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白酒不同生产期的产酸环境差异性研究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清香型白酒立醅与挑醅两个发酵期的产酸环境差异,对两个时期发酵过程中不同关键时间节点的酒醅酸度、产酸菌生物量、短链脂肪酸及对应酒体的短链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时期酸度均随发酵进程递增,挑醅期在整个发酵过程酒醅酸度高于立醅期,且递增速度更快,两个时期在出缸时酸度相差幅度最大为2.22.立醅期发酵过程乳酸菌总数呈马鞍形变化,存在二次发酵现象;挑醅期发酵过程乳酸菌总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产酸菌生物量高于立醅期.在短链脂肪酸差异上,整体来看,挑醅期发酵过程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均高于立醅各指标含量,且己酸、戊酸及丙酸在挑醅发酵起始含量就较高,其在整个挑醅发酵过程中高表达,尤其是丙酸,两时期发酵末期差异倍数最高,且立醅期产酸最高水平只接近于挑醅期7对(天,下同)时.同样的,对两个时期酒体短链脂肪酸进行对比发现,除己酸外,热季挑醅期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均高于立醅期各指标含量.显然,挑醅发酵环境对产酸水平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除乙酸外的其他短链脂肪酸的变化.
其他文献
以LUMiSizer分析仪测得产品的不稳定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大果粒椰果酸性乳饮料产品的复配稳定剂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款市售酸性乳饮料产品的不稳定系数均<0.1,黏度为20~30 mPa·S;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型号和添加量均显著影响产品的不稳定系数,体系黏度越高,产品的稳定性也越好;缓冲盐、乳化剂的复配比例均对不稳定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优化后的复配稳定剂配方为0.5%FVH9-Ⅱ型羧甲基纤维素钠、0.02%复配缓冲盐[m(三聚磷酸钠):m(柠檬酸钠)=2:4]以及0.1%复配乳化剂[m(蔗糖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