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堰市第四中学江苏姜堰225500)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问题,着重从多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激发
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把学习的时空、权力、机会、舞台还给学生。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天地。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建立参与意识成为课堂主人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自主学习的前提。所以教师应注意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多给他们表扬和帮助,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跃跃欲试。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师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变为喜欢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3,4,5;5,12,13;7,24,25;9,40,41……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同学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2 机会让给学生满足展示心理
在数学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时,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同时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
如在教“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例子:王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跳绳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表:
甲:56 58 57 58 56 55 59 60 57 54
乙:58 55 57 59 57 56 58 55 57 58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王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计算,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盎然,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很快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学习任务。
3 引导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º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
4 创设成功平台把“练”让给学生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课堂上,教师可精心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实物举例、分组讨论:探索正方形的特征。二是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图钉、线绳、铅笔头在作业线上画正方形。三是小组交流画正方形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画的。四是认识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分组讨论正方形的特征。五是自学课文,学习用圆规画正方形。此时,整堂课融入在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深刻体验了画正方形时各要素的作用。在讨论性质时,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表现异常积极,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总之,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发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不顾一切的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这样学生对问题理解深刻,才能记得更牢,学习就会更灵活,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质量就会不断上升。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问题,着重从多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激发
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把学习的时空、权力、机会、舞台还给学生。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天地。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建立参与意识成为课堂主人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自主学习的前提。所以教师应注意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多给他们表扬和帮助,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跃跃欲试。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师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变为喜欢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3,4,5;5,12,13;7,24,25;9,40,41……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同学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2 机会让给学生满足展示心理
在数学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时,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同时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
如在教“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例子:王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跳绳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表:
甲:56 58 57 58 56 55 59 60 57 54
乙:58 55 57 59 57 56 58 55 57 58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王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计算,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盎然,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很快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学习任务。
3 引导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º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
4 创设成功平台把“练”让给学生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课堂上,教师可精心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实物举例、分组讨论:探索正方形的特征。二是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图钉、线绳、铅笔头在作业线上画正方形。三是小组交流画正方形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画的。四是认识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分组讨论正方形的特征。五是自学课文,学习用圆规画正方形。此时,整堂课融入在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深刻体验了画正方形时各要素的作用。在讨论性质时,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表现异常积极,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总之,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发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不顾一切的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这样学生对问题理解深刻,才能记得更牢,学习就会更灵活,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质量就会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