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核心的专业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大连海洋大学会计专业为例,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设置、大纲的制定和教学改革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置;大纲制定;教学方法
为了教学的方便,会计学专业把财务会计分解为《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其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后续的《成本会计》、《税收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等课程均以本课程为基础,因此设置的学时数远远超过其他课程。结合十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任课教师与学院进行配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或确定了改革方向。
一、课程的设置
在2016版之前的培养方案中,除2008版培养方案中调整为48学时外,其余版本均为64学时,理论课程设在《初级财务会计》(个别版本为《基础会计》)的下一学期,理论课程的下一学期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课程,后续开设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及对考核结果分析表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在一学期完成全部课程,学生理解和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从2016版培养计划将本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授课,《中级财务会计(上)》主要是普通资产的核算,《中级财务会计(下)》为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有权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财务报告。与下半部分同时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验》。通过一年的运行可以看出,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理论课自主学习时间,理论课与实验课可以同步补充。
二、教学大纲的制定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修订,财务会计业务的理论深度和实际业务日趋复杂,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大纲的制定,主要处理两个问题:一是《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界定问题。二是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
学院在制定大纲时,主要以原有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为依据,将财务报告前的主要内容列为《中级财务会计》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财务报告。由于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关系密切,将其列入《高级财务会计》,因此《高级财务会计》主要包括不常见和难度比较大的会计业务,包括非货币资产交易、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政府补助、外币折算、租赁、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等内容。
为教学方便我们人为划分为财务会计、税收、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然而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割裂是不可能的。在《中级财务会计》中的资产和收入章节,增值税作为最主要的流转税始终贯穿其中;在具有融资性质的融资、投资业务中使用的实际利率法是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的应用;ERP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使各职部门的分工更加清晰,会计信息的生产不再单纯依靠会计部门,因此原有的纯事后会计处理方式不符合现有信息化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在第一章总论后增加一节增值税的概述,主要讲解增值税抵扣的基本原理。在讲述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前,增加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主要理解普通年金现值和折现利率的计算。在存货的采购的核算中增加材料采购的流程讲解,熟悉职能分工,掌握过渡性科目的使用。
三、教学改革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和教学后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带入课堂。
(二)加强对学生会计精神的培养
学生的会计精神培养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培养学生的会计精神,弘扬民族的的科学成果。例如,在材料的计划成本法时,强调我国的独创性,不要与西方的标准成本法混为一谈,增强民族荣誉感。加强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热爱会计工作,在未来的会计职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在资产的核算中,结合内部控制准则,列举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企业财产所带来的后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一身正气。
(三)任课教师掌握专业前沿知识,熟悉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的变化
任课教师时刻关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网站,及时掌握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变化,通过自主学习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积极参加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格、会计师资格考试,熟悉具体会计业务处理的最新变化,及时对新知识进行更新,将新知识及时融入到教学中,同时能够给学生参加各类考试提供最前沿的支持。
(四)选用精品教材向自编教材过渡
在教材的选用上,学院多次选用刘永泽教授编写,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其紧跟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变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近几年由于我院会计学专业应用型目标的培养特点确定及生源质量的变化,该教材对于我院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内容偏多(部分内容划入《高级财务会计》),难度偏大,授课时跳跃性较大,不再适用我校学生。因此学院成立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编写小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以会计系统的为理念,以会计循环为依据,突破原有中级会计按报表项目的编制教材的特点,编写一套适合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
(五)改进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文献探讨
财务会计是应用型极强的一门专业课,除基本原理的的讲授外,案例教学必不可少,但是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限制,案例教学中选取的案例相对比较直观,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也将不断处在发展和变化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现行的会计制度外,更需要了解会计政策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例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后进先出法在我国的应用和退出问题,在课前布置学生对该问题的文献进行查找,归纳出该问题在我国可参考文献中出现的时间,频率,争议的焦点等问题,使学生学习熟悉查找文献的能力,并能够将具体的会计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提高再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上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中级财务会计》是继《初级财务会计》后的第二门基础课,是多门专业课程的前置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教师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例如,坏账准备中的应收账款百分比法是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教学难点,该方法以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坏账损失率计算出“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该余额不能直接作为计提本期坏账准备的依据,只能将其与“坏账准备”调整前的余额相减挤出差额作为本期计提或冲减“坏账准备”的依据,这种核算思想将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所得税”、“外币报表折算”中使用。又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一节中,通常教材中给出的固定资产折旧的目的是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在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合理分配,使之与各期的收入相配比,但是站在财务管理的的角度,其主要目的是收回投资,形成重置固定资产的能力,在此处引入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的概念,理解在财务管理中通过营业利润计算“营业现金流量”时,折旧是营业现金流量增加项。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平时成绩评定不够客观
《中级财务会计(上)、(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提问、测验、作业,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由于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偏多,因此提问的成绩很难准确。作业的样式统一,存在抄袭的可能性。
(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教学中主要是采用PPT、板书的传统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课后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方式,针对性较弱。
五、改革措施
随着招生人数的减少,师资力量的增加,争取小班授课,作业多样化,教师熟悉每个学生,是平时成绩更加客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个别章节以短片或微课方式体现,增加课程趣味性,充分利用泛亚网络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在本校内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人会计观—现代会计哲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9:36-39.
[2]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6:178.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置;大纲制定;教学方法
为了教学的方便,会计学专业把财务会计分解为《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其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后续的《成本会计》、《税收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等课程均以本课程为基础,因此设置的学时数远远超过其他课程。结合十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任课教师与学院进行配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或确定了改革方向。
一、课程的设置
在2016版之前的培养方案中,除2008版培养方案中调整为48学时外,其余版本均为64学时,理论课程设在《初级财务会计》(个别版本为《基础会计》)的下一学期,理论课程的下一学期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课程,后续开设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及对考核结果分析表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在一学期完成全部课程,学生理解和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从2016版培养计划将本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授课,《中级财务会计(上)》主要是普通资产的核算,《中级财务会计(下)》为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有权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财务报告。与下半部分同时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实验》。通过一年的运行可以看出,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理论课自主学习时间,理论课与实验课可以同步补充。
二、教学大纲的制定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修订,财务会计业务的理论深度和实际业务日趋复杂,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大纲的制定,主要处理两个问题:一是《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界定问题。二是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
学院在制定大纲时,主要以原有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为依据,将财务报告前的主要内容列为《中级财务会计》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财务报告。由于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关系密切,将其列入《高级财务会计》,因此《高级财务会计》主要包括不常见和难度比较大的会计业务,包括非货币资产交易、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政府补助、外币折算、租赁、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等内容。
为教学方便我们人为划分为财务会计、税收、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然而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割裂是不可能的。在《中级财务会计》中的资产和收入章节,增值税作为最主要的流转税始终贯穿其中;在具有融资性质的融资、投资业务中使用的实际利率法是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的应用;ERP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使各职部门的分工更加清晰,会计信息的生产不再单纯依靠会计部门,因此原有的纯事后会计处理方式不符合现有信息化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在第一章总论后增加一节增值税的概述,主要讲解增值税抵扣的基本原理。在讲述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前,增加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主要理解普通年金现值和折现利率的计算。在存货的采购的核算中增加材料采购的流程讲解,熟悉职能分工,掌握过渡性科目的使用。
三、教学改革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和教学后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带入课堂。
(二)加强对学生会计精神的培养
学生的会计精神培养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培养学生的会计精神,弘扬民族的的科学成果。例如,在材料的计划成本法时,强调我国的独创性,不要与西方的标准成本法混为一谈,增强民族荣誉感。加强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热爱会计工作,在未来的会计职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在资产的核算中,结合内部控制准则,列举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企业财产所带来的后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一身正气。
(三)任课教师掌握专业前沿知识,熟悉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的变化
任课教师时刻关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网站,及时掌握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变化,通过自主学习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积极参加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格、会计师资格考试,熟悉具体会计业务处理的最新变化,及时对新知识进行更新,将新知识及时融入到教学中,同时能够给学生参加各类考试提供最前沿的支持。
(四)选用精品教材向自编教材过渡
在教材的选用上,学院多次选用刘永泽教授编写,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其紧跟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变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近几年由于我院会计学专业应用型目标的培养特点确定及生源质量的变化,该教材对于我院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内容偏多(部分内容划入《高级财务会计》),难度偏大,授课时跳跃性较大,不再适用我校学生。因此学院成立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编写小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以会计系统的为理念,以会计循环为依据,突破原有中级会计按报表项目的编制教材的特点,编写一套适合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
(五)改进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文献探讨
财务会计是应用型极强的一门专业课,除基本原理的的讲授外,案例教学必不可少,但是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限制,案例教学中选取的案例相对比较直观,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也将不断处在发展和变化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现行的会计制度外,更需要了解会计政策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例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后进先出法在我国的应用和退出问题,在课前布置学生对该问题的文献进行查找,归纳出该问题在我国可参考文献中出现的时间,频率,争议的焦点等问题,使学生学习熟悉查找文献的能力,并能够将具体的会计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提高再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上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中级财务会计》是继《初级财务会计》后的第二门基础课,是多门专业课程的前置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教师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例如,坏账准备中的应收账款百分比法是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教学难点,该方法以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坏账损失率计算出“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该余额不能直接作为计提本期坏账准备的依据,只能将其与“坏账准备”调整前的余额相减挤出差额作为本期计提或冲减“坏账准备”的依据,这种核算思想将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所得税”、“外币报表折算”中使用。又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一节中,通常教材中给出的固定资产折旧的目的是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在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合理分配,使之与各期的收入相配比,但是站在财务管理的的角度,其主要目的是收回投资,形成重置固定资产的能力,在此处引入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的概念,理解在财务管理中通过营业利润计算“营业现金流量”时,折旧是营业现金流量增加项。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平时成绩评定不够客观
《中级财务会计(上)、(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提问、测验、作业,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由于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偏多,因此提问的成绩很难准确。作业的样式统一,存在抄袭的可能性。
(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教学中主要是采用PPT、板书的传统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课后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方式,针对性较弱。
五、改革措施
随着招生人数的减少,师资力量的增加,争取小班授课,作业多样化,教师熟悉每个学生,是平时成绩更加客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个别章节以短片或微课方式体现,增加课程趣味性,充分利用泛亚网络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在本校内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人会计观—现代会计哲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9:36-39.
[2]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