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写作议论文,通常运用摆事实的方法阐释道理。然而,不少考生只是力图“让事实说话”,而不善“论理”。这就导致了议论文中事例堆砌、引例不当、以叙代议等弊端频频出现,造成文体特征不明显,论证没有力度。写作议论文如何引用事例是有一定技巧的,考场作文更要谙熟此道。
一、引用事例要遵循“六条原则”
1.切忌以叙代议。“以叙代议”就是论证不够,叙述来凑。在引用事例时不厌其烦,事情的经过甚至细节都做一一赘述,叙述文字占据了大量篇幅,显得叙述有余,论证不足,文体不伦不类,自然就谈不上论证的力度和深度了。如2014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高举责任的大旗》,文章引用吴斌一例证明“责任的坚守”:
我们直到现在都不会忘记“最美司机”吴斌,他虽然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他精神长存,虽死犹生。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动作,确保了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年仅48岁。
作者用大量文字交代事情经过,叙述成分太多,而没有充分展开议论,显得叙多议少,文体特征不明显。另外,素材陈旧,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
2.注意点面结合。考场作文因为字数的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恣意驰骋。因此,当备用素材比较多时,不能平均用墨,就要学会取舍——首选的素材重点引用,可适当展开,是为“点例”;二级素材尽量压缩,几则素材以并列的形式呈现,言简意赅,是为“面例”。点面结合,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行文活泼多变。如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创新铸就辉煌》一段:
历史上,商鞅变法让秦国从众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从而统一天下;赵武灵王顺应形势需要,冲破重重阻碍,果断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理想;而堂堂大清王朝在经历繁盛之后闭关锁国,因循守旧,不思改革,最终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大胆创新,在经济领域,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策略;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解决方案;在外交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灵活原则。这让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
作者用商鞅、赵武灵王、大清王朝三例形成面例,再用中国当代领导人大胆创新的点例相佐证,内容丰富,正反对比,详略有致,论证有力。
3.务求繁简适当。对那些新颖别致、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以及不为人熟知的事例,应该适当展开,以此增添看点,增强吸引力;相反,对那些人们熟知的“经典”事例,可做简笔处理,一语带过。这样,既可保证繁简有致,突出亮点,又能节省笔墨,确保行文简洁干练。请看以下两例:
①当东野圭吾获得推理小说“三冠王”的称号时,想必他也不得不感激那个曾经默默坚持、不懈耕耘的自己。连续几次入围直木奖却都与之擦肩而过,他被讥讽为“最为直木奖所厌弃的男人”。然而,他在推理世界里摸索前行从未止步,在复杂人性中洞若观火永不退缩。大胆地突破本格推理框架,他深刻探讨人性善恶,最终成就了《嫌疑人X的献身》这一高峰,被尊为新一代推理天王。(2015年高考湖北卷《声震世界必长久缄默》)
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红楼巨著,歌德用一辈子的岁月酿造《浮士德》,卢米埃尔兄弟十几年反复试验揭开电影放映的秘密,两院元勋师昌绪为祖国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2015年高考湖北卷《泉眼无声惜细流》)
例①对人们不太熟悉的东野圭吾一例适当展开,凸显趣味性、新颖性,紧紧吸引读者的眼球;例②对读者熟悉的数则事例一笔一事,毫不拖沓。以上两例,足以体现作者巧妙处理素材的智慧。
4.力避陈词滥调。事例选用的标准有很多,规避老生常谈、崇尚新奇别致当是重要标准之一。不要动辄屈原、苏轼、陶渊明,一味在古人堆里寻救兵;要开阔视野,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用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气息的事例扮靓自己的文章,赢得人气,获得理想的得分。如2015高考福建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片段:
成功需要敢于面对荆棘的勇气。2011年的内地首富梁稳根,他的成功之路就曾布满荆棘。初涉社会,毫无经验的他开始艰苦创业,贩羊、做酒、做玻璃纤维、开发有色金属焊料……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梁稳根并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以大无畏的勇气,决定走一条新的路——发展重工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另类的,周遭的冷嘲热讽铺天盖地而来。可是,他下定决心,执意用勇气去开拓这条新路。事实胜于雄辩,最终“三一重工”这个中国企业的名字,让“中国制造”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百富榜》,“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身价首次成为“2011年中国大陆首富”。这则素材内容新颖且具轰动效应,无疑会像一块磁铁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文章增加看点。
5.巧用试题材料。对于试题呈现的材料,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如果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使行文紧扣题旨,以免“跑调”。当然,引用试题材料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根据表达需要,选好切入点,做好取舍。同时,要瞄准引用契机,安排好引用的合适位置,做到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1)开头引用。根据文章立意,选取试题材料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对原材料进行高度提炼概括,顺势引出论题,充当“引子”的作用。如2015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等一等又何妨》一文的开头一段:
看到作文材料,我的内心忽然颤抖起来。之所以颤抖,是因为这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小事,居然让“乘客”那么不静心。其实,等一等又何妨? (2)中间引用。行文中间将试题材料顺手拈来,不动声色“嵌入”字里行间,既可以用作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巧妙点题,以防偏离中心,可谓一箭双雕。如2015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微善亦是正能量》一文,中间有这样一段:
看了小男孩要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乘客先是抱怨后是沉默的故事后,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们追求的正能量不一定存在于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身上,也不一定只存在于轰轰烈烈的故事中,它在平凡人身上甚至小孩身上也能得到体现。真正的可贵,不是一个人做多大的善事,而是一个人可以时时处处行微善。
作者由试题材料稍稍扩展开来,以小见大,回归到“微善亦是正能量”的大主题上来,恰如其分,扣合了主旨。
6.涵盖古今中外。要想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在事例选用上要防止单一化,应兼顾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涵盖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往往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否则,说理就未免显得勉强,难以令人心悦诚服。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为自己插上一双创新的翅膀》一文,引用我国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德国柏林大学著名教授普朗克、“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事例,广涉古今中外,兼具不同门类,全方位阐述创新的意义,说理透彻深刻,不容置疑。
二、“引例”之后如何适时“议例”
写好议论文,既要善于引用事例,更要善于阐发事例。只引用一大堆材料而不加以剖析论证,这些材料只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工具”,无法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作者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阐释,使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论理的支撑点。如何“议例”,没有固定的技巧,临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发材料假设推理。这种方法就是在“引例”之后,运用假设推理的方法对事例进行分析,推导出与事例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证明论点。这种论证方法的思路是:反面假设——展示结果——点题强调。其要领是围绕论点假设,或正例反设,或反例正设,在正反对比中强调论点。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假如”“试想”“如果”“倘若”等。如2015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多一分钟宽恕》一段:
三国时曹操刺杀董卓失手,逃到了吕伯奢家借宿。吕伯奢一家本准备杀猪备酒,好生款待曹操。曹操却只因听到对方一句“缚而杀之,何如?”便心生疑虑,提剑杀了吕伯奢全家,仓皇而逃,最后留下个不仁不义的骂名。假如曹操当时多一分钟的等待,多一分钟的宽恕,让对方说明原委,吕伯奢一家就不会死于非命,曹操也不会为天下人所唾骂。一分钟的宽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未来,可以改写一个国家的历史!
文章从反面假设,推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孰是孰非,昭然若揭,有力地向世人证明:“多一分钟宽恕”是何等重要!
2.依据材料追根溯源。这种方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材料联系起来进行论证。具体地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挖掘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这种方法的论证思路是“为什么——是因为——所以——”。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为什么”等。如2015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把握方向,把握人生》一段:
他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5年时间内跻身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他也曾是无数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之间负债2.5亿。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的成功人士,再次创业成为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他就是史玉柱。史玉柱之所以能够再次崛起,就在于他能够及时地拨正方向,吸取走错路的教训——浮躁、狂热、冒进。一位哲人说过,总结自己的失败比获得一次成功更为可贵。史玉柱正是有了这样可贵的品质,才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精彩。
文段由果探因,深刻剖析了史玉柱由成功到失败到再次成功的根源,突出了“及时地拨正方向”在人生逆转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证明了论点。
3.正反对比彰显是非。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引用材料进行剖析之后,为了突出事理,明辨是非,再援引内涵与之相反的材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善者益善,恶者益恶,从而达到彰显主旨的目的。
(1)同质对比。是指用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状况做对比。这样的对比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是非对错更为明了,论证效果更为明显。如2015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人生多歧路,成败转头空》一段:
李代沫因吸毒和收留他人吸毒而被刑拘,这个拥有优美嗓音的歌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瞬间破碎,他代言的多个广告都被电视台撤下。违反法律酿下的苦果,其苦涩程度可想而知。在此之前,光明的前途等着李代沫,他的歌声可以打动千万观众;但这一切都在他误入歧途后化为泡影,他的精彩人生从此谢幕,引得多少人为他摇头叹息。
(2)异质对比。是指将不同特质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照映衬。通过对比,黑者更其黑,白者更其白。如2015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顺其自然》片段:
“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的围棋大师吴清源以其棋法不定、顺其自然、和谐无迹著称。不拘泥于世俗琐事,如溪谷清流,他的棋技就像他的人生一样顺其自然,往往棋随意走,令人捉摸不定。顺其自然便成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性。葛朗台不会顺其自然,只顾及自己的财富,最后在财富中悲惨地死去;海滩上的小乌龟被游客救起,却导致更多小乌龟接到错误的信号,成群结队地被老鹰捕杀。
文章先从正面举例,论证顺其自然是一种智慧,再从反面举例,论证不顺其自然的严重危害,对比鲜明,说理透彻。
4.设问反问发人深省。叙例之后可以运用设问或反问句式,引导读者对事例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层次思考,让人受到警醒,主题得到升华。2015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积小流以成喷泉》,在引述了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氢弹一例后,发出强烈的诘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正好可以阐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吗?于敏带领中国骄傲地跻身世界前列,难道他不就是新中国崛起之路上默默流淌的泉水?”连续反问掷地有声,于敏默默奉献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5.巧用比喻纵身挖掘。引用事例之后,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适当延伸,既形象生动,又深刻精辟,能够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例的作用。如2015高考课标卷Ⅱ满分作文《平凡中的伟大》一文,在引述了清洁工、园丁、医生、农民等事例后,进而运用比喻论证:
这些人如悬崖边上不为人知的腊梅,在寒冬季节里,不怕风吹雪压,傲然挺立。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你能说它的风采不及在春风中摇曳、受万人瞩目、雍容华贵的牡丹吗?
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众多普通劳动者“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品质,重申主旨,更加形象地突出了中心。
一、引用事例要遵循“六条原则”
1.切忌以叙代议。“以叙代议”就是论证不够,叙述来凑。在引用事例时不厌其烦,事情的经过甚至细节都做一一赘述,叙述文字占据了大量篇幅,显得叙述有余,论证不足,文体不伦不类,自然就谈不上论证的力度和深度了。如2014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高举责任的大旗》,文章引用吴斌一例证明“责任的坚守”:
我们直到现在都不会忘记“最美司机”吴斌,他虽然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他精神长存,虽死犹生。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动作,确保了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年仅48岁。
作者用大量文字交代事情经过,叙述成分太多,而没有充分展开议论,显得叙多议少,文体特征不明显。另外,素材陈旧,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
2.注意点面结合。考场作文因为字数的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恣意驰骋。因此,当备用素材比较多时,不能平均用墨,就要学会取舍——首选的素材重点引用,可适当展开,是为“点例”;二级素材尽量压缩,几则素材以并列的形式呈现,言简意赅,是为“面例”。点面结合,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行文活泼多变。如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创新铸就辉煌》一段:
历史上,商鞅变法让秦国从众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从而统一天下;赵武灵王顺应形势需要,冲破重重阻碍,果断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理想;而堂堂大清王朝在经历繁盛之后闭关锁国,因循守旧,不思改革,最终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大胆创新,在经济领域,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策略;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解决方案;在外交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灵活原则。这让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
作者用商鞅、赵武灵王、大清王朝三例形成面例,再用中国当代领导人大胆创新的点例相佐证,内容丰富,正反对比,详略有致,论证有力。
3.务求繁简适当。对那些新颖别致、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以及不为人熟知的事例,应该适当展开,以此增添看点,增强吸引力;相反,对那些人们熟知的“经典”事例,可做简笔处理,一语带过。这样,既可保证繁简有致,突出亮点,又能节省笔墨,确保行文简洁干练。请看以下两例:
①当东野圭吾获得推理小说“三冠王”的称号时,想必他也不得不感激那个曾经默默坚持、不懈耕耘的自己。连续几次入围直木奖却都与之擦肩而过,他被讥讽为“最为直木奖所厌弃的男人”。然而,他在推理世界里摸索前行从未止步,在复杂人性中洞若观火永不退缩。大胆地突破本格推理框架,他深刻探讨人性善恶,最终成就了《嫌疑人X的献身》这一高峰,被尊为新一代推理天王。(2015年高考湖北卷《声震世界必长久缄默》)
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红楼巨著,歌德用一辈子的岁月酿造《浮士德》,卢米埃尔兄弟十几年反复试验揭开电影放映的秘密,两院元勋师昌绪为祖国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2015年高考湖北卷《泉眼无声惜细流》)
例①对人们不太熟悉的东野圭吾一例适当展开,凸显趣味性、新颖性,紧紧吸引读者的眼球;例②对读者熟悉的数则事例一笔一事,毫不拖沓。以上两例,足以体现作者巧妙处理素材的智慧。
4.力避陈词滥调。事例选用的标准有很多,规避老生常谈、崇尚新奇别致当是重要标准之一。不要动辄屈原、苏轼、陶渊明,一味在古人堆里寻救兵;要开阔视野,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用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气息的事例扮靓自己的文章,赢得人气,获得理想的得分。如2015高考福建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片段:
成功需要敢于面对荆棘的勇气。2011年的内地首富梁稳根,他的成功之路就曾布满荆棘。初涉社会,毫无经验的他开始艰苦创业,贩羊、做酒、做玻璃纤维、开发有色金属焊料……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梁稳根并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以大无畏的勇气,决定走一条新的路——发展重工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另类的,周遭的冷嘲热讽铺天盖地而来。可是,他下定决心,执意用勇气去开拓这条新路。事实胜于雄辩,最终“三一重工”这个中国企业的名字,让“中国制造”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百富榜》,“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身价首次成为“2011年中国大陆首富”。这则素材内容新颖且具轰动效应,无疑会像一块磁铁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文章增加看点。
5.巧用试题材料。对于试题呈现的材料,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如果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使行文紧扣题旨,以免“跑调”。当然,引用试题材料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根据表达需要,选好切入点,做好取舍。同时,要瞄准引用契机,安排好引用的合适位置,做到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1)开头引用。根据文章立意,选取试题材料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对原材料进行高度提炼概括,顺势引出论题,充当“引子”的作用。如2015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等一等又何妨》一文的开头一段:
看到作文材料,我的内心忽然颤抖起来。之所以颤抖,是因为这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小事,居然让“乘客”那么不静心。其实,等一等又何妨? (2)中间引用。行文中间将试题材料顺手拈来,不动声色“嵌入”字里行间,既可以用作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巧妙点题,以防偏离中心,可谓一箭双雕。如2015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微善亦是正能量》一文,中间有这样一段:
看了小男孩要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乘客先是抱怨后是沉默的故事后,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们追求的正能量不一定存在于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身上,也不一定只存在于轰轰烈烈的故事中,它在平凡人身上甚至小孩身上也能得到体现。真正的可贵,不是一个人做多大的善事,而是一个人可以时时处处行微善。
作者由试题材料稍稍扩展开来,以小见大,回归到“微善亦是正能量”的大主题上来,恰如其分,扣合了主旨。
6.涵盖古今中外。要想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在事例选用上要防止单一化,应兼顾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涵盖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往往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否则,说理就未免显得勉强,难以令人心悦诚服。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为自己插上一双创新的翅膀》一文,引用我国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德国柏林大学著名教授普朗克、“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事例,广涉古今中外,兼具不同门类,全方位阐述创新的意义,说理透彻深刻,不容置疑。
二、“引例”之后如何适时“议例”
写好议论文,既要善于引用事例,更要善于阐发事例。只引用一大堆材料而不加以剖析论证,这些材料只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工具”,无法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作者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阐释,使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论理的支撑点。如何“议例”,没有固定的技巧,临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发材料假设推理。这种方法就是在“引例”之后,运用假设推理的方法对事例进行分析,推导出与事例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证明论点。这种论证方法的思路是:反面假设——展示结果——点题强调。其要领是围绕论点假设,或正例反设,或反例正设,在正反对比中强调论点。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假如”“试想”“如果”“倘若”等。如2015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多一分钟宽恕》一段:
三国时曹操刺杀董卓失手,逃到了吕伯奢家借宿。吕伯奢一家本准备杀猪备酒,好生款待曹操。曹操却只因听到对方一句“缚而杀之,何如?”便心生疑虑,提剑杀了吕伯奢全家,仓皇而逃,最后留下个不仁不义的骂名。假如曹操当时多一分钟的等待,多一分钟的宽恕,让对方说明原委,吕伯奢一家就不会死于非命,曹操也不会为天下人所唾骂。一分钟的宽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未来,可以改写一个国家的历史!
文章从反面假设,推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孰是孰非,昭然若揭,有力地向世人证明:“多一分钟宽恕”是何等重要!
2.依据材料追根溯源。这种方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材料联系起来进行论证。具体地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挖掘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这种方法的论证思路是“为什么——是因为——所以——”。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为什么”等。如2015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把握方向,把握人生》一段:
他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5年时间内跻身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他也曾是无数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之间负债2.5亿。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的成功人士,再次创业成为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他就是史玉柱。史玉柱之所以能够再次崛起,就在于他能够及时地拨正方向,吸取走错路的教训——浮躁、狂热、冒进。一位哲人说过,总结自己的失败比获得一次成功更为可贵。史玉柱正是有了这样可贵的品质,才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精彩。
文段由果探因,深刻剖析了史玉柱由成功到失败到再次成功的根源,突出了“及时地拨正方向”在人生逆转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证明了论点。
3.正反对比彰显是非。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引用材料进行剖析之后,为了突出事理,明辨是非,再援引内涵与之相反的材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善者益善,恶者益恶,从而达到彰显主旨的目的。
(1)同质对比。是指用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状况做对比。这样的对比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是非对错更为明了,论证效果更为明显。如2015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人生多歧路,成败转头空》一段:
李代沫因吸毒和收留他人吸毒而被刑拘,这个拥有优美嗓音的歌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瞬间破碎,他代言的多个广告都被电视台撤下。违反法律酿下的苦果,其苦涩程度可想而知。在此之前,光明的前途等着李代沫,他的歌声可以打动千万观众;但这一切都在他误入歧途后化为泡影,他的精彩人生从此谢幕,引得多少人为他摇头叹息。
(2)异质对比。是指将不同特质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照映衬。通过对比,黑者更其黑,白者更其白。如2015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顺其自然》片段:
“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的围棋大师吴清源以其棋法不定、顺其自然、和谐无迹著称。不拘泥于世俗琐事,如溪谷清流,他的棋技就像他的人生一样顺其自然,往往棋随意走,令人捉摸不定。顺其自然便成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性。葛朗台不会顺其自然,只顾及自己的财富,最后在财富中悲惨地死去;海滩上的小乌龟被游客救起,却导致更多小乌龟接到错误的信号,成群结队地被老鹰捕杀。
文章先从正面举例,论证顺其自然是一种智慧,再从反面举例,论证不顺其自然的严重危害,对比鲜明,说理透彻。
4.设问反问发人深省。叙例之后可以运用设问或反问句式,引导读者对事例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层次思考,让人受到警醒,主题得到升华。2015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积小流以成喷泉》,在引述了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氢弹一例后,发出强烈的诘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正好可以阐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吗?于敏带领中国骄傲地跻身世界前列,难道他不就是新中国崛起之路上默默流淌的泉水?”连续反问掷地有声,于敏默默奉献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5.巧用比喻纵身挖掘。引用事例之后,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适当延伸,既形象生动,又深刻精辟,能够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例的作用。如2015高考课标卷Ⅱ满分作文《平凡中的伟大》一文,在引述了清洁工、园丁、医生、农民等事例后,进而运用比喻论证:
这些人如悬崖边上不为人知的腊梅,在寒冬季节里,不怕风吹雪压,傲然挺立。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你能说它的风采不及在春风中摇曳、受万人瞩目、雍容华贵的牡丹吗?
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众多普通劳动者“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品质,重申主旨,更加形象地突出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