感受,场所精神才会被赋予意义。
交流,即人与人之间发生行为,场所的存在,本质是要鼓励人在其中发生交流,丰富的交流,可以激发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归属感。
尺度。在各种交往场合中,距离与强度的关系可以推广到人们对于建筑尺度的感受。
4.2.3 对人民广场的场所精神进行分析。 以这样的标准来看金华人民广场,它并不是“人”的广场,因为它没有鼓励人的行为发生,更没有考虑到行为的多样性。广场的南部空间尺度相对较大,但没有多少人的参与与使用,置身其中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北侧的公厕部分由于绿化较多,且设置了相关的驻足设施,有一些老年人在此短暂休息;其余的空间更多的成了交通性空间。
4.3 建筑环境与社会文化。
4.3.1 建筑环境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自然元素和人造元素组成了建筑环境整体,这两种元素基本质量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产生了建筑环境的基本质量。建筑环境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建筑环境能很好的刺激社会文化的产生,例如上海的城隍庙,南京夫子庙。
4.3.2 人民广场建筑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金华人民广场面积巨大,广场划分规整,主要以硬质铺装为主,中部考虑视觉效果,高大的树木较少,在夏天和冬天都不适合停留。而且,除了金茂大楼,与其它建筑之间都有道路相隔,广场和建筑无法形成围合的关系,这样一个巨大而孤立的广场是不鼓励交往的,对人是有距离的。而水体部分藏在广场的一角,虽然有阶梯状的休息座椅,但是缺少吸引,导致了这个地方依然没有引起人们的认同。
4.4 建筑环境的特征因素。
4.4.1 建筑环境特征因素的分类。
环境特征因素可分为:固定特征因素、半固定特征因素、非固定特征因素。固定特征因素指环境中变化缓慢的因素,如地面、墙等。半固定特征因素指环境中较易改变的因素,如广告牌、移动座椅等。而这些因素并非由设计师,而是使用者自行安排。非固定特征因素使用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体态特征、表情等。
4.4.2 人民广场的建筑环境特征因素分析。
人民广场中的喷泉、绿化、座椅等固定特征因素,充分反映了广场作为城市景观的特质,但是半固定特征因素却非常有限,使广场的使用变得单调。非固定特征因素主要指广场中的人群和他们的行为,是对广场建筑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而人民广场的问题就是非固定特征因素的缺失,行为的单一或者说稀少造成了广场的场所感不足。反观西方优秀的城市广场,广场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周遭绝非以个人主义而标榜自居的建筑。
5. 结语
广场是建筑的一部分,不能忽视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作为市民交流生活的功能。金华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筑是脱节的,无法和周围建筑形成一个具有精神意义的场所。我们希望广场更加人性,它不仅是城市的景观,更应该是市民生活的场所。
对人民广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空间的层次。
(2)增加变化和可识别性。
(3)增加广场的围合作用。
(4)增加半固定特征因素,如广告牌、活动座椅、台阶等。
(5)增加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扬·盖尔(丹),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孙周兴.作品·存在·空间[J].时代建筑,2008(6):10~14.
[4] 冯叙.建筑现象学研究[J].建筑科学,2006(1):63~65.
[5] 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场所精神;建筑环境;环境经历
1. 引言
金华人民广场位于金华市中心,建成于2004年,广场周边是有许多商业建筑和写字楼,除北侧外三面被城市干道包围,面积4.6万平方米,是金华市中心重要地标和景观。但对市民而言,它是一个受人喜爱并乐于共享的公共空间吗?和西方很多优秀的城市广场相比,没有散发出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近几年,我国城市公共生活日益丰富,人们需要场所休息、聚集、交往,进行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但同时缺乏人情味的广场也日益泛滥,所以建筑现象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建筑现象学理论背景
2.1 建筑现象学概念
《现代建筑理论》一书中给出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狭义的特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琴·诺伯格·舒尔茨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
2.2 建筑现象学的发展。
建筑现象学的发展是基于胡塞尔现象学发展起来的,在胡塞尔的基础上发展成两块,一块是以思想作品为主,典型代表有海德格尔;另一块是以实践为主,如舒尔茨。
2.2.1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理论。
胡塞尔认为应当注意与建筑有关的现象和环境:地点、景观、视觉感。建筑的三维存在和人的五官感觉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人的感受接受的最后印象。
2.2.2 海德格尔的筑·居·思理论。
海德格尔的理论认为建筑是建造居住思想的现象系统。他对建筑现象学作了进一步解释:居住是人类思想中需要和平、清静的需求结果。因此,建筑应提供、支持这个思想的需求。
2.2.3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是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中的一重要概念,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舒尔茨一直在寻求被现代主义冷落、被人们遗忘的场所精神概念,并将场所置于空间之上,置于建筑研究之首。
3. 基于建筑现象学角度看待我国的城市广场
3.1 近年来我国城市广场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的加快。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广场的设计更多考虑景观功能、尺度过大、投资过高,形象工程迹象明显。
生搬硬套,与周边环境没有联系。“移植”、“嫁接”的痕迹明显。
功能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多种功能。
综合分析广场作为市民日常交往的地方,是人使用的场所,而绝非供于观赏的景观,建筑现象学力图更全面地从整体上认识人与世界、人与建筑之间的多重联系。
3.2 存在问题的原因。
金华人民广场是目前我国广场的一个缩影,城市的美化运动造成了许多这样的广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错位的理解广场在城市中所承担的功能定位。
建设步伐的加快使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些所为的广场很多只是政绩工程,行政色彩浓厚。
我国城市广场建设起步晚,与西方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肤浅的借鉴别人的东西,不伦不类的问题在所难免。
4. 基于建筑现象学角度分析金华人民广场
4.1 环境经历及其意义。
4.1.1 人民广场的整体构图。
从总体构图上来看,一条交通性道路将广场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由一个硬质广场和一个大的水体组成,空间尺度比较大,景观元素较多,例如文化盆景,景观照明灯,喷泉等;北部空间较小,主要是一个公厕和休息座椅,相对北部南部的绿化较多;出入口东南西北各有一个,整体结构比较清晰。
4.1.2 人民广场的周边环境。
广场的三面被城市道路包围,周边分布着恒大百货,金茂,银泰等大型商业和一条商业步行街,遗憾的是广场并没有和四周的环境有机的联系,与商业步行街的热闹景象相比,广场相对冷清了许多。进入广场的选择很多,但是通常都要穿越一条城市干道才能进入。
4.1.3 行进于广场的心理感受。
广场除少数个别角落外,大部分区域对市民的吸引性并不高,很多时候这个广场的存在只是两条交通干道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广场应有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1.4 广场及其环境存在的意义。
那么广场的作用究竟应该是什么?以罗马的西班牙大台阶为例:广场的风格为巴洛克式,广场和周围的建筑关系密切,它巧妙地解决了城市两个高差巨大的地形,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环境。这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地,同时又是居民喜欢停留的地方。可以发现广场的环境就是给人提供这样的一个空间,让人们进行交往。
4.2 场所精神。
4.2.1 场所精神的含义。
场所精神狭义解释是“基地”,广义解释为“土地”或“脉络”。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建筑现象学认为,场所是由建筑、环境以及在其中人的行为共同形成的。“场所精神”指某个空间应当有其特定的“气氛”,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4.2.2 场所精神的营造。
一个好的场所,它的精神层次是丰富的,能被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次的人所接受。如何营造,就要将场所的存在视觉化,分三个方面:知觉、交流、尺度。
知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等。一个场所尽管它客观存在,但需要人去主观的感受,场所精神才会被赋予意义。
交流,即人与人之间发生行为,场所的存在,本质是要鼓励人在其中发生交流,丰富的交流,可以激发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归属感。
尺度。在各种交往场合中,距离与强度的关系可以推广到人们对于建筑尺度的感受。
4.2.3 对人民广场的场所精神进行分析。 以这样的标准来看金华人民广场,它并不是“人”的广场,因为它没有鼓励人的行为发生,更没有考虑到行为的多样性。广场的南部空间尺度相对较大,但没有多少人的参与与使用,置身其中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北侧的公厕部分由于绿化较多,且设置了相关的驻足设施,有一些老年人在此短暂休息;其余的空间更多的成了交通性空间。
4.3 建筑环境与社会文化。
4.3.1 建筑环境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自然元素和人造元素组成了建筑环境整体,这两种元素基本质量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产生了建筑环境的基本质量。建筑环境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建筑环境能很好的刺激社会文化的产生,例如上海的城隍庙,南京夫子庙。
4.3.2 人民广场建筑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金华人民广场面积巨大,广场划分规整,主要以硬质铺装为主,中部考虑视觉效果,高大的树木较少,在夏天和冬天都不适合停留。而且,除了金茂大楼,与其它建筑之间都有道路相隔,广场和建筑无法形成围合的关系,这样一个巨大而孤立的广场是不鼓励交往的,对人是有距离的。而水体部分藏在广场的一角,虽然有阶梯状的休息座椅,但是缺少吸引,导致了这个地方依然没有引起人们的认同。
4.4 建筑环境的特征因素。
4.4.1 建筑环境特征因素的分类。
环境特征因素可分为:固定特征因素、半固定特征因素、非固定特征因素。固定特征因素指环境中变化缓慢的因素,如地面、墙等。半固定特征因素指环境中较易改变的因素,如广告牌、移动座椅等。而这些因素并非由设计师,而是使用者自行安排。非固定特征因素使用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体态特征、表情等。
4.4.2 人民广场的建筑环境特征因素分析。
人民广场中的喷泉、绿化、座椅等固定特征因素,充分反映了广场作为城市景观的特质,但是半固定特征因素却非常有限,使广场的使用变得单调。非固定特征因素主要指广场中的人群和他们的行为,是对广场建筑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而人民广场的问题就是非固定特征因素的缺失,行为的单一或者说稀少造成了广场的场所感不足。反观西方优秀的城市广场,广场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周遭绝非以个人主义而标榜自居的建筑。
5. 结语
广场是建筑的一部分,不能忽视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作为市民交流生活的功能。金华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筑是脱节的,无法和周围建筑形成一个具有精神意义的场所。我们希望广场更加人性,它不仅是城市的景观,更应该是市民生活的场所。
对人民广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空间的层次。
(2)增加变化和可识别性。
(3)增加广场的围合作用。
(4)增加半固定特征因素,如广告牌、活动座椅、台阶等。
(5)增加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扬·盖尔(丹),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孙周兴.作品·存在·空间[J].时代建筑,2008(6):10~14.
[4] 冯叙.建筑现象学研究[J].建筑科学,2006(1):63~65.
[5] 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