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建设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改革的论述。
【关键词】机械加工 教学 改革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就是机械制造业,几乎国家经济战线上所需的一些物资都是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因此,机械制造业直接影响着国家各个部门的生产,甚至对于国家综合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建设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这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
一、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战略发展思想是:“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所谓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指的是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就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将培养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实践性上,努力让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与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和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同步,从而确保学生的技能知识水平能与岗位生产实现平稳的交接。机械加工工艺的培养目标应更有就业的导向性,所以在确定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从机械加工的岗位需求、职业分析、发展方向、企业需求等方面入手,特别要深入调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技能方面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机械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框架,使得学生学有所用,能在进入岗位的第一时间实现零距离的接轨。同时还要随时关注企业生产的技术工艺的发展情况,让教学与时俱进。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重点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教育
机械加工是采取机械力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磨工、车工、数控车工等多种工种。如果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想全方位地培养机械加工的人才,每个工种都进行重点教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确定重点培训工种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从而加强自身的品牌工种的建设。比如,如果一个学校在数控车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供、车工方面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数量具有较为雄厚的实力,那么就可以围绕这几个工种来建设本校的品牌职业培养项目,提升学校的竞争优势。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忽略其他的工种,可以作为一种辅修的项目让学生选择性学习,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
三、改革机械加工的教学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机械加工工艺的教学方面,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机械加工工艺的教学往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教师在黑板前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却是一副兴趣缺乏的样子。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重点是将教和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例如可以采用挂图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实物激励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刀具角度、机床加工、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这些环节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对于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CAI的教学方法,通过三维立体动画、视屏的演示,将教学难点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得学生有如进入生产车间般的感受,将生产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拉近,提高教学效果。然而采用CAI教学方法需要很多的教学材料,这就需要学校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收集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动画、录像、图片,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锻炼是密切联系的。然而,现今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理论学习和实习都是分阶段进行的,这就导致理论学习和实习出现脱节的现象。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不清楚所学理论的用途,而在进行实习的时候大多需要回过头来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量,甚至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建立参观实验室的方法,添加一些必要的仪器,如刀具角度测量仪、数控改造车床等,在讲解理论的时候,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各种加工方法和加工机械的特征,加深印象。
(三)采用“模块式”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将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类型和教学规律分成几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的模式。而“理论一体化”则是指学校的理论教学应与社会生产的水平持平,相同的教学模块的理论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一致。“模块式”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易于教学设施的改进提高、组织,从而降低教学成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穿插进行,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明确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四、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具有导向、激励、诊断等作用,是塑造人才的模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反之,一个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将直接影响制约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我国的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往往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而且评价也仅仅单向的,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形式和过程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
由于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单一化的考试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适合机械加工方面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体现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宗旨,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多方面地评测。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就是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多样化,改变仅凭学业成绩和考试给学生下结论的状况;在评价主体上要体现多元化,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在评价形式上要体现多元化,要注重过程评价,倡导学业成绩评价的等级制;在评价标准上要体现多元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 在机械加工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等几种评价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五、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产生一种负担的感觉,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现今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自己的位置定在教学的主持者、引导者,从而改变学生学生被动的状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工艺》这门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
【参考文献】
[1]吴志远等. 论机械加工工艺教学[J].中国科技博览,2009.
[2]李晓芳等. 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资讯,2009.
【关键词】机械加工 教学 改革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就是机械制造业,几乎国家经济战线上所需的一些物资都是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因此,机械制造业直接影响着国家各个部门的生产,甚至对于国家综合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建设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这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
一、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战略发展思想是:“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所谓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指的是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就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将培养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实践性上,努力让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与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和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同步,从而确保学生的技能知识水平能与岗位生产实现平稳的交接。机械加工工艺的培养目标应更有就业的导向性,所以在确定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从机械加工的岗位需求、职业分析、发展方向、企业需求等方面入手,特别要深入调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技能方面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机械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框架,使得学生学有所用,能在进入岗位的第一时间实现零距离的接轨。同时还要随时关注企业生产的技术工艺的发展情况,让教学与时俱进。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重点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教育
机械加工是采取机械力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磨工、车工、数控车工等多种工种。如果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想全方位地培养机械加工的人才,每个工种都进行重点教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确定重点培训工种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从而加强自身的品牌工种的建设。比如,如果一个学校在数控车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供、车工方面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数量具有较为雄厚的实力,那么就可以围绕这几个工种来建设本校的品牌职业培养项目,提升学校的竞争优势。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忽略其他的工种,可以作为一种辅修的项目让学生选择性学习,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
三、改革机械加工的教学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机械加工工艺的教学方面,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机械加工工艺的教学往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教师在黑板前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却是一副兴趣缺乏的样子。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重点是将教和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例如可以采用挂图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实物激励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刀具角度、机床加工、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这些环节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对于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CAI的教学方法,通过三维立体动画、视屏的演示,将教学难点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得学生有如进入生产车间般的感受,将生产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拉近,提高教学效果。然而采用CAI教学方法需要很多的教学材料,这就需要学校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收集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动画、录像、图片,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锻炼是密切联系的。然而,现今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理论学习和实习都是分阶段进行的,这就导致理论学习和实习出现脱节的现象。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不清楚所学理论的用途,而在进行实习的时候大多需要回过头来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量,甚至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建立参观实验室的方法,添加一些必要的仪器,如刀具角度测量仪、数控改造车床等,在讲解理论的时候,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各种加工方法和加工机械的特征,加深印象。
(三)采用“模块式”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将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类型和教学规律分成几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的模式。而“理论一体化”则是指学校的理论教学应与社会生产的水平持平,相同的教学模块的理论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一致。“模块式”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易于教学设施的改进提高、组织,从而降低教学成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穿插进行,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明确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四、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具有导向、激励、诊断等作用,是塑造人才的模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反之,一个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将直接影响制约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我国的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往往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而且评价也仅仅单向的,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形式和过程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
由于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单一化的考试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适合机械加工方面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体现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宗旨,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多方面地评测。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就是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多样化,改变仅凭学业成绩和考试给学生下结论的状况;在评价主体上要体现多元化,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在评价形式上要体现多元化,要注重过程评价,倡导学业成绩评价的等级制;在评价标准上要体现多元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 在机械加工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等几种评价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五、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产生一种负担的感觉,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现今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自己的位置定在教学的主持者、引导者,从而改变学生学生被动的状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工艺》这门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
【参考文献】
[1]吴志远等. 论机械加工工艺教学[J].中国科技博览,2009.
[2]李晓芳等. 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资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