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以全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型与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基因亚型之间可以出现重组,产生重组亚型.不同基因型HBV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HBV基因型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和抗病毒治疗反应等也密切相关.通过对HBV基因型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基因型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可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精准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机 构】
:
610041 成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以全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型与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基因亚型之间可以出现重组,产生重组亚型.不同基因型HBV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HBV基因型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和抗病毒治疗反应等也密切相关.通过对HBV基因型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基因型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可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精准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急性肾功能损伤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最常见的类型是肾前性氮质血症、肝肾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国际腹水俱乐部新发布的指南将肝硬化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更改为基于血肌酐值的动态变化,这提高了诊断敏感性,但对肝肾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鉴别诊断却较为困难,两者对扩容治疗都不敏感,病情都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进展.本文对有望用于肝硬化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或鉴别病因的6种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做一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慢性肝病基础上,以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阶段,短期病死率高.近年来,寻找评估治疗效果、预后及靶向治疗识别标志物均是研究热点.本综述阐述ACLF患者的代谢特点和氨基酸(AAs)在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以期明晰后续治疗或研究的可能方向.
目的 评价影响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非手术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BM、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7日,检索关于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合并分析提取的数据.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总样本量1181例.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组年龄大于非谵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7.76,95%CI:4.81~10.71,P<0.05).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组体重指数(BMI)和白蛋白水平低于非谵妄组(BMI
目的 研究CT灌注相关参数定量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84例,均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54例),比较两组CT肝脏灌注成像参数肝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BV、BF显著低于存活组(P<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预后较差。目前,西医治疗CHF已较为成熟,但其改善CHF临床症状仍有一定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中医对CHF的认识由来已久,近年来,中医在CHF治疗上对前人的经验有所总结和发展,尤其以利水法为主,结合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等法治疗CHF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配合西医基础治疗时,能减轻西药不良反应。
目的 研究肝损伤相关指标与急重症胰腺炎病情程度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成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外周血ALT、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水平,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急重症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ALT、AST、TBi
目的 探讨环状RNA PDSS1(circPDSS1)对肝癌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PDSS1和miR-1298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T-qPCR确定circPDSS1对miR-1298的靶向调控作用.将circPDSS1小干扰RNA(si-circPDSS1)、miR-1298 mimics、si-circPDSS1+miR-1298抑制物(anti-miR-1298)分别转染肝癌细胞MHCC97H,流式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两疾病均为慢性疾病,都加重了患者的身体与经济的负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之间联系紧密,许多研究都旨在阐明两者间的关系,目前还未明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的因果关系,但两者间有许多共同的发病机制,研究比较多的比如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肥胖(obesity),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sedentary lifesty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发生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40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后发生PVT的病因.结果 401例肝移植患者中,15例出现PVT,发生率为3.7%,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8岁(35~63岁).术前乙肝肝硬化9例、丙肝肝硬化1例、乙丙重叠感染肝硬化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2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15例门静脉血栓患者中,术前存在血栓12例(80%)、脾切除或脾栓塞手术史4例(2
目的 分析急重症胰腺炎(SAP)合并肝损伤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转录物(mRN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SAP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根据其有无合并肝损伤分为合并组(合并肝损伤)及SAP(未合并肝损伤)组,每组30例,另纳入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格检查的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研究,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IL-10、TGFβ、IL-10mRNA、TGFβmRNA水平及肝功能指标[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