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中,读到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到高兴的情感;读到小白兔家着火时,引导孩子们体会到着急的心情;读到雪孩子因为救小白兔而牺牲的时候,引导孩子体会到悲伤的心情。有了对这多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会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了。
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三、 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
在朗读时,为了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在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来评一评。马上有孩子说:“从他的朗读中,我感觉不到高兴的心情。”还有孩子说:“他的表情不生动。”我表扬了他们评得好。然后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来试试看?”这样,让孩子通过评议,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问题,又由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对读者还是听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尚庄中心小学 )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中,读到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到高兴的情感;读到小白兔家着火时,引导孩子们体会到着急的心情;读到雪孩子因为救小白兔而牺牲的时候,引导孩子体会到悲伤的心情。有了对这多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会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了。
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三、 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
在朗读时,为了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在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来评一评。马上有孩子说:“从他的朗读中,我感觉不到高兴的心情。”还有孩子说:“他的表情不生动。”我表扬了他们评得好。然后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来试试看?”这样,让孩子通过评议,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问题,又由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对读者还是听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尚庄中心小学 )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