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临赛场
荣高棠本来主要从事宣传教育工作,担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项陌生的工作。他请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体育题词,毛主席欣然写下开展全民体育运动的指导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952年7月,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组委会邀请中国派运动员参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奥委会发出的第一次邀请。荣高棠看到这份电报时,奥运会还有几个小时就开幕了。荣高棠写报告,请示周恩来总理。周总理简单批了两个字:“要去。”
荣高棠接到批示,立刻同全国体总副秘书长黄中火速组建新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代表团。荣高棠和黄中带队,运动员只有足球、男篮两支队伍和游泳选手吴传玉。出行前,周恩来指示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
代表团几经辗转,匆匆赶到芬兰的赫尔辛基,在奥运村升起了五星红旗。荣高棠心情稍有平复:周总理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在赫尔辛基,荣高棠亲眼看到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也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却一块接一块地拿金牌,几乎与美国平分秋色。奥运会后,他应邀访问苏联,与苏联奥运代表团同机抵达莫斯科。一下飞机,荣高棠被人山人海的欢迎场面惊呆了:从机场到克里姆林宫,人们一遍遍地朝着体育英雄高呼“乌拉”(俄语“万岁”),沸腾的人群像洪水一样。当时的场面让荣高棠感觉到:“运动员拿了冠军,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影响真大!”
体育管家
回国之后,荣高棠请示中央批准成立一个政府部门,把体育管起来。他在报告中对体育工作提出了5点建议:学习苏联、成立一个政府体育部门,并请像贺龙这样德高望重的领导挂帅、加强学校体育、召开全运会、修建体育场。中央采纳了这些建议,不久便成立了中央体委,主任由贺龙担任,荣高棠担任秘书长,主持体委机关的组建工作。两年后,荣高棠出任中央体委副主任,成为贺龙的主要助手,全面主持中国体育的日常工作。
荣高棠抓体育事必亲躬。国家田径队训练时,他经常出现在训练场边,有时在运动员出早操时就去了。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很有潜质,荣高棠不时鼓励她刻苦训练,“用出色的成绩去回报祖国”。郑凤荣不负众望,在北京市田径运动会上以1米77的成绩打破了女子跳高世界纪录。这个时期我国体育健儿频繁创造佳绩:陈镜开、戚烈云等先后创造了举重和游泳世界纪录,容国团在世乒赛上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些辉煌成果都与荣高棠的辛勤耕耘分不开。
乒乓雄起
容国团夺冠后,荣高棠下决心大力发展乒乓球运动。这时,我国取得了第26届世乒赛举办权,中国乒乓球队将目标锁定在男子团体赛上。荣高棠与国家队驻扎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同吃同住同出操,还通过爬香山等机会了解队员、增进感情。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威力很强,中国队一面从日本的乒乓球杂志获取信息,一面自己揣摩研究。当得知日本队将与香港队举行热身赛时,荣高棠派人赶赴现场观看,基本了解了这一新式武器。
荣高棠对教练和队员们说:“如何对付日本队呢?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确:一是战略上藐视,不怕弧圈球,就算吃几个球也没关系,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尽量不给对方打弧圈球的机会;二是战術上重视,到比赛场上坚定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三是破解对手就是胜利。”中国队听取荣高棠的建议,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在第26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夺得团体冠军,庄则栋、邱钟惠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由此创造半个多世纪长盛不衰的奇迹。
心系奥运
为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中的合法席位,荣高棠一直在不懈努力。1983年,为了表彰荣高棠的贡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授予他奥林匹克银质勋章。9月1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在上海将勋章佩戴在荣高棠胸前。荣高棠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在这个庄严的授勋仪式上,我首先想讲的是荣誉不是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中国体育界。中国有句古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庆贺这些成就的时候,不会忘记那些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科研人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体育的人们,我要借此机会,向他们表达最深切的敬意!”
1984年,国际奥委会特邀荣高棠以嘉宾身份,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去美国洛杉矶参加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夺得中国首枚奥运金牌,女排夺得三连冠。荣高棠看到了未来:女排先翻身,带动篮球与足球。三大球翻身,这是贺龙元帅生前的愿望。喜悦过后,荣高棠陷入了深思: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何时才能举办一次奥运会?
荣高棠抓体育事必亲躬。国家田径队训练时,他经常出现在训练场边。
1991年,北京启动申办第27届奥运会的计划,年近八旬的荣高棠积极参与申奥工作,召集申奥代表团成员询问情况,提供建议。申奥受挫,他心中充满伤感,但他坚信中国一定会取得奥运会的举办权,自己一定能看到那一天。2001年,年近九旬的荣高棠利用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关注、支持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北京终于成功了!荣高棠在欢庆会上讲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咱们盼了一辈子的盛会到家门口了,百年一遇啊!2008年以前,谁都不许走,好好活着,能为北京奥运做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就算什么都干不了,也要到奥运会现场去呐喊、助威!”遗憾的是荣高棠没能等到那一天。2006年11月15日,94岁的荣高棠在北京逝世。
荣高棠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建设、发展和腾飞的见证人。他毕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呕心沥血,功勋卓著,无愧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这个光荣的称号。荣高棠为新中国体育所做的杰出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