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查分析,探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设置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20-02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意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其实质就是促进人文、社会与科技文化的沟通,并发展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依归。通识教育的鼻祖罗伯特·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将通识教育称为“永恒的学科”,但赫钦斯的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完全对立,这是其思想研究中的短板。20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一词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美国的莱文(A.Levine)教授为了防止后现代社会条件下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倾向,强调了人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用“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在通识教育的概念尚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其不但在大学教育中,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术领域也有专门的文章对职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究,但与此同时,单就某一具体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却少之又少。
  二、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连云港财经高职校自2006年设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以来,对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探究,从未间断。由于专本并轨的特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很难跳出受自考课程制约的怪圈。一方面,自考课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求通过有限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但通过多方面调研,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通识性理念不强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在实际课程设置时,往往只重视科目的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形式等问题,却很少关注课程的理念,特别是缺少通识教育的理念。其所包含的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和专业方向课基本上偏向于人文学科,只有一门数学属于工具科学,没有任何涉及自然科学的课程。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并未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适应
  连云港财经高职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德育课必修课和文化课必修课,根据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全校统一,而且开设的学期固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本身是一文科性质的专业,学生欠缺的恰恰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但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而且其专业平台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公共基础课存在重复现象。例如,专业平台课中有《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德育课的限选课为《心理健康》;专业选修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重复。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88.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比较枯燥,缺乏灵活性。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为学生提供合理全面的精神营养,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可包括以下几个系列:人文学科系列、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和艺术教育系列等。但实际中学生选择相对较小,基本上限定于政治理论课。而课程形式多是灌输式的讲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四)学生及家长对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满意度不高
  针对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目前为止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满意度调查。分别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四年级在校生30人,五年级实习生30人,毕业生20人,在校生家长20人发放《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共100份,在对通识教育进行解释的基础上,针对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否符合通识理念,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满意,以及是否要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其中51.8%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不符合通识理念,28.2%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基本符合通识理念,10%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不符合通识理念,10%表示不太清楚。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满意的问题上,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率分别为10.6%、14.1%、47.1%、28.2%。有84.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三、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香港岭南学院黄慧英和卢杰雄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性,二是认知性,三是文化性。其中价值性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能够做出基本的道德判断。认知性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学习探究各类学科的方式方法。文化性是对文化传统的认识,是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精神营养应该是合理而全面的,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能。所以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不能单纯的包含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同样应该受到重视。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其认知性教育尚存在欠缺,作为方法论的教育,应包括各类学科的方式方法,除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外,同样应加强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对话性
  很多学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对立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实行过程中的障碍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专业教育,因为毕竟课时数有限,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设置更是有所侧重。这就要求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共同点,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相互呼应,相互沟通,形成对话。根据调研,用人单位除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文化、职业和身心素质的养成。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德育课注重了对学生政治、职业和身心素质的培养,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注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但作为与专业能力的融合,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就业岗位群又多是公益组织、服务岗位,其文化素质培养应注重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思想史的了解、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职业素养除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外,还包括熟练的口头和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身心素质的养成应注重对人本博爱精神的渗透和对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强化。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适当反思专业课程的设置
  通识教育理念本身就具有弥补和整合各专业凌乱知识的功能。如果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对话性,试图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拉近,那么反思性就是对专业教育的弥补,甚至站在专业教育的对面。社区管理与服务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类专业,而基于全校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偏向于人文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所有方法论的学习都是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这就容易使得学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短板,因为自然科学更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将与专业课程相重复的课程替换成理化、科学史、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等,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
  (四)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与灵活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切身投入到课程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验式实践,感悟人文气质,体验生命表达,领会科学魅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具备充分的体验性,将其演变为精神修养的重要过程。而且根据所开设的课程,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综合运用系列讲座、影视展播、实地参观调研、竞赛、场景模拟等多种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而锻炼心智、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魏传光.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化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2]盛光希.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9).
  [3]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语言和课堂提问的实施。如果把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这两个方面设计得巧妙而又自然有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就会随着老师指引的方向而活动。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问题,讲授知识,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有系统有目的的去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
摘要:与财经类职业院校相比,综合性职业院校财经专业通常不是学院主流专业,建好财经专业群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是综合类职业院校财经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财经专业群的构建背景、建设基础、财经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特征、构建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财经专业群;课程体系;特征;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2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以昆明学院为例,系统论述了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循的原则、思路、定位及对旅游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独特认识。  关键词:昆明学院;应用型旅游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15-
摘要: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析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实例探讨了需求层次理论在研究生中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摘要:野外地质教学是地质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西灌阳实习基地为例,论述了野外地质填图实习的过程、实习报告的编写及成果提交等。野外地质教学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技能,有利于团队协作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野外地质;灌阳实习基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72-03  野外地质教学是地质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摘要: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境与生化工程学院与武汉英纳氏药业有限公司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案例为主线,探讨了高职办学中深化校企合作的原则与具体方案。提出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必须达到“企离不开校、校离不开企、企中有校、校中有企”的状态,为高职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深度校企合作;合作模式;合作状态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高等医科院校中医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培养目标之一。近年来,医科院校提高了对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性的认识。本论文以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等为方式,旨在研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类课程时,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理论课程的重难点,提升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医学生;学习方法;讲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
摘要:全员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教师、职员、学生以及社会的力量都来参与育人工作是高校需要积极思考研究的。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为例,通过介绍工科学院全员育人的模式,阐述了育人目的、育人岗位、育人队伍的科学设置和分类建设,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局面。  关键词:高校;全员育人;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
摘要:多年来物理与电工電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组织参加各种实践技能竞赛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如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技能大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培养,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及促进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探索示范中心建设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17-02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升温,与经济相关的专业也在持续发展,电视媒体经濟管理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CCTV-2(央视财经频道)作为一档水准较高的财经频道,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不断地开设新的栏目,融入新内容,注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以及对市场风向的预测。同时,其播报的主要内容与所传递的信息对经济相关专业教学有借鉴意义。本文将着重论述电视媒体经济管理类节目对会审计专业的影响,主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