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角力中成长
外销瓷的历史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故事。不过这里充满了人们谋取资源的欲望与相互角力,夹杂了世界版图逐步分明带来的地域间的交流与碰撞,以及王国的兴衰荣辱与帝国殖民扩张的此消彼长,因而,这条海上“陶瓷之路”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平坦。
进入17世纪,荷兰人以“海上马车夫”的姿态终结了葡萄牙人的美梦。或许正是凭借“上帝造海,荷兰人筑堤”的精神,荷兰人缔造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的地位,同时以战舰作为商业霸权的强力后盾,垄断了世界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随即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开始了其在远东亦商亦盗的国际贸易。
明末清初,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外销都表现出一种不稳定状态,但荷兰人表现出了超凡的商业组织能力和操控调配手段。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起采购网络,控制数量,选择种类,确定价格,将欧洲市场销售信息及时反馈回中国,中国瓷器从以往满足少数王公贵族和高级客户的特殊需求,转变为一种市场供需行为,荷兰商人成为了世界贸易分销商。 荷兰人的成功刺激了欧洲各国的雄心,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相继开办东印度公司,企图在远东贸易中分一杯羹。随着海上霸权的衰微和中国外贸政策的变化,荷兰独揽对华贸易的局面最终在18世纪时缔结,将这一特权拱手让给了英国。1684年康熙皇帝宣布开放海禁,设立四大海关,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把握时机,率先建立了驻粤商馆,与清政府规定的贸易中间商“十三行”进行双边贸易,从此迎来了中英瓷器贸易的黄金时代。
1明代中国江西景德镇烧制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克拉克音译自“Kraak”,源自葡萄牙语“Caraack”,意为“大帆船”,是14~17世纪欧洲典型的大型帆船的统称。这种船的结构设计为商贸提供了更多的载货和补给空间,各国相继而起的东印度公司大量配备这种船用于欧亚贸易。
大帆船的名号是如何与瓷器扯上关系的呢?这要从一次知名的海上抢劫事件说起。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一艘满载中国青花瓷的葡萄牙大帆船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夺走,船上的瓷器随即被运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拍卖,引来大批富豪贵族的关注,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相购入,几日之内,所有货物被一抢而空。一时间欧洲沸腾了,中国瓷器的声名在欧洲不胫而走,而这类瓷器也以克拉克瓷的名号传扬开去。
这件青花盘具有克拉克风格的典型特征,虽然图案采用了中国的传统画法,但纹饰布局应该是专门为外销而设计的。
2清康熙时期中国江西景德镇烧制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这件盘子产于清朝乾隆年间,中央的纹章透露出腓特烈家族从1191年索伦伯爵与纽伦堡伯爵联姻而成为腓特烈一世开始,数百年来家族间的历史姻缘、繁衍过程。这种烧制了家族纹章的瓷器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西方人极大的追捧。16~19世纪纹章瓷风行,都是源自有身份的特殊用户需求,高昂的定制成本,也只有欧洲贵族才负担得起。
欧洲从中世纪开始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纹章体系,象征着家族的荣誉。不过纹章的样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族地位攀升,纹章中会逐渐被允许添加具有象征意味的装饰物。这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家族的纹章中,王冠、马耳他十字,象征着普鲁士统治秩序的黑鹰,以及两名力士所立台座上的德语座右铭“上帝与我们同在”,一般家族无法受用。
3清康熙时期中国景德镇烧造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虽然这调味瓶穿着中国青花装饰的葡萄树、石榴等植物纹样的外衣,但的确是个洋兄弟。
这种调味瓶的造型和功能完全源自欧洲,器身内部的分隔结构和颈部向外弯曲的设计方式,均模仿类似的欧洲玻璃器。
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曾经生产过此类玻璃调味瓶,直到17世纪末,法国、德国和荷兰人才在餐桌上普遍使用。景德镇的工匠根据订单要求,烧制出同款青花瓷调味瓶。
这件调味瓶上的银配件和银盖都是在瓷器运抵欧洲后加配的。这种改良方式也是当时较为普遍的做法,有的说是为了看上去更加雍容华贵,这种装饰往往选用上好材料精雕细琢;有的说是出于实用角度,17世纪以前的欧洲无法生产瓷器,所产釉陶强度又低,因此加装金属便于稳固,自此延续下这种传统。
Tips
外销瓷产于何处
景德镇作为知名瓷都,在人工和原料方面均具有优势,是烧造外销瓷的主力。除了制作成品,景德镇还提供大量瓷胎,这些半成品运往广州后,再由当地工匠进一步制作,完成彩绘和烧彩工序,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织金彩瓷”,此外,长沙窑等也生产外销瓷。福建的德化、漳州等地,利用当地海上交通的天然便利,生产了大量仿中国各地出口海外的外销瓷式样,广受日本、菲律宾、伊朗等国欢迎。
周到的定制服务
外销瓷基于中国传统的瓷器烧制方式,并无太大改变。随着海外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中国瓷器,定制方式开始受到青睐。欧洲购买者所提供的纹样,从家族徽章到心爱小说的插图,中国瓷工都可以一一满足,将其惟妙惟肖地绘制在各式瓷器上。中外交流也带来了瓷器的新品种,比如瓷制马克杯和咖啡壶,这些中国从未有过的器具,随着国外订单也陆续出现在中国的窑炉中。
2013年专题展览
1.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展
国家博物馆
即日起持续至2013年1月6日
共展出148件(套)精美瓷器,从明代早期外销瓷,到西方在中国的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充分展示那段鲜为人知的瓷器贸易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
2.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
广东省博物馆
即日起持续至2013年5月19日
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3个篇章,共展出186件(组)古老精美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