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稳步推进,寄宿制学校数量逐年增多,加之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理生意或务工,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小学寄宿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会不良风气等多方面的影响,德育方面比较薄弱。现将几年来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寄宿生德育现状和对策简单谈谈。
一、现状与问题。
1、养尊处优、意志力薄弱。
这类寄宿生的父母多数常年在外打工,一般是用金钱来作为教育孩子的价码,加之爷爷奶奶的娇惯,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教育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把钱寄给孩子之后便不管不问。古语云:“种田不锄一季荒,养子不教一世枉”。因为父母思想上的不重视,这类孩子只会从父母那里要更多的钱,一切就万事大吉。有了钱以后,上课时间玩手机,课间时间买零食,课后忙着比吃比穿,老师的批评教育抛之脑后。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犯错、撒谎、偷窃等。
2、任性孤傲、自私自利
这类寄宿生在家里缺乏温暖,对家庭、社会怀有不满之心,父母的打骂听之任之,老师的苦口婆心左耳进右耳出,他们很难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苦闷、孤单失群、嫉妒心强,特别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另外,由于祖父母一代的宠爱,滋长了这类学生的心理疾病。
3、受陈旧观念的影响,陋习不改。
由于山区用水困难,不少家长十天半月不洗一次澡是司空惯见的事,寄宿生也一样。寝室里一年四季臭气熏天,令人作作呕。一些学生晚休时间懒得上厕所,小便拉在宿舍里,走廊上,或者干脆拉在床上。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晚自习后同学走动较少的机会,把大便拉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总之,在这些学生眼里,学校和山里一样无处不厕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要。
4、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因为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生活指导老师配备不合理,个别教师做事推诿、摆老资格,班主任关心不够等,导致一些寄宿生纪律散漫、学生之间互相偷盗,学生撬老师办公室偷钱偷物的不良现象屡禁不止。
农村小学寄宿生常见的这些不良表现令人担忧,因此,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德”需先行啊。
二、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的管理对策。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一些规章制度,制度寄宿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在各个寝室之间开展纪律、卫生等竞赛活动,让寄宿生管理工作步上新台阶。
(一)、深入学生寝室,坚信爱能改变一切。
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爱学生,不仅爱他们的聪明懂事,关键是理解和宽容,尊重和信任。小学寄宿生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亲人,每个星期只能回去一次,冷了、热了、饿了、病了,受人欺负了,他们都希望有人乐意听他们说说,有人来关心和过问。让寄宿生的“问题”在爱中融化,在不断注入的人文气息中溶解吧。
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和教师是育人者、服务者、管理者三重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教育,只有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会出现奇迹。
(二)、开展趣味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学会做人。
游戏生动有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它既能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又能培养学生 的合群性;既能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精神,又能让学生认识规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寝室为单位的团体教育里,学校可以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如“一分钟穿针”“叠被子比赛”以及每个月文明寝室的评比等。通过这些游戏和比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悟出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与人交往,锻炼了独立自主及合作能力,改掉了懒惰、贪图享受的陋习。
2、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完美人生。
(1)寄宿生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因此,生活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更为艰辛。相对走读生,寄宿生在学校里有更多空闲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就靠群策群力。每个月生活指导老师都应该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对各个寝室进行军事化的内务训练,如:豆腐块似的叠被法,脸盆和毛巾、鞋子怎样摆放才整齐划一,让学生尽快的改掉懒惰、散漫的习惯。
(2)在食堂里,生活指导老师三餐都应该到场。餐后,值日生要像家里的妈妈一样,系上小围裙收拾好餐桌,打扫卫生,让学生体会到妈妈做家务的艰辛和繁琐,感受到家长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饭后,操场上,老师带领学生做小小运动员,或踢足球,或打篮球,尽情的享受到拼搏的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
(4)晚自习,在教室里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成语接龙”或“你表演,我来猜”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住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喜欢上住校。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道德素质。
(三)、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讲究卫生是一个文明人的标志之一。讲究卫生对自己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同时可以避免妨碍他人的身体健康。第一,学校要帮助寄宿生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起居卫生制度: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早晚洗漱,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常洗澡,勤换衣,保护皮肤清洁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第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腐爛变质的东西和苍蝇爬过、脏手拿过或掉在地上的食物;饭盒、筷子、汤匙,及时洗净、盖严,不让苍蝇和灰尘落上。第三,要教育学生注意卫生,保持寝室内干净整齐,不能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第四,教育学生保护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站坐走躺姿势要端正。对寄宿生的卫生要求工作必需做得细致,因为讲究卫生的习惯是养成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
(四)构建家校合作体系,形成德育合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接近的桥梁。寄宿制学校的领导、教师之间更需要沟通,教师要随时向领导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身为班主任,平时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访了解到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在假日的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互相沟通,共商教育孩子的办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发现个别学生问题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总之,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诸多方面因素逐一健全与完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寄宿生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勤奋努力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真诚的感恩习惯,进而为寄宿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现状与问题。
1、养尊处优、意志力薄弱。
这类寄宿生的父母多数常年在外打工,一般是用金钱来作为教育孩子的价码,加之爷爷奶奶的娇惯,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教育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把钱寄给孩子之后便不管不问。古语云:“种田不锄一季荒,养子不教一世枉”。因为父母思想上的不重视,这类孩子只会从父母那里要更多的钱,一切就万事大吉。有了钱以后,上课时间玩手机,课间时间买零食,课后忙着比吃比穿,老师的批评教育抛之脑后。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犯错、撒谎、偷窃等。
2、任性孤傲、自私自利
这类寄宿生在家里缺乏温暖,对家庭、社会怀有不满之心,父母的打骂听之任之,老师的苦口婆心左耳进右耳出,他们很难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苦闷、孤单失群、嫉妒心强,特别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另外,由于祖父母一代的宠爱,滋长了这类学生的心理疾病。
3、受陈旧观念的影响,陋习不改。
由于山区用水困难,不少家长十天半月不洗一次澡是司空惯见的事,寄宿生也一样。寝室里一年四季臭气熏天,令人作作呕。一些学生晚休时间懒得上厕所,小便拉在宿舍里,走廊上,或者干脆拉在床上。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晚自习后同学走动较少的机会,把大便拉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总之,在这些学生眼里,学校和山里一样无处不厕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要。
4、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因为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生活指导老师配备不合理,个别教师做事推诿、摆老资格,班主任关心不够等,导致一些寄宿生纪律散漫、学生之间互相偷盗,学生撬老师办公室偷钱偷物的不良现象屡禁不止。
农村小学寄宿生常见的这些不良表现令人担忧,因此,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德”需先行啊。
二、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的管理对策。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一些规章制度,制度寄宿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在各个寝室之间开展纪律、卫生等竞赛活动,让寄宿生管理工作步上新台阶。
(一)、深入学生寝室,坚信爱能改变一切。
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爱学生,不仅爱他们的聪明懂事,关键是理解和宽容,尊重和信任。小学寄宿生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亲人,每个星期只能回去一次,冷了、热了、饿了、病了,受人欺负了,他们都希望有人乐意听他们说说,有人来关心和过问。让寄宿生的“问题”在爱中融化,在不断注入的人文气息中溶解吧。
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和教师是育人者、服务者、管理者三重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教育,只有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会出现奇迹。
(二)、开展趣味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学会做人。
游戏生动有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它既能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又能培养学生 的合群性;既能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精神,又能让学生认识规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寝室为单位的团体教育里,学校可以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如“一分钟穿针”“叠被子比赛”以及每个月文明寝室的评比等。通过这些游戏和比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悟出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与人交往,锻炼了独立自主及合作能力,改掉了懒惰、贪图享受的陋习。
2、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完美人生。
(1)寄宿生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因此,生活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更为艰辛。相对走读生,寄宿生在学校里有更多空闲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就靠群策群力。每个月生活指导老师都应该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对各个寝室进行军事化的内务训练,如:豆腐块似的叠被法,脸盆和毛巾、鞋子怎样摆放才整齐划一,让学生尽快的改掉懒惰、散漫的习惯。
(2)在食堂里,生活指导老师三餐都应该到场。餐后,值日生要像家里的妈妈一样,系上小围裙收拾好餐桌,打扫卫生,让学生体会到妈妈做家务的艰辛和繁琐,感受到家长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饭后,操场上,老师带领学生做小小运动员,或踢足球,或打篮球,尽情的享受到拼搏的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
(4)晚自习,在教室里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成语接龙”或“你表演,我来猜”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住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喜欢上住校。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道德素质。
(三)、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讲究卫生是一个文明人的标志之一。讲究卫生对自己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同时可以避免妨碍他人的身体健康。第一,学校要帮助寄宿生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起居卫生制度: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早晚洗漱,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常洗澡,勤换衣,保护皮肤清洁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第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腐爛变质的东西和苍蝇爬过、脏手拿过或掉在地上的食物;饭盒、筷子、汤匙,及时洗净、盖严,不让苍蝇和灰尘落上。第三,要教育学生注意卫生,保持寝室内干净整齐,不能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第四,教育学生保护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站坐走躺姿势要端正。对寄宿生的卫生要求工作必需做得细致,因为讲究卫生的习惯是养成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
(四)构建家校合作体系,形成德育合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接近的桥梁。寄宿制学校的领导、教师之间更需要沟通,教师要随时向领导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身为班主任,平时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访了解到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在假日的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互相沟通,共商教育孩子的办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发现个别学生问题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总之,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诸多方面因素逐一健全与完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寄宿生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勤奋努力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真诚的感恩习惯,进而为寄宿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