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媒体对话——核能.安全.健康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
   针对近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社会上公众对核污染和核辐射的模糊认识和过度担心,为加强核科学知识的普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情绪的蔓延,3月19日,中国科协联合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开展了主题为“核能•安全•健康”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潘自强,中国核学会顾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核电部专家俞卓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研究员张伟三位专家就核能与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中国网等三十余家媒体的记者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俞卓平指出:社会公众谈核色变,是因为核能(原子能)“出身”不好。原子能一开始就用于军用,做原子弹、氢弹。后来才把核动力转为其他用途。世界上第一座民用的核电站是俄罗斯的“奥布林斯克”核电站, 1954年建成。但是这个堆很小,也发一点电,主要是给地区供热,还做科研。真正商用意义上第一座核电站是美国的“西坪港”核电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57年建成,后来就建了大量的核电站。
  核电站在世界历史上,在福岛事故之前,曾经出过两次大的事故,第一次是1979年3月,在美国的三里岛2号机组事故,第二次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出了事故。这次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可以说是核电历史上的第三次。但总的来说,核电还是很安全的,核电站的事故其实是很少的,损失的不多,但是人们又很关心。在核电界有一句通俗的话,在一个地方的核事故就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核事故,是跨边界的。
  在谈到核与辐射安的全情况时,潘自强院士指出,我们国家核的发展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对核辐射就极为关心,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关于安全方面的规定,就是辐射的规定。目前有三个专门单位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专门研究。到现在为止,包括原来军用,我国没有发生过一起辐射致死,以及辐射造成放射病的事例。核电站没有发生过二级以上的事件,从我们的情况来看,记录是良好的。
  潘院士认为,福岛事故,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故。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不会对公众造成影响。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后,我们国家当时只是测到了碘131,但是它的浓度都在允许的量的1%标准以下,我们现在的探测技术就完全可以测得到,没有问题。所以到现在为止,对于我们国家居民的健康,潘院士个人认为不会有影响。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提问潘院士,假如福岛核电站封堆了,通过大气的传播的可能性没有了,但是通过水的方式,会不会影响到海域而造成污染,那时候会不会对我国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潘自强答说,福岛事故将来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不能往前预测。但是据判断,绝对不太可能发展成切尔诺贝利的情况。如果发生封堆的话,可能有破损、有泄漏,也有可能往外扩,但是扩也传不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判断,当然这个话谁也不好断定,日本的事故对我们国家公众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对《北京周报》记者关于核电安全方面的问题的提问,俞卓平说:在福岛核电站出了核泄漏事故以后,国务院作出几个决定,对于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和在建的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包括管理制度、操作运行的规程、设备的维护、人员的培训、定期试验、辐射防护等等方面做得怎么样。
  俞卓平表示,对核电安全的关注程度和监管的严格,是任何其他工业无法比拟的,凡是有核电的国家,都有核安全的监管机构。从政府安全监管机构设定一些安全的标准、目标,以及要求,一层一级都有很多的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电站也发布了很多关于安全方面的要求,我们国家基本上沿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准。法规体系是很健全的,核电厂一套运行的管理都有严格的程序,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还要取得执照,考试也是很严格的。
  就未来的核电站能不能在技术层面让它变得更加安全,如何对福岛核泄漏事故进行反思的问题,俞卓平是这样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覃勇的:人是很聪明的,他会不断的吸取教训。刚才潘院士说三里岛事故以后,世界上对当时所有与核电站有关系统进行了改进,后来新建的核電站也进行了改进。我举个例子,三里岛核电站当时表示它的水位计是有缺陷的,现在所有的堆都有很好的水位计,任何时候都能监测压力容器里面的燃料水位,都改进了。同样,我想这次福岛核事故以后,核电界也会根据这次事故吸取很多教训,比如以后核电站的抗震级怎么定,关于防波堤的高度怎么定,要经过调整,我想核电界经过一段反思会有改进,使核电站更加安全。
  俞卓平还强调,任何一种技术你想用它都是有风险的,没有风险是不科学的,说百分之百的安全,这是不切实际的。世界核电工业在不断努力,使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使它的风险尽量降到大家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时在经济上建核电站还是可行的。要是说绝对安全,不建核电站,从绝对意义上就很安全了,但那就没意义了。核电界要从这次事故吸取教训,使我们核电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新京报记者问:在什么外界情况条件下,比如说洋流、风向,日本这次核辐射的泄漏可能会对沿海有影响?
  张伟指出, 日本核电站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空气中和海洋中,会传播到我国的途径无非是两种,一种是风吹,一种是随着洋流。根据我国目前监测的结果,没有监测到放射性水平的异常升高。另外从距离上考虑,我们国家距离日本福岛核电站这个位置最近的也要一千多公里,如果从海洋方面,海水受到污染的话,我想这么远的距离,被海水无限稀释的情况下,也不会污染到我国的近海。风向目前的主导风向都是偏西风。
  潘自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辐射效应委员会中国代表,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局局长
  俞卓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曾在军用生产、核电厂运行第一线工作了三十多年,他是原中核集团核电局副局长、原国防科工委系统二司副司长,曾任中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团长,目前担任中国核学会顾问。
  专家主持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张伟研究员
其他文献
一、目的通过对女性SLE患者进行ERα基因多态性,Th1/Th2细胞因子mRNA的检测,以及对它们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女性SLE患者的发病机制,为SL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