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极偶然,会有这种情形:在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看到一部喜出望外的好电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冤狱重生》(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是在片子上演的第一天,事先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看到的精彩影片。但那是1994年的事了。最近,在DVD上看了电影《采风者》(Songcatcher,1999),颇有同样感觉。 上世纪初,美国某音乐学院副教授潘莱瑞克博士(Lily Pen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偶然,会有这种情形:在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看到一部喜出望外的好电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冤狱重生》(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是在片子上演的第一天,事先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看到的精彩影片。但那是1994年的事了。最近,在DVD上看了电影《采风者》(Songcatcher,1999),颇有同样感觉。
上世纪初,美国某音乐学院副教授潘莱瑞克博士(Lily Penleric,Janet McTeer饰)在影片开始时,自己弹琴伴奏,以缓慢的节拍一板一眼地给学生们唱一首著名的英国民歌,《时值五月》。然后,她讲道:“你们要学的,不仅是歌曲中的社会学价值,更要了解歌曲本身的淳朴感情。”这正是影片的主题。她在久盼提升正教授的希望再次落空后,去妹妹教书的偏远山村度假,意外发现阿巴拉契亚的山民竟然原封不动地保留着200多年前从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带来的民歌。于是,她开始采风,并运用当时的新技术——爱迪生转筒录音机,录下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打算研究、整理、出书。在采风中,她逐渐了解了山民,其居高临下的态度转变了,与他们建立起淳朴的感情,找到了更珍贵的东西。
这个故事基于偶然发现阿巴拉契亚民谣以及在美国挖掘英国民歌的真实历史,但影片的焦点并非叙述历史,而是展现潘莱瑞克的转变,展现那山村的穷困生活,并展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在多么美丽的地方,只要有人,就有人间的各种罪恶:嫉妒、贪婪、排他、仇恨……所谓的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当然,也有纯真的情感和比保留传统艺术更有价值的作为——创造新鲜的艺术。电影涉及很多社会问题:贫困、同性恋、宗教偏执、欺压女性、工业入侵农林,等等。有些评论家指责影片涉及过多,没有深入探讨任何问题。但我以为这些评论家尚未了解艺术的个中三味。艺术作品并不旨在针对任何社会问题开出济世良方,能够有教育作用和指导意义当然好,但艺术的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更重要、更有价值。
《采风者》的最大艺术价值在于它对民歌的表现。听唱片、看演出当然能够欣赏到更多的民歌,但至少我本人不可能象在看电影时那么深切地感受这些民歌的魅力。脱离生活,抽选出来的歌曲演唱会,怎么可能像一部完整的歌剧那样引人入胜?歌曲不象无标题音乐,要有背景衬托,才能更深入地欣赏。影片提供了真实的生活背景,同样一首《时值五月》在乡村小木屋里由山姑蒂蕾迪丝(Deladis,Emmy Rossum饰) 唱出来,就与潘莱瑞克博士在教室里唱的效果大相径庭。而且蒂蕾迪丝是由口授学来,其独特的节奏和每句结尾处那个升调所形成的民歌风味,在潘莱瑞克的照谱演唱中早已完全丧失,因为五线谱无法记录那特色。当潘莱瑞克博士帮助一产妇好不容易才生下一女婴时,接生的老太太薇尼(Viney,Pat Carroll饰)情不自禁地唱起民歌《但愿我还是未婚姑娘》:
单身时我穿得多漂亮,
结了婚我一身烂衣裳。
单身时我的鞋唧喳响,
结了婚我的鞋穿了帮。
但愿我还是未婚姑娘!
噢,上帝啊!
但愿我还是未婚姑娘!
三个孩子饿得直叫妈,
没东西喂我不如死了吧。
他一回家就连吼带骂,
撞倒了孩子又揪我头发。
但愿我还是未婚姑娘!
噢,上帝啊!
但愿我还是未婚姑娘!
如果光看歌词,只会觉得哀怨,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自嘲和苦中作乐。另一首动人的歌是在一对穷困的中年夫妇因无奈而同意廉价卖掉自己的土地后唱的,我想不出有其它什么关于漂泊异乡、困苦谋生的歌曲曾这样深深地打动我心。而且他们拉琴唱歌,如此自然!如此可信!唱完后相对凄然一笑,那是我在银幕上看到的对“相濡以沫”最好的表现。在一场真正的悲剧发生后,男主角汤姆(Tom Bledsoe,Aidan Quinn饰)信口唱出一首悲哀的民谣,涤荡那强烈的感情,并使之升华。影片中这些情景衬托出歌曲的意义,同时也显示,学院的故纸堆并非艺术的源泉,生活才是艺术的源泉。而艺术既丰富生活的内容,又抵消生活的苦难;后者可能更反映伟大艺术的本质——幽怨、愤怒产生诗;贫困、痛苦产生歌。
《采风者》优美的风景是显而易见的,人物朴实可信也是显而易见的。此类影片很容易落入风光片的窠臼,很容易成为文人美化田园生活的图解。但此片的导演格林沃德(Maggie Greenwald,曾导The Ballad of Little Jo)独具慧眼,她这部精采的影片让我们看到,世外并无桃源,还让我想到普桑(Nicolas Poussin)那幅陈列于卢浮宫的传世油画《阿卡迪亚的牧羊人》。阿卡迪亚(Arcadia)是希腊的牧区,是平静美好的田园的代名词。画面上三个牧羊人在好奇地察看一块墓碑,上面写着:“Et in Arcadia Ego”(在阿卡迪亚也有我的身影),而这里“我”之所指,一般都认为是——死亡。
其他文献
译/ 杨铭宇 文/ [美]麦克·延森 在“避世运动”(Beat movement)逐渐起步发展的时候,比博普爵士(Bebop)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纽约,整条52街布满了喧闹的爵士俱乐部。比博普爵士是一种经过革新的爵士种类,她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40年代,最大特征是乐队规模都很小,与那种人数众多的爵士乐队正好形成对比,而且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演奏技巧上。比博普是在纽约市中
译/黄荭 文/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一个盛满白色液体的杯子。一只手端起杯子,杯子不见了。酒颤抖着,平静下来。动作重复了好几次。杯子空了。另一只手重新把它斟满。周围是一个半满的酒吧间惯常的嘈杂。自动电唱机喧闹的音乐。 一只昆虫掉在盛满的酒杯里,很小,一只小飞虫。看见它垂死挣扎。一根手指把它弄走了。手(和刚才一样的那只手)又端起杯子,猛地放下。在吧台上洒了一点酒。杯子几乎空了,但还没有全
译/ 张雅琳 文/ [美] 赫莎·D·黄 1、路易丝·厄德里克、迈克尔·多里斯与赫莎·D·黄的对话 赫莎·黄:你认为自己是美国本土作家吗?你如何看待这些标签? 路易丝·厄德里克:我想,任何标签都是合理的,同时也是这个男权社会的产物,因为人们显然不会给白人男性作家贴上“白人男性作家”的标签。我认为这些标签在某些方面很实用。我同样也是“女性作家”,或者是大家愿意贴上的随便什么标签。但是
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 1954—)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她曾先后获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苏·考夫曼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司各特·奥台尔历史小说奖等文学大奖。1984年问世的长篇小说《爱药》使她名声大噪,鹰扬文坛。从那时起,她始终在文坛的聚光灯下,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追捧。迄今,
“人,归根结底,是一个物质存在,很容易受损伤,却不容易修复。”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用长篇小说的篇幅向我们表述了这样一个浅显却需要花费一生时光才能感知的道理。尽管小说除了尾声,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但读者却更容易将它视作主人公布里奥妮的第一人称叙述,也是她一生忏悔的写照。 威严的哥特式建筑、油亮而广阔的夏日草坪、一望无际的荨麻丛、仿制的贝尼尼海神喷泉、吊诡的人物对话和眼神……20
译/ 吕珏 文/ [美]路易丝·厄德里克 当人们以一种部落的眼光看待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那一地的山水便因了族群与家族的历史而鲜活起来。不同于较为晚近的作家,传统的讲故事的人总是把听众固定在一片不变的山川风景之中,在那里神话与现实交织,人与地是无法分离的。比如,特瓦普韦布洛人(Tewa Pueblo)(注:美国南部一个印第安部落。)的故事从地下开始,起初那里完全是漆黑一片。当一只鼹鼠前来拜访
现在竟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人把《色,戒》这部极戆的片子捧得天花乱坠,我真觉得奇怪。有什么好?无非让一个名叫梁朝伟的香港酷星又扮了一把酷,顺便带红了一个名叫汤唯的内地青涩妹。非说还有什么深意,也不过以媚俗的电影画面迎合了日益骨头轻的新世纪文化而已。具体地说,就是为女性盲目献身提供合法性依据,让已经失贞的感到值得并引以为自豪,为跃跃欲试的后继者提供“我傻所以我可爱”的哲学。 电影似乎对小说亦步亦趋,甚
译/ 黄勇民 文/ [美]洛丽娜·斯托基 在采访中,路易丝·厄德里克经常说,她是在一个有众多会讲故事人的家里长大的,因此,很早就已学会欣赏这个被说书人的声音所唤起的充满机遇的世界。她一定也被这些故事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和各色各样的律动节奏所吸引—— 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被这些声音律动的“发声、中断以及消退”所吸引(《舒马赫》175页)—— 因为在她自己叙述故事的时候,她一直力图使她的读者“听到”
译/ 黄荭 文/ [法] 扬·安扬·安德烈亚、M.杜拉斯德烈亚、M.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10月发表了一个戏剧文本:《萨瓦纳湾》。1月初她让《死亡的疾病》问世。为《解放报》,她和扬·安德烈亚,《大西洋人》的演员一起谈论她的书,写作,政治……和她自己。 扬·安德烈亚:萨瓦纳湾在哪里?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佛罗里达。我把它移了位置,我把它放在玛德莱娜所在的地方。就像沙湾拿吉是一个被流
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了庆祝成立100周年,于1995年5月20日至1996年7月13日举办了一场名为"世纪之书"(Books of the Century)的展览,共展出了精心挑选的对本世纪具有影响力的175本经典书籍,其中有关乐观主义、喜悦、优雅(Optimism, Joy, Gentility) 这一主题的书中,美国女作家萨拉·奥纳·朱厄特的《针枞树之乡》(The Country of th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