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对于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宽平小学其中一个班级的调研,总结出班级学生中良好课堂常规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课堂常规习惯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13513127B。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78-02
一、小学生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重要意义
(一)课堂常规习惯的含义及内容
课堂常规习惯就是具有在较长时期经过反复、有效的训练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和可重复性的行为。
在小学阶段,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才能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入学时一般只有六七周岁,还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所以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应贯穿整个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之中。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对于學生的发展而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堂良好常规习惯包括:
学会倾听、对老师的要求反应要迅速、上课不随便讲话、不在书上乱涂乱画、不做小动作、书写工整、跟随老师的思路等等。
(二)小学生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重要意义
课堂常规习惯是学校和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的有效经验,是教学活动的常态。这种经验是教师为了维护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和自由发展而总结出来的,它保证正常的教学得以顺利的进行。课堂常规习惯规范着小学生的行为,为小学生的自由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秩序,真正体现教育教学的精神。
二、长春市宽平小学三年级某班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策略
通过近半年的调查我们发现,宽平小学三年级某班表现出良好课堂常规习惯,这种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与此班数学老师的训练密不可分。
首先,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热爱教师是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基础。
三年级这个班数学老师在一年级接班之时就立下很多规矩,自己严格遵守的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做到。做到就奖励,违反就惩罚。老师自己购买很多小学生喜欢的文具、粘贴、棒棒糖等小奖励,对于能按照老师要求做的同学及时奖励。
这个班老师为班级里一位缺少父母抚养而出现行为问题的孩子单独进行辅导,专门为他制作上课使用的学具,上课回答问题时也经常鼓励这位同学,为他专门留出回答问题的奖励。
除了物质奖励,还包括使用精神奖励。教师及时的评价和物质奖励,使小学生将教师视为榜样,同时更加热爱教师。亲其师而信其教,对于教师制定的课堂常规习惯能够自愿、自觉遵守。
其次,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中专注的注意力是极其重要的。
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自制力较弱,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不够稳定,在上课时经常出现思想溜号和出现各种小动作。
教师的语言艺术必须符合生动、形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特征,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语言的组织运用牢牢地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良好的常规习惯。
三年级这个班数学老师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她在课堂教学时运用她生动的语言特点和方法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
她对全班要求,在回答她的问题时一定注意她的要求:是全班大声回答,还是全班小声回答;是第一组回答,还是二三组一起回答;是男生回答,还是女生回答,是带手势回答,还是不带手势回答……。这就像是游戏活动的规则一样,刺激学生每到上课都竖起耳朵,生怕漏掉老师提出的要求。
对于回答问题积极的小同学,老师用这样的语言来奖励他:“你回答的比老师想的答案还好,以后你就是我的发言人啦”;对于认真听课、态度端正的小同学,老师这样说:“我发现咱班有个最爱我的人,眼睛时时刻刻都在看我,表示你爱我,其实我也爱你。”
第三,通过训练形成独特上课坐姿,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
三年级这个班数学老师为了防止低年级学生上课出现小动作、溜号等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小学生们设计了独特的坐姿:坐端正,右手握铅笔,做举手姿势。这样的姿势有三个优点:一是防止学生摆弄东西出现小动作;二是这样的坐姿可以节省做题时找铅笔的时间;三是便于教师对于做完和没做完题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
课堂常规习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低年级学生开始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德镖.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1)
[2]李岩.学校管理中应注意应注重学生的常规养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08)
[3]孙飞.小学新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体育教学.2012(02)
[4]程培兰.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作者简介:
郁芳(1973-),女,上海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础教育。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课堂常规习惯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13513127B。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78-02
一、小学生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重要意义
(一)课堂常规习惯的含义及内容
课堂常规习惯就是具有在较长时期经过反复、有效的训练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和可重复性的行为。
在小学阶段,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才能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入学时一般只有六七周岁,还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所以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应贯穿整个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之中。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对于學生的发展而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堂良好常规习惯包括:
学会倾听、对老师的要求反应要迅速、上课不随便讲话、不在书上乱涂乱画、不做小动作、书写工整、跟随老师的思路等等。
(二)小学生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重要意义
课堂常规习惯是学校和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的有效经验,是教学活动的常态。这种经验是教师为了维护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和自由发展而总结出来的,它保证正常的教学得以顺利的进行。课堂常规习惯规范着小学生的行为,为小学生的自由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秩序,真正体现教育教学的精神。
二、长春市宽平小学三年级某班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策略
通过近半年的调查我们发现,宽平小学三年级某班表现出良好课堂常规习惯,这种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与此班数学老师的训练密不可分。
首先,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热爱教师是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基础。
三年级这个班数学老师在一年级接班之时就立下很多规矩,自己严格遵守的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做到。做到就奖励,违反就惩罚。老师自己购买很多小学生喜欢的文具、粘贴、棒棒糖等小奖励,对于能按照老师要求做的同学及时奖励。
这个班老师为班级里一位缺少父母抚养而出现行为问题的孩子单独进行辅导,专门为他制作上课使用的学具,上课回答问题时也经常鼓励这位同学,为他专门留出回答问题的奖励。
除了物质奖励,还包括使用精神奖励。教师及时的评价和物质奖励,使小学生将教师视为榜样,同时更加热爱教师。亲其师而信其教,对于教师制定的课堂常规习惯能够自愿、自觉遵守。
其次,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中专注的注意力是极其重要的。
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自制力较弱,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不够稳定,在上课时经常出现思想溜号和出现各种小动作。
教师的语言艺术必须符合生动、形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特征,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语言的组织运用牢牢地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良好的常规习惯。
三年级这个班数学老师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她在课堂教学时运用她生动的语言特点和方法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
她对全班要求,在回答她的问题时一定注意她的要求:是全班大声回答,还是全班小声回答;是第一组回答,还是二三组一起回答;是男生回答,还是女生回答,是带手势回答,还是不带手势回答……。这就像是游戏活动的规则一样,刺激学生每到上课都竖起耳朵,生怕漏掉老师提出的要求。
对于回答问题积极的小同学,老师用这样的语言来奖励他:“你回答的比老师想的答案还好,以后你就是我的发言人啦”;对于认真听课、态度端正的小同学,老师这样说:“我发现咱班有个最爱我的人,眼睛时时刻刻都在看我,表示你爱我,其实我也爱你。”
第三,通过训练形成独特上课坐姿,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
三年级这个班数学老师为了防止低年级学生上课出现小动作、溜号等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小学生们设计了独特的坐姿:坐端正,右手握铅笔,做举手姿势。这样的姿势有三个优点:一是防止学生摆弄东西出现小动作;二是这样的坐姿可以节省做题时找铅笔的时间;三是便于教师对于做完和没做完题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
课堂常规习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低年级学生开始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德镖.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1)
[2]李岩.学校管理中应注意应注重学生的常规养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08)
[3]孙飞.小学新生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体育教学.2012(02)
[4]程培兰.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作者简介:
郁芳(1973-),女,上海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