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11日,贵阳市政府突然发出第5号令,即《贵阳市小客车专段号牌核发管理暂行规定》,决定对汽车牌号分段管理,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汽车限牌的城市。
根据《暂行规定》要求,自7月12日起,新登记的小客车将实行新号牌核发规定。新号牌分两类,第一类是小型客车专段号牌,准许驶入所有道路,该类号牌实行配额管理制度,每月2000辆;第二类是普通号牌,禁止驶入一环路(含一环路)以内道路,核发数量不受限制。
小客车专段号牌配置指标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专段号牌指标仅限申请人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单位和个人在每月1日一10日申请专段号牌,在指定网站上公布参与摇号的有效编码。在公证机构的公证下,每月25日进行摇号,并将结果在网上予以公布。
对于2011年7月11日前(含11日),车辆销售经营者已经与客户签订小客车预售合同、收取预定金,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备案的,可以按照以前的规定领取原段号牌。
简而言之,贵阳市老城区从7月12日零时起开始限制车辆通行并限制新购入车辆数量,通过摇号获取,每月仅2000辆。在几天后一个朋友给我展示当天三条不同4s店的短信,内容却惊人地一致:限制上牌,赶快抢车!
即日执行斩立决
细看贵阳市的这个《暂行规定》,几乎与当年北京的“摇号”如出一辙,在贵阳老城区,也就是一环内实行号码管制限制号牌。最主要的是,这个《暂行规定》是在当天下午5点发出,而要求从第二日起实行,可谓相当迅速,目的就在于斩立决。
中国的任何行业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国家要大得多。贵阳市的汽车市场何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做出如此果断的反应?发出如此及时的短信?这么一部地方性法规的《暂行规定》何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看看贵阳市民的反应就知道了。
这纸《暂行规定》不啻一枚重磅炸弹,在贵阳市掀起了轩然大波。仅仅几个小时之内,贵阳市的各大4s店和经销商展厅就已经人满为患,当然,大部分消息不够灵通或者试图观望的群众不包括在内……他们现在已经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了。
当天,所有的4s店都加班至凌晨。几乎所有的现车展车甚至试驾车都已经被抢购一空。从下午五点到午夜12点,《暂行规定》留给人们的时间仅有区区的7个小时,这7个小时让所有的4S店享受到了“最后的疯狂”,这几个小时内的销量相当于或者远远超过一个月的销量,此时的4S店已经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去想今天之后该如何,只是想赶在午夜之前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订单,发票的日期尽可能地多在7月11日多停留一秒钟。“斩立决”不光是贵阳市民的恐慌,更是悬在4s店头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剑。
两败俱伤意惘然
时间来到了7月16日,积压几天的新车依旧在车管所门前排队上牌,从凌晨到午夜,从午夜再到凌晨。这时候人们的心态已经稍稍平静了下来,相比于“疯抢”一样的买车,平时怨声载道的排队上牌反倒让人们松了一口气,毕竟,车都在手了,也就不在乎多排这一晚上了。
人们总是善良的。除了对这一《暂行规定》颇有微词外,并没有太多实际的举动。人们在明知政策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本来就无可厚非。虽然明知贵阳市的一环内仅仅是六条纵横交错的仅有9平方公里的巴掌大地方,虽然政策一直在强调这仅仅是限行,并不是限购、限牌,但是,谁又想开着一辆只能在郊区转悠的车呢?
去过贵阳的人都知道,由于地理结构的限制,贵阳市区想往外扩的想法并不太现实,至少,短期内很难实现。仅有的这9平方公里的地方集中了贵州省和贵阳市所有的主要建筑、党政机关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贵阳市人口最密集的居住区。《暂行规定》不实施,交通环境将持续恶化;《暂行规定》实施,又将实实在在地对大部分人造成了不便——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对于4s店和经销商来说,7月11日晚的疯狂也仅仅相当于饮鸩止渴。虽然疯狂程度与北京有所差别,但是这之后所面临的,却是和北京一样的困境:汽车将会越来越不好卖——至少在《暂行规定》暂行的这两年之内。眼看着北京的4s店纷纷转行,贵阳市的4s店也在寻觅着其他的商机。
贵阳市有一家汽车集团,本来在买好的地皮上已经准备开建4s店了,但是一纸《暂行规定》却让决策人挠了头,是继续做下去?还是转行做物流中心?这样的困扰不仅仅是单独汽车销售行业的困扰,汽车周边的产业也深受影响,包括贴膜、音响和改装在内的汽车从业人员也对未来贵阳市汽车业的发展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
《暂行规定》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上述这两方面,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摇号的实行大大哄抬了二手车市场上挂有不受限制老牌照的旧车价格,也就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购车成本。相比于北京二手车市场动辄加价4万甚至更多的现象相比,贵阳市的表现也一样,二手车市场从《暂行规定》实施的第二天起就开始水涨船高,让许多没有抢购到新车的人们失望而归。确实,几乎同样的价格,买到的却是一辆二手车,而在一天之前,这种情况还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心理上,谁都不能接受。
另外,去年在贵阳开始实施的环保标检测的政策,也就是贵阳市民口中的“黄绿标”仿佛已经沦为了某些人揽财的工具。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如果你的车辆达不到环保的“绿标”标准,只能贴上“黄标”出行受到限制,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打点”一下,基本都可以过关。一部分人也在期待这个《暂行规定》实行不久之后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造成一边是另一方面许多人心有不甘持币观望,一边是二手车市场有价无市混乱加剧。
另一方面,不需要看统计数据就能猜得到,北京实行“摇号”政策的半年之内,能够摇到号的“幸运儿”选择国产车型或者说低价车型的很少,许多人都是一步到位或者是咬咬牙勒紧腰带把原计划中的车型抬高一个档次。这说是一种报复心理也不为过: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再不想原来打算的买个国产车买个低价车练练手过两年再换车一一谁知道这个车能开多少年呢?谁知道下个政策是什么样呢?这种逆反心理放在贵阳一样有效。就算是《暂行规定》阻挡了一部分非刚性需求的购车者,但是那些确实是刚性需求的购车者必然还是会参与摇号,而一旦摇中没有人会愿意购买至少看起来“弱不禁风、心里没底”的国产车、小排量车型。
问题恰恰在此:选择高端车型的进口车、合资车的人越多,越不利于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而购车者一步到位、不想以后让自己后悔的想法也会驱使他们去购买更大排量的车型,这对于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治理方案建管限
当贵阳市出台这个《暂行规定》 的时候,让不少专家惊讶:一个无论是GDP产值还是汽车总量还是交通恶化情况都排名靠后的省会城市,居然会抢在经济发达省市之前先一步效仿北京实施“摇号”政策,这是许多人想不通的。
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明确表态:不主张实施限购,认为这有悖于国务院于2009年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而国家对于北京市的汽车产业指导政策一直以来就是“建管限”,即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牌照限购三步走。毫无疑问,北京“风向标”这次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北京通过汽车限购“摇号”等措施治理拥堵,这曾经让许多业内人士深感忧虑,担心哪一天会被其他城市所效仿,而这一忧虑,今天变为了现实。北京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绝对老大,其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他城市治堵的方略。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
我们当然最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而国家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贵阳虽然第一个步北京的后尘实行了限购,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出乎意料,却不是顺理成章。但如果上广深之类的特大城市首先追随北京限购政策的话,人们就会想:哦,是这样啊,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照这么说来,贵阳打响了头炮之后,倒是件好事:贵阳限购给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出了一个难题,但是这个难题相比于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无论是从影响力上还是压力上,都要相对好解决一些。
如果限购政策率先出台的是那老几位,那么前有北京,后有上广深,其影响必将极其深远,到那时,想要控制也恐怕要颇费一番心思了。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最终迫不得已限购政策不得不出台的时候之前,可以把城市的拥堵情况最大限度地解决呢?
国家的政策很明确:第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要加强交通管理。相比于贵阳有“大跃进”之嫌直接跨越到第三步,第一步第二步才是重点,才是根本中的根本。而我认为,这并不是通过一代人所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努力,需要几代人良好的素质和习惯才能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于这点,我从不担心,但担心的是:在这个目标达到之前,下一个向榜样学习的城市,会是谁呢?
根据《暂行规定》要求,自7月12日起,新登记的小客车将实行新号牌核发规定。新号牌分两类,第一类是小型客车专段号牌,准许驶入所有道路,该类号牌实行配额管理制度,每月2000辆;第二类是普通号牌,禁止驶入一环路(含一环路)以内道路,核发数量不受限制。
小客车专段号牌配置指标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专段号牌指标仅限申请人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单位和个人在每月1日一10日申请专段号牌,在指定网站上公布参与摇号的有效编码。在公证机构的公证下,每月25日进行摇号,并将结果在网上予以公布。
对于2011年7月11日前(含11日),车辆销售经营者已经与客户签订小客车预售合同、收取预定金,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备案的,可以按照以前的规定领取原段号牌。
简而言之,贵阳市老城区从7月12日零时起开始限制车辆通行并限制新购入车辆数量,通过摇号获取,每月仅2000辆。在几天后一个朋友给我展示当天三条不同4s店的短信,内容却惊人地一致:限制上牌,赶快抢车!
即日执行斩立决
细看贵阳市的这个《暂行规定》,几乎与当年北京的“摇号”如出一辙,在贵阳老城区,也就是一环内实行号码管制限制号牌。最主要的是,这个《暂行规定》是在当天下午5点发出,而要求从第二日起实行,可谓相当迅速,目的就在于斩立决。
中国的任何行业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国家要大得多。贵阳市的汽车市场何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做出如此果断的反应?发出如此及时的短信?这么一部地方性法规的《暂行规定》何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看看贵阳市民的反应就知道了。
这纸《暂行规定》不啻一枚重磅炸弹,在贵阳市掀起了轩然大波。仅仅几个小时之内,贵阳市的各大4s店和经销商展厅就已经人满为患,当然,大部分消息不够灵通或者试图观望的群众不包括在内……他们现在已经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了。
当天,所有的4s店都加班至凌晨。几乎所有的现车展车甚至试驾车都已经被抢购一空。从下午五点到午夜12点,《暂行规定》留给人们的时间仅有区区的7个小时,这7个小时让所有的4S店享受到了“最后的疯狂”,这几个小时内的销量相当于或者远远超过一个月的销量,此时的4S店已经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去想今天之后该如何,只是想赶在午夜之前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订单,发票的日期尽可能地多在7月11日多停留一秒钟。“斩立决”不光是贵阳市民的恐慌,更是悬在4s店头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剑。
两败俱伤意惘然
时间来到了7月16日,积压几天的新车依旧在车管所门前排队上牌,从凌晨到午夜,从午夜再到凌晨。这时候人们的心态已经稍稍平静了下来,相比于“疯抢”一样的买车,平时怨声载道的排队上牌反倒让人们松了一口气,毕竟,车都在手了,也就不在乎多排这一晚上了。
人们总是善良的。除了对这一《暂行规定》颇有微词外,并没有太多实际的举动。人们在明知政策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本来就无可厚非。虽然明知贵阳市的一环内仅仅是六条纵横交错的仅有9平方公里的巴掌大地方,虽然政策一直在强调这仅仅是限行,并不是限购、限牌,但是,谁又想开着一辆只能在郊区转悠的车呢?
去过贵阳的人都知道,由于地理结构的限制,贵阳市区想往外扩的想法并不太现实,至少,短期内很难实现。仅有的这9平方公里的地方集中了贵州省和贵阳市所有的主要建筑、党政机关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贵阳市人口最密集的居住区。《暂行规定》不实施,交通环境将持续恶化;《暂行规定》实施,又将实实在在地对大部分人造成了不便——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对于4s店和经销商来说,7月11日晚的疯狂也仅仅相当于饮鸩止渴。虽然疯狂程度与北京有所差别,但是这之后所面临的,却是和北京一样的困境:汽车将会越来越不好卖——至少在《暂行规定》暂行的这两年之内。眼看着北京的4s店纷纷转行,贵阳市的4s店也在寻觅着其他的商机。
贵阳市有一家汽车集团,本来在买好的地皮上已经准备开建4s店了,但是一纸《暂行规定》却让决策人挠了头,是继续做下去?还是转行做物流中心?这样的困扰不仅仅是单独汽车销售行业的困扰,汽车周边的产业也深受影响,包括贴膜、音响和改装在内的汽车从业人员也对未来贵阳市汽车业的发展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
《暂行规定》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上述这两方面,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摇号的实行大大哄抬了二手车市场上挂有不受限制老牌照的旧车价格,也就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购车成本。相比于北京二手车市场动辄加价4万甚至更多的现象相比,贵阳市的表现也一样,二手车市场从《暂行规定》实施的第二天起就开始水涨船高,让许多没有抢购到新车的人们失望而归。确实,几乎同样的价格,买到的却是一辆二手车,而在一天之前,这种情况还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心理上,谁都不能接受。
另外,去年在贵阳开始实施的环保标检测的政策,也就是贵阳市民口中的“黄绿标”仿佛已经沦为了某些人揽财的工具。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如果你的车辆达不到环保的“绿标”标准,只能贴上“黄标”出行受到限制,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打点”一下,基本都可以过关。一部分人也在期待这个《暂行规定》实行不久之后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造成一边是另一方面许多人心有不甘持币观望,一边是二手车市场有价无市混乱加剧。
另一方面,不需要看统计数据就能猜得到,北京实行“摇号”政策的半年之内,能够摇到号的“幸运儿”选择国产车型或者说低价车型的很少,许多人都是一步到位或者是咬咬牙勒紧腰带把原计划中的车型抬高一个档次。这说是一种报复心理也不为过: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再不想原来打算的买个国产车买个低价车练练手过两年再换车一一谁知道这个车能开多少年呢?谁知道下个政策是什么样呢?这种逆反心理放在贵阳一样有效。就算是《暂行规定》阻挡了一部分非刚性需求的购车者,但是那些确实是刚性需求的购车者必然还是会参与摇号,而一旦摇中没有人会愿意购买至少看起来“弱不禁风、心里没底”的国产车、小排量车型。
问题恰恰在此:选择高端车型的进口车、合资车的人越多,越不利于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而购车者一步到位、不想以后让自己后悔的想法也会驱使他们去购买更大排量的车型,这对于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治理方案建管限
当贵阳市出台这个《暂行规定》 的时候,让不少专家惊讶:一个无论是GDP产值还是汽车总量还是交通恶化情况都排名靠后的省会城市,居然会抢在经济发达省市之前先一步效仿北京实施“摇号”政策,这是许多人想不通的。
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明确表态:不主张实施限购,认为这有悖于国务院于2009年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而国家对于北京市的汽车产业指导政策一直以来就是“建管限”,即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牌照限购三步走。毫无疑问,北京“风向标”这次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北京通过汽车限购“摇号”等措施治理拥堵,这曾经让许多业内人士深感忧虑,担心哪一天会被其他城市所效仿,而这一忧虑,今天变为了现实。北京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绝对老大,其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他城市治堵的方略。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
我们当然最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而国家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贵阳虽然第一个步北京的后尘实行了限购,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出乎意料,却不是顺理成章。但如果上广深之类的特大城市首先追随北京限购政策的话,人们就会想:哦,是这样啊,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照这么说来,贵阳打响了头炮之后,倒是件好事:贵阳限购给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出了一个难题,但是这个难题相比于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无论是从影响力上还是压力上,都要相对好解决一些。
如果限购政策率先出台的是那老几位,那么前有北京,后有上广深,其影响必将极其深远,到那时,想要控制也恐怕要颇费一番心思了。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最终迫不得已限购政策不得不出台的时候之前,可以把城市的拥堵情况最大限度地解决呢?
国家的政策很明确:第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要加强交通管理。相比于贵阳有“大跃进”之嫌直接跨越到第三步,第一步第二步才是重点,才是根本中的根本。而我认为,这并不是通过一代人所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努力,需要几代人良好的素质和习惯才能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于这点,我从不担心,但担心的是:在这个目标达到之前,下一个向榜样学习的城市,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