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reter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储备量直接影响语文学科发展水平,而阅读是增加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不仅有助于扩大知识面,还有助于学生想象力、思考能力、共情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对阅读缺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推动力,增加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作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9-0061-02
  关于阅读促进人类成长的至理名言数不胜数,前人的许多建议也为推进阅读教学起到了支持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各个方面成长的转折点。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语文阅读习惯的时期,而提起影响语文阅读水平的首要因素就不得不谈到“兴趣”一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什么意义?阅读教学的现状怎么样?怎样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些疑问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时,就会自发地进行阅读。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活动远比不情愿完成效率高得多。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若对阅读表现出兴趣,就会在课堂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出主动性,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有利于提升语文素养
  运用恰当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传授知识仅是一部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是开展语文学科教育真正的目的。新课改要求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其中语文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能力、观察力、自学能力、共情力以及探索能力等。小学阶段是这些能力发展的萌芽时期,只有在这个阶段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稳定的提升,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
  3.扩大学生知识面
  阅读是丰富认知的途径。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可以使学生爱读书、乐读书、好读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会积极动脑思考,调动各种感官,不知不觉中知识就在理解、思考时被记下,无形中扩大了知识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科学知识,建立正确的“三观”,等等,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能够在“兴趣”这位教师的带领下,形成自学习惯来主动获取知识。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学校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多媒体、数字化的信息产物也走入校园。但是教师仍然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依靠机械记忆,学生常常在语文阅读课中听到教师说“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你们把它画出来,然后写上过渡句”诸如此类的话,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用筆记。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只知道跟着教师的步调记笔记,再之后就是背诵笔记,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2.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语文阅读教学更多的是训练学生形成抽象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健全,他们对部分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而且教师为了追赶学习进度,容易出现包办代替的情况。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渐习惯教师包办的方式,丧失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这种学习情况不符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要求,长此以往,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习惯了直接接受,会养成惰性思维,逐步减少主动学习的热情。
  3.过于依赖教材,阅读面狭窄
  阅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眼前的语文成绩还是为了语文素养的养成?相信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都是后者,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出现的都是前者这种情况。由于学校要求升学率、家长要求分数,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只教授教材上的知识。可能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但是真正的语文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出现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情况。而且一味地专注课本学习对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存在困难,课程开展得张弛有度、课内外结合比一直绷着神经更能保持学习兴趣。
  三、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1.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来吸引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亘古不变的模式难免让学生感觉不到新鲜,觉得枯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内容的特点,选择既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教师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化、有趣味的教学方式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学生理解抽象化的大道理很困难,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成语故事,如《风吹草动》《釜底抽薪》《覆水难收》等,通过幽默风趣的形式讲解出来,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画杨桃》这篇文章前,教师可先在讲桌上放一种水果,让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对水果进行描述,进而引出文章内容,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后理解内容会比较容易。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自律性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利用该特质,通过营造阅读氛围,将学生的情绪带入教学内容中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文章背景,奠定惋惜的情感基调,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后会明白珍惜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的道理。
  阅读氛围的营造还可以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实现。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可以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方便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班级中养成人人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可通过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可以互相评析阅读、分享好词好句、讨论感受或疑惑。教师可以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同学之间互为学习榜样,主动阅读。   3.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若要维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兴趣,转变现下的师生地位是关键。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感兴趣。反之,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帮助其建立阅读信心、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这样的阅读过程就好比“探险”,教师在一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根据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童年的发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动脑思考以及坚持不懈等良好品质。教师通过“‘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等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4.以正向激励评价为主
  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这时学生心理是极其脆弱的,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则会大大激励学生,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习惯和素养的养成,不能局限于某个答案正确与否。常言道,“好孩子是被夸出来”。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是必要的,而评价方式中正向激励法可以保护学生自尊心,而且非常适合该阶段的学生。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文言文两则》时,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多,学生无法理解文中的许多含义,如“曰”是“说”的意思,“故”是“原因”的意思。只要学生勇于表达就要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深入了解教材内容,适时补充延伸
  教学之前,教师自身要深入理解教材,为学生理解教材出现困难时做好补充知识的准备。教师要弄清分析阅读内容适合何种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如何实施,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如何渗透等。课外阅读是对学生个人兴趣的直观体现,学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而这又会对阅读兴趣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過推荐书单来进行课外指导。
  如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蝙蝠和雷达》作为科普类文章,重点是增加学生知识储备、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拓展其他关于动物的科学发明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中的《少年闰土》由于作者鲁迅的写作风格原因,需要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下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以及相关作品集,方便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讽刺意味和时代意义,这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打下基础。教师也可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其他作品集,如《野草》《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熟悉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结 语
  当前社会背景下,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新课改更加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学生为主”的课堂,通过挖掘阅读内容,正向激励学生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武鸿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文教资料,2019(18):60-61.
  [2]罗利平.如何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8(2).
  [3]王孝丽,王连镖.让兴趣引领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63.
  [4]仲生强.基于新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3).
  作者简介:关桂留(1980—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班主任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多种新型教育理念逐渐涌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数学是一门主要课程,其中包含大量定理、公式等,对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建立数学文化与知识间的联系,优化课堂教学,走出教学误区。文章对初中数学文化加以概述,分析了渗透数学文化的现实价值,并从多个方面出发,重点探究了实现数学文化全面渗透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文化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得到了深入推行。在此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主要立足于实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物理课程的趣味性,使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这对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物理知识极为有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显著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对此,文章主要对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第1课时)为例,阐述了依托在线直播平台整合多种网络互动工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线上直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直播教学;微课  2018 年年初《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正式颁布,它明确指出:教师应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并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
期刊
摘 要:小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初级阶段,因而小学阶段的学校管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小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注重对小学学校的管理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当前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应研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文章基于实际管理状况的考察指出小学学校管理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为摆脱小学学校管理困境提出一些
期刊
摘 要:由于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发生了变化,不但需要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础数学知识,而且需要对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空间几何”范畴讲授为例,对数学实验和数学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思维能力;空间几何  一、通过数学实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1.通过数学实验提升学生的深
期刊
摘 要:德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具有显著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坚持润物无声的原则,科学合理渗透德育思想。文章主要从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价值入手,阐明了德育有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是非观,实现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文章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德育渗透策略,为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提升综合素质,为其良好品行的发展提供心理与能力基础。随着阅读治疗理论的不断发展与相关研究的本土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绿翠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明确学生品行发展问题、推送阅读书目、提升师资力量、构建阅读课程体系、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等途径对运用阅读治疗理论促进小学生品行发展的实践策略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阅读
期刊
摘 要: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以层级为特征的质性研究方法,它将思维能力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分成了五个结构层次,在考评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III卷以基础题型为主,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侧重检验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试题的分析,有利于促进今后历史教学的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理
期刊
摘 要:2020年春季,学校延迟开学,突如其来的特殊情况给教育工作者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考题。面对这一考题,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把握“停课不停学”的契机,结合此特殊情况蕴含的教育价值,创新开展主题活动、落实线上教学、推行宅家研学、实施健康教育、开设STEAM课程、举办文艺活动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线上教育;核心素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数学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用数形结合,可实现以形助数,将复杂问题简化,实现高效教学。文章对数形结合概念和应用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分别从讲解新知、理解概念、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其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9-0031-02  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为重要解题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