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隐性饥饿”毁了孩子的健康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饥饿”、“营养不良”,似乎只有在困难时期和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才会经历的事情。事实上恰恰相反,不少孩子正在经历“隐形饥饿”。 数据显示,我国有1000万6岁以下儿童存在营养缺乏问题。
  不良饮食习惯导致“隐性饥饿”
  隐性饥饿,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蔽性的饥饿状态,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是不容易被家长发现的一种营养不良。据某医院调查显示,该院临床营养门诊近一年时间接诊的1844名儿童中,19.1%存在营养不良, “隐性饥饿”十分普遍。
  营养专家指出,导致“隐性饥饿”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现代父母由于时间、观念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不吃早餐、常吃快餐、爱喝甜饮料、挑食偏食、吃飯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越来越普遍,导致儿童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另一方面,除了饮食问题,我国儿童普遍活动不足,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花在玩电子产品上,这样也不利于营养吸收。
  “隐性饥饿”阻碍儿童生长发育
  在我国,“隐性饥饿”主要体现为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锌矿物质元素的缺乏。缺乏不同营养元素出现的危害不同,比如儿童缺铁出现易怒、头晕、乏力、头晕、学习能力下降、贫血等情况; 儿童缺维生素D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腹泻、容易疲倦等情况; 单纯缺维生素A可致反复感冒、腹泻和干眼病。缺锌、缺碘、缺钙等会阻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吃饱吃好是解决之道
  应对隐性饥饿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吃饱,这里指吃饱并不是指把胃填饱那么简单,而是要平衡饮食,满足各种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家长要帮助儿童控制饮食的摄入,帮助儿童调节饮食习惯,既要控制饮食摄入,又要补足缺乏的营养素;然后通过一些粗粮、杂粮、薯类食物来提高儿童的饱腹感,增加更多蔬菜、水果、奶和奶制品等摄入,帮助儿童更好地做到营养均衡,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小贴士】
  怎样识别孩子是否“隐性饥饿”
  最后,再简要介绍几种识别“隐性饥饿”信号的方法,大家只要记住“一看、二查、三询问”就可以了。一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是否良好,记忆力有无明显下降,皮肤、头发乃至眼睑粘膜的颜色是否发生改变;二要定期检查孩子血常规和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是否正常;三要主动询问孩子是否出现疲劳、视力下降及其他不舒服的情况发生。
其他文献
罗利最近干了一件“大事”,为了还没出生的小宝宝,他把抽了十几年的烟给戒了,这本来是件大好事,但随之而来了一个烦恼:以前那种怎么吃也不胖的感觉再也没了,体会到了体重飙升的心情,欲哭无泪,喝凉水都会胖,理解吗?很多戒烟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戒烟之后体重直线飙升,这究竟咋回事呢?  戒烟后消化正常或引起发胖  有人说,烟都抽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戒烟还来得及吗?专家则表示,戒烟,永远不晚。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
期刊
不少父母会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兴趣班,妈妈们纠结:给孩子报名学舞蹈好呢?还是跆拳道、轮滑等兴趣班好呢?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洪宇建议,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带孩子报兴趣班不能只想着“艺多不压身”,要多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及身体自然发育规律。  轮滑:4-5岁开始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理解能力、骨骼发育、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性才能满足小运动量的轮滑运动要求,正常孩子一般不会造成X型腿的
期刊
摘 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日常的课堂教学组织工作,将自主探究作为数学教学探究的主要形式,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凸显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与合作性,有助于对学生自主意识及探究精神的培养。首先简要阐述了导学案教学的具体目标,而后基于对导学案课前设计的分析,提出了开展好导学案课堂实践教学的措施方法,最终希望借助于相关分析探讨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为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
面对一块石头,你若把它背在背上,它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你若把它垫在脚下,它就成为你向上攀登的阶梯。
到了秋天,很多人容易“上火”。对此,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对症“灭火”。  牙痛脸肿,清凉解毒  秋燥使得许多人出现了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脸肿甚至精力不集中、嗜睡的症状,部分中老年人还出现了牙齿松动、脱落的现象。这是胃火上升的表现。对付这样的“火”,要多吃清凉解毒的金银花、决明子等,同时多喝水、多吃蔬菜,别再吃巧克力、辣椒、羊肉等高热量食品。  嘴角烂,吃粗粮  对付口角糜烂这样的“火”,应多吃豆类、
期刊
名物学指的是对各种名物进行辨识和研究的学问,主要研究与探讨名物的得名由来、异名别称、名实关系、客体渊源流变及其文化涵义。通常所说的名物学辨识和研究的对象非常具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