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作为幼儿朋友的角色和幼儿进行沟通,从而鼓励幼儿要求幼儿解释自己的画作,并陈述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地加强幼儿绘画的信心。
关键词:唤醒;幼儿绘画;潜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253-02
我们在小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画画“妈妈的毛线球”。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让幼儿的手臂来带动幼儿的手腕进行画圆圈,从而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这样为日后的绘画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预先进行示范,吸引幼儿进行聚精会神地开始画作,这时候画纸上就呈现出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不一的“毛线球”。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一名幼儿在画纸上只画了许多小竖线,“毛线球”一个都没有。这时候我走到这名幼儿身边进行细致的观察,但是这名幼儿竟然用双手将画纸全部捂住,还不停地用手擦去已经画好的那些线条。显然,这名幼儿觉得自己的画非常不好,在这个时候旁边的小朋友告诉我因为这名幼儿不会画画,所以画让他画得乱七八糟。小伙伴的一席话让让这名幼儿听后,很不好意思,一脸羞愧地望向我。他无辜的羞愧的表情,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这名幼儿内心的自卑。而作为教师,又不能虚假地表扬他,也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否定。于是我蹲下身来悄悄地说:“如果你不会画这些毛线球,我们就先画长长的毛线吧,下次上课我们再把长长的毛线绕起来让它们变成毛线球。”他听我这么一说,慢慢地挪开了捂着的画,开始观看自己的画作,然后若有所思地对我说:“老师,我画的是剪断的毛线!”其实这名幼儿非常聪明,因为他合理地解释的自己的画作,我趁机表扬说“你真的很有自己的创意,其他小朋友根本没有想到!”并告诉他,“剪断的毛线就不能用它织毛衣了,我们来画长长的毛线,好吗?”这时候他想了想,点点头,又重新进行画作。等这个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发现这么幼儿的画纸上出现了很多毛线,而且比原来长了好多,有些已经像毛线球的形状了。我们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有效地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由于这名幼儿在班里的话不是很多,性格内向,从入学至今对幼儿园的环境非常敏感,没有安全感,害怕尝试新鲜的事物。于是我对这么幼儿进行了家访,了解到,这名幼儿由于平时老人的溺爱,缺乏自理的能力,因此才送到幼儿园进行锻炼。这样通过集体生活,慢慢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绘画能反映出幼儿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活动来有效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针对这名幼儿的内向、胆小、不敢尝试、缺乏自信等性格特点,我们尝试先从绘画活动入手来培养这名幼儿的自信心,加强他与其他小朋友的沟通。在一次区域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这名幼儿自己来到美工区开始准备画画,于是我就鼓励他随意进行线条上的练习。当他拿起画笔,拘谨地在画纸的一个很小角落进行来回画画的时候,我开始用语言对他进行指导,可是这样的语言指导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用处。于是我站到了这名幼儿的身边手把手地进行指导,让他体验画画的感觉,可他根本不能用手臂带动手进行大胆的画画。就在这个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他平时酷爱玩玩具汽车的情景,于是我对他说:“我们来一起来开大汽车吧!”他一听我这么说“开汽车”,顿时兴趣大增。我找来了他平时最喜欢的玩具车,将一支油画棒固定在车的尾部,当他开着这辆玩具小汽车在画纸上走时,画纸上就会出现一条条油画棒的痕迹,我开始鼓励他要“让小汽车跑遍画纸的每一个角落”。他高兴地点点头,拿着玩具小汽车来回开了起来。在这个“开汽车”的过程之中,这名幼儿的手臂开始带动手自然地摆动起来。当线条随着小汽车在画纸上来回跑动的时候,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我也不停地鼓励他,他不停地开,线条伴随着小汽车的运动逐渐布满了整张画纸,而他以往的不自信和紧张完全被现在的喜悦心情所取代。在以后的几周里,只要这名幼儿选择了美工区进行游戏的时候,我就陪他一起玩“线条赛跑”这个游戏,与他比比谁画的线条最长,还用染了颜料的乒乓球玩滚画游戏……这样他慢慢开始看到色彩、线条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图画兴奋不已,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这名幼儿画线条越来越大胆,构图面积越来越大。
通过这两个月的美术活动训练,在美术活动“毛线变变变”中,这名幼儿已经能画出漂亮鲜艳的毛线球了。等所有的幼儿将毛线画好之后,我向他们提问:“这一团团的毛线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像什么?”这时候很多幼儿抢着回答说像雨伞,像大饼,像花朵,像动物,像头发。于是我问比较内向的幼儿“你觉得他们像什么”,他告诉我“像蜗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他不再害羞、不再羞愧、充满自信。我对他说:“真棒!那我们大家一起将这些毛线球变成蜗牛吧!”于是,幼儿们开始歪歪扭扭给毛线球上加上了蜗牛的头,画纸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蜗牛。一天,我来到这名幼儿家中进行回访,他的母亲高兴地告诉我,“现在,孩子放学回到家中,非常主动地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画画,在房间画画的时候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当画作完成后,会让我将他画的图画贴在墙上展示出来,他模仿老师对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我们从他的笑容里,可以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在对这名内向的幼儿进行绘画教学过程当中,我深刻地了解并且学到了:自信可以让幼儿完成一切活动,在完成幼儿教学活动时自信是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只要幼儿们抱着自信的心态,他们就会努力积极地去学习。
第一,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图画来解读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第二,对于一些小班儿童,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幼儿解读自己的画作,说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幼儿对绘画的自信。通过轻松、愉悦的教学拓展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第三,作为教师要敢于抓住小班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活动中通过表扬与鼓励让幼儿自己完成规定的任务。第四,由于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非常少,对于绘画缺乏创造性,教师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中,除了语言指导之外,还要和幼儿一起互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关键词:唤醒;幼儿绘画;潜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253-02
我们在小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画画“妈妈的毛线球”。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让幼儿的手臂来带动幼儿的手腕进行画圆圈,从而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这样为日后的绘画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预先进行示范,吸引幼儿进行聚精会神地开始画作,这时候画纸上就呈现出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不一的“毛线球”。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一名幼儿在画纸上只画了许多小竖线,“毛线球”一个都没有。这时候我走到这名幼儿身边进行细致的观察,但是这名幼儿竟然用双手将画纸全部捂住,还不停地用手擦去已经画好的那些线条。显然,这名幼儿觉得自己的画非常不好,在这个时候旁边的小朋友告诉我因为这名幼儿不会画画,所以画让他画得乱七八糟。小伙伴的一席话让让这名幼儿听后,很不好意思,一脸羞愧地望向我。他无辜的羞愧的表情,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这名幼儿内心的自卑。而作为教师,又不能虚假地表扬他,也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否定。于是我蹲下身来悄悄地说:“如果你不会画这些毛线球,我们就先画长长的毛线吧,下次上课我们再把长长的毛线绕起来让它们变成毛线球。”他听我这么一说,慢慢地挪开了捂着的画,开始观看自己的画作,然后若有所思地对我说:“老师,我画的是剪断的毛线!”其实这名幼儿非常聪明,因为他合理地解释的自己的画作,我趁机表扬说“你真的很有自己的创意,其他小朋友根本没有想到!”并告诉他,“剪断的毛线就不能用它织毛衣了,我们来画长长的毛线,好吗?”这时候他想了想,点点头,又重新进行画作。等这个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发现这么幼儿的画纸上出现了很多毛线,而且比原来长了好多,有些已经像毛线球的形状了。我们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有效地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由于这名幼儿在班里的话不是很多,性格内向,从入学至今对幼儿园的环境非常敏感,没有安全感,害怕尝试新鲜的事物。于是我对这么幼儿进行了家访,了解到,这名幼儿由于平时老人的溺爱,缺乏自理的能力,因此才送到幼儿园进行锻炼。这样通过集体生活,慢慢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绘画能反映出幼儿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活动来有效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针对这名幼儿的内向、胆小、不敢尝试、缺乏自信等性格特点,我们尝试先从绘画活动入手来培养这名幼儿的自信心,加强他与其他小朋友的沟通。在一次区域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这名幼儿自己来到美工区开始准备画画,于是我就鼓励他随意进行线条上的练习。当他拿起画笔,拘谨地在画纸的一个很小角落进行来回画画的时候,我开始用语言对他进行指导,可是这样的语言指导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用处。于是我站到了这名幼儿的身边手把手地进行指导,让他体验画画的感觉,可他根本不能用手臂带动手进行大胆的画画。就在这个时候我脑海里出现他平时酷爱玩玩具汽车的情景,于是我对他说:“我们来一起来开大汽车吧!”他一听我这么说“开汽车”,顿时兴趣大增。我找来了他平时最喜欢的玩具车,将一支油画棒固定在车的尾部,当他开着这辆玩具小汽车在画纸上走时,画纸上就会出现一条条油画棒的痕迹,我开始鼓励他要“让小汽车跑遍画纸的每一个角落”。他高兴地点点头,拿着玩具小汽车来回开了起来。在这个“开汽车”的过程之中,这名幼儿的手臂开始带动手自然地摆动起来。当线条随着小汽车在画纸上来回跑动的时候,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我也不停地鼓励他,他不停地开,线条伴随着小汽车的运动逐渐布满了整张画纸,而他以往的不自信和紧张完全被现在的喜悦心情所取代。在以后的几周里,只要这名幼儿选择了美工区进行游戏的时候,我就陪他一起玩“线条赛跑”这个游戏,与他比比谁画的线条最长,还用染了颜料的乒乓球玩滚画游戏……这样他慢慢开始看到色彩、线条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图画兴奋不已,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这名幼儿画线条越来越大胆,构图面积越来越大。
通过这两个月的美术活动训练,在美术活动“毛线变变变”中,这名幼儿已经能画出漂亮鲜艳的毛线球了。等所有的幼儿将毛线画好之后,我向他们提问:“这一团团的毛线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像什么?”这时候很多幼儿抢着回答说像雨伞,像大饼,像花朵,像动物,像头发。于是我问比较内向的幼儿“你觉得他们像什么”,他告诉我“像蜗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他不再害羞、不再羞愧、充满自信。我对他说:“真棒!那我们大家一起将这些毛线球变成蜗牛吧!”于是,幼儿们开始歪歪扭扭给毛线球上加上了蜗牛的头,画纸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蜗牛。一天,我来到这名幼儿家中进行回访,他的母亲高兴地告诉我,“现在,孩子放学回到家中,非常主动地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画画,在房间画画的时候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当画作完成后,会让我将他画的图画贴在墙上展示出来,他模仿老师对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我们从他的笑容里,可以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在对这名内向的幼儿进行绘画教学过程当中,我深刻地了解并且学到了:自信可以让幼儿完成一切活动,在完成幼儿教学活动时自信是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只要幼儿们抱着自信的心态,他们就会努力积极地去学习。
第一,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图画来解读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第二,对于一些小班儿童,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幼儿解读自己的画作,说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幼儿对绘画的自信。通过轻松、愉悦的教学拓展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第三,作为教师要敢于抓住小班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活动中通过表扬与鼓励让幼儿自己完成规定的任务。第四,由于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非常少,对于绘画缺乏创造性,教师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中,除了语言指导之外,还要和幼儿一起互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