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我国的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总量的28%,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主体,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交易市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碳减排的承诺目标,世界各国的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发布的《2022年全球碳排放交易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25个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正式运营,另有22个ETS计划在近期投入运行。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我国的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总量的28%,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主体,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交易市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碳减排的承诺目标,世界各国的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发布的《2022年全球碳排放交易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25个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正式运营,另有22个ETS计划在近期投入运行。目前ETS所涵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7%,累计交易金额超1610亿美元。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法规基本成形,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但与此同时,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覆盖范围需要扩容、只有小部分配额为有偿分配、碳数据质量及信息披露程度需提高、碳市场价格未能完全体现碳排放的外部成本、碳市场流动性不强等。本文在分析了欧盟、美国等地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的建设实
“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治理和能源转型成为我国的长期政策,碳税制度作为碳定价方式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碳税的制度设计和开征面临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征管性等多因素的制约,从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制定以及优惠政策四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碳税制度实施经验开展分析,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碳税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碳税制度设计提供相关思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交易市场成为中国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金融政策手段。本文利用30个省份2009—2019年面板数据,引入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变量,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有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碳交易有利于资源型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一定促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方向。有效的减碳政策将极大促进目标实现,政府需要慎重决策。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分析集中决策、批发合同和成本分担合同下碳交易和碳税政策。结果表明:不同的决策情形、政府关注角度都会影响最优政策的确定。政府关注角度不同,从供应链成员利润出发,在集中决策和批发合同时,当碳交易价格较低,碳税政策会使企业获益更多;在成本分担合同时,当碳交易价格较低,
可再生能源作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而碳交易机制在调控企业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碳交易机制为例,研究碳交易机制下可再生能源投资市场情况,明确市场增长需求日益提升、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百家争鸣”等发展特征,并进一步从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两个方面分析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价值,从绿色金融、生态文明、数字经济和储能技术等4个方面分析可再生能源的投
目的 探讨线粒体相关细胞凋亡诱导因子3(AIFM3)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学信息方法预测AIFM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类型和预后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我院组织样本中AIFM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利用慢病毒建立稳定干扰AIFM3表达的细胞株HCT116和SW620,并以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以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
为了增加新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碳排放,提出一种考虑碳交易机制的源-荷-储协整优化方法。首先建立阶梯式碳交易成本模型,分析碳交易机制提高新能源消纳的原理;然后在优化阶段建立考虑源-荷-储时序相关特性的协整约束,搭建含碳交易机制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源-荷-储优化协整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表明:考虑碳交易机制的源-荷-储协整优化能得到常规机组出力平稳、新能源利用率最高、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的运行方式
碳排放权交易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和新发展理念,探讨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碳交易试点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起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