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建筑的地域属性来探讨陕西韩城党家村的生成,从陕西一带的地理、气候、乡土材料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几个方面来解读。建筑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历史、文化、气候、地理所构成的整体产生关联的具体的空间。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影响
建筑是建设在相应的地域上的,而且是为地区的人服务的,所以就地区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域性才是建筑的属性。地区的建筑总是不断的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变化而转换和更新。
一、历史沿革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域性对陕西本土建筑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党家村地处韩城域内。韩城东临黄河,乃西周春秋时期韩国故地,晋称韩原,周代为韩侯国,有古韩城,故名。韩城市世界名人,伟大的史学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司马迁的故里,有司马迁墓和祠。从而,太史文风兴盛韩城。据禹门猿人洞考古证明,该市为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发达地区和文化胜地之一。党家村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始于元至顺二年名东阳湾,元至正二十四年更名为党家湾,后称党家村。清咸丰三年建泌阳堡。党家村党、贾两姓共建祖祠共12座供祭祖和私塾之用。此外,上有专管私塾。明清两代以“科举取仕”,读书成风。一个百户人家的村庄,几乎半数人家取得功名,堪为文化之乡。
二、地理形势
许多建筑学家将韩城称为“小北京”,而将党家村称为“小韩城”,这三者有何共性从地理形势看,北京、韩城、党家村同构。
北京的地理环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西为太行山北段,北、西和东北属于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南为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太行山东篱成了北京与中原的大通道。由北京西北北上,经南口或古北口,可与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相联系。北京附近,较大的河流有永定河和潮白河。
古人对北京地理形势的描述:早在南宋时,朱熹就曾预言:“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流入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海。前面一条黄河环绕,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来至,中为嵩山,是为前案,遂过去为泰山,耸于左,是为龙,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为第三第四重案”。元代士人陶宗仪对北京的宏观形势,也作了类似的描述:“右拥太行,左注苍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明建都北京,群臣共同上书曰:“伏维北京,圣王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治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
从中,我们可以对北京的地形地貌有个很大的轮廓。第三面环山,后有燕山当玄武,左有泰山做青龙,右有西岳华山和太行山为白虎,南为朱雀,前面是开阔的大平原为明堂,且有黄河、长江环绕,嵩山及淮南、江南诸山為案山。
我们再看看党家村所在地,韩城的地理形势。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岸边,北靠黄龙山脉,南接合阳平原,东临黄河,西与梁山比邻。韩城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境内山、塬、滩皆有,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区属黄龙山系。如此大的落差,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村落居于南、北有塬的狭长型,东西走向呈“葫芦”状的沟谷之中,海拔为400-600米。村南有泌水绕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势。村落地处沟谷。其依塬傍水的地势,致使该村不受西北季风的侵袭;夏季顺泌水走向,却可得到川道吹来的凉风,构成宜人的气候。
从北京、韩城和党家村大环境选址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三地地理环境的共同点:三地地理形势同构,都属盆地。均坐北向南,三面环山,南面为开阔地,且有江河环抱的地形地貌。这是中国人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建筑选址时间的典型代表作。
三、建筑群营造
(一)总体规划
党家村坐落在泌水河一葫芦状河谷北岸,距黄河3公里,整个村子的造型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文星阁是船桅杆,房屋建筑群是船舱,看家楼是瞭望塔,通向北塬上的路是系船的缆绳。
(二)巷道构成特点
党家村的巷道基本上决定了村寨的结构。他有主巷、次巷、端巷,有长有短,曲曲折折。根据其巷道分析,它既不是先有道后有屋,也不是先有屋后有道;他既自然又具理性;它既结合地形又兼排水。
党家村的巷道,是由各户门楼及门房沿街背墙所围成。宽度不等,宽者三至四米,窄者一米多,主巷东西走向穿村而过,次巷和端巷疏密适度的与猪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构成民居的宁静环境,不受过境的干扰。巷道路面一路石墁,断面呈锅底形,中间低两侧高,以利顺势排水于中央,防止雨水侵进民居墙基两侧。各巷道的走向符合地形的排水方向,又满足宅基地的合理划分。两条东西方向的主巷道,十五条南北方向的巷道。其特点是巷不对巷、巷不冲大门、门不对门。此乃党家村巷道及村寨形态构成中极为重要的原因和组成因素。上寨泌阳堡的巷道为三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分别在南北两端相连,明显反应出与泌阳堡暗道之间的走向,方便联系,适应防御性的人流组织。
四、建筑保护
党家村为什么会有“瓦屋千宇,不染尘埃”的现象。120多座土木结构建筑,屡经地震、风雨剥蚀数百年而不朽。这都是因为当地的小地形、小气候所致。
党家村在黄河岸边,距河仅3公里。黄河入壶口,出龙门,一马平川,河道达十公里宽。黄河一年四季,成为南北方气流的大通道。由于水的降温作用及北方冷空气的流入,黄河气流的温度,绝对低于周边陆地的气温。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气温低的空气肯定气压大,会自动向温度高、气压小的地方流动,到了党家村葫芦状盆地就会扩散开来。空气的大量聚集,会自动由党家村葫芦状盆地中,不断冉冉升起。党家村的四合院及街道全用石条或卵石铺垫,不起灰尘,再加之党家村盖房,全用白灰、沙子、黄土等三合土做泥浆,房上不生杂草。有此三条主要原因,就造就数百年党家村。使数百年的土木古建筑群,巍然屹立至今。
五、感悟
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表现出某些差别。其次,各个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等。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升. 建筑文化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 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 建筑学报,2005(10).
[3]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影响
建筑是建设在相应的地域上的,而且是为地区的人服务的,所以就地区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域性才是建筑的属性。地区的建筑总是不断的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变化而转换和更新。
一、历史沿革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域性对陕西本土建筑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党家村地处韩城域内。韩城东临黄河,乃西周春秋时期韩国故地,晋称韩原,周代为韩侯国,有古韩城,故名。韩城市世界名人,伟大的史学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司马迁的故里,有司马迁墓和祠。从而,太史文风兴盛韩城。据禹门猿人洞考古证明,该市为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发达地区和文化胜地之一。党家村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始于元至顺二年名东阳湾,元至正二十四年更名为党家湾,后称党家村。清咸丰三年建泌阳堡。党家村党、贾两姓共建祖祠共12座供祭祖和私塾之用。此外,上有专管私塾。明清两代以“科举取仕”,读书成风。一个百户人家的村庄,几乎半数人家取得功名,堪为文化之乡。
二、地理形势
许多建筑学家将韩城称为“小北京”,而将党家村称为“小韩城”,这三者有何共性从地理形势看,北京、韩城、党家村同构。
北京的地理环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西为太行山北段,北、西和东北属于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南为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太行山东篱成了北京与中原的大通道。由北京西北北上,经南口或古北口,可与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相联系。北京附近,较大的河流有永定河和潮白河。
古人对北京地理形势的描述:早在南宋时,朱熹就曾预言:“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流入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海。前面一条黄河环绕,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来至,中为嵩山,是为前案,遂过去为泰山,耸于左,是为龙,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为第三第四重案”。元代士人陶宗仪对北京的宏观形势,也作了类似的描述:“右拥太行,左注苍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明建都北京,群臣共同上书曰:“伏维北京,圣王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治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
从中,我们可以对北京的地形地貌有个很大的轮廓。第三面环山,后有燕山当玄武,左有泰山做青龙,右有西岳华山和太行山为白虎,南为朱雀,前面是开阔的大平原为明堂,且有黄河、长江环绕,嵩山及淮南、江南诸山為案山。
我们再看看党家村所在地,韩城的地理形势。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岸边,北靠黄龙山脉,南接合阳平原,东临黄河,西与梁山比邻。韩城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境内山、塬、滩皆有,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区属黄龙山系。如此大的落差,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村落居于南、北有塬的狭长型,东西走向呈“葫芦”状的沟谷之中,海拔为400-600米。村南有泌水绕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势。村落地处沟谷。其依塬傍水的地势,致使该村不受西北季风的侵袭;夏季顺泌水走向,却可得到川道吹来的凉风,构成宜人的气候。
从北京、韩城和党家村大环境选址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三地地理环境的共同点:三地地理形势同构,都属盆地。均坐北向南,三面环山,南面为开阔地,且有江河环抱的地形地貌。这是中国人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建筑选址时间的典型代表作。
三、建筑群营造
(一)总体规划
党家村坐落在泌水河一葫芦状河谷北岸,距黄河3公里,整个村子的造型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文星阁是船桅杆,房屋建筑群是船舱,看家楼是瞭望塔,通向北塬上的路是系船的缆绳。
(二)巷道构成特点
党家村的巷道基本上决定了村寨的结构。他有主巷、次巷、端巷,有长有短,曲曲折折。根据其巷道分析,它既不是先有道后有屋,也不是先有屋后有道;他既自然又具理性;它既结合地形又兼排水。
党家村的巷道,是由各户门楼及门房沿街背墙所围成。宽度不等,宽者三至四米,窄者一米多,主巷东西走向穿村而过,次巷和端巷疏密适度的与猪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构成民居的宁静环境,不受过境的干扰。巷道路面一路石墁,断面呈锅底形,中间低两侧高,以利顺势排水于中央,防止雨水侵进民居墙基两侧。各巷道的走向符合地形的排水方向,又满足宅基地的合理划分。两条东西方向的主巷道,十五条南北方向的巷道。其特点是巷不对巷、巷不冲大门、门不对门。此乃党家村巷道及村寨形态构成中极为重要的原因和组成因素。上寨泌阳堡的巷道为三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分别在南北两端相连,明显反应出与泌阳堡暗道之间的走向,方便联系,适应防御性的人流组织。
四、建筑保护
党家村为什么会有“瓦屋千宇,不染尘埃”的现象。120多座土木结构建筑,屡经地震、风雨剥蚀数百年而不朽。这都是因为当地的小地形、小气候所致。
党家村在黄河岸边,距河仅3公里。黄河入壶口,出龙门,一马平川,河道达十公里宽。黄河一年四季,成为南北方气流的大通道。由于水的降温作用及北方冷空气的流入,黄河气流的温度,绝对低于周边陆地的气温。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气温低的空气肯定气压大,会自动向温度高、气压小的地方流动,到了党家村葫芦状盆地就会扩散开来。空气的大量聚集,会自动由党家村葫芦状盆地中,不断冉冉升起。党家村的四合院及街道全用石条或卵石铺垫,不起灰尘,再加之党家村盖房,全用白灰、沙子、黄土等三合土做泥浆,房上不生杂草。有此三条主要原因,就造就数百年党家村。使数百年的土木古建筑群,巍然屹立至今。
五、感悟
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表现出某些差别。其次,各个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等。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升. 建筑文化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 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 建筑学报,2005(10).
[3]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