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新的时代语境,以家庭血缘传承、师徒传承为主线的民间自然传承模式难以全面传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教育传承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随着传承人年龄的增长和数量的逐步减少而显得愈为迫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文化,更需培养传承人。
一、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分析
1.以师带徒形式
“师带徒”是指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人才的传统方法,锻炼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它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使被传承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全而掌握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针法要领和掌握刺绣的技艺。然而,“师带徒”形式是一种非正规教育的传承方式,由于其过度保密的性质,使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高,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少之又少,而在培养新传承人时又缺乏合适的培养对象,传承人断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严重影响。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的专业水平尚待提高,文化水平较低,视野不够宽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理解只停留在自己的实践基础,这是传承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根源于传承人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平台,进而削弱他们的传承能力。
2.以院校为载体的社会传承形式
这种以专业院校为依托,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专门招收相关专业学生的正规院校,通常采用班级上课制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沿袭不变。这种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较陈旧,导致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受限。首先,设置传统工艺课程,扶持、传承传统工艺,需要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市场法则对有关资源进行配制和利用,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从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一种活动。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市场经济表现出的自目性,容易导致教育部门急功近利、自目发展。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是正确的,但教育的发展不能以市场为主导,要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不能只看到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作出的贡献,更应看到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传承人培养环境尚需优化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于传承人这一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没有从工作中得到工作幸福感。调查显示,部分传承人的传承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工作满意度偏低,而其中又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首先是兴趣问题,调查显示,部分传承人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热情不高,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并非很热爱。如个别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庭承袭的模式,父业子承,可是新一代的传承人并无兴趣。在培养年轻传承人时,除了注重技藝的掌握程度,还应看重传承人是否发自内心热爱其从事的文化工作,部分传承人迫于经济压力,仅仅把传承工作当成副业。
4.传承人培养途径单一
一方面由于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个体条件限制,一般缺乏充足的经费、场所去培养新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带徒传艺虽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的传承机制,但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文化的传播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筹国内外经验,系统化传袭,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术界、教育界等各界一起努力,共同培养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营造良好大环境,激发传承兴趣
社会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民众对于这项工作的认同感。政府要制定和完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帮助普及民众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民众对传承人身份的认同感,激发更多民众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传承人的社会认同感,提高其传承积极性。
2.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传承人创新能力
职业学校对成熟、系统化技能的传授应能保证学生毕业时“无缝”就业,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要求职业院校的技能传授要到位,保证学生的技能掌握扎实到位,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使学生毕业上岗后不会老是“犯嘀咕”,怀疑自己的技能。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使学生在而对激烈生存竞争时,首先想到创新,用创新的手法解决问题,想到动脑筋做到与众不同,在自己已有技能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展。
3.教学质量监控,更具科学性
除了精心改革和编制培养教学方案,学院应建立确保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即教学系统、保障系统和支持系统,严格规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评价水准。学院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听取行业专家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科学、系统、适时地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供资金支持;定期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监控,有效保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
4.培养产业升级所需人才,让传承人更有前途
职业院校均有自己的科研力量,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家产业发展及就业市场变化,进而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积极完善教学,让自己的传承人毕业后能顺利高质量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在校生对未来有信心,从而安心在校学习。也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根本解决招生难题和学生流失问题。
5.完善服务体系,做好职业指导
当前的职业院校均有就业指导体制,但真正充分发挥作用的却不多。其结果是,学生得不到到位的就业指导,不了解自己和就业环境,难以合理地作出职业生涯规划,不知道前途在哪里。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就会缺少明确的目标,就会时常怀疑自己当前学习的价值。于是,很多学生混日子或中途退学。为使学生看清自己的前途,职业院校教学应强调情境活动和经验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特点,教学场所情境化。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习环境不像学校那样设置成隔离的、特殊的课堂,而是师傅的实际工作场所,学徒可以直接看到师傅的活动并参与其中。而且,他们所参与的活动可以直接生产出真实的产品。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可以迅速获得进步成为独立熟练的劳动者。因此,职业院校教学应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多开发和应用优质的学习情境课程。
参考文献
[1]廖育群.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李霄鹏,吴忠魁.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1,(1):55-57.
[4]李亚平.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32-3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改革重点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编号:GXGZJG2017A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随着传承人年龄的增长和数量的逐步减少而显得愈为迫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文化,更需培养传承人。
一、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分析
1.以师带徒形式
“师带徒”是指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人才的传统方法,锻炼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它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使被传承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全而掌握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针法要领和掌握刺绣的技艺。然而,“师带徒”形式是一种非正规教育的传承方式,由于其过度保密的性质,使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高,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少之又少,而在培养新传承人时又缺乏合适的培养对象,传承人断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严重影响。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的专业水平尚待提高,文化水平较低,视野不够宽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理解只停留在自己的实践基础,这是传承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根源于传承人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平台,进而削弱他们的传承能力。
2.以院校为载体的社会传承形式
这种以专业院校为依托,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专门招收相关专业学生的正规院校,通常采用班级上课制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沿袭不变。这种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较陈旧,导致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受限。首先,设置传统工艺课程,扶持、传承传统工艺,需要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市场法则对有关资源进行配制和利用,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从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一种活动。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市场经济表现出的自目性,容易导致教育部门急功近利、自目发展。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是正确的,但教育的发展不能以市场为主导,要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不能只看到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作出的贡献,更应看到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传承人培养环境尚需优化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于传承人这一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没有从工作中得到工作幸福感。调查显示,部分传承人的传承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工作满意度偏低,而其中又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首先是兴趣问题,调查显示,部分传承人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热情不高,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并非很热爱。如个别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庭承袭的模式,父业子承,可是新一代的传承人并无兴趣。在培养年轻传承人时,除了注重技藝的掌握程度,还应看重传承人是否发自内心热爱其从事的文化工作,部分传承人迫于经济压力,仅仅把传承工作当成副业。
4.传承人培养途径单一
一方面由于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个体条件限制,一般缺乏充足的经费、场所去培养新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带徒传艺虽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的传承机制,但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文化的传播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筹国内外经验,系统化传袭,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术界、教育界等各界一起努力,共同培养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营造良好大环境,激发传承兴趣
社会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民众对于这项工作的认同感。政府要制定和完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帮助普及民众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民众对传承人身份的认同感,激发更多民众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传承人的社会认同感,提高其传承积极性。
2.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传承人创新能力
职业学校对成熟、系统化技能的传授应能保证学生毕业时“无缝”就业,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要求职业院校的技能传授要到位,保证学生的技能掌握扎实到位,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使学生毕业上岗后不会老是“犯嘀咕”,怀疑自己的技能。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使学生在而对激烈生存竞争时,首先想到创新,用创新的手法解决问题,想到动脑筋做到与众不同,在自己已有技能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展。
3.教学质量监控,更具科学性
除了精心改革和编制培养教学方案,学院应建立确保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即教学系统、保障系统和支持系统,严格规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评价水准。学院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听取行业专家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科学、系统、适时地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供资金支持;定期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监控,有效保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
4.培养产业升级所需人才,让传承人更有前途
职业院校均有自己的科研力量,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家产业发展及就业市场变化,进而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积极完善教学,让自己的传承人毕业后能顺利高质量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在校生对未来有信心,从而安心在校学习。也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根本解决招生难题和学生流失问题。
5.完善服务体系,做好职业指导
当前的职业院校均有就业指导体制,但真正充分发挥作用的却不多。其结果是,学生得不到到位的就业指导,不了解自己和就业环境,难以合理地作出职业生涯规划,不知道前途在哪里。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就会缺少明确的目标,就会时常怀疑自己当前学习的价值。于是,很多学生混日子或中途退学。为使学生看清自己的前途,职业院校教学应强调情境活动和经验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特点,教学场所情境化。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习环境不像学校那样设置成隔离的、特殊的课堂,而是师傅的实际工作场所,学徒可以直接看到师傅的活动并参与其中。而且,他们所参与的活动可以直接生产出真实的产品。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可以迅速获得进步成为独立熟练的劳动者。因此,职业院校教学应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多开发和应用优质的学习情境课程。
参考文献
[1]廖育群.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李霄鹏,吴忠魁.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1,(1):55-57.
[4]李亚平.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32-3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改革重点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编号:GXGZJG2017A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