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的N体问题(下)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72年,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在一篇论文中首次利用自己建立的分析力学理论,尝试求解了一类简化的三体模型,即所谓的“平面限制性三体问题”。这里的“平面”指的是三个星体的运动被固定在同一平面上。考虑到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共面性,这个假设是有实际意义的。“限制性”指的是其中一个星体的质量同另外两个星体相比可忽略不计。如此一来,两个大质量的星体就构成了一个普通的二体系统,小质量星体同时受到两个大星体的引力牵引。拉格朗日的研究表明,对小质量星体而言,二体系统中有5个位置颇为特殊的点,它们都是该系统的平衡点,或者称为不动点,小质量星体在这里不会感受到外力。后人将这5个点命名为“拉格朗日点”。
  


  从力学稳定性上看,前三个拉格朗日点在垂直于二体连线的方向上是不稳定的(图中的红色箭头)。这就如同一座倒置的金字塔,虽然理论上成立,可是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被放大,导致不可逆的位置偏离。后两个拉格朗日点的所有方向都是力学稳定的,除非受到足够的外部影响,否则只能在平衡点附近振荡。在太阳系里,木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所以日木系统的拉格朗日点相对特殊一些。遗憾的是,受限于当时的观测能力,拉格朗日的三体理论一直没能得到观测上的支持,许多人觉得这也许只是纸上谈兵的纯理论游戏。直到1906年2月,德国天文
  学家马克斯·沃尔夫在木星轨道上超前于木星位置60°附近发现了第588号小行星(沃尔夫以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名字命名它),这才证明了拉格朗日点的真实存在。
  自进入航天时代以来,日地系统的拉格朗日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L1点和L2点。相较于普通的人造卫星轨道,前者能摆脱地球运动方向的干扰,尤其利于太阳的观测;后者能摆脱太阳和地球的电磁波干扰,尤其利于深空目标的观测。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前两个拉格朗日点都是不稳定的,可实际情况中,航天器受扰动飘离平衡点所需的时标比较长。在此期间,只要航天器及时校正轨道,就能在L1点和L2点长期驻留。另外,针对前两个拉格朗日点存在的日凌干扰问题,NASA的轨道设计专家罗伯特·法库爾设计出一种围绕拉格朗日点做圆周运动的晕轨道。目前,欧空局和NASA共同研制的SOHO卫星就运行在日地系统L 1点的一个晕轨道上。2018年10月,日地系统L2点的晕轨道将迎来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事实上,现实中能观察到的稳定的三体模式屈指可数。19世纪末期,三体问题进入纯理论研究范畴,动力学理论与天文学之间的关系似乎渐行渐远。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多年以后三体问题竟会以一种全然不同的面孔重返现实。
  瞥见混沌
  《数学学报》是一本创刊于1882年的顶级数学期刊,由瑞典著名数学家米塔·列夫勒发起。在《数学学报》1885年—1886年第7卷上,有一则关于“奥斯卡国王奖”的通告。通告中说,数学家狄里克雷在去世前不久写给几何学家克罗内克的信中,称自己发现了一种能够对力学中的微分方程进行积分的方法。应用该方法,他能够严格给出太阳系的稳定性证明。遗憾的是,我们对此方法一无所知。为了庆祝挪威与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的60岁生辰,杂志决定悬赏重新发现该方
  法,并给出N体问题通解的第一人。
  在当时,这一奖项的名声甚至超过今日的诺贝尔奖。布告发出后不久,数学界的研究重心就转向了N体问题,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参加竞赛提升自身知名度。但是,最后只有5个人按时提交了论文,其中就包括庞加莱的那篇讨论三体问题的文章。尽管庞加莱的工作没能给出通告里期望的那个解答,但其结果依然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开启了天体力学的新纪元,庞加莱也因此获得了仅有的那一届“奥斯卡国王奖”。此后,该奖项便夭折了。否则,今天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就不是菲尔兹奖了。
  严格地讲,人们对混沌现象的认识始于庞加莱的这篇论文,虽然庞加莱本人从未意识到这一点,更不曾在论文中使用“混沌”这类字眼。19世纪后期,机械决定论的思想笼罩科学界,而且庞加莱骨子里的谦逊和蔼不允许他做出离经叛道的研究,否则,狭义相对论的提出者就不会是爱因斯坦了。在今天,“混沌”这个词被滥用于各行各业,只要是没有什么明显规律的行为,似乎都可以同混沌挂上钩。事实上,混沌现象是一类有明确定义的动力学行为,一个系统必须具备如下3条性质方可被称为混沌:①系统行为对初值敏感;②有密集的周期解;③至少存在一条填满相空间的轨道。依现代的观点看,庞加莱当年的论文实际上证明了“平面限制性三体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
  毫无疑问,庞加莱本人拒绝接受混沌现象的存在,他无法理解仅有三个质点的动力系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古怪的行为。在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庞加莱实际上已经瞥见了三体系统的相空间所具有的怪异结构。他在论文里的措辞十分谨慎,他相信,N体问题的复杂性远在那个时代的数学研究水平之上。庞加莱希望今后的研究者能仔细筛查自己的研究对象,留意其中是否也存在与此类似的问题。富有戏剧性的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究,人们最终证明混沌现象充斥于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它与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量子力学一道,彻底埋葬了机械决定论的哲学大厦。
  N=3,4,5……8
  在天文学上,拥有3颗及以上恒星的体系常被称为聚星系统。天文学家发现,这些聚星系统往往以二体系统为基础,自下而上逐级构成。例如,勾陈一系统的结构同半人马座三星类似,都是A、B两星近距离相互绕转,C星在外围绕A、B两星的质心运转。再比如五车二的四合星系统,它包含了两对双星体系:一对红巨星,一对红矮星,后者在10000天文单位外围绕前者缓慢运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格局,一方面当然要归咎于二体系统本身的力学稳定性,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格局也许是绝大多数N体系统最终的演化命运。   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它将科学家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智慧用于对问题的全局把握。当然,并非每一個领域的研究者都会积极地拥抱新技术的到来。据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许多数学家一度非常排斥计算机的使用。相较之下,在最渴望使用计算机的人群中,天文学家和天体力学家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中一些人把N体问题的数值算法编入计算机程序,于是,N体系统的数值模拟就成了某种具有消遣性质的数学游戏,枯燥的N体问题一下变得有趣起来。模拟的例子多了,规律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当然,严谨的数学论证还是少不了的,毕竟没人会把数值模拟当作可靠的证明。不可否认的是,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实会为研究者指明努力的方向。
  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被称作“毕达哥拉斯问题”。这是一个平面三体问题,由雅克比的学生梅塞尔于1893年提出。问题是这样的:将质量比为3∶4∶5的三颗星体分别放置于毕达哥拉斯三角形(即边长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在初始时刻以静止释放它们,该系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最终的演化命运如何?梅塞尔和布鲁曾为此做过大量的计算,但没有取得有价值的结果。1966年,两个分别来自耶鲁大学和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研究小组,针对该问题分别编写了一组计算机模拟程序,得出的结果令人震惊:经过一段令人目眩的相互旋绕之后,忽然某一个瞬间,3颗星体变得异常接近,几乎要碰撞在一起;之后,两颗星体组成了一对紧密的双星系统,由此引发的弹弓效应将第3颗星体高速抛出。它获得的动能全部来自二体系统损失的引力势能。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仿佛目睹了半人马座三星的诞生经过:在遥远的过去,南门二双星和比邻星也许是诞生在同一片星云里的三个恒星胚胎。在原恒星时代,它们也曾经历过令人目眩却稍纵即逝的“乱纪元”。之后的某个瞬间,3颗星抵达了碰撞的边缘,比邻星终于被弹弓效应高速抛出,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将这个例子推而广之,恐怕就可以解释星空中聚星系统的奥秘了。
  N=9
  八大行星加上中心的太阳构成了一个九体系统。于是,我们再次回到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上来。
  当然,这样的理解方法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根据庞加莱的研究,我们不难猜测,太阳系的动力系统多半是混沌的,并没有理由认为矮行星和小行星的摄动作用可以被忽略。因此,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多体问题。即便如此,对八大行星、矮行星和绝大多数的小行星而言,椭圆轨道已是足够好的近似,纵然它们的轨道参数存在这样那样的长期变化,但其原因也能用大行星间的摄动理论一一解释。摄动作用确实会产生更高阶的近似项,不过,每一
  项都可以用含有时间项的无穷级数去逼近,直到达到所需的精度。与此相关的所有力学理论,都被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拉普拉斯系统地集成于他所著的5卷16册《天体力学》里。拉普拉斯在书中宣称,他证明了太阳系是长期稳定的,大行星间的一阶摄动效应不会随时间发生积累。后来,数学家泊松进一步证明二阶摄动效应同样不会积累。今天,我们知道,行星间的任意阶摄动效应都不会积累,只会产生有限的振荡项。可是,这个结论依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当太阳系的演化时标被拉长至千万年的时候,混沌现象开始出现,情况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1963年,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阿诺德和莫泽共同提出并证明了著名的卡姆定理(定理的名字源于三个人姓名的首字母组合)。根据卡姆定理,确定系统与混沌系统之间并没有一道明确的分界线,而是存在一片广阔的过渡地带。幸运的是,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就位于卡姆定理所说的过渡地带上。该定理指出:只要太阳的质量在太阳系内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e 和轨道倾角i 是小量,太阳系不稳定的概率就几乎是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太阳系几乎
  是个稳定系统。不过,究竟何种量级才算是卡姆定理所说的小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N=100 000
  接下来,让我们把星体的数目急速上调。当N抵达10万的时候,我们便进入了球状星团的世界。
  据推测,银河系里约有200个球状星团。它们以银心为中心,在空间里呈球形均匀分布。目前已发现的系内球状星团约有150个,其余的都被银心遮挡,难以直接观测到。球状星团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形貌相似。无论是星系、星云,还是疏散星团,它们的外貌都十分多样化。可是,球状星团的模样似乎都差不多,恒星密度都是中心大外围小,呈规则的球形分布。第二,球状星团普遍很古老,有的年龄甚至超过了130亿岁(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根据以上两点,从天体力学的角度看,可以判定球状星团是一种异常稳定的多体结构。至于为何如此,目前还只有
  一些定性的理解,没有定量的证明。
  N=100 000 000 000
  让我们继续疯狂上调星体的数目,直至抵达千亿量级。在这里,我们又碰到了另一大类稳定的多体结构:星系。与球状星团不同的是,星系的形貌多种多样。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曾对星系做了大量的观测,于1926年提出一种按形态划分星系的分类系统,之后不断完善,于20世纪50年代完成了著名的哈勃分类。哈勃分类里将星系归为4大类: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说起对星系形貌的理论解释,必须要提到天才的华人天体物理学家林家翘和徐遐生。20世纪60年代,他们提出了星系旋臂的密度波理论。这是一种解释星系旋臂图样的简洁而漂亮的理论,至今依然被认为是旋臂成因的最佳解释。不过,近年来的一些观测表明,暗物质也许在塑造星系形态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否则宇宙中的星系不会是如今的模样。今天,相关的理论研
  究依然是天体物理学的前沿课题。
其他文献
我们也许已经发现了不可触碰的影子世界的线索。  到目前为止,搜寻暗物质的科学家收获的只有遗憾。每当即将捕捉到这些占据宇宙物质主导的粒子时,它们都会再一次从科学家的指尖悄然溜走。至今也没有看到预期中的暗物质信号,又或者是眼睁睁地看着曾经一度令人兴奋不已的现象慢慢地消失在探测器的背景噪声中。每一次都如出一辙:勇敢出行,一无所获,重新开始。匈牙利科学院研究所的实验装置探测到了可能是超出标准型的新粒子的线
期刊
译/晨飞  天文学家薇拉·鲁宾于2016年12月25日去世,享年88岁。她的革命性研究证实了暗物质的存在,使她闻名全球。  薇拉在童年时代就对天体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8年,她才10岁,她家从费城搬到了华盛顿特区。在这个新家,她卧室的窗口仍然向北,晚上,她一如既往地仰望夜空的星移斗转,陶醉于地球的运转。4年后,她在爸爸的帮助之下架起了自己的天文望远镜,开始参加业余天文学爱好者的活动。1965
期刊
埃隆·马斯克比我们更有志气。  为了这项写作计划,我跟马斯克交谈了六次,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谈论怎样让他的火星计划成为现实上。听上去他只需要两个东西就万事俱备了:意志和办法。  从传统智慧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我们在40年前登上了月球,这比个人电脑的出现还早15年,所以现在去火星似乎应该是一件完全可行的事情——唯一的限制因素就是意志的缺乏。    但马斯克认为情况完全相反。
期刊
做《飞碟探索》的编辑有时候会让人凭空生出一些“绝望”,让你意识到自己与那些真正的天才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不可及,而且这种距离将永远存在。就算你每天都努力学习、勤奋研究,并且比他们多活80年,还是赶不上他们,比如埃隆·马斯克。这个开发了世界第一在线支付系统Paypal,催生了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特斯拉的“钢铁侠”,现在又开始颠覆传统的太空运输市场,而这只不过是他另一个理想而疯狂的梦想——在火星上开创新的人
期刊
从来没有哪个科学命题像发现太阳系外行星那样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些系外行星中最近的也离我们的太阳有好几光年之远,是我们从未见到的世界。为了探寻宇宙中是否有我们的同类,天文学家正在梳理遥远恒星的微弱波动和周期性暗点——这表明了一颗行星的存在,尽管其信号很弱,连望远镜也不能直接观察到。  比木星大得多的系外庞然大物首先被发现,它们的巨大质量造成了明显的恒星扰动。现在,距离我们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已有20多年
期刊
科学家早在1961年就发现了外星生命。什么,你不记得了?久负盛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甚至刊登了一张外星人的插画。确实,你可能不会从那篇文章文质彬彬的题目上看出端倪,而且画中的外星人身材矮小得令人失望。但在第二年早些时候,法国的《星球》杂志复制了《自然》上的那张图片,并且加了注释:“这是第一个外星生命的形象。”  这些报道意味着关于1864年坠落在法国奥盖尔附近的陨石长达一个世纪的猜测达到了高潮。有
期刊
走上天文之路  乔瑟琳1943年7月15日生于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父亲菲利普是一名建筑师,母亲阿莉森是一位虔诚的贵格教徒。她后来还有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乔瑟琳的童年是愉快的。她的家在乡村,周围有广袤的农田,也许正是优美的田园生活塑造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也使她能够耐得住寂寞。当然,这时候乔瑟琳对天文没啥兴趣,也完全无知。  转折发生在中学时代。那年,她的父亲承包了北爱尔兰亚尔马天文
期刊
1915年11月11日至18日,爱因斯坦做了一个简短的计算:他用了14步对水星轨道进行分析,解释了50多年以来让天文学家感到棘手的一个反常现象。  发现天体运行机制的一个小细节不至于让人们大惊小怪,但是爱因斯坦和朋友说,当他看到最后的计算结果,确认他的理论和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时,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颤抖”。原因是:对水星轨道的正确分析首次验证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即物质间引力的相互作用。正如理查德·费曼
期刊
译/裴淑娟  寻找来自外星球文明的信号,为什么不从地球上一些已知的非人类通信系统着手呢?鲸数百万年前就已经有了全球通信系统——这比智人的出现都要早。蜜蜂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舞蹈交流,很久之前就通过民主辩论的方式决定筑巢的最佳地点。这个时间比人类民主政治体系的产生还要早数百万年呢。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据我所知,研究动物交流体系的人都会得出一致结论:这些物种比人类预想的“更善言辞”。标题  通过研究动物通
期刊
罗纳德·阿蒙森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环境科学教授,研究土壤是他一生的工作。他在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长大。自高中起,他在一位老师的启发下开始关注“土壤的知识层面”,不仅开始研究维持生命的地球土壤,也研究火星上像沙漠一样的土壤。最近,在接受采访时,阿蒙森谈到了我们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土壤问题,以及是否应该开始把荒凉的火星当作我们未来的家园来研究。  为什么我们应当对地球的土地状况非常担忧呢?  阿蒙森: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