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鳝的表哥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表哥叫“栓柱”,腮帮子上长着俩酒窝,嘴巴像有股“泉眼”,一张嘴就流口水,人称“水拉嘴”。就为这,他打小说话就少,别人撩他他也不还嘴,真是三棍子也打不出一个闷屁的家伙,但他敦厚老实,会干农活,擅长钓野生黄鳝。
  二表哥叫“留柱”,比哥小三岁,聪明好学,虽也是“水拉嘴”,但他满不在乎,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一句话没讲完,面前衣裳就湿了一大片,有人取笑过他,他反沾沾自喜,说:“俺吃馍不用搭稀饭,你就不行,一口馍咽不下,噎死你!”大伙也就懒得说他了。
  表哥家离我家不远,毛估估也就十头八里路,那可是一片丘陵坡地,坡顶上有一个很大的水塘,常年不缺水,水塘下修了一层一层梯田种水稻,坡地上田埂下,满布一个个洞眼,大都是黄鳝钻的。庄稼人收完稻子捉黄鳝,既可改善生活,又能增加收入。那时生活窘迫,来了三亲六眷,烧一碗黄鳝待客,算是呱呱叫的荤菜。冬闲天,大表哥猫在家编黄鳝笼子。编笼子是项技术活,一根竹竿先剖成篾片,再削成更细的竹丝,编成有口有底的小圆柱体笼子,约有一尺多长,表面柔软光滑,里面暗藏一圈尖锐的细竹丝,尤如“倒刺”,黄鳝啥的很容易从笼子口钻进去,吃饱喝足再想爬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大表哥钓回来的黄鳝舍不得吃,就挖个“地窖”养着,再拿去卖几个钱。
  我小时候喜欢到表哥家走亲戚,多半是为了解个馋,见到我去,大表哥的腮帮咧开酒窝窝,就算是打过招呼。也难怪,哪怕他只动一动嘴,口水就止不住。近晌午,留柱快放学了。“抓几条黄鳝来!”厨房里表舅母在喊。大表哥“噢”了一声,招呼我提上竹篓子跟他朝地窖走。地窖就像埋在地下的水瓮子,瓮口上面蓋着一块木板。大表哥捋起袖子,俯身掀开木板,一只手撑地,另一手伸进去只一捞,捞出一条黄鳝,再一捞又是一条,一会工夫篓子里就装了好几条,够做一大碗烧黄鳝了,我不由咽了咽口水。大表哥立起身,将木板盖好,用脚踩了踩。我好奇,顺嘴问道:“黄鳝会爬出来吗?”他咧咧嘴,指指木板,摇摇头。
  “黄鳝会从地下逃走吗?”他又摇摇头。
  “黄鳝会死掉吗?”还是摇摇头。
  吃饭时候,我问了二表哥同样的问题,想从他嘴里掏出答案。
  “跑不了,洞里的黄泥土硬实着呢。”二表哥说,“要勤换水,就养得活。有的人家不光养黄鳝,还养老鳖呢……”我在心里很羡慕大表哥的本事。
  “你知道俺哥为啥比别人钓得多?”二表哥抹抹嘴,像是考考我。
  “不知道。”我也摇摇头。
  二表哥悄悄告诉我说:“俺哥编的竹笼子有窍门,笼口里那一圈篾片又细又密,连小泥鳅钻进去也爬不出来呢。”说着说着,二表哥的口水又流下来了。
  野黄鳝喜阴怕阳,机灵着呢。钓黄鳝两头不见天。头天晚上摸黑去野外下笼子,赤脚走在荒草埂上,一不留神就踩上蛇了,还得拿根棍子探路。有回,大表哥害眼视力不济,脚踩空了跌进烂泥田,爬起来就像个泥猴子,第二天天不亮又要重走老路,一只不漏地往回收。闹饥荒那几年,吃不饱,野外捉黄鳝的人像蚂蚁,笼子钓的,钩子钩的,甚至使铁锹挖的,野黄鳝在劫难逃,几乎断子绝孙。俗话说,命有五分不要起五更。也许大表哥命苦,他总是起得比别人更早,虽收获不多家里却没空过窖。有人上门出高价买他的黄鳝,他摆摆手:“不卖。”为招待我,表舅母烧碗黄鳝,俩表哥都往我碗里夹,他俩却很少动筷子,临走少不了给我捞几条活的带着。
  二表哥1958年被招进公社电灌站当了职工,吃商品粮,小家也就安在镇上。表舅母过世后,大表哥还托人捎口信叫我去吃黄鳝,我不好意思再去贪嘴,就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不久就传来了噩耗,大表哥死了!那天早上他去收笼子,钻入笼子的不是黄鳝,而是一条毒蛇!他被咬伤,一头栽了下去……
  过后,二表哥见到黄鳝笼子就想起他哥。这笼子是他哥的命根子,是他哥一根篾一根篾编的,编过多少笼子数不清了,有时编着编着就扎了手,流了血,赶忙把手指头放在嘴里嗍,编到深更半夜也顾不上歇手,可以说只只笼子都被血染过。“要不是我哥付出了血的代价,”二表哥说,“也许我就一把火烧了那些笼子!”
  大包干那一年,二表哥毅然辞了工作,回村承包了上百亩荒坡地,像大表哥那样起早贪黑地劳作,后来他又搞“稻鳝共作”——在稻田里养殖黄鳝,办起了“农家乐”饭店,并创出“山庄鳝丝”的品牌,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其他文献
那一湾江水的形态与颜色,让我们大惑不解。  宝蓝色的江水圣洁而宁静,浅浅的细流如轻风吹拂着或者游戏和顽皮着一匹无限长的蜀锦,变幻着本色的浅、深、艳,淡如薄纱。分明还是那蓝,却有让人猜不透的奇妙,似乎可以一层一层地剥离成天宇、山体、兽皮、幕帐、衣裙……浑然一统的暖色,把一切丑陋、龌龊、凶猛都温柔了。留在那泓蓝色底下的秘密,无疑是大江歌罢水朝东;暗流必不可少。它们附体“话说长江”之一二三,我们就无本事
期刊
1  松软的积雪铺满了广袤大地,活像一块巨大的涂满了奶油的蛋糕。六岁的乔乔,别别扭扭,不肯出门打雪仗,也拒绝穿上妈妈新买的红皮衣。  而前些年,乔乔总是翘首期待冬天的来临,期待白雪覆盖大地,她缠着爸爸妈妈带她去堆雪人,打雪仗。出门前,一家三口都会穿上御寒的皮衣,穿上皮靴,戴上皮手套,像整装待发的战士一样神气威武。  乔乔最喜欢妈妈的皮衣了,火红的领口上有一圈泛着青蓝、透着紫晕的狐狸毛,闪烁着迷人的
期刊
日光和月色熬制的红粉  又如期在春光中占座了  那是我和桃花的约定  落单花海  燃烧的目光  在花露中漫衍  泅渡绚烂的眺望  体内偾张的血液  盈了心中的蕾铃  确证我的今春  还在酝酿妄念  在这个春天  我命运的本相  和淡出城市的去意  便是隐没乡野  选一个精致的山坡  披一袭桃红的羽衣  把那些潮动的绯红  结集成诗  同学聚会纪念杯  分针和时针的小腿  走不回中学时光的无瑕  握
期刊
青柠汁  半个青柠漂浮  貌似一顶遗物  身下的水  僵成了冰  有人端起摇了摇  心脏舂撞肋骨般闷响  有人端起喝了喝  牙齿中了酸枪冷箭  有人端起看了看  沉落的籽哟  好像三鹰市民太宰治  你们溺亡在  杯具底部  杨枝甘露  隐约看到马克杯里  西米飞腾  如晨練的山雀  某头叼着流血西柚的  金芒果纵身跃出  又遁迹而去  我的勺子总是擂响玻璃  在椰奶般大雾的林野  吼喊它们名字  
期刊
宿醉  不怨酒精太烈  只因感情度数过高  满月  清辉似剑  将一池明月刺得生疼  在云南驿  在月亮周围种上牧草  和驿道上的青石板对话  一块  两块  三块  未看清哪一块石头  比牧草还疯  每一块石头  都是一片草原  亲吻一块青石板  逼她交出马蹄的余温  熔化熟睡的水  用金沙江拴着马匹  把马铃漂洗得脆响  当云朵结出青稞  我确信  那些马匹都被圈养在月亮之上  一三五喝喝青稞
期刊
五保户老王,突然被省上来人接走了  听村长说,原来他是个老革命  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为党和国家立过许多大功  隔壁老胡说,难怪他脸上有那么多的伤疤  电视机里,老王胸前挂满了勋章  他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自己已经非常满足了  田野里,乡亲们正在收获  空气中,到处是丰收的味道  李村的风  入了冬,风就一阵紧似一阵  李村也不例外  村中大碾盘上方的楸木树光秃秃的  没有一片叶
期刊
走进大姚县石羊镇土地祠村,就能看到标志性的回族建筑——清真寺,在村前一面雪白的墙上题有“回族示范村”几个大字。土地祠距离石羊镇五公里,位于姚石公路一旁,村子背靠著山,紧靠公路旁边住的大部分为回族村民,紧挨山脚处住的大部分为汉族村民。  时隔多年,当我再次回到土地祠,鸟瞰石羊土地祠大地,大路通衢,一幢幢小别墅矗立,回汉一家亲,欣欣向荣。  石羊土地祠是回、汉杂居村,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回汉冲突:争水
期刊
一  “二叔病重了”,母亲说。“他三高,还有痔疮,胆管结石”。  “心脏也不好,已经有半月没来坐他那把椅子了”。母亲又说。  我没有接她的话。因为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她要我去看看二叔。我不想去,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像一部老电影,已经烙在我脑海里。  十月一号,接到母亲的通知,二叔去世了。我没有太多的悲伤。  “父亲去看二叔了?”我平静地问。  “没有,他一直坚信你二叔他没有病,没有死。他死不瞑目,他欠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渴望“食有肉,行有车”的美好生活,但历史之路漫漫,正如人生之路漫长。且不说食有肉,就说行有车,我是亲历者、见证者、享受者。  第一次1952年3月奉命到云南省团校学习,团地工委为我们12人准备了两辆马车,从楚雄出发,一路颠簸,上坡人要下来推车,连续坐了三天到达昆明团校。七月初学习完毕,团地工委书记仇开明亲自看望我们,并陪我们同乘一辆人货混合的汽车返回楚雄。第二次是1962年的夏天,时任
期刊
对于微型小说的创作,我已有半个甲子的经历,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以至于创作谈之类,也不愿多写。写也写不尽!  这回我想写几句,恰逢近期鼓足干劲,写了几篇万字篇幅的短篇,有一点疲累,就格外想念微型小说一气呵成的打造过程。  因为短,有一两个小时的工夫,就把自己的故事情感,寄托在这千字文里。身心与思路一并舒放,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和欢欣愉悦,是作为人,才拥有的创新之乐。  是的,创作是创新,微型小说更需摆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