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壶艺风格与格调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壶艺家最大权力就是使唤他泥凳上的那块泥巴。在那上面,他可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与观者进行交流。然而,他以怎样的形象和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我要说的风格和格调问题了。
  风格,是指壶艺家不同的制作技巧,独特的艺术语言,客观上是适应了欣赏的多样性的需要。不同风格是不同个性的体现,无所谓高下。
  “壶如其人”一只壶虽然是表现了一定的客观对象,如方器、花器、筋纹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个人的人格,人品,每个人的气质、才能、学识修养、生活经历都不一样,创作出来的东西、风格就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豪放;有的人喜欢深刻;有的人喜欢追求奇崛气势;有的人喜欢稚拙天真,同样是一把掇球壶,邵大亨的就挺秀洒脱,程寿珍的就豪放泼辣,因为个性不同,所以追求的艺术趣味也就不同。
  风格是个性的自然流露,一点勉强不得。壶艺风格不仅体现在技法、技巧上,也体现在造型、题材、选泥、用泥,以至铭文、印款各个方面上。比如,明代万历年间时大彬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从其传器和后人复制的作品分析,的确具有他独特的高雅风格,堪称一代名工,其作品形式甚多,泥质温润凝重,造型浑厚健朴,可谓砂艺之典模,他的风格和技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清中期制壶高手陈鸣远善制茗壶及文房雅玩,以擅长堆雕捏塑、汲取自然瓜果、植物之形态进行写生变化取舍夸张,发挥紫砂材质之优越,艺高技精,别具一格;十九世纪初,以陈曼生为代表的一批文人雅士直接参与壶艺的设计、装饰与制作,在素身壶面上缀以书法绘画,奏以遒劲的金石刀法,壶随字贵、字随壶传,使紫砂壶艺形、神、意三者融汇一体,进一步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清道光年间的壶艺大师邵大亨善于仿古,“每博览前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于拱壁,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不及也。”其骨肉亭匀、精妙绝伦。
  一个成功的壶艺家,他必须有一个定位形象,也就是风格要独特,显著,跟着别人屁股后边走,那只能说明别人是成功的。做壶的事,原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是非,俗话说:条条道通罗马,再说做壶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活动,萝卜豆腐燕瘦环肥各有所好。自己相信的尽管去做,何必左顾右盼为难自己。
  壶艺格调和壶艺风格含义不一样,它是一个品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
  宜兴紫砂壶对壶艺有品评等级的记载,比如把壶分成精品、神品、妙品、逸品等,这是指从泥、工、款三个方面水平兼高之壶。相反水平差的壶就称为匠气、粗器,乡坯等等。
  格调有高低之分,就像人格有高下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上对壶艺作品的最高评价是逸品,邵大亨、裴石民、顾景舟的作品堪称逸品。泥、工、款、点、线、面兼出神入化,方非一式,圆非一相,多一点不能,少一点不得,看像信手拈来,却功在壶外,强调个性,强调自我情感的抒发,似一朵清水芙蓉,全凭天然雕琢。
  他们壶艺一流,人品也是超群,不迁就世俗。大亨掷壶的故事家喻户晓,威武不能使之屈;裴氏之壶不卖日寇,高风亮节,贫贱不能使之移;更有壶艺泰斗顾老先生视紫砂事业为生命,终身不娶,富贵不能使之淫。评价他们为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实不为过。
  再回首看现在,壶展愈来愈多,行会、协会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看得人眼花缭乱,进入展厅如同进入化妆舞会,或似曾相识,或荒唐怪诞,就是见不到作者的本来面目,无论是传统造型还是现代造型,是光货还是花货,是抽象还是具象等,说到底都涉及作者创作动机的纯正与虚伪,创作情感是否真诚等艺术本质问题。只有摆脱客观利益的约束,只有真诚的情感流露才有益逸品的诞生。
  一块紫砂泥土,一只紫砂工具,本身就代表着高超的技术和情感的传递,翻开宜兴紫砂史上有多少造型,多少款式,多少制作手法,现在都被认为是一种创举,但在当时,可能被正统所不齿,因为这些作品并不都符合经典的规范,这当然不是作者的疏漏功夫不济,而是情感激越所至。
  时代不同了,鉴赏标准也随之有变,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这里不仅有欣赏水平的高下问题,而且有欣赏口味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不懂得欣赏真正的壶艺。作家、画家、书法家也不见得都能知道紫砂艺术的奥妙。欣赏艺术品要有一定的素养,“曲高和寡”。因此,不能要求所有的创作都能雅俗共赏,一件作品是专家认可还是群众认可,发生矛盾时,我认为还应以专家意见为重。不能只因群众看不懂,就不要抽象,就不要变形,就不要现代陶艺。由于忽视审美教育,壶艺水平的提高也受到欣赏水平不高的限制。有人说:
  “虽然我不会做壶,但壶身光不光,嘴、把直不直,还是看得出来。”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似乎欣赏壶艺就不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在他们看来什么是造型,什么是和谐变化,什么是艺术夸张,都成了形式主义。壶艺的发展,当然不能以这样的欣赏水平为标准。如果迎合了这种欣赏水平,那么壶艺的格调,也绝对不会太高。当然造型怪,手法奇,看不懂,那也不一定就好。曲高和寡之所以正确,因为首先有“曲高”这个前提,盲目提倡“和寡”这是欺人之谈,在紫砂壶艺术上也是欺世盗名的骗子。
  当前在宜兴紫砂界,有许多壶艺家,包括一些名人大师,其个人风格突出,技巧也很熟练,然而,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受到不同职业、不同修养,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及一些社会因素的制约,去随波逐流,去任意迎合藏家、孔方家的喜恶,以至于壶艺家及其作品的格调由之低劣,逸品也很难再出现了。
  如果说壶艺风格是壶艺家把握壶艺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方式,那么壶艺格调便是对这种态度和方式的一种价值判断。人们可以说风格无优劣,但必须承认格调有高下。具体地说,格调是透过形式风格、语言和技巧运用折射出来的人格价值。在砂壶艺术里,格调是制定雅俗、优劣和最终价值的主要尺度。
  


  

其他文献
香港,2009年9月  香港蘇富比2009年中国书画秋季拍卖将于10月5日举行,囊括一系列近现代名家优秀之作。承接春拍“撷芳叠彩——香港蘇富比二三十五年书画精选”获得之热烈反响,本季再度推出“华章再展——香港蘇富比三十五年书画精选续篇”作品二十件,同时亦呈献多项精心策划之专辑,计有“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安持精舍’旧藏名家书画”、“民初京沪画坛山水画精品选”、“‘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作品专辑
期刊
几分心性,几分偶然,一脚迈进鲜花拥簇的艺术“陷阱”。  二十年砚畔沉羁,虽无成就可为人道,但心追艺术先贤之艺路与心路,荒漠孤旅之探求与创造,柳暗花明之喜乐与充实,碧玉瑕疵之遗憾与悔恨。总如砚海沉月,跳跃跌荡,扑朔离迷。  浮尘背后,是否艺术元点?    一    艺术世界林林总总,纷纷纭纭。抛开艺术门类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应该是外在存在与内心世界不断碰撞的互动过程。  十五圆月在明净天空中
期刊
彭利铭  斋号:墨天阁,笔名:金禾,1965年生于湖南涟源,少时受中央文史馆前辈指点学习书法,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二十余年来,热衷于美术评论、书画宣传、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曾为近百位书画家撰写过评介或画册前言后记,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
期刊
韩嘉明  女,1941年10月26日生。书画世家。自幼受故宫顾问外祖父李浚之(响泉)、湖社画家舅老爷李鹤筹(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画研究会人物进修班,由蒋兆和、黄胄、叶浅予、黄均诸先生授课。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辅仁美术研究会研究员。18岁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三八节”画展获奖,并加入北京国画社,在此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优秀人
期刊
曹国鉴:宇慕植,祖籍安徽歙县。曹操七十四代孙,1936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清代名臣“父子宰相”曹文埴(文敏公)、曹振镛(文正公)嫡孙。幼承家学,与其父民国著名书法家曹家麒(石卿)学习魏碑、汉隶。1945年师从汪慎生,1959年由汪慎生、吴镜汀推荐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书法擅瘦金书体。兼及行草篆隶。精于壁画临摹,40余年先后主持多次古代壁画临摹工作。参加定陵发掘,临摹万历帝后画像及丝织纹样图案。参加
期刊
“岭南画派”自上世纪初在广东创立,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路程。  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早年受“隔山派”居廉的启蒙,后来东渡日本学习绘昼。在留日期间,因结识廖仲恺而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最后决定回国参加推翻满清政权的革命活动。  在成功推倒皇权统治后,对于中国绘画滞留于仿古摹古、以及脱离现实的文人画风越吹越烈的现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提出了“艺术革命”的口号。他们依据辛亥革命成功的经历,借鉴
期刊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书画家,也不是所有的书画家都值得关注。  关注薛玉森的墨竹已有多年,直到有一天读了他关于“世界上两种竹园”的论述。这种关注才从墨竹画转移到墨竹行为过程上来。  那是作者游扬州“个园”的一篇游记,他畅游了个园的奇巧构建,欣赏了各种竹子形态,又畅想了扬州八怪中各具风格的墨竹及其风格的形成过程,最后作者深有感触的写道:“世界上有两种竹园,一种在自然界,一种在心里。自然界的竹子种一育万,
期刊
杨茂东  字长岭,1956年生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三国五邑”之地的山东滕州。现居住江苏省昆山市,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名人府教授;美国加州管理大学荣誉博士;MBA客座教授;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家、社会艺术活动家、民间公益活动家。  杨茂东是当代中国著名国画艺术家,擅写竹、梅、葡萄等作品,其作品高风亮节、朔骨劲韵,画风细腻周备、悠远流盈。先后在国内多个地区开办画展,已出版的画
期刊
人生的很多交往,往往因为不可解释的机缘。我与王敬恒先生的相识便是如此。  1999年底,因为策划“世纪之门”大展,我在成都现代艺术馆馆长邓鸿先生的画室中结识了王敬恒先生。邓鸿先生少年才俊,正值事业高歌猛进之时,意气风发,但他对敬恒先生却谦恭有礼,敬如上宾,这使我对敬恒先生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敬恒先生喜欢安静地读书和思考,不善交往,言语木讷。但我看了他大量的山水画后,不禁感叹陈子庄先生后继有人,
期刊
林海钟  1968年生于杭州,祖籍福建永春。1980年学山水画,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1990年攻读国画山水专业硕士,1993年留校任教,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教研室主任,2000年至2004年攻读国画山水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鉴赏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跃鹏  1966年生于福建福州,号药朋,斋号甘棠馆,祖籍河南洛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