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让妖雾不重来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山宝塔及山腰别墅群。

  乌鲁木齐市区最大的荒山和沙尘策源地:红山、雅玛里克山,相继被“降服”,开始为市区吸进污浊,输出清净的空气,造福乌鲁木齐民众。于是有民谣赞道:红山嘴子妖魔山,两个宝塔对得端,河滩公路中间穿,绿树成荫赛江南。
  闹市,有对“氧吧、绿肺 ”
  在乌鲁木齐市区内登高览胜,俯瞰乌鲁木齐市全景,一定会去红山或雅玛里克山。
  在高楼林立、高架桥纵横、车水马龙的市区,古塔红山与高楼大厦叠加出一幅灵秀壮丽的城市画卷,成为乌鲁木齐市地标式景物。更重要的,红山和雅山还是躲避嘈杂喧闹,踏入幽静清新世界的好去处。
  拾阶而上,顺坡登高,一路林木茂密绿地如茵,流水潺潺曲径通幽,亭台隐现古塔耸立,一切烦恼浮躁即刻云消雾散,换成一副好心情。此外,除了登高观光览胜,除了春日踏青、酷夏避暑、晨练休闲,除了妆点市容、丰富城市风景,雅山、红山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环保功能:遮挡风沙,消化市区阴霾浊气。
  雅玛里克山由南而北侍立乌鲁木齐市区西侧,外缘周长16公里,山体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成为市区的一道绿色天然屏障。红山则自东而西横卧市区中部。当你登到雅玛里克山顶会发现,翠绿的两山遥遥相望,突兀于如林的楼群间;同时你更会感觉到,山上的绿色、山上的清净空气在向闹市上空悄无声息地散去,散去……为市区吸进污浊,输出清净的空气。
  于是,层峦叠嶂,树林覆盖的红山、雅山,又被称作城市“绿肺”和“氧吧”。不过,红山、雅山成为城市“绿肺”“氧吧”却是近些年的事,此前,两山则是沙尘策源地,特别是雅玛里克山,可谓乌鲁木齐一害。而“绿肺”“氧吧”是绿化改造的结果,红山和雅山能有如此生机和盛景,全靠水的滋润,否则,两山依旧会是荒山秃岭。
  青龙山、赤龙山的传说


遥望红山塔。

  红山、雅山在历史上是祸大于福,从古老和现代传说中可见一斑:据说,红山、雅山是由赤龙和青烈龙变成。说赤、青两龙经常兴风作浪,搅得乌鲁木齐河动辄泛滥成灾,西王母一怒之下将二龙压在了红山和雅山之下。
  最靠谱的说法,当属对雅玛里克山的记述。雅玛里克山系由深海湖泊沉积形成的山峦,地质构造上属于博格达弧形大断裂的延伸部分,为荒漠山地景观。曾经是一座荒山秃岭,几乎草木不生,渺无人烟, 动辄大风呼啸飞沙走石,只有山羊会来此攀岩。故古代蒙古厄鲁特部落牧民称该山为“雅玛里克”,意为“山羊之家”。又由于沟梁交错且被沙砾覆盖,刮风时行人易迷失方向,人们便说山上有妖魔作怪,加之“雅玛”与“妖魔”发音较近,后来的市民便将雅玛里克叫成了妖魔山。
  历史上,红山和雅山之间的祸害不只是风沙,还有洪水泛滥。
  乾隆五十三年,为镇山锁水,清朝都统尚安请准在雅玛里克山和红山各造一座9级镇妖宝塔,以祈求上苍保佑。此外,还在雅玛里克山尾部的蜘蛛山上修建了八蜡庙,供地神、农神、田神、虫神等八位与农事有关的神求吉祈福(故雅玛里克山又名福寿山、灵验山)。
  据说两宝塔建成后,乌鲁木齐风调雨顺,盛世太平。
  问题是,镇妖宝塔“镇住”了河水泛滥,而两山本身并没有因此受益,由于无水,依旧饱受着干旱的煎熬。特别是雅玛里克山由于过度放牧,原本就非常稀疏的植被更加稀疏,岩石裸露满目沙砾,沦为乌鲁木齐市区最大的一座荒山和沙尘策源地。
  植树造林、绿化两山是解决沙尘肆虐的唯一选择。但在两座石头山上搞绿化,并非易事。


俯瞰人工湖。


红山人工湖

  石头山上凿清泉
  由于红山位于市中心,改造绿化更显紧迫。两山绿化工程,首先在此山进行。
  红山山体由沉积岩构成,是名副其实的石头山。在石头山上打井找水,无异于天方夜谭。结果,这个奇迹让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给创造了出来。
  在打井之前,红山管理部门在山顶上建了个蓄水池,从红雁池引水到山下,再往上泵。之后,红山公园共打井3眼,实现了就地取水绿化。打出这3口井的都是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
  这三口井中,最难打的是“山顶井”。
  钻井还算顺利,1个月后打成出水。结果,发生了最担心的情况:抽水试验后,涌水量每小时只有10多方,离50多方的要求相去甚远。
  经过分析,专家们断定,这里岩石孔隙小、裂隙少,阻碍了水的流动。孔隙无法改变,但红山岩石性脆,可以用爆破来增加和加大裂隙。TNT炸药很快被取来,然后吊到井下。随着一声闷响,脚下岩石跟着微微颤动。再合闸抽水,水量增加一倍,达到30方。再炸。涌水量终于达到了50多立方的要求。
  此前,第一水文地质大队(下文简称一水文队)已经在红山公园(山下)打井两口,加上这一口,满足了红山绿化用水需求,为红山进一步绿化改造,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红山脚下出现了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山上的秃坡秃顶被树木花草覆盖。   1991年,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决定在雅玛里克山搞绿化,彻底搬掉悬在市区头上的这块沙尘源,变秃山为绿水青山。
  在雅玛里克山搞绿化,同样得解决水源问题。一水文队再次承担了在该山找水、凿井任务。而此前,水利系统根据该山的岩性等特征,宣判其为无水区。几十年前,林业设计院曾在山腰处搞过一块绿地实验场,种下一片耐旱的榆树,因无水滋润,几十年过去个个不过一人多高,成为半死不活的“老头树”。
  面对密密实实的岩石,一水文队专家经过对周边水源地的勘查以及市区地下水循环系统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认为雅玛里克山有水。当时,专家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样一幅地下水流动补给图:西山是个大地下水源地,这里的地下水东流补给了雅玛里克山,雅玛里克山又补给乌鲁木齐河,乌鲁木齐河再补给红山,红山则补给水磨沟,最后从水磨沟大泉泻出。
  有水,但具体在哪里布孔打井找到它、开采它是个技术活。
  雅玛里克山广布着二叠系的页岩和砂岩,人们看到的一层层挤在一起的岩石即是页岩。页岩虽然也含水,但裂隙发育程度低,也就是“过水”。它储水孔隙小、裂隙少,即便是打到赋水层,涌水量也不会大。相比之下,裂隙更发育、孔隙更多、隙径更大的砂岩,特别是粗砂岩区则是打井的最佳地段。


游人如织的雅山山道

  根据这个原理,一队队长张鸿义和水文专家李和生在粗砂岩区布下了第一口井——1号绿化井井位。经过夜以继日的钻井,1个月后,1号井在100多米的深度打出了地下水。
  随着马达的欢唱,一股带着泥沙的水流从胶皮管口喷涌而出,洒落在干涸的岩土山地间。只见腾起的尘土被山风渐渐吹远吹淡,随之而来的是弥漫的湿润水汽。
  经抽水试验,该井每小时出水60立方米~70立方米,矿化度1.333克,达到了干旱缺水地区的饮用标准,人都能喝,绿化当然更没问题,完全达到农林灌溉标准。至此,雅玛里克山结束了无水的历史。
  1号井打成后,张鸿义和兰青彦又在该井东北方向100多米处,确定了2号绿化井,再次成功,涌水量更大,每小时达到100立方以上。之后,又相继在其他地方布孔打井2口,加之对处理污水的使用,解决了雅玛里克的绿化水源问题。
  1995年,乌鲁木齐园林队开始上山大面积植树。经过十余年的奋战,雅山绿化投资近2.7亿元,绿化荒山达1.38万亩,植树73万余株,树木品种60余种。曾经的首府沙尘污染源变成了如今的都市山林景点,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和国家AAA级景区。
  据监测部门统计,来自雅山的降尘量与1997年相比,每月每平方公里减少1.7吨,每立方米总悬浮颗粒物降低了0.15毫克。
  继红山之后,肆虐已久的妖魔山亦被“降服”,开始造福乌鲁木齐民众。于是有民谣赞道:红山嘴子妖魔山,两个宝塔对得端,河滩公路中间穿,绿树成荫赛江南。
  绿肺、氧吧,也就成为人们对红山和雅山的昵称。
其他文献
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古至今新疆自铸的铜币基本上都可以称为“红钱”,但在清代却是个专有名词。平定准噶尔叛乱,标志着西域又一次真正、完全地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在纯铜打制的准噶尔普尔的基础上,重铸的象征中央政府主权的红钱走上了历史舞台,从此拉开了新疆钱币逐步由“币制双轨制”走向全疆统一、全国统一的近代化进程。当然,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864年开始,发生了延续10余年的“同治新疆回乱”,
期刊
现代化的农机耕介入后,耕种工作省时省力,效果又好,那些记忆中的影像已经渐行渐远,那些辛苦的日子却定格在往昔的岁月里。那时候尽管非常辛苦,但那种开拓的遒劲和阳刚的壮美却是实实在在的,我相信,作为一个农耕图景符号,它们会被一代人牢牢保留在记忆的仓库里。耧车  木犁  巴里坤是个让人心怀梦想的地方,那些活生生的过往,对于这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情结。比如犁铧的厚实笨重依旧活跃在我的脑子里,父辈们扶
期刊
红场在俄罗斯人民心中,相当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天安门广场。苏联时期,每年的11月7日十月革命节,斯大林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这座饱经风霜的广场,不仅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从莫斯科河大桥上看克里姆林宫内的建筑群  作为俄罗斯的中心城市,莫斯科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乘车走在莫斯科上下行14车道宽阔的马路上,仍然到处堵车,车速十分缓慢。从苏联时期生产的拉达、伏尔加,到现在
期刊
一年四季,大西沟慨然地将生命的火炬注入树梢,把果实奉献在枝头,让缘分结识缘分,把馈赠留给馈赠:一只鸟,一片叶子,或者一只手,一个眼神。大西沟,西部边陲孕育的一幅画卷、一首情诗、一段情,自然的韵调、空灵的手笔,含蓄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一  作家碧野发表在1956年12月号《人民文学》的名篇《天山景物记》中这样记叙新疆霍城的大西沟:“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百兽的乐
期刊
在岳普湖达瓦昆,迎接你的有大漠落日、有沙海驼声、有篝火下充满异域风情的沙漠麦西来甫、有能让流沙澎湃的刀郎歌唱、有骑驴碰碰对、有类似铁甲对抗的骆驼叼羊赛、有随风飞舞的艾德莱斯花裙、有风情万种的漠北比基尼、有大漠雄风胡杨、有浩瀚幽深的魔鬼沙海和金碧辉煌的晨曦和落日……  公主湖的传说  相传公元3世纪末,一位名叫达瓦昆的公主在一次部落迁徒中突遇沙尘暴,公主发现一男孩被狂风卷入沙尘中,她奋力营救并将自己
期刊
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多种多样的珠宝经过东西贸易来到西域,丝路首饰掀开了更加璀璨、华美的篇章摄影/叶金  精美的首饰,从古至今都是牵动人心的美妙精灵,无论坚硬的石块如何难以驾驭,都不能阻止人们探索创造的欲望和追求。于是上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制造石器工具历程中,逐渐把自己心灵的意向与美丽的石头、动物骨骼、植物籽实等坚硬而不易腐朽的物质交融在一起,用饱满的激情创造性地打磨、雕琢、串联出一串串精美圆润
期刊
2014年11月6日,六师一〇三团建设的兵团知青纪念馆正式揭牌开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上海、天津等地的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激情、带着梦想,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了新疆兵团,支援边疆建设。他们冒严寒、战酷暑,开荒造田、挖渠饮水、修路架桥……奏响了一曲曲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壮丽凯歌,为边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广大知青把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带到兵团,教
期刊
当人们想起奥地利的时候,这样的一幅画面经常浮现在脑海:雄伟的山脉俯瞰着深深的山谷,坐落在鲜花丛中的可爱村落几个世纪都不会改变。这样的景色最能在蒂罗尔(Tyrol)体现出来。蒂罗尔是奥地利西部的一个州,像三明治一样夹在意大利和德国的中间。  这一地区景点诸多,浓缩了奥地利美景。我们从自然景色说起。  几乎是垂直的山峰从铺着绿地毯的山谷里拔地而起。坐落在陡峭山坡上的小村落,点缀在山谷间,村里的农舍被鲜
期刊
巴里坤地处东天山北麓,高山雪水的滋养成就了巴里坤盆地“东疆粮仓”的美誉,而屯田历史和移民文化的交融,又让这里的饮食习俗不断推陈出新,为其烙上特有的标签。  巴里坤乡间的婚宴,俗称土席,是当地面食、肉食、菜食类饮食的一次高规格集中亮相。看似简单的原料,在蒸、煮、煎、炸、炒、烩多种烹饪技艺的操作下,点“食”成金,既满足了人的口腹需求,又呈现出一种多年沉淀积累形成的浓郁乡情。但凡感受过一次的人,都会为那
期刊
维吾尔族妇女固然是喀什街头不可或缺的风景,但是,就一个古老城市的人文积淀而言,维吾尔族老人简直就是这个城市的化身。  喀什噶尔是古老的。这个通衢中亚的千年重镇,尽管其城郭随时代变迁已今非昔比,但其血脉中却传承着浓重的丝路古风。要了解这一点,喀什城的老人们是一面铜镜。标题  喧闹的喀什城,无论现代超市还是老街巴扎,都盈满着丝路遗风中的交易气息。但那些游走于其中的老者的身影,总能为喧嚣增添一种古朴安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