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的甲龙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恐龙的世界中,危险无处不在。为了生存,植食性恐龙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防御手段,有的脑袋上长出了大角,还有的肩膀上长出了长刺,不过这些结构都只能保护身体的一部分。在恐龙时代末期,有一种恐龙具备了相对全面的防护能力,它就是“恐龙中的坦克”——甲龙。
  在距今6700万年前北美洲蒙大拿的平原上,几只冥河盗龙正在寻找食物。目光如炬的冥河盗龙注意到不远处的灌木丛在晃动,经验告诉它们,那里一定有植食性恐龙。狡猾的冥河盗龙叫了几声,立即展开攻击队形向灌木丛围了过去。
  当冥河盗龙们渐渐靠近后,它们看到了一个笨重的大家伙正在啃食树叶。原来这是一只成年甲龙。近视眼的甲龙终于看到了越靠越近的冥河盗龙,它迅速吞掉口中的树叶后转身面对危险。甲龙甩动着长长的尾巴,尾巴末端长有一个坚硬的骨锤,这是它最强有力的防御武器。冥河盗龙非常清楚骨锤的威力有多大,所以它们不敢轻易靠近,而是站在一旁,伺机而动。甲龙甩动着尾巴想要赶走讨厌的冥河盗龙,但往往是驱散了一边,而另一边又悄悄靠近了。
  突然,一只冥河盗龙趁甲龙不注意,一下子跳到了它的背上。冥河盗龙想用大爪子攻击甲龙,却发现甲龙的背被大大小小的骨片覆盖着,根本割不开。冥河盗龙不仅无法攻击甲龙,它的双脚还被甲龙背上凹凸不平的甲片硌得很不舒服,最后它不得不跳了下来。面对笨重的甲龙,以灵活见长的冥河盗龙一点办法也没有,它们只能围着它团团转。冥河盗龙很快想明白了,攻击甲龙是在浪费时间和机会,它们最后放弃猎杀甲龙而去寻找别的猎物。看到冥河盗龙的离开,甲龙晃了晃毫发无伤的身体,慢悠悠地走到灌木丛旁,伸着脖子继续吃美味的树叶。
  1906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来到蒙大拿州寻找化石,他很快就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一具不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以往的经验,布朗认为这具化石属于一种植食性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力龙。
  1908年,布朗仔细研究在蒙大拿州发现的化石,他很快就辨认出这是一种全新的恐龙。经过研究,布朗发表论文将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甲龙。之前被命名为力龙的化石其实也是属于甲龙的。
  甲龙的学名为“Ankylosaurus”,意思是“僵硬的蜥蜴”。之所以被命名为这个名字,是因为布朗在研究化石时发现甲龙的很多骨骼存在着愈合的现象,就好像医学上的关节僵硬。与本意相比,甲龙的中文学名就要形象得多,很好地反映了甲龙全身“装甲”的外形特征。
  “全方位立体型防护”
  甲龙是一种体形中等的恐龙,体长超过6米,身高1.5至1.7米,体重约6吨。甲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笨重而坚固,这是因为它身体肥胖、四肢粗短、身上长满了甲片和骨刺。甲龙在拼命加强防御的同时放弃了速度,它们就像重型坦克一样,以机动换防御。
  甲龙的脑袋很小,宽度大于长度,外形呈三角形。为了加强防御,甲龙的脑袋不断骨化,除了眼眶孔和鼻孔,其他的开孔都已经愈合。甲龙的眼眶孔很小,这表明其视力较差,可能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与较差的视觉不同,甲龙的嗅觉非常敏锐,因此它总是能在看到危险之前就先闻到。
  与小脑袋相比,甲龙的身体肥大,四肢短而有力。甲龙的身上长有很多坚硬的骨片,其外形和结构类似于今天的鳄鱼。但甲龙身上的骨片并不是一样大的,其脖子和背上的骨片较大,四肢和尾巴上的骨片较小,这些骨片以一定的顺序排列,起到最佳的保护效果。除了骨片,在甲龙的眼眶孔后面长有突出的角状骨骼,尾巴两侧长有骨刺。如此看来,甲龙真可谓是“全方位立体型防护”。
  通过研究内部结构,古生物学家发现甲龙的骨片不但坚硬而且韧性十足,其骨片核心由纤维组成,对于降低外来力量造成的冲击有很好的效果。在提高防御的同时,纤维内核的骨片又比实心的骨片轻得多,结构十分精妙。
  生存在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
  甲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此时恐龙时代即将结束。在当时的北美洲生活着许多著名种类的恐龙,其中就包括声名远扬的暴龙、三角龙、鸭嘴龙和肿头龙等。从发现的化石看,甲龙的数量并不多,它们不像三角龙、鸭嘴龙那么常见。甲龙更喜欢独自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那里的竞争比平原上小得多。
  除了竞争,甲龙还面临着掠食者的威胁,其中最可怕的便是暴龙。在大部分介绍中,甲龙都被称为“暴龙断腿机”,因为其尾巴末端长有足以打断暴龙腿骨的尾锤,其实则不然。
  甲龙的尾锤呈双蛋形,重量在50千克左右,其连接尾锤的肌腱已经骨化,因此可以很好地将尾锤固定在尾巴末端。当甲龙甩动尾巴时,尾锤也会高速运动并产生巨大的杀伤力,打断骨头可谓易如反掌。虽然甲龙的尾锤具有可怕的杀伤力,却打不断暴龙的腿,其原因在身体的差距上。当13米的暴龙咬到甲龙的脑袋和身体时,体长只有6米左右的甲龙的尾锤根本打不到对手。在面对暴龙时,甲龙会趴在地上,将没有防御的肚皮紧贴在地面上。当遇到体形较小的肉食性恐龙时,甲龙就会用尾锤驱赶对手。
  甲龙是恐龙家族中的被动防御大师,它将防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和结构,甲龙成为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展示了生命在激烈生存竞争中的自我完善。
其他文献
作为当下中国文坛较为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写作”与“创意写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传统的写作模式与格局。可以说,它们是继网络文学之后,对文坛格局产生较大冲击的另外两种文学生产方式。比较起来,创意写作从2009年开始,逐渐发展为在各大高校遍地开花的规模,到如今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以至于许多作家都要千方百计考入“创意写作班”,为谋求更好的学位,也为提升自我的写作。然而与此同时,“创意写作”的轰轰烈烈
期刊
血液是人体中一种神秘的液体,它代表最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既有积极方面的含义,也有消极方面的含义。鲜血昭示着盛开与凋零的不同,生与死的不同。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各种文化中,红色是生育力和生物血液的颜色。相关神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和恐惧,而这些禁忌和恐惧是男人和女人都必须面对的。无论在神话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失血都往往会带来社会、文化方面的后果。  世界上不同文化中的人们都对血管中流动的血
期刊
亲爱的思远:  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你,可在我的心里已经多次了。  昨晚上我又在梦中见到了你。刚下过雪的路特别滑,你骑着自行车让我上去,只隔一尺左右,我怎么跑也上不去。你只好停下车子,我坐好后你再骑车。我生怕掉下来,紧紧地抱着你。  你的影子怎么也赶不掉,无论白昼,我无时不在想着你。我终于发现我是离不开你的。我不知道失去你我将变成什么样。  人应当正视自己的感情。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我也一样。为什么要爱
期刊
神虽然无处不有  但却潜伏在叶片、天空、土块和婴儿之中  我故意不叫出神的名字  否则神会变得与人一模一样  随后就开始与人不和  语言与语言的缝隙是神的藏身之处  他们对人类随心所欲祈祷的暄嚷漠不关心  无名无姓的神打着瞌睡  他们或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必须创造的东西  因为人会一个接一个地不断造这造那晚安,诸神  无论你们只有一个还是有八百万  远古的宇宙大爆炸已与你们无关  后来的事大自然接过来
期刊
总是这样梦里跳出几个句子   醒来后就想不起来   这警告来得那么直接,又快速消失   仿佛过期无效的合同。   仿佛去年秋天的那个下午   你们姐弟在微信群里商量父亲的   病情,突然接到电话说   他已闭上了眼睛。   你曾有机会减轻懊悔的深度   比如排开兄弟们的争议,去省城   或者广州找更好的医生   但你怕麻烦和担责;   比如请长假坐在床前陪他聊天   告诉他各种生活琐事   和未来
期刊
大解一直以“诗人”身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活跃至今,我们熟知的自然是他的诗歌,对他的“诗人”形象早见惯不惊。而大解的另一个写作身份却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即他还一直写小说,是一个隐性或隐身的“小说家”。一  “诗人”写“小说”在大解这里并不是一时冲动,即小说并不是诗歌写作之余的“副产品”,“我一直以诗心面对这个世界,当我第一次使用小说以后,我找到了另外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我发现了自己的生命中,还有很多
期刊
这是青森先民们身上移动的枯山水,  在古朴中,他们发肤中的密码  被现代的复眼破译。我想起  远赴他乡的东野先生,慈母的针线  曾缝补他的行程和思念。在雪国  阴冷同样像贯穿伤,亲手种植的麻  才能变成纱布,使生活的创口愈合。  他们甚至从不将破旧归入卑微的记事本。  那高贵的褴褛,使他们的脚步迟滞。  在红白喜事的更替中,这些纤维作为  新的皮肤,成长为身体的软体纪念碑。  我们从不信曾有这样的
期刊
李同学:  即将离别,和你相处的情景却历历在目。让我诚心诚意地、发自内心深处地祝福你——我的心心相印的朋友,愿你高兴时开怀大笑,烦恼时别忘记我给你的祝福。唐同学:  最亲爱的朋友,即将分手了,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悲伤。我走了,留下孤独的你。寂寞吗?不见得。愿你的人生要学会忍受孤独、忍受寂寞,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你最后两年大专的深造,才能够使你的文章越写越精彩、动人。林同学:  初中毕业后,我们到海口市
期刊
能够引起人兴趣的事物,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帕斯卡尔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南方小城读书。课余,最爱的是看电影。在一个封闭的黑暗空间,秘密地沉浸着、放纵着自己,与荧屏上的人,同哭同笑,同喜同悲,跨越时空,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丰满迷人、跌宕起伏。从黑暗影院出来,站在阳光鲜艳的南方街市,人车流淌,暄声扑面,有短暂的眩晕,恍如隔世。那时候,有个同班同学,叫黄一平,她的父亲是县人民影剧院经理,她的家
期刊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Anyu,Anyu在因纽特语里是白雪的意思。我今年8岁了。因为我们这里是在北极地区,所以一年里大部分的时间这里都是白雪茫茫。在这白茫茫的冰雪天地,因为气候寒冷,我们只能见到少数动植物。高大的树木和绿茵茵的草地,在这里都是看不到的。最常见的动物就是北极熊、海豹、鲸这些有着厚厚脂肪“大衣”的动物。  我们爱斯基摩人主要由两个民族组成:因纽特和尤皮克。我经常问村里的老人:我们到底是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