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中,读到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到高兴的情感;读到小白兔家着火时,引导孩子们体会到着急的心情;读到雪孩子因为救小白兔而牺牲的时候,引导孩子体会到悲伤的心情。有了对这多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会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了。
  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三、 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
  在朗读时,为了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在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来评一评。马上有孩子说:“从他的朗读中,我感觉不到高兴的心情。”还有孩子说:“他的表情不生动。”我表扬了他们评得好。然后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来试试看?”这样,让孩子通过评议,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问题,又由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对读者还是听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尚庄中心小学 )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能做两步应用题是学习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而学生在学习两步应用题时常感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一步应用题过渡到两步应用题的过程中做了一点尝试,结果学生兴趣倍增,学得轻松愉快,并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情趣过渡  创设情境是运用恰当的动作、游戏活动、智力竞赛、思考练习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激起兴趣,引发思维,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过渡到两步应用题。如:我把学生分成几组做游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近些年来我国财政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或者个人都要学习和深入领会并且要狠抓落实,确保此次改革能切实减少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国家已经把这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一方面,医药行业强大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整理医疗水平、国民健康水平和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医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
ABC阀门公司是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集团性公司,总部在丹麦,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在供水、污水、热力、燃气、工业等领域。得益于多年的制造经验并结合深度的市场商务运作,今天ABC集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在选择书籍下工夫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几乎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数学作业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一句话,“我”的作业“我”作主。  一、激发思维,需要作业的民主自由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自主作业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作业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设计不同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涌现出一股优质高新企业赴美上市的浪潮。作为反映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的代表,这些赴美上市公司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和追捧。我们把这些主要收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