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是育人启智的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艺术是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审美素养的养成是心灵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体的人生观和性格完成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特色;氛围;创造;兴趣;心灵成长
艺术是育人启智的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艺术是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个性。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呢?首先要从学校开始,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和审美和人文素养。
一、因地制宜,让美术课堂凸显地方“特色美”
在农村学校,如果美术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中拘泥于教材,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教法上过于呆板的话,是体现不出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的。农村初中,虽然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器材和资料,但农村有着丰富多采的课程资源,有广阔的土地、美丽的朝霞晚霞、蓝天白云、各种动植物和花草;有能用于造型活动、取之方便的自然土、竹、木、石等;有民间美术、雕刻、图案、编扎;有独特的节日、习俗,民间艺人和民间工匠等。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地方独特资源,可以进行农村美术教学的探索。
1.把生活和美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摆脱教材束缚,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以农为本”的系列活动,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2.开放教学过程,丰富素材库。
农村有着广阔的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别具一格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家乡之变化,新农村改造工程等,为了丰富美术教学资源,美术课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让这些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走进农村学生的心间,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常常是教师一个人说教,学生静静聆听,这种模式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教师压制着,根本无法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鉴于此,在新时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爱上美术课。如在指导学生制作装饰画时,我并没有生硬地向学生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向学生展示了之前收集到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其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有了这一基础,我顺势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自己动手制作装饰画。一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制作出了各具特色装饰画。可见,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不仅比生硬地讲解有效得多,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三、应用多媒体,让美术教学呈现“动态美”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有机体,形成了颇具“活色生香”的形感、声感、语感、乐感、动感,大大超越和丰富教材的内容,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神经,突破了言传身教的局限性,从而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1.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的绘画氛围更加活跃。
多媒体技术表现美术语言中的线、形、色、质,引起人的回忆、沉思和心灵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就可以把整個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按照细致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先淡后浓的条理性,适当插入有动态的绘画历程,学生看着优美的图片,心里充满了激情,在绘画过程中,有细心观看的、有在相互讨论的、有请教老师的,学生思维随着情境不断迸发出火花,画出的画面也越来越精彩。
2.多媒体音乐的运用能使学生“美”色飞舞。
美术课中常会因静谥有余而活泼欠佳,在美术课中注入音乐元素,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与遐想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有利于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创设出美好的意境,使学生身心愉悦,灵感激发。
四、变废为宝,让美术课程再现“创造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被遗弃的却极有应用价值的废旧材料,像各种布料、旧报纸、易拉罐、废旧挂历、矿泉水瓶等。把这些材料的特点、美感与具体的艺术形象完美地统一起来,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发现、收集与创造使用,再现艺术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热情。美术课教学,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些废旧物品有目的地按一定的想法剪拼、粘贴、加工,结果一定会变成一件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品,如将易拉罐制成的电视天线,可以增加电视收视率;将旧画报、旧挂历、旧书彩图等结成串做门帘、窗帘或在节日装饰活动场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激发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五、联系各科,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适当穿插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绘制插图……如此,既让学生练习图画的绘画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
总之,根据农村的条件,联系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这才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结语
审美素养的养成是心灵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体的人生观和性格完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基本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落实。而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一件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等都在牵制着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此,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以引发大家对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思考。
关键词:特色;氛围;创造;兴趣;心灵成长
艺术是育人启智的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艺术是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个性。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呢?首先要从学校开始,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和审美和人文素养。
一、因地制宜,让美术课堂凸显地方“特色美”
在农村学校,如果美术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中拘泥于教材,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教法上过于呆板的话,是体现不出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的。农村初中,虽然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器材和资料,但农村有着丰富多采的课程资源,有广阔的土地、美丽的朝霞晚霞、蓝天白云、各种动植物和花草;有能用于造型活动、取之方便的自然土、竹、木、石等;有民间美术、雕刻、图案、编扎;有独特的节日、习俗,民间艺人和民间工匠等。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地方独特资源,可以进行农村美术教学的探索。
1.把生活和美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摆脱教材束缚,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以农为本”的系列活动,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2.开放教学过程,丰富素材库。
农村有着广阔的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别具一格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家乡之变化,新农村改造工程等,为了丰富美术教学资源,美术课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让这些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走进农村学生的心间,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常常是教师一个人说教,学生静静聆听,这种模式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教师压制着,根本无法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鉴于此,在新时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爱上美术课。如在指导学生制作装饰画时,我并没有生硬地向学生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向学生展示了之前收集到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其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有了这一基础,我顺势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自己动手制作装饰画。一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制作出了各具特色装饰画。可见,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不仅比生硬地讲解有效得多,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三、应用多媒体,让美术教学呈现“动态美”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有机体,形成了颇具“活色生香”的形感、声感、语感、乐感、动感,大大超越和丰富教材的内容,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神经,突破了言传身教的局限性,从而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1.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的绘画氛围更加活跃。
多媒体技术表现美术语言中的线、形、色、质,引起人的回忆、沉思和心灵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就可以把整個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按照细致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先淡后浓的条理性,适当插入有动态的绘画历程,学生看着优美的图片,心里充满了激情,在绘画过程中,有细心观看的、有在相互讨论的、有请教老师的,学生思维随着情境不断迸发出火花,画出的画面也越来越精彩。
2.多媒体音乐的运用能使学生“美”色飞舞。
美术课中常会因静谥有余而活泼欠佳,在美术课中注入音乐元素,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与遐想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有利于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创设出美好的意境,使学生身心愉悦,灵感激发。
四、变废为宝,让美术课程再现“创造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被遗弃的却极有应用价值的废旧材料,像各种布料、旧报纸、易拉罐、废旧挂历、矿泉水瓶等。把这些材料的特点、美感与具体的艺术形象完美地统一起来,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发现、收集与创造使用,再现艺术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热情。美术课教学,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些废旧物品有目的地按一定的想法剪拼、粘贴、加工,结果一定会变成一件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品,如将易拉罐制成的电视天线,可以增加电视收视率;将旧画报、旧挂历、旧书彩图等结成串做门帘、窗帘或在节日装饰活动场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激发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五、联系各科,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适当穿插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绘制插图……如此,既让学生练习图画的绘画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
总之,根据农村的条件,联系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这才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结语
审美素养的养成是心灵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体的人生观和性格完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基本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落实。而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一件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等都在牵制着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此,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以引发大家对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