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激趣的方法:1.活动激趣;2.竞争激趣; 3.幽默激趣;4.媒体激趣;5.心灵契合。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激趣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90-01
众所周知,“语文难教”一直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现在我教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由于受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他们大多只懂记忆老师所讲的内容,都不肯开口说,语文课堂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牢笼,毫无生气。针对这种情况,我马上调整了课堂结构,实行课前3分钟演讲比赛,比赛规则是:每节课上课前用3分钟给一位同学演讲,8位同学组成评委团进行评分,一个星期总评一次。评分内容为:“胆子是否大,语言是否流利,内容是否有意义等。刚开始,对口才笨拙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有时甚至是冷场,我没有灰心,极力地鼓励他们。几次下来,慢慢地有人开口说了,而且每当讲完,不管讲得好与否,我都带头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起掌来,我发现,同学们的脸不再是紧绷着了,而是笑了,笑得就像一朵綻放的花儿,经过半个学期的比赛,我班的学生就像变了一个样,不但敢说了,而且也流利了,也从中获取了许多课外知识,现在的语文课,我开心极了,因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上起课来得心应手,为今后的文艺晚会选择了人才。所以,这次活动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竞争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地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贴于墙壁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真我风采”,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露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3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次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词,从选拨运动员到赛场上的风采,真是角度多多,内容多多,一改从前羞涩、难开金口的风格。
三、幽默激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讨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
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十二生肖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排序,里面包含有12个小故事,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差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进步。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四、媒体激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教朱自情《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
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五、心灵契合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深厚兴趣,并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做到这一点,我坚信,我们的课改将走上正轨了。
作者简介:
钟坚,女,汉族,45岁,1990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在北流市民安镇初级中学任教语文,是学校的语文科组长。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激趣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90-01
众所周知,“语文难教”一直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现在我教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由于受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他们大多只懂记忆老师所讲的内容,都不肯开口说,语文课堂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牢笼,毫无生气。针对这种情况,我马上调整了课堂结构,实行课前3分钟演讲比赛,比赛规则是:每节课上课前用3分钟给一位同学演讲,8位同学组成评委团进行评分,一个星期总评一次。评分内容为:“胆子是否大,语言是否流利,内容是否有意义等。刚开始,对口才笨拙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有时甚至是冷场,我没有灰心,极力地鼓励他们。几次下来,慢慢地有人开口说了,而且每当讲完,不管讲得好与否,我都带头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起掌来,我发现,同学们的脸不再是紧绷着了,而是笑了,笑得就像一朵綻放的花儿,经过半个学期的比赛,我班的学生就像变了一个样,不但敢说了,而且也流利了,也从中获取了许多课外知识,现在的语文课,我开心极了,因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上起课来得心应手,为今后的文艺晚会选择了人才。所以,这次活动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竞争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地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贴于墙壁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真我风采”,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露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3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次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词,从选拨运动员到赛场上的风采,真是角度多多,内容多多,一改从前羞涩、难开金口的风格。
三、幽默激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讨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
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十二生肖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排序,里面包含有12个小故事,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差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进步。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四、媒体激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教朱自情《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
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五、心灵契合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深厚兴趣,并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做到这一点,我坚信,我们的课改将走上正轨了。
作者简介:
钟坚,女,汉族,45岁,1990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在北流市民安镇初级中学任教语文,是学校的语文科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