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自己的心灵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你从事摄影30年多年,请问摄影之于你的意义?
  答:摄影对于我来说是生命,是融进血液里的艺术精神。我总觉得自己是为摄影而生,为摄影而亡,所以我会为之付出全部精力。人活在世间,无非是物质与精神,我更注重于精神方面的修行,更注重于艺德的培育,更注重影像方面的提高与表达,因为这是个体思想精神的出口。人活于世,生命可以终结,思想延续生命。摄影艺术是纯粹而崇高的,它具有价值和意义。摄影让我用心炅去观看世界,记录世界,表达世界。摄影让我去关注人性,关注爱,在苦难与爱中我得到感动,我把感动凝结成永恒的瞬间,传达给大众,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正直、勤奋和干净。


  问:在你的摄影生涯中,绝大多数精力是用在完成“宗教三部曲”,你认为宗教对他人和对你自己有怎样的影响?
  答:生命的旅程中,我用摄影来救赎自己。对摄影的真正认识是从1986年开始,师从于深圳《现代摄影》杂志主编李媚大姐,而跟随着陕西侯登科、胡武功等兄长的中国纪实摄影大军前行。从1992年开始,我开始关注拍摄中国乡村天主教,2003年拍摄藏传佛教,两大宗教信仰专题(其中拍摄了半年的广东麻风病村报道摄影专题)。2015年即将开始伊斯兰教专题的拍摄。十年又一个十年,我独自行走在西部高地,感受着温暖和充实。
  问:很多摄影师拍摄藏族相关的题材,有些是跟风起哄,而有些确实颇有成就,你怎样看他们的作品?


  答:中国乃至世界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家都拍摄过藏地,中国有庄学本、兰志贵、吕楠等,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研读他们的作品,首先是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为了藏地影像也付出了许多精力。前辈们拍摄于过去的藏地年代,然而现在的藏地呢?在物资发展的当下,村庄、寺庙,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什么变化?感恩吕楠,他拍摄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而把藏传佛教的这块留给了我。神性的高地,信奉藏传佛教对每一个藏民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把生命的一切都寄托于神灵,在佛的恩赐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但凡去过藏地的人都知道,藏传佛教千年的传承已深深根植于这块特殊的地方。我的拍摄地是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凡有藏民族生活的地方我都会去涉足。通过摄影,我想去找到神性自然下的藏民族生活关系,找到寺院与村庄,僧侶与村民,僧侣与僧侣乃至寺院的关系,找到和谐、矛盾、内心深处所感动我的那一张,我记录下来大家去分享,通过照片,看到有信仰人的纯善和对生活的态度。
  行走于藏地,拍摄让人敬重感怀的藏民族如同拍摄自己,我的心、眼、手在同一轴线上去用心体会,让灵魂跟上脚步,不辜负时间,不辜负生命。
  问:你的“宗教三部曲”是否有所谓的完成,如果完成了这个拍摄项目,你会选择什么题材?
  答:摄影之路二十年,我拍摄了“乡村天主教”,“藏传佛教”,即将要拍摄“伊斯兰教”。三个关于中国的信仰专题,我归结于“心象”,“象”是灵魂的影子,照见自己的心灵,由心而生。


  人生的道路上,生命如果没有终结,留下来总有它的意义,如果生命能承载又一个十年的“伊斯兰教”拍摄,我会更加珍惜,至于下一个摄影专题拍摄的问题,就看自己的宿命了,坚持自己,一如既往,对摄影不竎不离。
  问:你收藏了不少摄影作品,除了国外有影响的摄影家,还有一些国内并不知名的年轻人的作品,你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摄影人应该惺惺相惜。中国摄影在发展、进歩,在不断地认识自己和表达自己,当下的中国摄影,呈现出许多优秀的青年摄影师,他们的摄影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收藏他们的作品,是收藏他们的思想。把一张喜欢的摄影作品挂在家中,悬挂了他们对艺术的精神,可以对视,可以交流,可以在作品中得到感动。影像之美润然于心。中国独立的自由摄影师非常不易,他们有了自己对摄影理解和追求,要去解决和放下很多东西,传播自己的艺术观念,作为一个摄影师,我没有太多的钱来收藏照片,但我时刻没有忘记帮助过我的人,同时我也应该去帮助这些摄影朋友们,将来这些中国的摄影家成了国际级大师后我拥有他们最初始的作品,那是多欣慰的事情,更何况收藏摄影艺术是有价值的。
  有人说我:延康,你无儿无女,将来收藏的这些摄影作品给谁呢?我愉快地回答:等中国有了公立或者私立的影像博物馆馆,我会把这个时段中国最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捐出去,而且好多都是“第1号”。
  生活可以简单些,好作品不得不收藏。






  杨延康
  1954年生于贵州安顺,现居深圳、成都。法国VU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展览:2014年《心象》全国巡展;2013年北京摄影双年展;2010年香港《四度空间—两岸四地当代摄影展》;2010年《藏传佛教》新加坡LEICA艺廊摄影展;2008年《中国乡村天主教》参加“中国洞察”七人美国、欧洲展;2007年作品《藏传佛教》在上海美术馆展览。作品20幅被收藏;2004年《中国乡村天主教》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参展;2002年《中国乡村天主教》参加法国第14届VISA国际摄影节展览;2001年在台湾视觉艺术中心举办个人展览;1995年参加日本东京都写真美术馆“跃动得亚洲”作品展;1992年参加德国在城市的那方—中国乡村作品展;1988年《杨延康陕北》在深圳、陕西、贵州举办个人展并出版作品集。


  获奖:2012年获徐肖冰典藏大奖;2010年获“中国具有影响力摄影家”奖;2005年、2009年《藏传佛教》、《中国乡村天主教》分别获德国“亨利·南恩”摄影大奖;2007年获首届沙飞摄影奖;作品50幅被广东美术馆收藏;2002年获韩国东江首届国际摄影节最佳外国摄影师;2001年、2002年被《摄影之友》两度评为“中国最有影响力摄影人物”;2001年山东一品国际摄影节获年度基金大奖。

其他文献
佳能公司在十几年之前发布的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镜头,一直是摄影人的梦中情人,大家还送给它一个爱称——“大白”。从“白炮、红圈、防抖”这几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出人们爱它的原因。这几个关键词中的随便一个,对摄影发烧者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更不用说全部加在一起了。佳能在2014年底发布了该镜头的换代产品——EF 100-400mm f/4.5-5.6L IS Ⅱ US
期刊
时代进入21世纪,尽管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的低谷,在世界艺术市场普遍随之萎缩的萧条形势下,洛杉矶的艺术活动反而出现了逆转的活跃局面。由盖蒂基金会投入巨资,花十年时间整合策划的南加利福尼亚州所有艺术形式的全面展览,前两年在地域所属的60余家重点艺术机构连番推出,由此形成了西部的洛杉矶与东部的纽约对峙的美国艺术格局。尤其在当代文化进入娱乐时代潮流下的,洛杉矶挟好莱坞世界电影之都和加州多元文化的在地优势,俨
期刊
“我是个爱发问的旅行者。是我的时代的见证,也是身份不明的大使。”这是打开曾广智个人主页后首先跃入访问者眼帘的文字。曾广智,这位在1990年40岁时就去世的华人艺术家至今仍然以他在世界各地的自拍像,以身份暧昧的形象切入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头绪纷繁的主题,成为思考这个主题一个耀眼的线索。  曾广智生于1950年9月6日,出生地是当时还属英国管辖的香港。在香港这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似乎预示了他以后的艺术创
期刊
人生中一个最终极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个问题在我们对自然、科学和宗教等的认识中得到体现,因此也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方面。几个世纪以来,很多好奇的人都在问,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随之自然就是下一个问题,我们重要吗?尽管这些关于存在的终极问题,最远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智力最初发源的那一刻,这些问题在今天也仍然非常有意义,而我们所给出的答案,则对于我们个人的信仰体系和自我身份的
期刊
有了相机就有了探索的许可证,探索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就被打开了,你的生活就更丰富,当你将相机转向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这不仅是向外探索,也在向内探索,也对自己的深处有所理解。  我从1985年到了美国留学,从研究生读到博士后,学习的是运动生理和营养学专业。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和众多的朋友。但这一切没有使我对过去的生活淡漠,在我心里,对祖国和家乡的怀念从没有停止过。在异国他乡生活得越久,
期刊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恰遇摄影术发表175周年,本刊以此为题制作了一系列的纪念专题,比如第八期的《再现:彩色摄影史上的三个抉择》、第十期的《数码浪潮下的“物影”言说》,还有《业余摄影者的职业审视》,以及与摄影技术发展相关的《135单反相机的32个第一》和《“变焦镜头之父”与“Zoom”史话》。无论是技术的还是文化的,与摄影史相关的话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尽管被称作“摄影”的这一件事情才度过了175岁的
期刊
在摄影圈快30年,杨延康被安静地关注着。  1980年代初,延康从贵州老家南下深圳,成为最早一批新深圳人。1986年他邂逅了摄影,而在此之前,他与摄影并无太多瓜葛。这一切,多少有点宿命的意思。  延康作为职业摄影人近30年,作品好,人缘好,不圆滑,不江湖,口碑极好。和他聊天如同看他的作品,都是一件愉快的事。不论几个人还是一群人的聚会,他一定是一个坚定的听众和看客,没有表情地坐在角落里,倾听。  关
期刊
张元奇:时代的影像烙印  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摄影人,也是祖孙三代摄影人的第一代,张元奇出生于高邮水乡的普通人家,16岁辍学后成为供销合作社的一名会计。因为经常为县里的大型活动做美工,1956年他成为《高邮报》的摄影记者。张元奇曾经感慨道,那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一台德国产的双镜头禄莱福莱克斯相机,至今令张老难忘。与那个时代的基层摄影师一样,他以拍摄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题材为主,如反映大跃
期刊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在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所举办“静/物:荷兰当代摄影展”。“静/物:荷兰当代摄影展”围绕着荷兰静物的艺术史展开,包含了许多荷兰著名与新兴艺术家的作品。荷兰摄影师的独立性及商业性作品是公认的风格清新,属于典型的荷兰审美,也是荷兰设计的特点之一,如极简主义、实验、创新、不落俗套,并带有些许的幽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当代摄影师不再
期刊
前不久,一篇作者署名为菲戈的文章《虚假的灵光与司空见惯的异常性》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文字批评指向首届北京摄影双年展的展览前言,只是该文语境是建立在北京摄影双年展巡回展的变种,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的名为“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的展览之中,他准确地指出了该展览部分作品“为已有的思想观念、已经变成模式的批判提供图例”的病灶,但未就这个已经在北京、武汉等地展出,并宣示了中国当代摄影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