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珠宝的收藏与鉴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得到心灵的愉悦,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乎艺术品的鉴赏、收藏、投资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选项。而古代珠宝玉器是最近几年来稳步增值的一个热门种类,因为它们既可以欣赏、把玩、佩戴,又可以作为投资增值的理财产品。
  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玉文化的传承,中国人对玉的热衷程度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在远古时代“美石皆为玉”,好看的石头都是属于玉石。在玉器里,珠子又作为另一个门类呈现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意义。在中国古代,珠玉的价值是高于黄金和青铜器的。
  珠子,简单的说就是类似圆形的、有孔的、用各种材质制成的小饰品,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美化人类的生活。珠子的文明在全世界都是存在的,考古人在法国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人类最早的珠子,那是4万年前的人类制作的。人类最早佩戴珠子也许就是为了美化自己和显示自己身份地位。
  珠子的材质广泛,天然的包括:玛瑙、水晶、珊瑚、砗磲、青金石、绿松石、煤精、各种地方玉、翡翠、珍珠、琥珀、蜜蜡、象牙、木头、各种果实、玳瑁、贝壳、骨头、碧玺、天河石等;人工材质有:琉璃、陶瓷、合金、金、银、铜等。
  现在可以收藏的珠子类别大概分为:中原文化类珠子、藏传文化类珠子和外国文化类珠子。
  中原文化类珠子
  中原文化的珠子又分高古、中古、明清几个时期。在这其中,西周玛瑙是最受大家喜爱的种类之一。
  现在收藏圈里总是听见有人说“西玛”这个词,有人说是指西亚的玛瑙、有人说是西藏的玛瑙,那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我在2004年注册雅昌艺术网论坛时,和网友在上面讨论古珠,为了方便打字,就把“西周玛瑙”几个字简写成“西玛”,后来因为上网的藏友越来越多,所以这个简称就在全国通用了。网络力量很强大。
  其实现在大家称之为“西玛”的珠子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了,所有这种扁圆的、两头平齐的红玛瑙都统称为“西玛”,它的年份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战国,一直都在使用佩戴。
  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许多这样的玛瑙珠子,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天河石、绿松石和各种地方玉珠子,可想当时人们就是这样把五颜六色的珠子串在一起佩戴的。
  西周时期,由于礼乐制度的兴起,佩戴有珠玉的组配成为一种时尚,也是表明身份尊卑贵贱的标志。周人发挥想象,使珠玉的组合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各种组佩看起来是如此高贵优雅,极尽奢华,千变万化,没有一定形式的约束,色彩斑斓而又和谐。西周玛瑙在这样的组佩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上车以何鸾为节,下车以佩玉为度”“行步则有环骊之声”,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还要满足听觉享受,西周贵族们在佩戴玉组佩时一定是迈着优雅的步伐从容而行的。
  西周玛瑙由于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很受玩家们的追捧,无论你把它和什么材质的珠子或者玉器搭配在一起,都是和谐的,由于需求量大,它的价格也一路飙升。
  记得2000年刚开始玩珠子的时候,在市场上50元可以买到一颗西周玛瑙,而且还可以挑好的,后来涨到80元、100元,再后来150元、200元,在200元一颗时,大家都觉得太贵不能接受,没想到很快又涨到300元一颗、500元一颗,现在的市场行情在800-1500元,物品的稀缺性还会使西周玛瑙的价格一路上涨。
  什么东西一贵就会有人仿,现在市场里的西玛仿品不计其数。真品西玛的表面有温润的光泽,宝光内敛,色泽艳丽而沉稳,不像仿品珠子尽是满面贼光。夏家店的玛瑙珠表面一般都比较光洁,孔道比较直,而西南地区的玛瑙珠表面多有风化纹,孔道是喇叭孔,一头大一头小,这可能和当地使用的钻孔工具有关系。中国所有的老珠子孔道内必然都是光亮的,对着光看会感觉里面像有一汪清水一样,有些孔道内壁能看见螺旋痕,这是慢速打孔工具留下的痕迹。新珠子由于现代工具快速钻头留下的痕迹显然和古老的工艺留下的痕迹是完全不同的。收藏前请大家仔细辨别珠子的真伪。
  藏传文化类珠子
  藏族文化类珠子一般是从唐代开始,延续到清代。材质大致有骨珠、天珠、玛瑙、绿松石、砗磲、珊瑚、蜜蜡等。他们的珠子大多都和宗教有关,自成体系,有着护身符的作用。又由于游牧民族的流动性,藏族人的财富大多变成了这些珠宝佩戴在身上。
  红色的珊瑚代表着太阳、光明、火焰,绿色的松石代表着天空、水、草原;黄色的蜜蜡代表土地;白色的砗磲代表白云、纯洁高贵、正义。
  藏系珠子里面我们主要说说天珠的收藏与鉴别。
  天珠,是珠子里最名贵的种类,在人们的心中认为它有强大的能量,是天神降临的宝物,有崇高的宗教意义,可以消灾转运。自古以来就有“一珠易一良马”之说,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可以用一颗天珠换一辆宝马、奔驰车。
  现在比较科学的一种说法是:天珠的材质是由外星陨石撞击地球时产生地壳运动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矿物质,这种矿物质里含有多种火星元素,使其具有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后来有人在这种矿石上做上各种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宗教意义。
  距今发现最早的天珠是出土在战国墓葬里的,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是唐代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的随嫁品。现在西藏大昭寺供奉的释迦牟尼像就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西藏的,上面镶嵌了3颗九眼天珠和其他各种纹饰的天珠。
  由天珠的稀缺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来看,是值得收藏的珍品,它以每月不同的价格迅速上涨。价格越高,做假的人也就越多,现在市场上能看见的天珠基本都是仿品。人们认为要有大福报的人才能请到一颗至纯老天珠。
  鉴别老天珠,首先要看它的工艺做法,老天珠的制作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了,和现在的仿品有很大区别。老天珠用强光照射看是不透的或是半透的,中孔是白色的,线条纹理是深入珠子肌体内的,不像仿品天珠的线条是浮在表面上的。老天珠表面一般都会有使用磕碰留下的痕迹,多称“风化纹”,看上去是许多不规则的如半月形下凹的小坑,用手摸是光滑的,仿品摸上去是生涩的。有的天珠上面有一些小如针尖般的小红点,我们称为朱砂点,人们认为有朱砂点的天珠更加珠胜。
  选择老天珠最好是品相比较完整的,入药留下的痕迹较少,线条黑白分明,表面光滑温润,带有朱砂点的当然更漂亮。
  外国文化类珠子
  外国文化类珠子也是收藏珠子的一个热点。在收藏珠子的队伍里,玩外国古代珠子的人不少。而收藏西亚珠子又是最多的,因为这种珠子出土量大,价格相对便宜。两河流域文明使这里出现了红玉髓、青金石、水晶等半宝石珠子,还有琉璃也是比较常见的品种。西亚的珠子和中国的珠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比中国的珠子生产年代要更早。分辨西亚珠子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看它的孔道,它们的孔都比较细小,这大概是因为西亚的工匠在早期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技艺,使钻孔更容易,这样能减少材料的损耗。
  另一些收藏琉璃珠的人多是收集威利斯琉璃珠,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人用五颜六色的琉璃珠子到非洲去换取象牙、黄金、钻石等物品,这种珠子我们叫“非洲贸易珠”。这种珠子十年前刚在中国市场出现时,价格相当高,一颗尺寸大、品相好的“千朵花”琉璃珠要卖到2000元,由于近年来国外的珠子不断流入中国,现在这样的珠子现在最多也就一两百元一颗了。
  小小珠子内有大玄机,只要学会鉴别各种材质的珠子,那再鉴别其他任何种类的古玩都会比较容易,触类旁通。玩珠子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时尚的古董首饰,既可以佩戴又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要收藏到真品珠子是需要眼力的,首先要多看真品珠子的标本,标准器必须是对的,你才有鉴别标准。除了多看博物馆以外,多和行家、玩家交流也是不错的方法,各地都有古玩市场,打听哪家古玩店老板的眼力好、人品好,多和老板交流。现在网络发达,也可以上网学习交流,大家可以去看看,多学习多交流才会有进步。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生活更有乐趣。
  (责任编辑:马怡运)
其他文献
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琳琅满目的中国货物成为西方人追逐的稀奇物品。广州由于“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成为中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广州手工艺人应欧美市场的需要,创作、生产出各种具有浓厚中国趣味而又略带欧洲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在照相技术尚未出现的时代,外销画成为欧美人士了解“中国风情”的重要媒介。广州口岸的外销画家们根据西方人的审美要求,创作了油画、水彩画、象牙细密画、玻璃画等多
期刊
广州汉墓中出土有一批带有异域风格的焊珠金饰品,一般认为这是海上贸易带来的舶来品,即所谓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笔者通过检索相关资料,发现广州两汉墓中出土有焊珠金花泡、焊珠小金球以及焊珠金饰片三种不同类型的黄金焊珠工艺品。本文通过对这三种类型焊珠金饰品制作工岂的分析,发现其主要使用了本土的锤揲和掐丝金银珠两种传统金银器制作工艺,同时都有使用发源于地中海沿岸的焊粟珠工艺的特点。可见,广州汉墓出土的焊珠金饰
期刊
2012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国宝档案》栏目里介绍了广州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黑漆描金缝纫台,这是一件19世纪专门用于外销的广作家具。自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以来,广州以“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成为东西方商品交流的重要门户,大量的外销商品由海上丝绸之路流入欧洲,在西方各国掀起一股“中国风”。这件金碧辉煌、造型独特的广作家具就是广州手工艺人应欧美市场需要,创作生产出来的浓缩了东西方艺术
期刊
钧窑的中心烧造区域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地处中原腹地的禹州,古称阳翟,北宋时为颖顺州,金大定二十四年(1183)因境内有钧台古迹而改称钧州,元代沿用,故有钧窑之名。
期刊
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现存历代“海丝”相关文物和遗迹众多,其中,一些北宋时期的石刻碑文内容,为我们了解北宋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物证。例如,现置于广州博物馆碑廊的北宋“重修天庆观记”石刻碑文记述了宋代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友好往来及捐资重修广州天庆观的事迹。位于南海神庙头门西侧的北宋“大宋新修广利王庙之碑”碑文则记载:“南汉以来,岭南为刘氏窃据,贸易被
期刊
1994年,我在给《中国宝石》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介绍过下边这段话:“艺术品收藏与金融、房地产并列一直是世界上三大投资方向之一,比金融投资稳定安全,比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高。”另一方面,艺术品收藏对投资人的要求也更高,水太深,一切都是混乱复杂,没有现成的体系,稍不注意就会误人歧途。艺海无涯呀,跳进艺海的人都知道,不管是拜师还是偷艺,一定要师从名门,从正确处入门,从高层次起步,这是学艺的不二法门。
期刊
在法国南特多柏雷博物馆藏一幅19世纪广州外销画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水上小贩靠近岸边划着小艇,正兜售小艇上的食物时,岸上一客人一手揣兜,另一手伸出欲叫停小贩;那位客人身后一幢糅合西方风格的建筑上,“寧波會館公所”六字清晰可辨。  近代中国内乱外患,国运益衰,广州的会馆也难逃厄运走向衰落。馆舍因年代久远或资金不足缺乏修整、损坏严重,会馆资料亦逐渐散佚,致使今日我们难以联想其曾经的辉煌。现在我们循着
期刊
钧窑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最著名的窑场是在禹州旧城北门内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传说大禹在钧台传位给儿子启,从而建立了夏朝。一般认为,钧窑之名即源于钧台。
期刊
广州依山面海,位于南中国的滨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广州始终保持着从未中断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海洋,与广州城的历史和发展密不可分,正如绕城而过的珠江一样,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各地物种和域外珍品。
期刊
“官钧”年代之争  并未影响收藏行情  以鼓钉洗、花盆、出戟尊等为代表的“官钧”陈设瓷,究竟是宋代还是金元,或者是元末明初、明早期烧造,引发了研究人士的广泛讨论。  上海博物馆利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热释光年代技术”测试的结果表明,这类瓷器烧制年代距今约660-630年,也就是大致在1340-1370年左右,其时在元末明初。热释光测定年代误差一般为5%,也就是说这批标本烧制的下限最晚可能到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