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时作文,未必要全批全改,尽量不要精批细改,甚至不一定要改。语文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要煞费苦心地把自己锻造成批改作文的机器。作文教学长期低效,教师也要从批改方式上找找原因。
“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6篇”,一些学生视为苦事,因为怕写,难写好;一些语文教师也视为苦事,因为要批改,很伤神。我特别理解这些教师的苦衷,写作非一日之功,学生作文水准不高、辅导见效慢,教师不但很难等到“好作文”,甚至也不容易看到“进步”,批改几乎没什么乐趣,只能按部就班,例行公事。
很多教师不是不懂教学规律,不是没有一点智慧,而是被现行的“教学管理”限制了思考,被“统一要求”捆住了手脚,被七嘴八舌弄得不知所措。有一所学校,校长通知语文教研组:改作文,一定不能漏改错别字,家长微信群已经议论“语文老师不负责,连作文中的错别字也没改出来”。校长屡受家长群打击,成了惊弓之鸟,竟然恳求语文组“落实”他的指示。教师为学校排忧解难,不得不把精力用在查错别字上。可是,学生作文因此写好了吗?没有,也不可能。
家长的担忧在于知道了“高考作文阅卷也查错别字,三个错别字扣一分”,因为这是“硬规定”。我曾在阅卷复查工作中发现,某些教师虽然画出了错别字,扣分计算正确,可是他们对作文的评分,误差甚至达到七八分(一般是低了七八分),如果换算成错别字扣分,这个考生岂不是得错上二十多个字?有教师说:“复查组抽查质量,差三四分可以解釋,错别字倒是硬规定,被查到就算‘质量问题’。”但我看那些专门盯住错别字的老师,作文批改的判断评价能力并不高。这个矛盾出现在教学中,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在许多家长看来,“西瓜芝麻一个也不许少”。家长中能把作文写好的人,毕竟很少,语文教师要有职业自信,不能筑舍道傍,跟着七嘴八舌不知所措。
作文批改,被纠缠到错别字不能漏改,得用篦子梳理作文,学生作文的一点点灵气全被篦光,教师的教学信心也会荡然无存。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为什么经不起外行纠缠?现在更麻烦的是,仍然有不少教师按照某些权威(或各种势力)的要求在那里“精批细改”。
教师改作文,偶尔做一两次“精批细改”,目的是示范,最好用面批的办法,一边改一边让学生观摩并思考:原来这里该推敲一下的,有漏洞;这里大意了,应当再读一遍的,明显不通顺;这个词用在这里的确不合适,需要换一个;这里可以扩充一下句子,让意思清晰;这一段确实说不通,得改;等等。教师不必让学生亦步亦趋,只是给他做些示范,让他记得老师可能会怎么判断,行文时可能会加以注意,培育他某个方面的想象力,提醒他推敲词句,让他从此有构思、斟酌、推敲及修改的意识,等等。无论如何,所谓“精批细改”,是提醒学生学“招”,注意方法,培育思考能力,而不是手把手搀扶着他走路,或是让他亦步亦趋。这样的“精批”示范,对作文能力低的学生,初中阶段能有一两次就足够了,多了,等同于娇生惯养,到了高中还需要那样手把手,未免包办代替,把学生害了。
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精批细改”——你在他某个句子下面画道线,打个问号,他稍想一下就明白教师的意思了;你给他一行字的建议,他便能举一反三,通改全文;也有学生,作文被精批细改几次,反而搞得丧失信心。精批细改,求全责备,要的已不仅仅是“能过得去”,而是要求“达标”“满意”,这是不太现实的。如果学生的选材立意已经偏了错了,教师怎么“精批”,怎么“细改”?草房子东倒西歪,破破烂烂,明明就等一把火了,你搞什么“精装修”?教师不能那样折腾学生,也不要折腾自己,多动动脑筋,在教学中培育自身的智慧。
“精批细改”多了,学生有可能厌倦。他也许想不通:我能写成这个样子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老师非要把我的作文改得不像我写的?作文批改完了,发到学生手上,看到满纸红字红杠,他未必认为老师认真,而是认为教师完全不了解他的作文,是在彻底否定他。他因此怕写了。对那些实在不得其法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偶尔一两次“面批”,或是在适当机会对他作文的某一段做一次精批细改,示范一下,就很好,万万不要像保姆一样从早到晚侍候。
不就是一次作文练习吗?不管写得怎么样,它不是终结,只是一次练习,学生可以不断修正的练习;只要是练习,就应该允许有不足,允许犯错误。我看有个很有权威的机构给学生提交的作文注明是“第三十三稿”,为什么我们学生的作文,写四十分钟就定案,不多给点时间,甚至允许他得空重写,必须要按规定时间在教室里写完?“一稿二稿,等于没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那些写作班子的笔杆子的经验值得注意,想一次就把作文写好是不可能的,想要改不出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学生,而我们的经验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慢,慢慢来,一次提高一点点,没有必要在学生的一次作文上下过多的功夫,有那样的精力,还不如让学生自行反思,就作文状态向教师提点具体的问题。
以前做班主任时,我唯恐学生有困难得不到帮助,一度把自己搞得很累。后来才明白应当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教”之道。每个人的业余时间都很少,学生的课外时间也有限,有些麻烦,在自由的状态下让它慢慢地自然消解,不要当成不得了的大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栏目编辑:葛 杰)
“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6篇”,一些学生视为苦事,因为怕写,难写好;一些语文教师也视为苦事,因为要批改,很伤神。我特别理解这些教师的苦衷,写作非一日之功,学生作文水准不高、辅导见效慢,教师不但很难等到“好作文”,甚至也不容易看到“进步”,批改几乎没什么乐趣,只能按部就班,例行公事。
很多教师不是不懂教学规律,不是没有一点智慧,而是被现行的“教学管理”限制了思考,被“统一要求”捆住了手脚,被七嘴八舌弄得不知所措。有一所学校,校长通知语文教研组:改作文,一定不能漏改错别字,家长微信群已经议论“语文老师不负责,连作文中的错别字也没改出来”。校长屡受家长群打击,成了惊弓之鸟,竟然恳求语文组“落实”他的指示。教师为学校排忧解难,不得不把精力用在查错别字上。可是,学生作文因此写好了吗?没有,也不可能。
家长的担忧在于知道了“高考作文阅卷也查错别字,三个错别字扣一分”,因为这是“硬规定”。我曾在阅卷复查工作中发现,某些教师虽然画出了错别字,扣分计算正确,可是他们对作文的评分,误差甚至达到七八分(一般是低了七八分),如果换算成错别字扣分,这个考生岂不是得错上二十多个字?有教师说:“复查组抽查质量,差三四分可以解釋,错别字倒是硬规定,被查到就算‘质量问题’。”但我看那些专门盯住错别字的老师,作文批改的判断评价能力并不高。这个矛盾出现在教学中,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在许多家长看来,“西瓜芝麻一个也不许少”。家长中能把作文写好的人,毕竟很少,语文教师要有职业自信,不能筑舍道傍,跟着七嘴八舌不知所措。
作文批改,被纠缠到错别字不能漏改,得用篦子梳理作文,学生作文的一点点灵气全被篦光,教师的教学信心也会荡然无存。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为什么经不起外行纠缠?现在更麻烦的是,仍然有不少教师按照某些权威(或各种势力)的要求在那里“精批细改”。
教师改作文,偶尔做一两次“精批细改”,目的是示范,最好用面批的办法,一边改一边让学生观摩并思考:原来这里该推敲一下的,有漏洞;这里大意了,应当再读一遍的,明显不通顺;这个词用在这里的确不合适,需要换一个;这里可以扩充一下句子,让意思清晰;这一段确实说不通,得改;等等。教师不必让学生亦步亦趋,只是给他做些示范,让他记得老师可能会怎么判断,行文时可能会加以注意,培育他某个方面的想象力,提醒他推敲词句,让他从此有构思、斟酌、推敲及修改的意识,等等。无论如何,所谓“精批细改”,是提醒学生学“招”,注意方法,培育思考能力,而不是手把手搀扶着他走路,或是让他亦步亦趋。这样的“精批”示范,对作文能力低的学生,初中阶段能有一两次就足够了,多了,等同于娇生惯养,到了高中还需要那样手把手,未免包办代替,把学生害了。
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精批细改”——你在他某个句子下面画道线,打个问号,他稍想一下就明白教师的意思了;你给他一行字的建议,他便能举一反三,通改全文;也有学生,作文被精批细改几次,反而搞得丧失信心。精批细改,求全责备,要的已不仅仅是“能过得去”,而是要求“达标”“满意”,这是不太现实的。如果学生的选材立意已经偏了错了,教师怎么“精批”,怎么“细改”?草房子东倒西歪,破破烂烂,明明就等一把火了,你搞什么“精装修”?教师不能那样折腾学生,也不要折腾自己,多动动脑筋,在教学中培育自身的智慧。
“精批细改”多了,学生有可能厌倦。他也许想不通:我能写成这个样子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老师非要把我的作文改得不像我写的?作文批改完了,发到学生手上,看到满纸红字红杠,他未必认为老师认真,而是认为教师完全不了解他的作文,是在彻底否定他。他因此怕写了。对那些实在不得其法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偶尔一两次“面批”,或是在适当机会对他作文的某一段做一次精批细改,示范一下,就很好,万万不要像保姆一样从早到晚侍候。
不就是一次作文练习吗?不管写得怎么样,它不是终结,只是一次练习,学生可以不断修正的练习;只要是练习,就应该允许有不足,允许犯错误。我看有个很有权威的机构给学生提交的作文注明是“第三十三稿”,为什么我们学生的作文,写四十分钟就定案,不多给点时间,甚至允许他得空重写,必须要按规定时间在教室里写完?“一稿二稿,等于没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那些写作班子的笔杆子的经验值得注意,想一次就把作文写好是不可能的,想要改不出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学生,而我们的经验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慢,慢慢来,一次提高一点点,没有必要在学生的一次作文上下过多的功夫,有那样的精力,还不如让学生自行反思,就作文状态向教师提点具体的问题。
以前做班主任时,我唯恐学生有困难得不到帮助,一度把自己搞得很累。后来才明白应当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教”之道。每个人的业余时间都很少,学生的课外时间也有限,有些麻烦,在自由的状态下让它慢慢地自然消解,不要当成不得了的大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栏目编辑:葛 杰)