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考察报告》的通知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教函〔2008〕356号
  (2008年10月22日)
  各州、市教育局:
  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成就显著,在教育改革创新、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得到教育部以及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广泛认同。为了有效借鉴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构建云南现代基础教育体系,10月7日至13日,我厅组成由王建颖副厅长带队,部分州市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负责人、基础教育部门负责人、一级完中校长等30人参加的基础教育考察团,赴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考察。现将考察报告印发给你们,供你们学习、借鉴。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
  基础教育的考察报告
  云南省赴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考察团
  
  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成就显著,在教育改革创新、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得到教育部以及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广泛认同。为了有效借鉴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构建云南现代基础教育体系,10月7日至13日,省教育厅组成由王建颖副厅长带队的基础教育考察团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考察团由部分州市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负责人、基础教育部门负责人、一级完中校长共30人组成。考察前,罗崇敏厅长作动员讲话,考察结束后听取了情况汇报并对考察结果应用提出要求,安排王建颖副厅长在全厅干部职工大会介绍内蒙发展基础教育的经验。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的12所中小学、1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还考察了包头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对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深入的学习、考察。
  
  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及基础教育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俄罗斯两国接壤,全区东西走向狭长,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2378.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493.15万人。全区有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其中有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01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
  内蒙古资源丰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煤”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能源基地和生态保障线。内蒙古四大支柱产业:农畜产品工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内蒙古现有小学4177所,教学点1113个,初中1087所;小学在校生158.46万人,初中在校生94.14万人。幼儿园1554所,在园幼儿16.18万人(其中学前班11.5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30所,弱智辅读校10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8903人,已入学7194人(其中特校就读的2803人,在普校随班就读4391人);有普通高中34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23所。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18.5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2.54万人。内蒙古自治区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56人,居全国第13位。
  
  二、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程度较高
  经济快速发展,教育蒸蒸日上。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教育体系。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在财政预算安排上优先保证教育经费。同时,还要求各盟市、旗县市区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对公共教育投入的责任,确保教育经费向农村牧区、困难学生和民族教育倾斜,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财政今年安排教育经费21.2亿元,比上年增加8.6亿元,增长67.9%,超过自治区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要求。自治区财政安排基础教育专款77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3%,重点用于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安排职业教育专款8750万元,比上年增长75%,重点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训和奖助学金;安排高等教育专款32399万元,比上年增长487%,重点用于提高生均定额标准、高校贷款贴息、奖助学金、直属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春季学期开学之前,自治区财政就将中央和自治区春季义务教育保障经费65607万元下拨,用于公用经费、教科书和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费补助。
  以“羊煤土气”创造经济发展神话的鄂尔多斯,其市政府所在地的东胜区2006年的综合经济实力也跨入全国县城经济百强的第25位,财政收入达到55亿元。东胜区明确提出,东胜不能是“经济的巨人,教育的矮子”,仅2007年、2008年东胜区就斥资20亿元用于教育,其中10亿元资金来自民营企业家。本着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建设的原则,学校建设严格按照国家一级一类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优先。在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不动摇,在规划、投入、推进、评价中,确保基础教育在各类教育中优先发展。
  基础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同步。内蒙古自治区始终把民族教育作为重点,促进民族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步扩张数量、同步提高质量。根据民族学校的办学特点,积极探索并实行以寄宿制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成效显著。目前,全区蒙古语授课小学生每天补助生活费4元,初中生每天补助生活费5元,所需资金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核拨。多数盟市还实行了对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发放奖学金,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从2007年起对农村户籍的高中阶段学生实行同一标准的“两免一补”政策,即每生每学年补助3000元(其中教科书补助500元、学杂费补助2000元、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500元)。对蒙古语授课幼儿园儿童实行生活费补助等优惠政策,确保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标准化的民族学校里学好、住好、吃好,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少数民族集中的农牧区幼儿教育主要靠政府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今后三大任务中就明确要求“每个苏木乡镇要办好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在继续办好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
  (二)工作思路科学
  自治区始终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快速、科学发展。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自治区结合当地实际,坚持科学规划、实事求是的原则,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如包头市基础教育发展的特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乌兰察布市重点进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梯度利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自治区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为重中之重,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杜绝青少年文盲的产生,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十一五”末: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辍学率控制在规定标准之内,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以下;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5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工作有效推进,民族语言授课的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目前自治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走在西部省区前列。
  坚定不移、攻坚克难。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意见》,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提升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作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和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旗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将企业划归地方的学校、民办学校以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等统筹考虑,合理调整布局,使学校形成一定规模。
  依据自治区规定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制订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到2015年使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基本标准。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学校建设,加强企业划归地方学校建设,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使辖区内同类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大致均衡。鼓励有条件的盟市制定高于自治区规定的办学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政策措施重实施,队伍建设有实招
  内蒙古自治区为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投入政策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需将土地出让金的15%~20%用于教育;每出一吨煤需提取一元钱投入教育(原煤年产量近3亿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通过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新教师的补充腾出空间,主要形式有离岗休养、提前退休、分流转岗等。乌兰察布市通过允许办理提前退休、坐休手续,或转岗从事后勤服务等,几年来共腾出岗位3000多个,通过考试招聘新教师2600多人。
  二是对新招聘的教师凡进必考,特别是中学教师,绝大部分学校都提出主要招聘对象是北师大、华东师大、陕西师大、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
  三是推行选拔和认定骨干教师制度,除给予低职高聘,优先给予参加国内外研修,优先提供经费、资料和仪器设备等工作条件,优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等外,还通过考核,每人每月给予300~600元不等的补贴。
  四是给予班主任、农村教师特殊补贴。自治区政府规定,班主任津贴除国家规定外,中学教师每月300元,小学(幼儿园)教师每月240元。同时抓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自治区列60万元专款,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各级财政都拨出专款用于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如准格尔旗每年单列3000万元,用于提高全旗教师待遇。为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设立“农村教师工作专项补贴”每月给予200~300元不等的工作补贴。
  (四)区域教育发展各有特点
  包头市普通高中发展没有仅仅停留在迁移整合等简单的形式上,而是按照“一、二、三、四”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即“一百亩土地、二百名教师、三千名学生、四万平方米建筑”的原则,将布局结构调整与形成合理的功能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城镇集群模式推动布局结构调整。对普通高中教育学校功能层次进行合理定位,在功能结构方面形成了三个层次,即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面向本地区招生的学校和面向具有特殊需求群体招生的学校(主要是民办普通高中)。包头市在快速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的同时,始终坚持“三控、三不、三保障”原则(控制全市招生总量、控制学校办学规模、控制班容量;不办“校中校”、不建贵族学校、不搞奢华项目;保障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
  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把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9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高了民族中小学教师待遇,实行专任教师工资浮动制度,按照专业技术职务给予每人每月100元至250元的补贴;民族中小学公用经费在自治区规定标准基础上再增加50%;市、旗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提高民族中小学寄宿生助学金标准,小学每生每月80元、中学每生每月160元,达拉特旗每生每月150元,伊金霍洛旗小学每生每月120元,中学每生每月150元,超过规定标准;民族幼儿园少数民族幼儿每生每月补助20元,特别是伊金霍洛旗每生每月补助50元,准格尔旗每生每月40元;对考入高等院校的民族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至2000元。为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市、旗区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在自治区率先对蒙语授课高中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学费、住宿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有效保证了高中阶段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2001年以来,全市投入2800万元用于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所有苏木乡镇中心校以上民族学校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所有民族中小学都配备了计算机,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旗政府所在地民族学校在全市中小学率先实现“班班通”,全市民族学校生机比达15∶1、师机比达3∶1。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2年,全市每个苏木办好1所标准化公办民族中心幼儿园;逐步将义务教育阶段蒙古族中小学校全部集中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举办;全市民族中小学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全面普及蒙语授课学前3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民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12年免费民族教育。
  乌兰察布市是一个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水平低的欠发达地区,全市11个旗县市中,有6个国家或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普九”水平低。市委、市政府不等不靠,借助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的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按照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和“两基”达标及巩固提高三位一体,统筹规划,一次性奠定全市基础教育新格局的整体思路。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2.9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建设。按照一次性规划,二年完工,分年还债的要求,用两年时间一次性完成5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市委、市政府结合全市学校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复式班多的实际,制定下发了《乌兰察布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坚持大集中、大收缩的原则,在全市大范围内对学校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审定,确定了“收缩农村牧区办学规模,扩大城镇中小学规模,形成小学以城镇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为主,村办小学和教学点为补充,初中以城镇初中为主,乡镇联办寄宿制初中为补充,高中全部集中在旗县所在地以上城镇”的布局调整思路。坚持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危房改造和“两基”攻坚有机地结合;坚持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减轻农村牧民负担结合;坚持布局调整和防流控辍相结合;坚持布局调整和后勤服务保障相结合。经过大规模的布局调整,全市小学由2003年的680所调整到269所,教学点由1523个调整到221个,初中由179所调整为61所。目前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中小学246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76.9%,寄宿学生人数达到8.4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37.4%,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
  (五)办学特色鲜明
  自治区鼓励各地及学校办学形成特色,教育评价强调在规范基础上,尊重特色。为提高质量,发展特色,自治区政府把重点放在扩大优质高中规模,开展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活动。目前,自治区已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40所,这些高中都有重点示范项目,从而引导全自治区普通高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包头一中珍视深厚的文化积淀,坚持敦品励学、育人为本、面向未来、服务大众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培育特长的办学思想,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包头九中的第二课堂效果显著,硕果累累,以科技小发明最为突出,曾获国际银奖1枚、国家金奖4枚、自治区一等奖12人,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呼和浩特十六中是“全国群体活动先进单位”,以实用英语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绩尤为突出。
  (六)学校精细化管理
  为加强对学校的管理,自治区政府还重点开展了学校管理先进县的创建活动,制定了学校管理先进县的评估标准。自治区根据盟市初评合格后,组织评估组进行评估,达到标准后,给予学校管理先进县的称号并给予奖励。在自治区所辖的9市3盟,101个旗县中,已有9个旗县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学校管理先进县称号。内蒙古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为学校的具体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准确地把握时代对教育工作的全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加强学校管理,从严要求,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七)工作绩效显著
  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全区适龄儿童少年基本做到全部入学,小学基本没有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控制到1%以下,初中三年保留率为95.6%。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0.8%。近年来实施“金钥匙视障教育工程”,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形式的视障教育格局,推动了特殊教育的发展。自治区对扫盲工作十分重视,每年下达扫盲任务,下拨扫盲经费(每年200万元),免费提供扫盲教材,创建无文盲乡镇(苏木)。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下降到2.7%。2007年,在自治区60年大庆之前,顺利通过“两基”国检。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结合国家西部地区几项教育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与2000年比较,小学校数减少5970所,教学点减少5186个,初中减少512所。“盟市办高中、旗县办初中、苏木乡镇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四级办学格局在全区已经基本形成。随着义务教育规模逐步扩大,自治区明确提出了标准化办班的要求,为标准化学校建设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全覆盖。一是普及程度高,所到学校都按规定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二是设备配置档次高;三是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具体;四是建立了“三个平台”,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平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平台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科研平台。
  
  三、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启示
  
  考察结束后,考察团成员认真总结学习、交流吸收内蒙古发展基础教育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提高了认识、增大了压力、增强了使命感。收获大、启示多,主要有:
  (一)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为先导,高位推动基础教育强势发展、优质发展、科学发展。
  (二)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必须以体制创新、机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机制,激活以政府办学为主、多元办学的投融资机制,开发优势资源教育费附加或教育补偿金的政策及其保障机制,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合优化学校管理及评价资源的机制,规范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机制。
  (三)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必须强化现代学校管理,以人本化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强化基础性、常规性管理要求的落实,系统性、全程性管理方式的运行,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管理的实施,促进区域及学校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必须切实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大爱的情怀,建设一支善于谋划、敢于创新、善于管理、勤于指导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有主见、有思路、有个性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一支品德高尚、情操高洁、境界高远的教师队伍。
  (五)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领导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领导的教育意识,开拓领导教育的科学思路,寻找领导教育的科学方法,使教育成为各级各部门领导挥之不去的情怀。
  四、借鉴内蒙经验,加快改革发展
  (一)科学谋划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全省基础教育正处在事业发展、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需要与时俱进地谋划近期、中期、远期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近期重点是完成“两基”攻坚任务,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中期重点是全面巩固“两基”成果,分类指导、分类要求,加快“普九”向前、向后延伸年限;远期重点是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两基”,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普及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提高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的保障水平
  基础教育的持续、快速、均衡发展,需要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支撑。提高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要依法保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体现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好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优质学校,满足社会及各族群众对教育的特殊需求;三是开发、出台房地产、水电、有色金属、旅游、“两烟”等优势资源及产业教育补偿费的相关政策,拓宽地方教育费附加渠道和品种;四是规范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
  (三)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必须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最基本的手段。一是全力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二是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相对均衡;三是提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水平,坚持建管结合、管用并重的原则,搭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运用、教师培训、学科教学三个支撑平台,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
  (四)创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基础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主线。一是要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分级办学、各负其责举办义务教育的办学格局;二是构建以县乡两级为主举办示范幼儿园、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园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三是建立分级办学、以州县两级为主、强势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的基本格局;四是深化“三制”改革,广泛调动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五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效益等各个环节的评价制度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
  (五)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效益
  促进云南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实现最大程度的集中办学,向“中学办在县城及以上,小学办在乡镇,幼儿园办在村”的目标迈进;二是进一步加大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尽可能减少资源配置上的重复和浪费;三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及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四是全方位加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校长办学的特色化和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化。
  
  ◇责任编辑王世赋◇
其他文献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向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着犁站下来,看了我一眼,说:“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   “可你剛才叫了好几个名字啊。”我依旧不解。老人神秘地朝我招招手,等我凑过去,他欲言又止,因为,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
人们常说,名字是个符号。其实,名字里蕴藏着许多信息。尤其是名字的主人自己改的名字,其中往往蘊含着抱负、襟怀和格操。   《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原名施端彦。据传,他在创作《江湖豪侠传》时,写到“石秀智杀裴如海”一章时,感到笔不流畅,难以写下去。于是弃笔掩卷,不想再写,有点知难而退偃旗息鼓的意思。友人得知此事,给他讲了一个和尚潜心念经、端坐庵内30年,居然把木鱼敲了个深坑的励志故事。施端彦受到触动,
潮汐  黑夜一般漫漶  吞噬了制造浪漫的月光  游弋的鱼  寻觅千年火种  植入季节的芯片  记录  最初的声音  白发,是投降的旗帜  挂在红尘的路口  中年的手掌烙满风华苔痕  等着踏来一场又一场的朝圣  摆渡此生  (编辑 花咖)
看过一幅由残雪、断石、枯草组成的颇有诗情的照片。如果画面上只有黄色的枯草和残旧的断石,就会给人一种凄凉萧条的感觉。可是作者却在一个下雪天,将这一画面定格下来。于是
哈瓦那,这座城市像草原上的骏马,奔放而热烈;又好似当地的特产朗姆酒,充满浓郁的神秘气息。这里具备了一切可以使人愉悦的条件:香醇的朗姆酒、柔软的白沙滩、可爱的海浪和充满神秘的夜色。不过,这里也有狂欢过后散发出的些许怀旧和莫名寂寞,这应该是哈瓦那独有的魅力吧。    渔港晨曦    哈瓦那的清晨从科希玛开始,这里是哈瓦那的渔港。半夜出海黎明归来的渔夫们聚在码头上,把自己捕获的大鱼悬挂起来,彼此炫耀着,
有时深情于过去的世界。  过去了,还想,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总爱想起过去。  说起往事,希望有人成为倾听者,希望有人和他一起说起往事。  我就经常听别人说曾经发生的事,也会引起我的回忆。为什么要说起往事?是心态老了,失去了总觉得可惜。  没必要总想过去。  落日沉入大海,迎来的是又一天,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去时。过去的风过去的雨,过去的阳光所有的好心情,多了几许成熟后,不会去想。  前世的梦,与我无
曹格如今是台湾金曲王,可是当初你知道他有多惨吗?居然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当年,曹格从马来西亚只身来到人地生疏的台北,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唱片公司投稿,谁料处处碰壁,他跑遍了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全都被回绝。   当曹格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滚石老板三毛时,三毛喝着红酒,把曹格交出的DEMO(样本唱片)带上的每一首歌听了不到1分钟,然后说:“很难。”就在曹格心凉了半截,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老板又
友情   袁枚说:“蔗味老弥甘,交情久更挚。”言之有理:甘蔗越老越甜蜜,交情越久越真挚。   把朋友变成敌人,是一种愚蠢;把敌人化为朋友,是一种智慧。   西方有一句格言:奉承是傻瓜的食粮,谄言谀术总归靠不住。是的,专说好听之话,不是真正的朋友;能道逆耳之言,更见深厚情谊。   友情就好比茶水,浓茶有浓茶的美,淡茶有淡茶的妙。   释迦牟尼曾说过,友有四品:一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
我的家乡位于苏北平原,密布的河流,像个性张扬、灵性十足的诗行,等待人们去欣赏、品味。   生活在这么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自然不可暴殄天物。闲暇之际,到河畔走一走、看一看,于葱郁间汲取大自然的灵气,于无字处读取一些道理,着实是件惬意之事。   在我眼中,尽管每一条河流的形状大同小异,但它们骨子里的风貌绝对是迥然不同的。或婉约,或豪放;或内敛,或活泼……也许,称它们在不同情形下呈现不同的脾性,更为
项目名称负责人单位名称目次1微生物学学科(项)中国晶杯菌科真菌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余知和湖北农业大学紫杉烯合成酶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真菌中的表达杨金玲中国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