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揭示出本科物流人才供需现状,组织了小样本就业调查,证实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确实导致了供需错位现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未达预期;分析了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表现、原因及潜在危害,提出要尽快构建供需契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主要途径包括实行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物流教育发展原则、探索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模式、开拓本科层次的物流教育视野等;最后,简要汇报了所在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供需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84-03
从招生规模和学科地位两个角度看,我国物流专业正从成长期向调整期转变,开展物流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一直在推动物流专业建设规范的研究,这对全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应该看到,在过去十年中,物流专业被冠以新兴专业的标签,众多非物资、非交通运输背景的地方高校虽然热情高涨,但普遍缺乏对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的独立思考,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来自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还没有对相关高校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本文结合一项小样本的就业调查,提出要基于供需契合原则再造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并简要探讨了改革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思路。
1就业调查基本情况
1.1调查方案
课题组预先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然后邀请若干名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进行了修正,最后在网络上发布正式调查问卷。课题组通过多种联系方式,邀请我校历届物流管理本(专)科毕业生填答问卷,最后回收了130份有效问卷。
该问卷包含58个题项,分别测量了个人信息、职业发展、岗位现状、专业评价及工作能力评价这五个部分。在所获得的样本中,男性毕业生占62%,女性毕业生占38%;本科毕业生占49%,专科毕业生占51%。由于前些年的毕业生很难取得联系,本次调查对象大多毕业于2009—2012年。
1.2调查结果
笔者已经单独撰文介绍了本次调查的详细结果,总体而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或岗位)与物流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相关性,65%的毕业生都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中工作过,而目前在这类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占33%,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都持有专业倾向,希望从事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63%的毕业生承认自己的当前岗位与物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说明其中有一半毕业生虽然不在物流企业中工作,但岗位性质仍然与物流相关),这些调查结果消除了我们对毕业生就业领域的担忧。因篇幅受限,本文不再赘述其他调查数据,这里着重披露三个应当重视的现象,以证明当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
第一,毕业生的求职感受不乐观。大约有45%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剩余55%的毕业生都认为就业困难,其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27%。这与近些年相关文献披露的就业状况基本一致,说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形势并不轻松。笔者曾与数名毕业生进行交流,他们认为找一份工作并不困难,但大多数与物流相关的招聘岗位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单调,薪酬待遇没有吸引力,岗位提升更是无望,所以他们认为初入职场时很难找到真正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超过85%的毕业生都承认有过跳槽经历,加权后的人均跳槽次数达到1.7次,他们期望通过跳槽改善工作待遇或工作环境。调查发现,尽管毕业生对当前岗位的满意率达到79%,但是仍然有43%的人计划继续跳槽,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内已经形成了跳槽“文化”,其原因主要是岗位的吸引力不足,同时也说明中小型物流企业缺乏有效的员工忠诚培育机制。
第三,对专业教育缺乏价值认同。从本次小样本调查结果看,对物流理论学习价值持有肯定态度的毕业生不足50%,这种调查结果虽然有些意外,抛开对样本典型性的质疑,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也在情理之中。前些年媒体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描绘过于乐观,但现实中并没有出现毕业生预期的火热需求局面,多数岗位对专业知识的依赖性不强,经过高等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他们不可避免会萌生失望情绪,其中一部分人对专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自然无法认同。与此同时,仅有21%的毕业生明确承认专业背景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或工作能力,其余79%的毕业生都认为专业背景对于自己的求职或工作影响不大,这组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就业市场提供的物流岗位层次较低,稍具管理知识及能力要求的专业性岗位数量少,并且要面临其他专业的求职者“侵蚀”,因此中层物流相关岗位的竞争必然异常激烈。
2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简要分析
2.1供需错位的外在表现
岗位错位是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操作型劳力为主,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数量少,而且后者多是以内培提拔为主。但是,翻开各个职业学院以及本科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宣称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与操作型人才其实具有不同的含义。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的输出岗位如果是以操作型为主,整个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是值得反思的,因为就工作性质而言,这类需求岗位根本就不需要专业的物流理论作为支撑,它们应当是职业教育的就业市场,比如目前用人缺口较大的理货、包装、分拣、制单等工作环节,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劳动效率及可靠性。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物流教育的就业定位非常尴尬。
2.2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
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相互重叠是造成物流就业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而过度扩张的招生规模则是爆发供需矛盾的催化剂。笔者认为,若根据人才需求制定人才供应方案,当前阶段物流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最为广阔,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应该严格控制规模。而现实情况则是,各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模都在扩张,人才需求却集中在操作型岗位上,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缺少一种差异化发展机制,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之间将会产生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冲击最大。 2.3供需错位的危害分析
前期调查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未能形成专业自信,专业认同感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由于统计样本的固有缺陷,这种判断似乎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应该承认,作为应用型专业,各高校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指标都非常高,有人据此认为物流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充分。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为了保障就业率指标,普遍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观念,初次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指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有关方面对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并不热心,或者采取了有意忽略的态度。若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全国数百所本科高校而言都是一个巨大隐患,假以时日,就业口碑将会传播到招生环节,物流专业的报考热情必然受到负面影响。当然,就大多数不具备物流背景的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在客观上确实需要渐进调整,因此人才供需错位也有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现象。
3建立供需契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3.1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供需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建立以需定供的拉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未来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应该经历如下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演进阶段
第一个阶段优先扶持发展物流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操作型人才,物流高等教育则应当从严控制,规模不宜扩张,鼓励高等教育探索特色化的创新培养模式;第二个阶段适度扶持以本科为主的物流高等教育,逐步放宽物流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其启动时机是就业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扩大,此时物流职业教育将放缓增长速度;第三个阶段是伴随着物流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减少,而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加,此时应该大力发展物流高等教育,逐步缩减物流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
3.2探索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是应用型专业构筑供需契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国内已有部分学校开展了类似举措,相关研究报道也有不少。不过,校企合作关系往往比较松散,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持续进行,如何从形式合作走向实质合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培养有两种路径,第一种类型是单一联合培养模式,即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规模化委托培养”模式,双方在教学及实训中均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毕业生可与企业双向选择,此举既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风险,而且也能够提前完成入职培训的部分环节,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二种类型可称为“微联合”培养模式,即学校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各个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较少,企业参与教学及实训的条件和意愿较弱,学校无法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但人才培养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共性需求。笔者认为,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第一种合作模式的外在条件,因此探索第二种培养模式更为实际。
3.3物流本科教育需要开拓专业视野
不少本科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都在模仿、借鉴专业建设较早的若干所学校,课程体系及教材的适用性备受质疑。目前,一些学者呼吁组织修编更加实用化的物流教材,改变物流教学内容偏、旧、重现象。笔者认为,对于本科层次的物流教学,修编教材固然重要,拔高物流理论视野同样非常必要,按物流要素划分课程在本科层次并不可取,它与职业教育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差异化。本科层次的物流教学应该站在系统论的基点上,培养学生建立、优化物流系统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同时掌握营销管理、商务管理、运营管理、技术管理等知识技能,而不是将专业思维定格在有限的物流要素中,这样当他(她)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有可能真正扮演一个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角色。
4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实践
近年来,安庆师范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较快,2010年获批省级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安徽省内已经取得相对领先的地位。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指标在学校五十余个专业中始终处于前列。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中部地区的地方普通高校,与那些专业建设起步早、条件好、经费足的其他高校相比,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人才供需的匹配程度非常关键。
我们多次组织不同规模的就业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实际就业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才供需错位,物流岗位的供给量虽然很大,但是层次低于本科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不少毕业生反映“揣着白领的文凭、干着蓝领的工作”,而且全国800多所高职院校、2000多所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也在争夺这些操作型的物流相关岗位,因此求职过程很不轻松,这对我们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难以回避的问题。
基于上述缘由,安庆师范学院提出要培养具有较高就业能力和较强创业能力的“两能型”物流管理人才。提升就业能力首先要找准人才定位,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目前进入物流相关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最多,贸易流通类企业排名第二、生产制造类企业排名第三,其毕业生比例依次为33%、20%、16%。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的物流相关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匹配岗位,因此应该鼓励毕业生扩大就业选择范围,尤其尝试进入生产制造企业,因为这类企业也能够提供较多的物流相关岗位。而且,我们以两年一次的频率滚动修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来自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特别是大幅度地压缩物流理论性课程,增加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其他课程模块,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含最终放弃的创业经历)已经接近10%。
与此同时,安庆师范学院最近两年主动缩减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集中精力和资源改善专业建设条件,并加强与中国物流学会的对接,承建中国物流学会物流管理产学研基地。学校计划以产学研基地为虚拟平台,吸纳周边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微联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定向培养的运行机制,为毕业生提前圈定可选择的就业对象。
基于上述改革实践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输出毕业生,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差异效果暂且无法检验。不过,自2011年以来,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的在校生在国家级学科大赛、学生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充分说明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确实有所提高,有关就业质量的比较数据将在后期研究中予以汇报。
5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小样本就业调查结果,证实传统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并分析了供需错位的原因及危害。本文提出,若要建立供需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少应考虑三方面的改革举措:首先,应该协调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通过招生规模调节两种层次物流人才的输出结构;其次,要切实探索可持续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校企资源,将人才需求规格传递到教学过程中;最后,要重视拔高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视野,转变按照物流要素划分课程体系的做法,加大工商管理相关课程的分量。诚然,再造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各高校需要立足于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缩短人才供应链条,加强就业反馈调查,逐步修正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最终建立起供需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钟晶灵.“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6-20.
[2]谢五洲,郑浩昊.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J].江苏商论,2006(7):56-57.
[3]范文晶,李大颖.物流人才就业市场“热”与“冷”[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60-61.
[4]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1(9):35-37
[摘要]为了揭示出本科物流人才供需现状,组织了小样本就业调查,证实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确实导致了供需错位现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未达预期;分析了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表现、原因及潜在危害,提出要尽快构建供需契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主要途径包括实行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物流教育发展原则、探索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模式、开拓本科层次的物流教育视野等;最后,简要汇报了所在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供需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84-03
从招生规模和学科地位两个角度看,我国物流专业正从成长期向调整期转变,开展物流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一直在推动物流专业建设规范的研究,这对全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应该看到,在过去十年中,物流专业被冠以新兴专业的标签,众多非物资、非交通运输背景的地方高校虽然热情高涨,但普遍缺乏对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的独立思考,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来自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还没有对相关高校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本文结合一项小样本的就业调查,提出要基于供需契合原则再造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并简要探讨了改革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思路。
1就业调查基本情况
1.1调查方案
课题组预先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然后邀请若干名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进行了修正,最后在网络上发布正式调查问卷。课题组通过多种联系方式,邀请我校历届物流管理本(专)科毕业生填答问卷,最后回收了130份有效问卷。
该问卷包含58个题项,分别测量了个人信息、职业发展、岗位现状、专业评价及工作能力评价这五个部分。在所获得的样本中,男性毕业生占62%,女性毕业生占38%;本科毕业生占49%,专科毕业生占51%。由于前些年的毕业生很难取得联系,本次调查对象大多毕业于2009—2012年。
1.2调查结果
笔者已经单独撰文介绍了本次调查的详细结果,总体而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或岗位)与物流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相关性,65%的毕业生都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中工作过,而目前在这类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占33%,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都持有专业倾向,希望从事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63%的毕业生承认自己的当前岗位与物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说明其中有一半毕业生虽然不在物流企业中工作,但岗位性质仍然与物流相关),这些调查结果消除了我们对毕业生就业领域的担忧。因篇幅受限,本文不再赘述其他调查数据,这里着重披露三个应当重视的现象,以证明当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
第一,毕业生的求职感受不乐观。大约有45%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剩余55%的毕业生都认为就业困难,其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27%。这与近些年相关文献披露的就业状况基本一致,说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形势并不轻松。笔者曾与数名毕业生进行交流,他们认为找一份工作并不困难,但大多数与物流相关的招聘岗位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单调,薪酬待遇没有吸引力,岗位提升更是无望,所以他们认为初入职场时很难找到真正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超过85%的毕业生都承认有过跳槽经历,加权后的人均跳槽次数达到1.7次,他们期望通过跳槽改善工作待遇或工作环境。调查发现,尽管毕业生对当前岗位的满意率达到79%,但是仍然有43%的人计划继续跳槽,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内已经形成了跳槽“文化”,其原因主要是岗位的吸引力不足,同时也说明中小型物流企业缺乏有效的员工忠诚培育机制。
第三,对专业教育缺乏价值认同。从本次小样本调查结果看,对物流理论学习价值持有肯定态度的毕业生不足50%,这种调查结果虽然有些意外,抛开对样本典型性的质疑,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也在情理之中。前些年媒体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描绘过于乐观,但现实中并没有出现毕业生预期的火热需求局面,多数岗位对专业知识的依赖性不强,经过高等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他们不可避免会萌生失望情绪,其中一部分人对专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自然无法认同。与此同时,仅有21%的毕业生明确承认专业背景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或工作能力,其余79%的毕业生都认为专业背景对于自己的求职或工作影响不大,这组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就业市场提供的物流岗位层次较低,稍具管理知识及能力要求的专业性岗位数量少,并且要面临其他专业的求职者“侵蚀”,因此中层物流相关岗位的竞争必然异常激烈。
2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简要分析
2.1供需错位的外在表现
岗位错位是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操作型劳力为主,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数量少,而且后者多是以内培提拔为主。但是,翻开各个职业学院以及本科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宣称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与操作型人才其实具有不同的含义。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的输出岗位如果是以操作型为主,整个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是值得反思的,因为就工作性质而言,这类需求岗位根本就不需要专业的物流理论作为支撑,它们应当是职业教育的就业市场,比如目前用人缺口较大的理货、包装、分拣、制单等工作环节,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劳动效率及可靠性。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物流教育的就业定位非常尴尬。
2.2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
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相互重叠是造成物流就业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而过度扩张的招生规模则是爆发供需矛盾的催化剂。笔者认为,若根据人才需求制定人才供应方案,当前阶段物流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最为广阔,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应该严格控制规模。而现实情况则是,各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模都在扩张,人才需求却集中在操作型岗位上,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缺少一种差异化发展机制,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之间将会产生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冲击最大。 2.3供需错位的危害分析
前期调查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未能形成专业自信,专业认同感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由于统计样本的固有缺陷,这种判断似乎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应该承认,作为应用型专业,各高校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指标都非常高,有人据此认为物流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充分。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为了保障就业率指标,普遍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观念,初次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指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有关方面对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并不热心,或者采取了有意忽略的态度。若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全国数百所本科高校而言都是一个巨大隐患,假以时日,就业口碑将会传播到招生环节,物流专业的报考热情必然受到负面影响。当然,就大多数不具备物流背景的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在客观上确实需要渐进调整,因此人才供需错位也有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现象。
3建立供需契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3.1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供需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建立以需定供的拉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未来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应该经历如下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演进阶段
第一个阶段优先扶持发展物流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操作型人才,物流高等教育则应当从严控制,规模不宜扩张,鼓励高等教育探索特色化的创新培养模式;第二个阶段适度扶持以本科为主的物流高等教育,逐步放宽物流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其启动时机是就业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扩大,此时物流职业教育将放缓增长速度;第三个阶段是伴随着物流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减少,而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加,此时应该大力发展物流高等教育,逐步缩减物流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
3.2探索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是应用型专业构筑供需契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国内已有部分学校开展了类似举措,相关研究报道也有不少。不过,校企合作关系往往比较松散,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持续进行,如何从形式合作走向实质合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培养有两种路径,第一种类型是单一联合培养模式,即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规模化委托培养”模式,双方在教学及实训中均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毕业生可与企业双向选择,此举既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风险,而且也能够提前完成入职培训的部分环节,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二种类型可称为“微联合”培养模式,即学校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各个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较少,企业参与教学及实训的条件和意愿较弱,学校无法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但人才培养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共性需求。笔者认为,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第一种合作模式的外在条件,因此探索第二种培养模式更为实际。
3.3物流本科教育需要开拓专业视野
不少本科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都在模仿、借鉴专业建设较早的若干所学校,课程体系及教材的适用性备受质疑。目前,一些学者呼吁组织修编更加实用化的物流教材,改变物流教学内容偏、旧、重现象。笔者认为,对于本科层次的物流教学,修编教材固然重要,拔高物流理论视野同样非常必要,按物流要素划分课程在本科层次并不可取,它与职业教育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差异化。本科层次的物流教学应该站在系统论的基点上,培养学生建立、优化物流系统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同时掌握营销管理、商务管理、运营管理、技术管理等知识技能,而不是将专业思维定格在有限的物流要素中,这样当他(她)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有可能真正扮演一个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角色。
4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实践
近年来,安庆师范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较快,2010年获批省级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安徽省内已经取得相对领先的地位。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指标在学校五十余个专业中始终处于前列。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中部地区的地方普通高校,与那些专业建设起步早、条件好、经费足的其他高校相比,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人才供需的匹配程度非常关键。
我们多次组织不同规模的就业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实际就业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才供需错位,物流岗位的供给量虽然很大,但是层次低于本科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不少毕业生反映“揣着白领的文凭、干着蓝领的工作”,而且全国800多所高职院校、2000多所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也在争夺这些操作型的物流相关岗位,因此求职过程很不轻松,这对我们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难以回避的问题。
基于上述缘由,安庆师范学院提出要培养具有较高就业能力和较强创业能力的“两能型”物流管理人才。提升就业能力首先要找准人才定位,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目前进入物流相关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最多,贸易流通类企业排名第二、生产制造类企业排名第三,其毕业生比例依次为33%、20%、16%。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的物流相关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匹配岗位,因此应该鼓励毕业生扩大就业选择范围,尤其尝试进入生产制造企业,因为这类企业也能够提供较多的物流相关岗位。而且,我们以两年一次的频率滚动修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来自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特别是大幅度地压缩物流理论性课程,增加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其他课程模块,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含最终放弃的创业经历)已经接近10%。
与此同时,安庆师范学院最近两年主动缩减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集中精力和资源改善专业建设条件,并加强与中国物流学会的对接,承建中国物流学会物流管理产学研基地。学校计划以产学研基地为虚拟平台,吸纳周边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微联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定向培养的运行机制,为毕业生提前圈定可选择的就业对象。
基于上述改革实践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输出毕业生,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差异效果暂且无法检验。不过,自2011年以来,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的在校生在国家级学科大赛、学生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充分说明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确实有所提高,有关就业质量的比较数据将在后期研究中予以汇报。
5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小样本就业调查结果,证实传统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并分析了供需错位的原因及危害。本文提出,若要建立供需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少应考虑三方面的改革举措:首先,应该协调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通过招生规模调节两种层次物流人才的输出结构;其次,要切实探索可持续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校企资源,将人才需求规格传递到教学过程中;最后,要重视拔高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视野,转变按照物流要素划分课程体系的做法,加大工商管理相关课程的分量。诚然,再造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各高校需要立足于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缩短人才供应链条,加强就业反馈调查,逐步修正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最终建立起供需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钟晶灵.“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6-20.
[2]谢五洲,郑浩昊.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J].江苏商论,2006(7):56-57.
[3]范文晶,李大颖.物流人才就业市场“热”与“冷”[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60-61.
[4]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