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恐龙的世界中,危险无处不在。为了生存,植食性恐龙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防御手段,有的脑袋上长出了大角,还有的肩膀上长出了长刺,不过这些结构都只能保护身体的一部分。在恐龙时代末期,有一种恐龙具备了相对全面的防护能力,它就是“恐龙中的坦克”——甲龙。
在距今6700万年前北美洲蒙大拿的平原上,几只冥河盗龙正在寻找食物。目光如炬的冥河盗龙注意到不远处的灌木丛在晃动,经验告诉它们,那里一定有植食性恐龙。狡猾的冥河盗龙叫了几声,立即展开攻击队形向灌木丛围了过去。
当冥河盗龙们渐渐靠近后,它们看到了一个笨重的大家伙正在啃食树叶。原来这是一只成年甲龙。近视眼的甲龙终于看到了越靠越近的冥河盗龙,它迅速吞掉口中的树叶后转身面对危险。甲龙甩动着长长的尾巴,尾巴末端长有一个坚硬的骨锤,这是它最强有力的防御武器。冥河盗龙非常清楚骨锤的威力有多大,所以它们不敢轻易靠近,而是站在一旁,伺机而动。甲龙甩动着尾巴想要赶走讨厌的冥河盗龙,但往往是驱散了一边,而另一边又悄悄靠近了。
突然,一只冥河盗龙趁甲龙不注意,一下子跳到了它的背上。冥河盗龙想用大爪子攻击甲龙,却发现甲龙的背被大大小小的骨片覆盖着,根本割不开。冥河盗龙不仅无法攻击甲龙,它的双脚还被甲龙背上凹凸不平的甲片硌得很不舒服,最后它不得不跳了下来。面对笨重的甲龙,以灵活见长的冥河盗龙一点办法也没有,它们只能围着它团团转。冥河盗龙很快想明白了,攻击甲龙是在浪费时间和机会,它们最后放弃猎杀甲龙而去寻找别的猎物。看到冥河盗龙的离开,甲龙晃了晃毫发无伤的身体,慢悠悠地走到灌木丛旁,伸着脖子继续吃美味的树叶。
1906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来到蒙大拿州寻找化石,他很快就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一具不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以往的经验,布朗认为这具化石属于一种植食性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力龙。
1908年,布朗仔细研究在蒙大拿州发现的化石,他很快就辨认出这是一种全新的恐龙。经过研究,布朗发表论文将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甲龙。之前被命名为力龙的化石其实也是属于甲龙的。
甲龙的学名为“Ankylosaurus”,意思是“僵硬的蜥蜴”。之所以被命名为这个名字,是因为布朗在研究化石时发现甲龙的很多骨骼存在着愈合的现象,就好像医学上的关节僵硬。与本意相比,甲龙的中文学名就要形象得多,很好地反映了甲龙全身“装甲”的外形特征。
“全方位立体型防护”
甲龙是一种体形中等的恐龙,体长超过6米,身高1.5至1.7米,体重约6吨。甲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笨重而坚固,这是因为它身体肥胖、四肢粗短、身上长满了甲片和骨刺。甲龙在拼命加强防御的同时放弃了速度,它们就像重型坦克一样,以机动换防御。
甲龙的脑袋很小,宽度大于长度,外形呈三角形。为了加强防御,甲龙的脑袋不断骨化,除了眼眶孔和鼻孔,其他的开孔都已经愈合。甲龙的眼眶孔很小,这表明其视力较差,可能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与较差的视觉不同,甲龙的嗅觉非常敏锐,因此它总是能在看到危险之前就先闻到。
与小脑袋相比,甲龙的身体肥大,四肢短而有力。甲龙的身上长有很多坚硬的骨片,其外形和结构类似于今天的鳄鱼。但甲龙身上的骨片并不是一样大的,其脖子和背上的骨片较大,四肢和尾巴上的骨片较小,这些骨片以一定的顺序排列,起到最佳的保护效果。除了骨片,在甲龙的眼眶孔后面长有突出的角状骨骼,尾巴两侧长有骨刺。如此看来,甲龙真可谓是“全方位立体型防护”。
通过研究内部结构,古生物学家发现甲龙的骨片不但坚硬而且韧性十足,其骨片核心由纤维组成,对于降低外来力量造成的冲击有很好的效果。在提高防御的同时,纤维内核的骨片又比实心的骨片轻得多,结构十分精妙。
生存在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
甲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此时恐龙时代即将结束。在当时的北美洲生活着许多著名种类的恐龙,其中就包括声名远扬的暴龙、三角龙、鸭嘴龙和肿头龙等。从发现的化石看,甲龙的数量并不多,它们不像三角龙、鸭嘴龙那么常见。甲龙更喜欢独自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那里的竞争比平原上小得多。
除了竞争,甲龙还面临着掠食者的威胁,其中最可怕的便是暴龙。在大部分介绍中,甲龙都被称为“暴龙断腿机”,因为其尾巴末端长有足以打断暴龙腿骨的尾锤,其实则不然。
甲龙的尾锤呈双蛋形,重量在50千克左右,其连接尾锤的肌腱已经骨化,因此可以很好地将尾锤固定在尾巴末端。当甲龙甩动尾巴时,尾锤也会高速运动并产生巨大的杀伤力,打断骨头可谓易如反掌。虽然甲龙的尾锤具有可怕的杀伤力,却打不断暴龙的腿,其原因在身体的差距上。当13米的暴龙咬到甲龙的脑袋和身体时,体长只有6米左右的甲龙的尾锤根本打不到对手。在面对暴龙时,甲龙会趴在地上,将没有防御的肚皮紧贴在地面上。当遇到体形较小的肉食性恐龙时,甲龙就会用尾锤驱赶对手。
甲龙是恐龙家族中的被动防御大师,它将防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和结构,甲龙成为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展示了生命在激烈生存竞争中的自我完善。
在距今6700万年前北美洲蒙大拿的平原上,几只冥河盗龙正在寻找食物。目光如炬的冥河盗龙注意到不远处的灌木丛在晃动,经验告诉它们,那里一定有植食性恐龙。狡猾的冥河盗龙叫了几声,立即展开攻击队形向灌木丛围了过去。
当冥河盗龙们渐渐靠近后,它们看到了一个笨重的大家伙正在啃食树叶。原来这是一只成年甲龙。近视眼的甲龙终于看到了越靠越近的冥河盗龙,它迅速吞掉口中的树叶后转身面对危险。甲龙甩动着长长的尾巴,尾巴末端长有一个坚硬的骨锤,这是它最强有力的防御武器。冥河盗龙非常清楚骨锤的威力有多大,所以它们不敢轻易靠近,而是站在一旁,伺机而动。甲龙甩动着尾巴想要赶走讨厌的冥河盗龙,但往往是驱散了一边,而另一边又悄悄靠近了。
突然,一只冥河盗龙趁甲龙不注意,一下子跳到了它的背上。冥河盗龙想用大爪子攻击甲龙,却发现甲龙的背被大大小小的骨片覆盖着,根本割不开。冥河盗龙不仅无法攻击甲龙,它的双脚还被甲龙背上凹凸不平的甲片硌得很不舒服,最后它不得不跳了下来。面对笨重的甲龙,以灵活见长的冥河盗龙一点办法也没有,它们只能围着它团团转。冥河盗龙很快想明白了,攻击甲龙是在浪费时间和机会,它们最后放弃猎杀甲龙而去寻找别的猎物。看到冥河盗龙的离开,甲龙晃了晃毫发无伤的身体,慢悠悠地走到灌木丛旁,伸着脖子继续吃美味的树叶。
1906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来到蒙大拿州寻找化石,他很快就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一具不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以往的经验,布朗认为这具化石属于一种植食性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力龙。
1908年,布朗仔细研究在蒙大拿州发现的化石,他很快就辨认出这是一种全新的恐龙。经过研究,布朗发表论文将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甲龙。之前被命名为力龙的化石其实也是属于甲龙的。
甲龙的学名为“Ankylosaurus”,意思是“僵硬的蜥蜴”。之所以被命名为这个名字,是因为布朗在研究化石时发现甲龙的很多骨骼存在着愈合的现象,就好像医学上的关节僵硬。与本意相比,甲龙的中文学名就要形象得多,很好地反映了甲龙全身“装甲”的外形特征。
“全方位立体型防护”
甲龙是一种体形中等的恐龙,体长超过6米,身高1.5至1.7米,体重约6吨。甲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笨重而坚固,这是因为它身体肥胖、四肢粗短、身上长满了甲片和骨刺。甲龙在拼命加强防御的同时放弃了速度,它们就像重型坦克一样,以机动换防御。
甲龙的脑袋很小,宽度大于长度,外形呈三角形。为了加强防御,甲龙的脑袋不断骨化,除了眼眶孔和鼻孔,其他的开孔都已经愈合。甲龙的眼眶孔很小,这表明其视力较差,可能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与较差的视觉不同,甲龙的嗅觉非常敏锐,因此它总是能在看到危险之前就先闻到。
与小脑袋相比,甲龙的身体肥大,四肢短而有力。甲龙的身上长有很多坚硬的骨片,其外形和结构类似于今天的鳄鱼。但甲龙身上的骨片并不是一样大的,其脖子和背上的骨片较大,四肢和尾巴上的骨片较小,这些骨片以一定的顺序排列,起到最佳的保护效果。除了骨片,在甲龙的眼眶孔后面长有突出的角状骨骼,尾巴两侧长有骨刺。如此看来,甲龙真可谓是“全方位立体型防护”。
通过研究内部结构,古生物学家发现甲龙的骨片不但坚硬而且韧性十足,其骨片核心由纤维组成,对于降低外来力量造成的冲击有很好的效果。在提高防御的同时,纤维内核的骨片又比实心的骨片轻得多,结构十分精妙。
生存在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
甲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此时恐龙时代即将结束。在当时的北美洲生活着许多著名种类的恐龙,其中就包括声名远扬的暴龙、三角龙、鸭嘴龙和肿头龙等。从发现的化石看,甲龙的数量并不多,它们不像三角龙、鸭嘴龙那么常见。甲龙更喜欢独自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那里的竞争比平原上小得多。
除了竞争,甲龙还面临着掠食者的威胁,其中最可怕的便是暴龙。在大部分介绍中,甲龙都被称为“暴龙断腿机”,因为其尾巴末端长有足以打断暴龙腿骨的尾锤,其实则不然。
甲龙的尾锤呈双蛋形,重量在50千克左右,其连接尾锤的肌腱已经骨化,因此可以很好地将尾锤固定在尾巴末端。当甲龙甩动尾巴时,尾锤也会高速运动并产生巨大的杀伤力,打断骨头可谓易如反掌。虽然甲龙的尾锤具有可怕的杀伤力,却打不断暴龙的腿,其原因在身体的差距上。当13米的暴龙咬到甲龙的脑袋和身体时,体长只有6米左右的甲龙的尾锤根本打不到对手。在面对暴龙时,甲龙会趴在地上,将没有防御的肚皮紧贴在地面上。当遇到体形较小的肉食性恐龙时,甲龙就会用尾锤驱赶对手。
甲龙是恐龙家族中的被动防御大师,它将防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和结构,甲龙成为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展示了生命在激烈生存竞争中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