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语文,作为一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相融合的学科,更加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语文课就是一次次“旅程”,在旅行中,学生将领略世界的无穷奥秘、感受社会的进步、体悟人性的伟大……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因此,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愉悦情绪,从而自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教者可以用故事、诗歌、歌曲、影视、多媒体、直观教具、现场演示等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出相关情境,营造出一个使学生得到真切体验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教《泰坦尼克号》(节选)时放映影片中杰克与罗丝在沉船后的生离死别的片段;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放映大量的图片,使学生不仅在视觉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在直观上对苏州园林形成印象……一位老师在教《核舟记》时,先让学生用纸叠出一个“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并且要求学生在船上画上五个人、八扇窗……同学们叠完后试着画,可怎么也画不下那么多。老师这时说,古代艺术家不是画,而是刻,而且人物栩栩如生,神情毕肖……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再学习课文就会显得更为轻松深刻。
二、问难质疑,挑战争论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课上教师不应是神圣殿堂里冷漠而不休的“传教者”,而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学生也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因此,课堂上对于文本的理解中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首先,教师应摆脱狭隘的“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虽然学生有时问疑可能会很幼稚,却能真实反映学生智力、知识状况,思维流向。老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大胆质疑不仅应该毫不吝啬的表扬鼓励,更应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准确判断,因势利导。
记得一次我教《音乐巨人贝多芬》,刚刚引入文题,就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不够准确。贝多芬在音乐上的成就众所周知,用‘巨人’一点也不为过,但是本文却主要是突出了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和不屈的精神。”面对突然“发难”,我稍作停顿后断然决定抛弃课前设置,让学生细读课文,为本文重新拟一个标题并且阐述理由。这堂课无论是学生勇敢的质疑,还是寻找依据发表观点,一张张专注激动的脸庞,让我切身感受到一个个稚嫩生命的蓬勃滋长。
其次,培养课堂上“争锋相对”的氛围。这个“争锋相对”是让学生各持己见互相争论之意。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人生体悟,也就各各不同了。因此,课堂上应该鼓励持不同见解的同学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论。在上法国作家布封的《马》时,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自然马和驯养马到底谁更美?”这一个问题展开争论。争论的结果自然是见仁见智,互不相让,但通过辩论,同学们的思想得到碰撞,迸发出许多连老师都想象不到的火花。
三、适时迁移,享受成功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目标,那么,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指标。”可见,迁移符合新课标提出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但是,迁移也要适时适量,避免越俎代庖。语文课堂的迁移实践可以围绕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方面展开。《山中访友》一文,可以让学生以“山中老友”的身份任选一个对象倾诉衷肠。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落叶啊,你曾为脱离母体而忧愁,曾为散落空中而哭泣;但当你感受到大地的气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你不再哭泣,不再忧愁,一如生时的超脱和平静。
溪流妹妹!你欢快的跑着,笑着……岸边的小花小草与你应和,天上的鸟儿为歌唱,水中的鱼儿与你共舞,是不是因为你爽朗的个性?
……
面对学生在兴奋之余流淌出来的情感小溪,怎能不为之感动?除了课堂上进行展示表扬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写的精彩句段编成小册子打印出来全班交流,让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既然我们拥有这么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方式,就不应吝啬赞美的表情和言语,努力让他们时刻都感受到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的最大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已经不再是师生构建的一个精美的表演殿堂,而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的场所。“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开放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个体“生命”状态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活力。
★作者单位: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因此,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愉悦情绪,从而自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教者可以用故事、诗歌、歌曲、影视、多媒体、直观教具、现场演示等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出相关情境,营造出一个使学生得到真切体验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教《泰坦尼克号》(节选)时放映影片中杰克与罗丝在沉船后的生离死别的片段;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放映大量的图片,使学生不仅在视觉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在直观上对苏州园林形成印象……一位老师在教《核舟记》时,先让学生用纸叠出一个“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并且要求学生在船上画上五个人、八扇窗……同学们叠完后试着画,可怎么也画不下那么多。老师这时说,古代艺术家不是画,而是刻,而且人物栩栩如生,神情毕肖……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再学习课文就会显得更为轻松深刻。
二、问难质疑,挑战争论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课上教师不应是神圣殿堂里冷漠而不休的“传教者”,而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学生也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因此,课堂上对于文本的理解中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首先,教师应摆脱狭隘的“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虽然学生有时问疑可能会很幼稚,却能真实反映学生智力、知识状况,思维流向。老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大胆质疑不仅应该毫不吝啬的表扬鼓励,更应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准确判断,因势利导。
记得一次我教《音乐巨人贝多芬》,刚刚引入文题,就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不够准确。贝多芬在音乐上的成就众所周知,用‘巨人’一点也不为过,但是本文却主要是突出了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和不屈的精神。”面对突然“发难”,我稍作停顿后断然决定抛弃课前设置,让学生细读课文,为本文重新拟一个标题并且阐述理由。这堂课无论是学生勇敢的质疑,还是寻找依据发表观点,一张张专注激动的脸庞,让我切身感受到一个个稚嫩生命的蓬勃滋长。
其次,培养课堂上“争锋相对”的氛围。这个“争锋相对”是让学生各持己见互相争论之意。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人生体悟,也就各各不同了。因此,课堂上应该鼓励持不同见解的同学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论。在上法国作家布封的《马》时,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自然马和驯养马到底谁更美?”这一个问题展开争论。争论的结果自然是见仁见智,互不相让,但通过辩论,同学们的思想得到碰撞,迸发出许多连老师都想象不到的火花。
三、适时迁移,享受成功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目标,那么,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指标。”可见,迁移符合新课标提出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但是,迁移也要适时适量,避免越俎代庖。语文课堂的迁移实践可以围绕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方面展开。《山中访友》一文,可以让学生以“山中老友”的身份任选一个对象倾诉衷肠。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落叶啊,你曾为脱离母体而忧愁,曾为散落空中而哭泣;但当你感受到大地的气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你不再哭泣,不再忧愁,一如生时的超脱和平静。
溪流妹妹!你欢快的跑着,笑着……岸边的小花小草与你应和,天上的鸟儿为歌唱,水中的鱼儿与你共舞,是不是因为你爽朗的个性?
……
面对学生在兴奋之余流淌出来的情感小溪,怎能不为之感动?除了课堂上进行展示表扬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写的精彩句段编成小册子打印出来全班交流,让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既然我们拥有这么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方式,就不应吝啬赞美的表情和言语,努力让他们时刻都感受到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的最大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已经不再是师生构建的一个精美的表演殿堂,而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的场所。“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开放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个体“生命”状态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活力。
★作者单位: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