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高考分数公布后,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为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学校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与高考相关的话题又会火热起来,其中一项就是“高考状元”,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市(州)再到县(市、区),不同级别的“高考状元”都有很高的热度。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教育部再次发文重申,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无疑是很及时的警示与引导,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
说起来,禁炒“高考状元”之事,这些年基本年年提及,外界对此心知肚明。遗憾的是,每年高考过后,“高考状元”依然火热,这背后其实有着多股力量在“助推”。对学校而言,为了招生与宣传,倘若本校出了“高考状元”,就算禁止炒作,也会“换个马甲”操作,大张旗鼓地宣扬“某状元出自我校”。对地方教育部门而言,自己辖区内的学校高考成绩不错,升学率很好,是他们的政绩,自然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学校“打擦边球”。至于媒体,更是“内卷”得厉害,因为自己不报道会有别的媒体报道,不跟上只会失去关注度、掉了点击率。
在各种力量的裹挟下,炒作“高考状元”的热度一直很难降下来,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甚至还催生出非常火热的“状元经济”,比如跟“高考状元”有关的笔记、习题、作业等,无论真假,都能在网上卖出高价。
炒作“高考状元”弊端很多,必须对此进行整治。而要让每年的“高考状元”话题降温,让炒作行为销声匿迹,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首先,要破除社会对“高考状元”的畸形迷恋。“高考状元”其实只是一次考试的第一名,这与“状元”本人未来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贡献不一定成正比。此前就有调查显示,“高考状元”们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社会预期,因此没有必要神话“高考状元”,而应以理性、平常心看待。
其次,要扭转地方政府和学校的片面政绩观。要进一步改革当前的考评体系,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手段考评地方的政绩和学校、教师的教学成绩,减轻“高分率”“优秀率”在考评体系中的比重,关注整体状况,突显教育公平。
最后,对参与炒作的媒体(包括纸媒、网媒、自媒体等)进行严格管控,杜绝出现炒作或变相炒作“高考状元”“最高分”“第一名”“升学率”等方面的信息,必要时可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罚政策,让媒体知道不炒作“高考状元”不只是底线,更是不容触碰的红线。
只有切实做到上述三点,多管齐下,才能让“高考状元”话题不断降温,从而让社会的价值观回归理性的轨道,而不是年复一年地重申常识。
(责编 欧金昌)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与高考相关的话题又会火热起来,其中一项就是“高考状元”,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市(州)再到县(市、区),不同级别的“高考状元”都有很高的热度。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教育部再次发文重申,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无疑是很及时的警示与引导,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
说起来,禁炒“高考状元”之事,这些年基本年年提及,外界对此心知肚明。遗憾的是,每年高考过后,“高考状元”依然火热,这背后其实有着多股力量在“助推”。对学校而言,为了招生与宣传,倘若本校出了“高考状元”,就算禁止炒作,也会“换个马甲”操作,大张旗鼓地宣扬“某状元出自我校”。对地方教育部门而言,自己辖区内的学校高考成绩不错,升学率很好,是他们的政绩,自然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学校“打擦边球”。至于媒体,更是“内卷”得厉害,因为自己不报道会有别的媒体报道,不跟上只会失去关注度、掉了点击率。
在各种力量的裹挟下,炒作“高考状元”的热度一直很难降下来,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甚至还催生出非常火热的“状元经济”,比如跟“高考状元”有关的笔记、习题、作业等,无论真假,都能在网上卖出高价。
炒作“高考状元”弊端很多,必须对此进行整治。而要让每年的“高考状元”话题降温,让炒作行为销声匿迹,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首先,要破除社会对“高考状元”的畸形迷恋。“高考状元”其实只是一次考试的第一名,这与“状元”本人未来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贡献不一定成正比。此前就有调查显示,“高考状元”们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社会预期,因此没有必要神话“高考状元”,而应以理性、平常心看待。
其次,要扭转地方政府和学校的片面政绩观。要进一步改革当前的考评体系,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手段考评地方的政绩和学校、教师的教学成绩,减轻“高分率”“优秀率”在考评体系中的比重,关注整体状况,突显教育公平。
最后,对参与炒作的媒体(包括纸媒、网媒、自媒体等)进行严格管控,杜绝出现炒作或变相炒作“高考状元”“最高分”“第一名”“升学率”等方面的信息,必要时可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罚政策,让媒体知道不炒作“高考状元”不只是底线,更是不容触碰的红线。
只有切实做到上述三点,多管齐下,才能让“高考状元”话题不断降温,从而让社会的价值观回归理性的轨道,而不是年复一年地重申常识。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