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复合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复合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建议三方面,研究如何让大学生走出物流人才“误区”,成为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物流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17-01
物流人才所包含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从搬运工、包装员到仓库作业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再到某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在“物流人才”含義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校生和毕业生应当对目前物流相关企业缺乏什么类型的人才有所了解,从而结合自身素质特点及专业领域的知识找到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现今,既懂得从战略角度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又有基层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宠儿”。总的来说,此类“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
一、复合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第一,具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要熟悉物流的基本运作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懂得货物的运输和配送、采购及库存控制,知晓如何应用与操作各种物流机械设备,精通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技巧。第二,具备精通财务知识的能力。物流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三方利润源”“经济领域尚未开垦的黑大陆”和“现代企业竞争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因为通过节约物流成本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成为高级物流人才,必须精通财务知识,才能精确分析物流成本并加以降低。第三,具备经济理论相关知识、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及国际贸易知识等外延知识。这是由于物流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才能实现物流的合理管理和运作。第四,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现代物流企业要想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及提高客户服务,首当其冲要考虑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及信息系统管理技能的知识型人才的运用。这就要求除了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技能之外,还必须对信息系统管理有深度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始终保持企业站在物流信息化浪潮的前沿。
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首先,具备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物流相关企业要想站在市场前沿,必须不断了解世界上最新的物流信息动态,以最快的速度借鉴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成为合理化的学习型组织和不断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因此,熟练的外语应用技巧及较高的外语沟通协调能力成为高级物流人才的必备技能。其次,具备良好的管理实践能力。物流管理工作实践性较强,复合型物流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在初入岗位时便能迅速上手工作,而非理论层面的巨人、实践层面的矮子。真正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对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操作和控制,在工作实践中游刃有余。最后,具备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物流作业被称为“系统工程”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网状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线和点交织的网络中,无论哪一个作业点出现疏漏,又没有获得及时、妥善解决,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奉献精神是物流人才必备的职业素质。
三、对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建议
具有着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物流相关企业的青睐,因此物流相关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不得不就此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战略。首先,不要定位过高,要从基层做起,调整自我就业期望值。虽然目前物流行业就业现状呈现人才紧缺的形势,但大学生仍需要转换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根据自身情况对薪酬要求适当地放低,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就业机遇。同时,作为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应尽早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多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调整好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层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其次,尽量扎实地掌握更多的物流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物流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日后工作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做实验,多参与实践活动,从实践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从而促成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相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再次,在校期间多尝试参加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在校期间,大学生应利用在校与假期时间多尝试校内外的见习与实习工作,尽量选择物流专业相关的岗位和自己有兴趣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和兴趣爱好优势,做好相关的见习工作与实习工作计划,为日后的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大学生应认清物流人才“误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自己的就业战略,从而成为新时期物流企业竞相追捧的“宠儿”。
参考文献:
[1]黄启发,黄佳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能力需求调查与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2015(09).
[2]张宁.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3).
[3]何灵.物流行业的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4(15).
关键词:物流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17-01
物流人才所包含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从搬运工、包装员到仓库作业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再到某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在“物流人才”含義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校生和毕业生应当对目前物流相关企业缺乏什么类型的人才有所了解,从而结合自身素质特点及专业领域的知识找到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现今,既懂得从战略角度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又有基层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宠儿”。总的来说,此类“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
一、复合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第一,具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要熟悉物流的基本运作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懂得货物的运输和配送、采购及库存控制,知晓如何应用与操作各种物流机械设备,精通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技巧。第二,具备精通财务知识的能力。物流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三方利润源”“经济领域尚未开垦的黑大陆”和“现代企业竞争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因为通过节约物流成本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成为高级物流人才,必须精通财务知识,才能精确分析物流成本并加以降低。第三,具备经济理论相关知识、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及国际贸易知识等外延知识。这是由于物流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才能实现物流的合理管理和运作。第四,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现代物流企业要想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及提高客户服务,首当其冲要考虑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及信息系统管理技能的知识型人才的运用。这就要求除了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技能之外,还必须对信息系统管理有深度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始终保持企业站在物流信息化浪潮的前沿。
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首先,具备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物流相关企业要想站在市场前沿,必须不断了解世界上最新的物流信息动态,以最快的速度借鉴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成为合理化的学习型组织和不断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因此,熟练的外语应用技巧及较高的外语沟通协调能力成为高级物流人才的必备技能。其次,具备良好的管理实践能力。物流管理工作实践性较强,复合型物流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在初入岗位时便能迅速上手工作,而非理论层面的巨人、实践层面的矮子。真正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对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操作和控制,在工作实践中游刃有余。最后,具备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物流作业被称为“系统工程”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网状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线和点交织的网络中,无论哪一个作业点出现疏漏,又没有获得及时、妥善解决,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奉献精神是物流人才必备的职业素质。
三、对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建议
具有着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物流相关企业的青睐,因此物流相关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不得不就此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战略。首先,不要定位过高,要从基层做起,调整自我就业期望值。虽然目前物流行业就业现状呈现人才紧缺的形势,但大学生仍需要转换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根据自身情况对薪酬要求适当地放低,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就业机遇。同时,作为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应尽早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多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竞争力,调整好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层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其次,尽量扎实地掌握更多的物流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物流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日后工作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做实验,多参与实践活动,从实践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从而促成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相长的良性循环模式。再次,在校期间多尝试参加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在校期间,大学生应利用在校与假期时间多尝试校内外的见习与实习工作,尽量选择物流专业相关的岗位和自己有兴趣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和兴趣爱好优势,做好相关的见习工作与实习工作计划,为日后的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大学生应认清物流人才“误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自己的就业战略,从而成为新时期物流企业竞相追捧的“宠儿”。
参考文献:
[1]黄启发,黄佳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能力需求调查与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2015(09).
[2]张宁.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3).
[3]何灵.物流行业的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